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486章

天下珍玩-第486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淞恕!卑琢怂档秸饫铮鋈话诹税谑郑俺对读耍人低豸酥接〉氖露!
  “这钦家第一代开山之人的名字我不知道,但是早年听行里人说,人送外号钦一刀。他一开始是就是搞石刻篆刻的,很喜欢模仿名人印章刻制。他的儿子痴迷书画,也善于模仿,却一直没成名。不知道爷俩后来怎么合计的,总之就踏入了这个作伪界了。”
  “这本《效图钤考》是我早年间无意中得到的,纸张墨色都是清代的,应该就是钦一刀手书的,看他写的字儿也能看出来,明显有用刀的感觉。”
  “当时我看到王羲之印,并没有太过惊讶,钦一刀收集到王羲之私印的印文图样,也是有可能的。”白老摇了摇头,“没想到啊,居然还能看到原物,而且我怎么也想不到,竟是封门青的材质!本来还以为是铜质或是玉材。”
  唐易心里也有些感慨,在他看过的正史野史里,从没有关于王羲之私印的记载。王羲之如此有名,身世和书法都极为引人关注,就连不少成语,也是因他而起,像什么入木三分,东床快婿;可居然没看到过关于他私印的记载。
  结果呢,又居然在一位作伪界专业人士的图本里找到了佐证。天知道他当年是怎么看到图样的,或者这印章当年就在他手里,他没舍得用印泥加盖也不一定。
  但不管怎样,他一定是经过考证,认定这就是王羲之的私印,不然不会收在图本之中。
  结合印章的形制、印文、包浆,结合王羲之的生平活动轨迹,结合钦一刀这种专业人士的考证,应该已经可以确定这枚封门青,的确就是王羲之的私印!
  至于唐易怀疑的,有可能没到过王羲之手上,用白老的话说,太钻牛角尖了。古玩鉴定,较真可以,但是不能无限度较真。既然是他的私印,有人想送他、他还不知情的可能性,找人制作、却没拿回来的可能性,都是几乎为零。
  至于印文使用痕迹不明显,那也不算怪事儿,这封门青在当年,历史上都没有使用的记载,那绝对是稀罕物,若是他自己也特别喜欢,多用来把玩,极少实用,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唐啊,用你刚才的话说,你这件藏品,在民间收藏界,足以笑傲江湖了!”白老站起身来,拍了拍唐易的肩膀,“也谢谢你,我这进了半截黄土的人了,还能见到这样的东西。”
  “白老言重了,这样的宝物让您来鉴赏,正是相得益彰!”唐易连忙说道。
  “我给你留个电话,以后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打给我!”白老说着,提笔在一张便笺上写了一个电话号码。
  “谢谢白老!”唐易接过来收好,“其实我有个小店阁宝多。之所以盘下潘教授的店,就是打算开分店。不过白老放心,我绝对不会卖假。”
  “嗯。”白老点点头,“那件青花方瓶,就算看出来了,也大可以悄悄买、悄悄卖。另外,你说当时还提醒过那位潘教授,这封门青印章有可能是东晋的。这些,都说明了你不会为了逐利而知假售假。”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我这也是为了求一个心中安稳。”唐易应道。
  白老眼中闪过浓重的惊讶之色,“这两句话,你既然说出来,想必也是真正信服了?”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这两句话出自《尚书》,大意是:以德行事,心中安逸,会越来越美好;而弄虚作假,心神疲累,会越来越糟糕。
  白老年少时在燕京的古玩行里,自然也见惯了作伪作假,坑蒙拐骗。但是这句话,却被他作为座右铭!同时,这句话,也是沈松岩的父亲沈重远带着他揭穿一件高仿之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的。
  “不怕白老笑话,我入行时间不长。以前只是读过《尚书》,知道这两句话,但是入行以来,这两句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现在,真有点儿座右铭的意思了!”唐易如实说出心中所想。
  唐易说得兴起,见白老只是频频点头,又没插话,便接着说道,“说起这句话,我还想到一个文徵明和朱朗的故事,算是作德作伪的一个典型对比。”
  这个故事,也算是一个知名的笑谈。面对白老,自然不用展开。
  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有个徒弟叫朱朗,朱朗水平也不弱,甚至还为文徵明代过笔。结果呢,后来他就开始模仿文徵明画山水,拿出去当真品牟利。
  有一个客商来到姑苏,晚上让小童到朱朗家去买文徵明的仿作。结果因为文徵明和朱朗住的地方相隔很近,又是夜间,小童错进了文徵明家里,却误以为是到了朱朗家里。见到文徵明,也以为是朱朗,小童拿出钱来,说想求一幅文徵明的仿作。
  文徵明怎么办的?收了钱,给了画,笑着对小童说: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文徵明号衡山,朱朗字子朗。)


第788章 野心不小
  明知朱朗“作伪”,文徵明却如此“作德”。
  很显然,如果他赶走小童的话,小童还得去找朱朗,而如果小童告诉朱朗这件事,朱朗肯定会很尴尬。由此,也肯定不会卖给小童仿作了。如此一来,小童空手回去,又得挨客商的骂。
  文徵明既怕朱朗尴尬,又怕小童挨骂,却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谈笑之间,把问题全都解决了。
  “好,好!”白老抚掌大笑,“你的眼力我见识了,没想到心境还有此等修为!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
  其实,要是换做其他前辈,面对一个有如此想法的年轻人,顶多也就是赞赏罢了。但是,偏偏白老一直将这两句话作为座右铭,唐易算是正巧说到点子上了,所以白老才会有些激动。
  “白老过奖了。其实这本应该是古玩行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是这古玩行天天钱来钱往,现在风气有些偏乱了!”唐易轻轻扶了一下白老。
  “你说的很对。只是,风气的改变,不是凭少数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白老微微叹息。
  “但至少可以从我做起,也至少可以尝试努力!”唐易目光迥然。
  “噢?”白老眼前一亮,想说什么,却又轻敲了下额头,而后才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让你的朋友和潘教授先回去,今晚你留下陪老夫吃顿便饭如何?”
  唐易一听,这是白老想和自己深聊一下。心想,要是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也能得到白老的支持,那肯定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儿,只是这事儿不能贸然说出,还得再和白老交流一下看看才行。
  唐易点点头,“我和潘教授的事儿已经了了,他何去何从与我无关,我去给我的朋友说一下。”
  出了书房,回到客厅,唐易先对潘云竹说道,“潘教授,咱俩的事儿已经了了,如果铺面还有什么事儿,那就再联系吧!”
  随后,又对张路说道,“我留下和白老还有点儿私事要谈,老兄你先回如何?”
  张路又被惊了一下子,这和白老初次谋面,刚才就谈了不短的时间,居然还要继续?但这对于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禁又一次自我表彰了一下:跟着唐易混,真特么正确极了!
  “好,我先走了,明天一早我再联系你。”张路接着又对潘云竹道,“潘教授,我送你回去。”
  本来,潘云竹还想感谢一下唐易,但是看到唐易不冷不热的样子,自尊心又起来了,也不再提青花方瓶是不是光绪仿的事儿,点点头,“唐先生,后会有期。”
  白老的助理送走了两人,白老问唐易,“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我这个厨子啊,主要擅长淮扬菜。对了,现在春笋下来了,做腌笃鲜可要比冬笋好得多。这个我替你点了。”
  “我没什么忌口的,都行,白老不必太客气。不过,我以前真没注意,这腌笃鲜,春笋和冬笋还有什么区别么?”
  腌笃鲜这道菜,江南一带做得比较多,主要是笋和咸肉、鲜肉一起炖煮。这个“笃”,就是小火焖的意思。
  “实际上啊,如果是同等条件,冬笋的口感要比春笋细嫩,也更鲜美。不过,说到腌笃鲜这道菜,春笋就要比冬笋更好了。”白老微微一笑,“因为这道菜的底味,是咸肉的浓醇和鲜肉的甘香,是很荤的;而春笋,稍显粗糙,略有点儿涩,恰是画龙点睛之笔!”
  “春笋,能中和肉味的腻感,同时在肉汤的香味中加入了一种清新,又能吸收肉的浓香!越炖越香,层次多元化,喝一口汤,真是回味无穷啊!”白老说得兴起,脸上起了陶醉的神情。
  唐易也是个吃货,但是绝对达不到白老这种境界。不过被白老一说,口水似乎有流出来的意思。
  最终,两个主菜是腌笃鲜和叫花鸡,又加了四盘小炒,两人吃饭。
  “这烤制叫花鸡的荷叶,是去年夏天从野生荷塘里采下,经过秘法储存下来的;这烤制所用的泥,里面加了粗盐和果木粉,和一般的叫花鸡不一样,你尝尝。”白老一开始没说别的,只是招呼唐易多吃点儿。
  唐易吃得赞不绝口。心想,这老爷子真是颐养天年来了,怪不得八十多岁了,鹤发童颜,身板硬朗,要不是长相有点土气,真是一副老神仙的样子了。
  “对了,你的阁宝多杭城店什么时候开业?”吃得差不多了,白老用湿巾擦了擦手,这才问道。
  这是想去捧场?唐易一阵窃喜,要是白老能去,这场面可就大了!
  “还没定,不过肯定是越快越好。主要是现在店里没什么重器,开业的话,怎么也得弄两件过来。到时候我给您送张请柬。”唐易立即说道。
  “好啊。到时候提前说,我好安排。我听伯毓说,你和他快成一家人了?你小子好福气啊,伯毓的外孙女可是才貌双全。”白老笑了笑。
  唐易明白,白老之所以有捧场的打算,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让他感到欣赏,秦老和沈先生的面子,统统都在里面了。
  “等我和娉婷结婚的时候,也给您送张请柬。”唐易呵呵笑道。
  “嗯。”白老点点头,“我刚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