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林娉婷、何荷三人先是回到了昆州,又住进了原先的酒店,订好了次日返回山州的机票。不过,他们住进酒店的时间是中午,吃完饭之后。何荷非要一起去逛逛昆州当地的古玩市场,林娉婷没啥意见,唐易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答应了。
三人从酒店出来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听说他们要去古玩市场,首先推荐的就是古玩城。还不等唐易说话,何荷首先否定了,“古玩城都和商场一样,不好捡漏啊!”何荷现在被唐易“带坏了”,老想着捡漏。
“美女你有所不知,这昆州是边陲省份的省会,不比内地城市,我知道的,只有一个花鸟市场和一个古玩城。花鸟市场都是些宠物和兰草,古玩城的大天井里,也有很多摆摊的啊!”司机解释道。
“天井?”三人都有些愕然,这古玩城还有天井?这岂不成四合院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先去看看。
到了地方他们才知道,这古玩城还真就是一个三层木结构的古董四合院,楼上密布店铺,中间确实有一个不小的天井,还真有不少摆摊的。而买家在院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时而串店,时而逛摊,倒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而摊子上摆的,多是一些从乡下收上来的老东西,相比店铺来说,天井里人声鼎沸,似乎更加热闹。
“快看,那些珠子好漂亮!”何荷首先在一个小摊上有了发现,快步走了过去,唐易和林娉婷相视一笑,也跟了过去。
只见一个铜香炉里,放了些南红玛瑙珠子,典型的保山料樱桃红,确实是十分漂亮。唐易的目光也深深被牵住了,不过,牵住他的,不是这些南红珠子,而是盛放珠子的这个铜香炉。
第77章 云台主人
这个香炉的造型有些宣德炉的遗韵,圆口鼓腹,束颈平底,底有三足,口上双耳。一眼看去,就是精铜铸造,铜质极佳,而且皮壳厚实熟润,通体洒金。
但吸引唐易的却不是这个。按说,如此精良的铜质,应该配合华美流畅的造型,但是此炉却给人以压抑之感,整体略扁了一些,而双耳呈半环状,中间却略塌。如果把这件铜香炉比作一个人,那就好似一个颇具威仪的人在深深忏悔。
审视之时,白色宝光赫然出现,又有一丝入眼。
“你把这些南红珠子倒出来看吧。”唐易在何荷身边蹲了下来。
“一共27颗,虽然有几颗有裂,但是保山料难免的,正好凑一串27子佛珠!”摊主是一个长脸的中年人,见生意上门,立即介绍道,还挺配合唐易的要求,递上了一个塑料袋。这些南红珠子是新矿料,成色确实不错,虽说和古玩毫不沾边,但是毕竟是实打实的保山南红料子。
何荷把珠子拿了出来,放进了塑料袋里,“怎么卖?”
“你要是单挑,三百一颗,如果一枪打,六千拿走!说好了啊,就这个价儿,别还了,价儿低了不卖!”摊主说道。
这珠子的直径大约14毫米,基本就是个市场价。不过,南红近两年涨势很猛,买了放上一两年,肯定是有的赚的。
唐易本来已经拿起了香炉,正在暗叹手感挺重,准备翻看底部,听了摊主的话,对何荷说道,“贵点儿也单挑,一枪打了,不好的珠子玩也不是扔也不是,鸡肋,自己难受!”
何荷点点头,兀自挑选了起来。林娉婷本来也被漂亮的樱桃红所吸引,但是见唐易的注意力老是在那件香炉上,也想看看是什么,于是一会儿看看珠子,一会儿看看香炉,还就数她最忙。
唐易翻看铜炉底部,楷书印章款,方方正正,居然多达十六个字:忘祖罪己焚香铭乙亥十月云台主人制。
这点文字自然难不倒学历史的唐易,大意无非是:愧对祖上,降罪自己,把这个铭记在焚香的香炉上,有此感想的人是云台主人,在乙亥年十月制成。
此时,针对此炉的直觉出现了。
其实,即便没有直觉出现,凭着唐易的专业的知识底子,也基本能断定这件香炉的来历。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云台主人指代的是谁。
云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又叫平台,是紫禁城建极殿居中向后之门。建极殿知道的人少一些,这是明朝的称呼,后来清朝改成保和殿,知道的人就多了,因为这是殿试的地方,也就是出状元的地方。
那么,这儿的主人只可能是一个人,就是皇帝!清朝时,云台门已经无迹可寻,这个皇帝,就只可能是明朝的皇帝。平台召对,也是明朝的制度,只不过万历中期以后,皇帝不理朝政,就没有平台召对了。直到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才又重新开始平台召对。
这地方搞清楚了,问题就简单了,结合“忘祖罪己”,“乙亥十月”,不难推断出,这铜炉上的云台主人,就是指代崇祯皇帝!
崇祯八年,1635年,正是乙亥年。这一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多灾多难。尤其是在这一年的正月,本应该是举国上下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间段,却出了一件大事。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看花灯,这一天却没有花灯看,因为张献忠攻陷凤阳城。
这凤阳,虽说离首都远着呢,却是朱元璋父母陵墓所在地,还有他当和尚时候的“龙兴寺”,这被朱家子孙一直视为“龙脉”所在。所以说这地方太重要了!不过,被他们称为“流寇”的张献忠,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拿下了。
凤阳皇陵,付之一炬。
朝野大骇,崇祯皇帝孝服上朝,调集精兵七万,中原会剿。
这是“忘祖”,当然,“忘祖”是个有点自戕的说法,将愧意夸张到了极致。而在乙亥十月,崇祯皇帝下诏罪己。
好了,这香炉就是十月制成的,基本上属于崇祯皇帝专用的物件。吸收宝光之后,唐易脑中产生的直觉,也大抵如此,只不过更多的是铜炉的铜质的精良,包浆的熟润,工艺的上乘。这铜香炉当然不可能是崇祯皇帝自己制造,但是他肯定是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这器型的神韵,也反映了他的状态。
虽然不知此香炉当年造了多少个,但断然不会多。唐易正在琢磨,何荷已经选好了十八颗珠子,凑成一串佛珠。
佛珠的数量,有各种制式,十八颗,二十七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都有说法。这摊主本来就只有二十七颗珠子,何荷再除去有裂的,大小不一的,也只能这么凑了。
“十八颗,三百一颗,五千四。”摊主笑道。
“你说不还价还真就不还啊。”何荷叫了起来,“抹个零头,五千总可以吧?”
“对不起,我不像别的摊主,乱要价,到时候再给您优惠,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没意思,不买放下就行。”摊主依然咧嘴笑着,却毫不松口。本来嘛,这么个挑法挑了半天,不买才怪呢,你这么想买我还不趁机多赚点儿,我傻啊我?
“不还价,这香炉送给我们算了!”唐易看着摊主,接口道。
“别!您看香炉看半天了,我看出来了,你比这位买南红的小姐更着迷,我给你说,南红珠子只是工艺品,这铜香炉却是古董,这是明朝的东西!”摊主伸手对着唐易比量了一下,连忙说道。
唐易心里一凉,好嘛,这摊主还真是够贼的。不过,唐易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掂着铜香炉问道:“你怎么看出来是明朝的?”
“宣德炉啊!”摊主没有多说,故作神秘地挑了挑眉毛。
“哈哈哈哈。”唐易笑了起来,“您真逗,宣德炉放珠子用啊,要是宣德炉,您还摆什么摊儿啊,多少铺子够你盘的?”
唐易说罢,站起身来,开始打望其他的摊子。
“这底款你看明白了吗?”摊主似乎有些着急了,抬头对唐易说道。
第78章 芳心暗许
“底款根本不是什么‘大明宣德年制’,而且字数多,很啰嗦,好像是一个人自制的。”唐易回过头,尽量保持着平静。
“你也别跟我打马虎眼了,我也没说这是宣德炉啊,我只是说这炉的造型你可以参考宣德炉!不管是谁制的,总之你是看上了!”摊主这么一说,唐易就明白了,敢情他只知道宣德炉的名头,装逼罢了。
“你别说没用的了,这香炉铜质还不错,我不是玩古的,自己用,开个实在价儿吧!”唐易直截了当。此时,林娉婷和何荷这才明白,唐易是冲着这个铜香炉来了,压根儿就不是因为南红玛瑙的吸引。
“兄弟你很爽快,你给个大整数吧。”摊主也好似很痛快的样子。
别看摊主没看懂这个铜香炉,做生意还真是一把好手。这“大整数”算什么?相比一百来说,一千是大整数,相比一千来说,一万是大整数,更多的十万百万,也是大整数。
不过,他这种出价方法,古玩行里还真是不少,只不过常用手指头代替。倘若买卖双方都是行家,那还好说。如果买家是个棒槌,一旦开口还高了,那卖家就势就可能多赚一大笔。
这点儿道道,唐易自是知道的,他也没客气,直接说道:“大整数?一千?”
“开玩笑哪,十万!”摊主见唐易下口挺狠,也绷不住了,直接张口报出了价格。
“你当你这是金炉哪!”唐易二话不说,拔脚就要走。摊主报出这个价格,就说明他真是不懂,即便是一只很普通的崇祯御制的铜香炉,恐怕就不止百万的价儿,如此特殊的“忘祖罪己”款,价格不翻几个跟头才怪呢。
果然,摊主立即叫道,“价钱可以商量,你能出多少钱?”
唐易重新蹲了下来,直接抓起了这只香炉,“我给个痛快的,也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过了这村未必有这店,两万块,带上这串南红珠子,行就行,不行南红珠子我们也不买了!”
“你好歹再加点儿……”摊主立即接口道。
“走!”唐易不等他说完,干脆地放下铜香炉,迅速站起身来,同时对还在欣赏珠子的何荷说道。
此时,林娉婷也站了起来,而摊主却并未出声,眼睛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