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砟耆从衷诎咨植乐凶非蠼健
他的老师王辏г耍旧砭褪峭砬迨榉摇Q疃妊а詈瘢榉ǔ删筒坏汀
而且,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和名气,他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呈现逐年走高状态的。三年前,在一场拍卖会上,杨度的一幅《隶书四言联》,拍出了六百多万。
“杨度我倒是知道,电影电视里都见过,不过这个虎禅师,我还真是第一次听。”文佳又看向唐易。
“虎禅师,虎头陀,都是杨度用过的号。”唐易解释道,“他在袁世凯死后,心灰意冷,开始学佛。这个戊午应当是1918年,时间也能对上。”
杨度曾经效力袁世凯,力主先立君主再立宪,但是洪宪帝制一出,全国一片骂声。据说袁世凯死的时候,曾大叫:杨度误我!而且杨度老家的人也骂他是汉奸,好友梁启超更狠,说他是: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此后,杨度竟然跑到了津门等地的租界,遁入空门。这有点儿重新思考人生的意思。就在这一阶段,他用虎禅师这个名字,写了不少论佛的东西,有文章,也有书法作品。
而且,他提出了无我主义,认为,“无我”就是禅的基本精神。
“这是家传旧藏,当时杨度关于佛门偈语的书法不少,并不少见。现在,这样的民国作品,是有点儿分量了,所以送给文大师,也算能拿的出手。”老关在唐易解释完之后,补了一句。
不等文佳说话,老关就将条幅卷了起来,准备装盒,就在这时候,因为灯光和角度的问题,唐易却发现了条幅背面似乎有一处印记。
第957章 玄机暗现
“等等。老关,先不忙。”唐易喊了一声。
“这礼物是我表心意的,千万不要再推辞了!”老关还以为唐易是要阻拦。
文佳却看出唐易的眼神不对,“怎么了?”
“老关,这条幅背面似乎有点儿问题,你拿过来我再看看。”唐易见老关误会了,也没太客套,直接对老关说道。
结果,拿过来一看,似乎又看不到了。
唐易拿着条幅走到窗口,对着光仔细看了起来。老关看了看唐易,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却没说话。
唐易发现的这一处隐约印记,本来处于“我”字的那一点上,结果平视看不到了。好在这一对光,就又比较明显了。而且,对光的同时,他又发现,印记不是单独的,而是在“无我”两字的所有笔画中几乎都有。
不过,正因为对光看得比较清楚,似乎又没什么特别了,有点儿像装裱时的浆糊涂抹不匀。
虽是如此,唐易仍是琢磨了一会儿,杨度在当时就是名人,他的字怎么说也有一定价值,不太可能裱工不济。再说了,怎么会这么巧,就在字迹这地方出问题。
“你以前没发现这儿有问题么?”唐易问向老关。
“嗐,我当你说什么问题呢!这个我整理东西的时候也注意到过,当时还用手电筒看了。”老关显然之前就明白了。
“这幅字儿,我觉得,有可能是原裱受损,重新装裱的。因为有字迹的地方和空白处它毕竟不一样,所以留下了印记。不过,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而且在背面,问题不大。”老关解释道,“这幅字儿从民国年间就在我们关家保存,唐先生放心,就算重新装裱过,也是老裱。”
老关这是要送人东西,还以为唐易觉得品相不佳,所以思考和解释的重点就冲这方面来了。不过他这么一说,倒是能解释唐易的疑惑。
“这幅字儿,民国时候就在你们家保存,你知道是怎么来的么?”唐易又问。
“这个我知道,我们家的古玩和收藏品,都有册簿记录。这一张条幅,我拿过来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下,只有一句话,说是‘原主罗颂之,其子作死当’。”
“罗颂之?”唐易的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唐先生听说过这个人?”老关问道。
“这倒没有。”
“我想也是,既然他儿子都把东西送到当铺,而且还是死当,想来是混得不怎么样。”老关应道,“当年应该是从当铺收来的。”
死当和活当,是典当的分类,顾名思义,死当是赎不回来的,相当于卖了,活当自然能赎回来,只需要到时候加钱就是了。
“嗯。”唐易沉吟了一下,看了一眼文佳。
“这个‘无我’,的确是一种境界!既然老关你一片心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好,我收下!”文佳一看唐易的样子,很快笑着说道。
“对啊,文大师你本来就不应该客气。”老关哈哈笑道。
收了盒子,又聊了一会儿,三人便散了。
文佳到老关家里,再到茶楼,是开着张路的车来的,回酒店的路上,文佳一边开车一边问道,“这幅字儿里,到底有什么玄机?”
“本来我对光看了,老关又一解释,我也觉得没什么了。”唐易道:“但,这个罗颂之,又让我起了兴趣。”
接着,唐易又把关于和氏璧传国玉玺和罗赞的事儿给文佳说了一遍。
文佳反应很快,“你觉得这个罗颂之可能是罗赞?”
“罗赞,字颂之,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虽然这两件事儿碰得太巧,但是仔细捋一捋,还是有点儿关联的。”
名字,有名有字,现在都不讲究这个了,只有名儿。但是古时却都是有名有字的,到了晚清民国时候,基本还保留着。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都姓罗,唐易才这么想。名和字之间,很多都是有关联的,赞和颂之,大抵是一个意思。列举几个名人,比如关羽,字云长;展翅入云,翱翔千里。再比如,李白字太白,唐寅字伯虎。近代的,孙中山,姓孙名文,字载之,文以载道嘛。
所以,听到罗颂之,唐易一下子想到了罗赞。
而且,如果这个罗赞就是罗颂之,他曾经到倭国留学,杨度也曾到倭国留学,两人相识不是没有可能。
杨度的这幅字,不是一般的字,是他书写心中禅之真谛的作品,所以即便送给旧相识,不写“某某雅嘱”或者“正之”之类的题款也很正常。
这个罗赞罗颂之,毫无名气,如果混得不好,落魄之际或者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拿着他的东西去当,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儿子背着他去当的。
很多当铺不收来路不正的东西,所以让典当者报出来源记录,最后老关的祖辈收来,知道了来历,这个过程也说得通。
唐易和文佳,两个人之所以投缘,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两个人的脑子都转得很快。听唐易说完,文佳立即就道:“所以,你怀疑,如果罗颂之就是罗赞,他得到这幅字之后重新装裱了?那这样,这里面的印记,就有可能是故意的?这条幅里面,有可能暗藏和氏璧的线索?”
唐易点点头,“我只是猜。也可能是因为刚听了和氏璧的这一条线索,有点儿异想天开了。如果真是他,这里面有很多事儿很奇怪,无价之宝在手,却落得儿子去典当的命运。”
“不管是不是异想天开,重新揭裱不就清楚了么!反正这幅字儿现在是我们的了!”文佳有点儿兴奋,拍了一下方向盘,“你大爷啊,如果真是这样,你的运气简直是逆天了!”
在杭城,找个高明的装裱师傅并不难,但是这件事儿,自然要保密,想到这里,文佳又有些犯愁。
“不用犯愁,直接找人揭裱就行,理由很正常,原裱不精。揭裱的时候,我们守着就是了,这么一幅名人作品,守着也很正常。关键是,就算字迹上的印记真有玄机,也不可能太直白,装裱师傅不会一下子看懂的,我们又在旁边,有什么情况及时处理就是。”唐易对此,却觉得没什么。
第958章 罗赞其人
“好,这事儿不能拖,早清楚早利索。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找人,这条幅就在杭城揭裱!”文佳想了想,“我们一起去,万一有什么意外,大不了我到时候来个障眼法!”
唐易点点头。既然发现了条幅里的嫌疑迹象,先揪出来再说,如果真是装裱问题,那也就不用在这个物件上多做纠缠了。
两人先带着条幅带回了酒店。见林娉婷不在,唐易给张路打了个电话。原来,张路居然让老婆陪着林娉婷出去玩了,想的还挺周到。
唐易直接在电话里问张路,有没有相熟的水平高的装裱师傅?张路直接道,“那必须有啊,你们等我,我过去。”
张路听唐易问装裱师傅,就知道唐易又得宝了,应该是字画类的。所以兴冲冲地跑过来,想一睹为快。
“好东西倒是好东西,可问题这么好的老裱,重新装裱干嘛?”看完了之后,张路有些奇怪。
唐易翻过背面,对光给他指了指“无我”两字后的那些影影绰绰的印记。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事暂时还不能对张路说,倒不是唐易信不过张路,只是事关重大,心里仿佛压上了一块石头,就算是林娉婷,他暂时也想拖一拖。
这事儿,其实和保密是两个性质,知道了,未必是好事儿。
“就这么点儿毛病,在背面,又很难看出来,何必呢?”张路不明就里,没忍住又问了一句。
文佳知道唐易不好解释,立即接口道,“这幅字儿,是人家送我的,我呢,想挂到自己书房里。我有点儿心理洁癖,这点儿毛病虽然不大,但是让我知道了,就老琢磨,受不了,所以来个干脆的。我决定了,你就帮忙找人吧!”
文佳这么一说,张路也不再说什么,立即掏出电话,开始联系人。
木器行和书画装裱行,来往是比较多的,很多高档装裱用的卷轴,很多书画用的特定木盒,还有的扇面需用特殊木料的扇骨,都需要通过木器行来制作。
文佳都说要自己挂书房珍藏了,张路也不含糊,找了最顶级的一个装裱师傅,而且表示愿意加钱,越快装裱越好。
“先揭裱,揭了之后我看了字迹后面没事儿就放心了,装裱可以缓一缓。”文佳在张路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