天下珍玩-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豪的一个贴身助手先拿了三件瓷器上来,就摆到了八仙桌上。
嚯!全是珐琅彩!康熙缠枝牡丹纹碗,雍正瓷红地翠竹碟,乾隆锦上添花山水方瓶。
唐易当时就有点儿头大。
邹豪却笑道,“先看几件清代宫廷精品,东西多,慢慢来。看完这几件珐琅彩,再看五件北宋五大名窑的东西,咱们就先吃饭!剩下的东西,吃完饭再看。”
唐易太郁闷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由得又看了一眼戴利。
戴利也没想到邹豪先拿出这样的东西!这样的重器一下子就出来了,接着还有什么北宋五大名窑?这特么还用看么?
戴利只好笑了笑,“老邹啊,这几件珐琅彩,还有五大名窑,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这样的重器,哪能不见实物就说?这不是让你来看了么?再说了,你平时来博州也很少啊!”邹豪解释道。接着,转而又看向唐易,“唐先生,请鉴赏!”
唐易咳嗽了一声。
戴利连忙道,“唐先生,老邹是个爽快人,你直说就行。”
“邹总,您这几件东西,基本在燕京故宫和台岛故宫里都有,而且是孤品啊。”唐易想了想,说得还是比较委婉的。
“这我当然知道。而且你看,这个康熙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燕京故宫一只,台岛故宫一只!这说明不是孤品嘛,我这里一只,也算是个重大发现了!”
“呃。”听着邹豪爽朗的笑声,唐易无语了。
清三代珐琅彩,都是宫廷珍品,流入民间的估计都能数出来。唐易这么毒的眼力,这么好的运气,也只是因为买了个四合院,从民国孔先生的秘藏之中,得到了一件雍正珐琅彩。这个邹豪,一下子拿出了三件!
宫廷珐琅彩,工艺精美到极致,这三件东西,虽然也很漂亮,但是就连戴利也能看出来,肯定是赝品。这邹豪,居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不过邹豪也不是傻子,一看唐易尴尬的表情,还是问了一句,“唐先生,您觉得有问题?”
“邹总,这三件我都不看好。”唐易终于憋出了一句。
邹豪的脸色一时很难看,“一件都不看好?”
“这样,邹总,咱们能不能单独谈谈?”唐易看了看几个保镖。
邹豪一挥手,示意贴身助手带着保镖先出去。
关上门之后,唐易来到博古架面前,大致看了一遍,然后直接说道,“这上面都是明清官窑,我也是一件都不看好。邹总,您说的重器,恐怕不会摆在明面儿上吧?”
邹豪一听,什么?一件都不看好?
戴利立即说道,“老邹啊,既然唐先生来了,先看看你说的重器吧?主要就是瓷器对吧?”
邹豪虽然脸色已经不太好看了,但还是点头说道,“对,主要就是瓷器,不过都放在地下室。还有一部分玉器和青铜器什么的,也在地下室!!”
第1086章 刚挖出来
“那一起看吧!”唐易点点头。心想,这展厅里的瓷器和字画,是一件真的也没有,地下室的重器,恐怕也就是这样。既然如此,直接到地下室吧,一起看了,早完事儿早利索。
按说,邹豪能走到今天,也算是个富豪,起码智商是不低的,但是这么多藏品,愣是一件真的没有!
一方面,他的东西,都不是普通的东西,比如没有什么民窑或者民国的普品,光想买好东西,眼力又不行,那本来就容易打眼。另一方面,外行玩古董,其实和智商关系不大,这心理把控不好,一下子就掉进去了,特别是不怕花钱的主儿。
地下室就是工艺品店的地下室,不过防盗设施非常严密,两重加厚防盗门,都需要邹豪的指纹才能进入。
进去之后,结构很简单,一条走廊,两个房间。
邹豪先带着他们进入其中一个房间,全部都是瓷器。
从宋代五大名窑,到元青花,到明清官窑,往上还有唐三彩,秘色瓷,几乎都有经典代表作。也就是说,很多器型,都是已知的著名器型。
唐易看了之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的确全部都是赝品,一件真的也没有。
“邹总啊,全世界的博物馆,集合百年之力,所能搜集到的瓷器,也就是和你这些藏品差不多了。”唐易硬着头皮说道。
如果不是唐易在“上面”说不看好,邹豪估计都能以为这是夸他了!不过现在,他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还是不甘心。
“唐先生,您的意思难不成,都是赝品?总有几件是真的吧?我这些东西又不是按堆来的,各有各的来路,各有各的渠道。”邹豪想了想说道。
唐易叹了口气,心说虽然你说的来路不一样,但归根到底,基本上都是你在按图索骥。既然来了,索性帮人帮到底吧,于是便选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一一指出了为什么是赝品。
因为邹豪的水平有限,所以唐易尽量深入浅出,而且点出的都是确凿的证据。
这下子,邹豪有些傻眼了。
唐易最后说的一件东西是“北宋钧窑紫红釉梅瓣式花盆”,指出了釉薄处蓝色窑变的问题之后,顺便还给邹豪讲了讲钧瓷典型的蚯蚓走泥纹(附注),最后又说道,“这件东西,在美国旧金山的博物馆,有一件一模一样的。”
邹豪叫道,“不对啊,这东西是我从中原省钧窑窑址附近村里收来的,我看着从地里挖出来的!”
接着,邹豪就讲了讲过程。
当时,他是专门到中原省收宋代瓷器去了,在当地还找了个“向导”。向导带着他去乡下收东西,走街串户,第一天没什么收获。
第二天,他们到了钧窑窑址附近的一个城市,又下乡了。走了几个村子之后,在一个村子的村口,正好遇上一个村民在打井,结果就挖上来一些瓷器碎片和这么一个完整的花盆。
他路过的时候,这个村民正从土里把这个花盆扒拉出来。
他上前一看,土里还有几片类似的碎片,估计是其他东西碎了。幸好,这件花盆是完整的。
这一看,典型的宋代钧瓷特征,邹豪的眼睛立即就亮了,接着便朝向导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两人“打打配合”,想把这花盆买下来。
两人递了烟,瞎聊了几句,眼见这个村民啥都不懂,邹豪便说;这花盆真好看,我正好路过,又喜欢养花,想买下来,不知道多少钱合适?
结果这个村民说道:花盆值个啥钱?真想要,拿走就是了,真过意不去,给包烟就行。
邹豪心下一喜,从手包里拿出一包随身带的软中华,又添了一百块钱给这个村民。接着,就要去拿着个花盆。
眼看就要成了,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村民的“三叔”出现了!对着正要把钱和烟装进裤兜的村民吼了一声:“干什么呢?”
“三叔”打扮得有几分文人气息,不像个农民,村民对他也很尊敬,一边叫着“三叔”,一边把这事儿说了说,接着还对邹豪介绍说,“三叔”是早年间的大专生,有学问,原先还是县城中学的校长,退休了才又回村里。
结果,“三叔”挡住了邹豪,没让他拿下这个花盆,而是自己提溜起来看了起来。看了足足有五分钟,才说了俩字,就这俩字,说得邹豪直冒汗。
“到宋。”
还没等邹豪说什么,“三叔”就一把抢过村民手里的钱和烟,又塞还给邹豪,说这是“国宝”,谁敢乱买?得上交国家!
邹豪这个气啊,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而这个村民呢,似乎又很害怕这个“三叔”,连连点头。
走之前,“三叔”还交代了一句:“敢卖就打断你的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挖出来,收工了一并带给我看!”
三叔走后,向导走上前去,塞给村民两百块钱,要了个手机号码,又说了一句“想办法留下,我们能出大价钱,晚上联系你!”才拉着邹豪走了。
晚上,邹豪和向导联系上了这个村民,在他家里见了面。
不过,这个村民这会儿可不是“给包烟”就行了,因为他详细请教了“三叔”,说这是宋代的钧瓷,几百上千万的东西。而且他还骗了“三叔”,说明天就到县文物局上交。
昏暗的灯光下,邹豪和向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把价钱敲定在三十万。邹豪终于“捡漏”了这个花盆。
唐易听完,哑然失笑,“三十万?向导,村民,三叔,正好一人十万!花盆,顶多就是你到的前一天才埋上。”
附注:蚯蚓走泥纹,是因为釉厚导致的一种釉面特征。因为宋代钧瓷的釉很厚,有多厚?最厚的地方将近一厘米。釉厚,往往就比较粘稠。这样的釉层,烧了之后,在冷却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类似开片的纹路,但又不是开片,是粗的、弯曲的。像什么呢?就像蚯蚓在泥地里爬过的痕迹。所以就被形象地比喻为蚯蚓走泥纹。
在民国之前,这是判断宋代钧瓷的典型特征,甚至是被行里绝对化了的,因为高仿做不出来!但是现在,这个特征已经不是绝对的了,因为被攻克了,不仅能做出来,而且很自然。
第1087章 紫檀交椅
邹豪一愣,便开始反思事件的过程。
“要是那个三叔真当成是国宝,当时就拿走了。而且这个村民既然知道了宋代钧瓷价值很高,怎么可能三十万就卖?那个向导没和你商量,就上去塞钱约好晚上联系,好像知道能成似的!”唐易解释道,“这些漏洞咱们暂且不论,但是这件花盆确实是现代高仿,做出来才多久啊!怎么会埋进土里呢?”
戴利叹了口气,“是啊,分明就是一个局啊!”
邹豪也算琢磨过来了,一拍大腿,“我有两块高古玉件也是这么来的!我去的时候,在挖沙子呢,这扬沙机里‘咚’的一声,就出来了。看来,也是这么回事儿?”
“得,到另一件房里去看看吧。”戴利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看,可不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玉鹰、C形龙,良渚文化的玉琮、锥形器、太阳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