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3章

天下珍玩-第63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漆的颜色来自氧化铁,所含的成分有助于形成包浆,而百年左右,是先师所传,并未详细分析,我个人分析,想是时间太短则湿气未净,时间太长则脆性太重。”陈澄之也不隐瞒,解释了一番。
  “我恰有民国初年的剔红漆杯残片,正好满足您的要求。”唐易放了心。
  “那真是万事俱备了,如此甚好!”陈澄之看唐易露出喜色之时,就猜测他可能有门路,没想到直接就能提供,也是一阵欢喜。
  三人又简单商量了一番,唐易和毛逐便起身告辞,临走时,陈澄之主动用一个盒子装好了琮式瓶,递给了他们。
  人都有好奇心,而喜欢古玩的人好奇心尤重。回到阁宝多之后,唐易和毛逐的心里,都已对这铜香炉的盖子猜测了千百遍。
  不过,越是好奇,心里就越是煎熬,毕竟,天下之大,何时何地才能寻得这香炉的盖子?又或者,这盖子已经毁了没了也未可知。在这种心理之下,两人居然都没有开口讨论盖子的事儿。
  “给他钱就是了,干嘛要把万历青花大罐给他?”心里想着铜香炉的盖子,毛逐却突然问了这个更为直接的问题。
  “你觉得以他这个手艺,会缺钱么?”唐易点了一支烟,风吹来,眼神似有些唏嘘,“我一说万历青花大罐,他的眼睛就亮了,这东西才能打动他的心,否则他也不会有如此诚意让我们拿走这件琮式瓶。”
  “但万历青花大罐这样的东西不好找了。”毛逐叹了一句。
  “要是好找,他能眼睛一亮么?不过,万历瓷器的代表作品是五彩,要收藏青花瓷器,还真像你说的,要瞄准元青花和永宣青花,所以我才舍得放手。”唐易拍了拍毛逐的肩膀。
  “嗯。”毛逐点点头,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而后确实憋不住了,又问道,“你觉得这‘惊天之秘’是炉盖的铸造方法还是烟雾的形状?”
  “你觉得倭国人会对铜器的铸造方法感兴趣么?知道了又怎样?难不成还要费力去造仿品?”唐易反问道。
  毛逐琢磨了一会儿,恍然明白了,是啊,肯定是烟雾形状有问题。不过,料想那烟雾的形状,可能反映了一个历史问题,对于华夏人来说,确实值得探究;但是,对于倭国人,如何会对华夏的历史问题感兴趣?
  难道……
  “你是不是觉得这烟雾的形状,可能是一种指示?”毛逐旋即问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想了也没用,不管是什么,作为一个华夏人,竭尽全力都是应该的。”唐易笑道。
  “你真的变了!”毛逐幽幽感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唐易笑容不变。
  要在以前,这话怎么听,毛逐都会听出淡淡的装逼味儿,但是现在,他和唐易一起经历了这些个事情,也确实感同身受。只是这古玩江湖,更多的是暗流,一个个人前人后,就算暗里吃了亏,明着都说不疼。
  用赵丽蓉老师的话说,不疼?可能有内伤!
  这话得用唐山腔才够味儿。
  只是这件事儿,得等到一个月之后才能见分晓了。
  回到阁宝多之后,唐易想了想又对毛逐说道,“我得给你加薪了。”
  “这种事儿就不要跟我商量了,你做主就行了。”毛逐面上嘿嘿笑道,但心里一点儿都没犯迷糊,“你放心,不该赚的钱,我扛不住,要是把做人的根儿丢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你想多了,跟那个没关系,你要想折腾,加再多的薪水也没用。既然身在江湖,那就不能没有兄弟!”唐易转身,毛逐上前,两人来了个熊抱。
  “哎呦,不好意思,这来的真不是时候。”正在此时,阁宝多的门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一个人五人六的男青年,手里还提着一个纸袋,看到抱在一起的唐易和毛逐,这脸上的表情尴尬中夹杂嘲弄,显然,他是误会了这俩大男人的状态。
  “不好意思,我们惺惺相惜,情不自禁!”毛逐松手转身,打量了一下男青年。
  “明白,明白!”男青年干笑道。
  “这玩笑能乱开吗?这误会大了!”唐易对毛逐说了一句之后,又对男青年说道,“老兄,这我得给你说清楚,这是我们兄弟的感情,可不是你想的断背,我有女朋友,我兄弟的取向也很正常!”
  “我本来就没误会。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嘛!”男青年反应倒快,还提溜出了一首口水歌的歌词。
  唐易看了看男青年手里的纸袋,“老兄你这是有东西要出手?”
  “有几样小东西,不知老板懂不懂。”男青年说话间,将纸袋在柜台上一放,却并不离手。不过,从他手上的动作来看,纸袋里的东西应该很轻。


第97章 福禄万代
  “看看吧,不看怎么知道懂不懂呢?”唐易淡淡一笑,心里却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且不说这纸袋里是什么东西,男青年说出这话,就说明他已经转了不止一家,而且别家的开价都不高,他这才说“懂不懂”,而不是“收不收”。
  在这古玩行里,多是耳聪目明,八面玲珑的主儿,要是这点儿东西也揣度不出来,那也就不用混了。
  “您稍坐,我给您倒茶。”毛逐伸手,将男青年让到了柜台一侧的桌子边。
  唐易也在桌边坐了下来。男青年这才将纸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一对钵盂状的东西,一个八方形笔筒。色呈深红,润泽可人。
  钵盂状的东西上,有缠莲寿字纹,仿佛模压一般,八方笔筒则极为素雅。这几件东西都是用一种材料制成的。
  葫芦。
  葫芦这东西,在华夏可谓广受喜爱。因为华夏人凡事都讲求个寓意,葫芦谐音“福禄”,而且有“蔓”。“蔓”又与“万”谐音,那“蔓带”就与“万代”谐音。那葫芦这东西自然就是“福禄万代”。
  干制好的葫芦,色黄如金,随着把玩,逐渐变红,包浆油润,色泽喜人。如今的文玩市场上,玩葫芦的也不少,有大有小,皆有妙处。
  只是男青年拿来的器物,又经过了制作,比如这对钵盂状的东西,显然是切割了葫芦的下半部,而且镶上了紫檀的圈口。而八方形的笔筒,则应该是在葫芦刚刚结果之时,用模具套制,最终长成了这般人造的形状,八方形的笔筒的口沿和底部,也都镶制了紫檀。
  这葫芦器物,是有专门的称呼的,被称为匏器。如今最受欢迎的匏器就是蛐蛐笼,笼身是特别套制的异形葫芦,有鸡心形等等多种形式,笼盖的材料则更是多样,象牙红木都很常见。只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是用来把玩了,很少真拿来养蛐蛐的。
  玩什么东西,都得讲究个来历由头不是?就好像扳指,最初是开弓护手用的,最后纯粹是装饰和玩物了。
  “这几件,匏器吧?”唐易打量着东西道。
  “抛弃?直接不开价了?”男青年一脸惊讶。
  “呃……”唐易一头黑线,只得又解释道,“匏器就是葫芦器具的意思,这个‘匏’字,左边一个‘夸’,右边一个‘包’,不是抛弃的抛。”
  “噢……我知道是葫芦做的,只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称呼,这几样东西有年头了吧?”男青年有些不好意思,但随即便又着急问道。
  唐易刚才看了半天,早就有底了,“家里老人玩的吧?”
  “哎呦,别看你年轻,还真是懂行,这是我爷爷的遗物。老爷子东西很多,我去外地旅游回来晚了,结果就抢到这么几件!”男青年喜笑颜开。
  “尼玛,他爷爷去世了,他还能笑出来。还他妈说什么回来晚了没抢到什么东西,这都是什么混蛋玩意儿啊!”唐易心里暗骂一句,“这样的龟孙子半点儿便宜也不能给他!”
  “年头儿是有点儿,也就是几十年吧,你也知道,葫芦这东西到处都有的种,确实是不值钱。”唐易微微皱眉,看着男青年说道。
  “不会吧,我爷爷手里,可没有便宜东西,我大堂哥拿走一个盘子,据说就值好几十万啊!”男青年似乎有些着急。
  “大盘子吧?瓷器吧?这和葫芦有法比吗?别着急,先喝口茶。”毛逐上前,倒了杯茶给男青年。
  “这倒是……”男青年的眼光黯淡下来。
  “我看你肯定转了不止一家了吧,这东西,看着好看,但是材料太普通了,再说了,葫芦这东西,哪有什么太老的?”唐易接着说道,这就算是直接开始糊弄了。
  要说这匏器艺术品,明末就出现了,一开始就在民间很受欢迎。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竟然传入了宫廷,皇家御用。康熙皇帝就是典型代表,曾经在瀛台的丰泽园里种葫芦,还派了专人管理,造出了很多经典的匏器艺术品。
  这男青年哪里知道这些,一下子就被唐易糊弄住了,不由问道,“那你说,这几样值多少钱?”
  “这一对钵盂样子的东西,应该是棋篓,装围棋子用的,你看这上面的花纹,也不是雕刻的,是用模具套上长成的;这个八方形的笔筒就更不用说了,葫芦哪有长成这样的?古玩这东西,材料能值几个钱?值钱的都是工艺,说白了就是艺术价值。但是这给葫芦套上模具,谁都能干啊!你说是不是?”
  唐易这一通喷啊,直接把男青年的心浸得冰凉。他确实去过两家店铺,但是根本没去对地方,这两家店铺都是主营玉器的店铺,其中一个老板只瞟了一眼,直接懒得上手;另一个只看上了这个笔筒,觉得有点儿意思,加上是紫檀的镶口,开了一千的封顶价儿。
  有了这番经历,现在又听唐易说了这一通,男青年彻彻底底是觉得这几样东西不值钱了。
  唐易没有急于出价,要的正是这种效果,在男青年垂头丧气之际,他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你也开一千?”男青年着急之下,说漏了嘴,“这葫芦上还镶了紫檀呢,光这,也不止这点儿钱吧?”
  嘿,他还知道紫檀!唐易笑了,顺手指着柜台一角,“那里有几串2。0的紫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