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484章

天下珍玩-第484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事儿?你不会跟人打赌吧?你考虑过没有,这么一件普通的东西,居然要让白老掌眼,你让我怎么开这个口?白老虽然当年见了家父也叫一声老师,但是如今年过八旬,连华夏藏协的大会都不参加了,难道你不知道吗?”
  唐易笑了笑,这个重要关节,他之前已经想清楚了,“如果,我带了一件稀世奇珍来杭城,正好让白老也鉴赏一下呢?”


第784章 说见就见
  “噢?能让白老感兴趣的奇珍,可不多啊,什么好东西?”
  “绝对不会让白老失望!现在不方便说,怎么样?沈先生,这下值得你出面了吧?”
  沈松岩沉吟了一会儿,“行,我信你!有点儿神秘感也不是坏事儿。不过,有机会你得让我也看看!这样吧,我这就联系,稍后就给你消息。成不成的还不好说,不过有这个由头,起码我能开得了口。”
  挂了电话,唐易长出一口气。这时候,他突然发现张路和潘云竹都有些发愣地看着他。
  “你刚才打电话说的沈先生,难道是沈松岩沈先生?”张路半信半疑地问道。
  “是啊,可惜沈先生在燕京,不然让他来,估计潘教授也能信服,对吧,潘教授?”唐易笑道。
  张路和潘云竹已经惊了,沈松岩的名头之大,但凡华夏喜好瓷器的,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和白老想比,很多人只是觉得他年轻一些,资历不如白老而已。
  但实际上,很多人也不知道,别看沈松岩和白天明相差二十岁,但却一直平辈论交。
  沈家是燕京的古玩世家,沈松岩的父亲沈重远,民国年间年纪轻轻就已声名鹊起,晚年又著书立传,堪称一代宗师。
  白老少年时也在燕京的古玩行里,跟着沈重远学习过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入室弟子不用磕头拜师,而且年龄也小不了多少,但恭恭敬敬叫一声老师是必须的。所以,白老见了沈松岩,通常都是以老弟相称。
  张路心里,首先涌起的是庆幸。自己此前做出了这么重大的决定,其实就算是跟着唐易混了!现在,就连沈松岩这种人物,居然都和唐易是这种交情,那自己的这步棋没走错!
  而潘云竹心理就复杂多了,刹那间翻腾了好几遍,各种念头接二连三冒了出来。
  如果唐易和沈松岩有这交情,那眼力很可能差不了,难道这方瓶真的是光绪老仿?
  可是,唐易这么年轻,怎么能和沈松岩有这交情?而且,一个电话,沈松岩居然答应他请白老掌眼?
  再就是,他来杭城,还带了一件稀世奇珍?
  难道他是在故弄玄虚?
  潘云竹越想越觉得乱,结合唐易之前的“自大”表现,突然想到,这小伙子不会因为痴迷古玩,精神出问题了吧?难不成精神分裂,自顾自拿着电话对空气说话?可惜刚才离得有点儿远,听不到他手机听筒里的声音。
  “既然都说好了,那咱们签合同吧?”唐易却在两人沉思的时候开了口。
  潘云竹对这个结果仍旧半信半疑。不过,这件事儿对他来说,从利益上没有任何损失,只不过到手的五十万变了个说法而已。
  “潘教授,您放心,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一定给你个说法,万一白老不同意掌眼,我陪你去燕京,让沈先生掌眼,食宿全包!还是那句话,既然想要个说法,那就弄得清清楚楚!”唐易接着又说道。
  潘云竹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很快,他们拟定了合同,在店里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双方核对无误后,就签了字。张路直接用手机转账,三下五除二,这事儿就办完了。
  此时,沈松岩仍未回电。
  “潘教授,您是客,先坐下喝茶。既然沈先生说了,那无论成不成都会有个回电的。”张路笑道。现在,他和唐易成了主人,潘云竹反倒是客人了。
  潘云竹点点头,喝了一口茶,却默不作声。此时他的心理比较复杂,生意是生意,面子是面子,现在他能不能留住面子,就看接下来的情况了。
  沈松岩的回电就在这时候来了。
  本来,沈松岩先对白老说的是,有一个年轻的晚辈,得到一件奇珍想请白老鉴赏一下,而后才说,顺带还有一件拿不准的清代民窑瓷器,想一并请教一下。
  结果呢,白老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知道所谓奇珍不过是敲门砖,鉴定这件清代民窑瓷器才是正题。
  白老告诉沈松岩,现在的年轻人,要么急功近利,研究古玩是为了赚钱;要么虽有兴趣,却好高骛远;这清代民窑价值不算很高,却愿意这么费心思研究,说明的确是个值得提携的后辈。
  “白老听说过我?”唐易一愣。听话听音,“的确是个值得提携的后辈”所透露出来的意思,那就是白老对唐易是有所耳闻的。
  “没错。白老说,听说过有你这样一个后起之秀。好了,白老说了,让你直接去别墅,现在去就行,白老下午刚好没事儿,精神也不错!”沈松岩又告诉了唐易白老所住别墅的地址。
  挂了电话,唐易心想,不少站得很高的人物,其实相当平易近人,有时候,真是自己吓自己了。
  说见就见?!潘云竹饶是一把年纪,此时也有点儿吃惊过头了。没想到,自己临时起意想给唐易一个难堪,结果却成了这样!
  “走吧?潘教授?”唐易连叫了两声,潘云竹才从惊愕中回过味儿来,“噢,好,走,走吧。”
  张路从潘云竹手里接了钥匙,锁了店门,开车拉着两人去往白老的住处。
  白老所住的别墅里,除了他,还有一个司机兼助理,一个保姆,一个厨子。他们到了门口,按响了门铃,是助理出来开门迎接的。
  穿过院子,来到别墅正厅,就见一个满头白发、身着浅金色唐装的老人正站在沙发边拿着座机听筒打电话,手里揉着一对已经变成紫红色的核桃。
  唐易眼尖,发现白老玩的核桃是一对普通的大秋子。秋子,是文玩核桃中的入门品种,基本都是野生的,之所以没有人工嫁接是因为太多太便宜了。而且秋子的桩像一般偏高,把玩时并不舒服。秋子往往都是当做入门练手用的。
  没想到白老这样的人,玩的居然是一对廉价的秋子!而且这对秋子已成紫红色,包浆厚重酥润,恐怕得玩了几十年了。
  白老扭头看到了三人,因为正在打电话,所以只是微微点头,用揉着秋子的手示意他们先坐,随后又看了看助理,助理会意,安排保姆上茶。
  白老本来是斜着背对他们,这一扭头,唐易看清了白老的相貌。他此前只是听说过白老,却没有从网上或者杂志上留意是什么相貌。


第785章 我突破了
  白老长得太普通了,甚至有点儿土。
  如果再给白老换上一套土气点儿的衣服,扔进赶大集的老头儿中间,绝对不容易认出来。人不可貌相,从白老身上,真是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三人也没好意思坐,就站在沙发一侧,等到白老打电话。
  “你就是唐易吧?”挂了电话,白老面带微笑,走向三人,对着唐易说道。
  “白老您好!今儿真是冒昧了,不过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冒昧也得硬着头皮来啊!”唐易连忙应道。
  “这话有点儿意思。这两位是?”白老又看了看张路和潘云竹,“坐下说,喝着茶说。”
  三人坐下,唐易先介绍了一下两位,然后也不隐瞒,便把前因后果简要说了一遍,而后又笑道,“关于让白老鉴赏另一件奇珍的事儿,也的确是我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至多九成九。”
  “是什么民窑瓷器?”白老却没有接口奇珍的事儿,直接说道。
  潘云竹打开带来的锦盒,将那件青花刀马方瓶摆到了桌子上。
  白老并未上手,扫了一眼,笑了笑,问唐易道,“你怎么看?”
  “光绪老仿。”
  “理由呢?”
  “从胎质到釉面,从青花发色到画工,都仿得惟妙惟肖,只是感觉不够。”唐易认真作答。
  白老点点头,面带微笑。
  潘云竹却腹诽着,这算什么理由?找不出问题,却说感觉不够,那任何一件东西鉴定是仿品,也可以说是感觉不够了?这白老也是,怎么还好似十分赞赏的样子?
  白老似乎觉察到了潘云竹表情的微妙变化,又笑着对唐易说道:“还能不能再说点儿具体的东西?”
  唐易想了想,“清代瓷器,康熙可算得上一个顶峰。康熙王朝是清代最鼎盛的时期,经济文化可算空前发展,康熙这个皇帝也非同凡响,所以瓷器制作上,工艺讲究不说,而且还带着那么一股子气度。”
  “光绪在晚清也算有特点的一个皇帝了,光绪中兴,仿制康熙瓷器盛行,而且不少仿品几可乱真。但是,那股子气度是模仿不出来的。”
  白老盯着唐易看了一会儿,没有说话,起身走到客厅一侧,从博古架上拿下来一件釉里红苹果尊,摆到了茶几上,“你看这件康熙釉里红苹果尊,是官窑、民窑还是仿品?”
  潘云竹心里一沉,难道唐易说对了?这件青花方瓶真的是光绪时期的仿品?
  不过,他心里仍旧残存一丝侥幸,白老又拿出一件东西,也可能是因为唐易说的不对,再度验证一下。如此想着,他便也集中精力,看起这件苹果尊来。
  唐易看了几眼,这时潘云竹和张路已经凑上来,唐易便往后让了让,让他俩继续看。
  “能看看底款么?”潘云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
  白老没说话,却看了看唐易。
  “不用看底了,底款儿应该是‘沈窑仿古’。”唐易出口道。既然白老都这么看他了,肯定是有意味的。这东西,一看底,那就不用再鉴定了。
  白老一直风轻云淡的脸上,一下子冒出了惊讶之色。要说看出是仿品,也算说得过去,可是唐易居然能看出是沈松岩的手笔。
  “松岩告诉过你?”白老出口道。
  “这倒没有。不过,能做出康熙官窑的如此仿品,据我所知,天底下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