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吃了点儿饭,张路看看表,“去古玩市场看看?”
“你这瘾很大啊!”唐易笑笑,“走吧,坐了一路车,也正好活动一下。”
出了酒店,张路想了想,“这里的古玩市场,和蜀都是没法比,我知道有两个古玩城,不过没意思。公园路湖边,倒有个古玩市场,幸亏今儿是周日,可能有摆地摊的,咱去看看?”
如果没有既定的目标,这逛摊儿的乐趣,自然比逛古玩店要大。
两人到了市场,发现的确有摆地摊的,不过从空出的位置来看,人已经撤了一部分,还有的摊主正在收拾摊子,准备闪了。
各个古玩市场,一般都是上午乃至早晨热闹,这都下午了,还有一些摊子,那就不错了。
说是古玩市场,其实文玩产品占了相当一部分。因为琼岛的特点,这里有三种文玩产品最多,第一自然就是海黄,另外两种就是砗磲和星月菩提。
砗磲是出自海洋,琼岛的地理位置在那儿。星月菩提,是因为琼岛的特产毛感料。毛感是琼岛的一个地名,这地方是高山区域,多雾,日照时间短,造就了高品质的星月菩提籽。
卖星月的,都嚷着是毛感籽,但实际上,越南籽,琼岛其他产地的籽,也都被堂而皇之叫成了毛感籽。
因为这三样东西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加上不少摊子已经撤了,唐易和张路逛了大半个市场,也没发现什么值得上手的东西。
就在他们索然无味要离开的时候,唐易发现了一个摊主正要装起来的物件。
第776章 黑漆螺钿
这是个黑漆漆的小方盒子,基本上算是个正方体,边长在十厘米左右。顶上有盖,斜边,底部略略多出一圈,类似底座,上面还有纹饰。
盒子四面,好像还有彩色的图案,不过相隔两三米,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要收摊了?”唐易笑着走上前去。
摊主是个年轻人,看样子不会超过三十岁,圆头圆脸,红扑扑的脸盘,不过眼角略略下耷,喜感降了不少。
“是啊,有看上的,给你个收摊价!”摊主点点头。
“你手里那个木盒是什么木头的?上面画了什么?”唐易伸手指了指。刚才和摊主交流的时候,其实他已经看清楚了,这是个黑漆盒子,之所以说木盒,自然是先看看摊主懂不懂。
“外面是黑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木质,花梨的也说不定啊!”摊主把盒子递给唐易,“这不是画的,这是镶嵌的,螺钿!”
唐易一听,看来这摊主懂点儿,但也不是很懂。漆器的确有胎,木胎也有,但怎么可能用花梨做胎?真正懂行的,就是忽悠人也不是这个忽悠法儿。
黑漆镶嵌螺钿,自古有之,唐宋发展起来,元明已经很成熟了,到了清代,技艺达到鼎盛。不过,这属于古玩里的杂项大类。没有单独分类的东西,一般来说精通的人就相对少一些。
螺钿这个名称,本来是一种工艺。螺,螺壳,贝壳;钿,装饰,镶嵌的意思。但是后来,被叫成了专属名词,就是指螺啊贝啊鱼骨啊,这些个东西。
似乎是因为错误的叫法开始转化的。不过,语言就是这样,用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了,得适应普罗大众的需求。比如“每况愈下”,最开始是越到后来越清楚的意思,结果慢慢成了越来越差的意思。
“螺钿不是白色的么?怎么会有颜色?”唐易一边接过来细看,一边继续试探了一句。
螺钿其实不全是白色的,比如血砗磲,是红的,比如金丝贝,带金黄。不过,这上面镶嵌的东西,五颜六色,一看就不是天然的。
这个盒子,是个印盒。
不是我们普通见到的小印盒。那种小印盒,里面可以直接装上印泥。那种小印盒,在古代叫做印色池,很形象,也很有味道。
印色池在古玩市场并不少见,瓷制的,玉制的,漆器的都有,多为小型扁盒,圆的方的六角八角都有。
这个黑漆镶嵌螺钿印盒,是个边长十厘米左右的正方体,显然不能直接放进去印泥,不然用到后期,那还不得盖一次章弄一手红?
这个印盒,可以再放进去印色池和印章,甚至放个小型的镇纸也没问题。
打开盒盖,里面上漆的工艺也很到位。这个印盒,保存得真不错。
“有颜色,兴许是染的吧,不过我看是件老东西,能到清代。古代的染色工艺,肯定不会掉色的!”摊主如此回应唐易的问题。
“噢!”唐易点点头,心里却有数了。螺钿一般都知道,镶嵌也一般都知道,但是具体工艺分类,就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
尤其是螺钿的镶嵌技法,太丰富了,光是大类就有硬钿、软钿与镌钿三种。简单来说,硬钿是用厚螺片,软钿是用薄螺片,镌钿是指镶嵌后螺片高于表面。
这黑漆螺钿印盒,用的是软螺钿,而且采用了“点螺”的工艺。这种工艺,需要把螺壳磨到不足半毫米厚,并且采用精细的切割,有点有丝有片,再很巧妙地镶嵌在黑色的漆底子上。
古玩圈里玩瓷器的,都知道“蛤蜊光”,是一种多彩的光泽。实际上,螺壳贝壳,很多都有这种多彩的光泽,尤其是夜间,反光很漂亮。黑漆上闪亮的螺钿,五光十色,的确赏心悦目。
不过,这印盒四个面儿上的图案的颜色,不是这种光彩,是真彩色。怎么产生的?可不是染的,是在镶嵌之前,把颜色衬在了下面。因为“点螺”的螺片非常薄,所以能完全透出颜色。很巧妙,难度系数也很高。
见唐易似乎挺喜欢,摊主一边收拾其他东西,一边说道,“看好了给你便宜点儿!”
“你开个价儿,我看看到底有多便宜!”唐易笑着递给摊主一支烟。
“这件东西,平常我都不摆出来。这个市场,玩花梨的多,玩古玩的,也都是冲着瓷器玉器。我不给你打谎了,一万凑个整数拿走。”摊主摆摆手,“不会抽。”
唐易点了烟,看了看张路,“最低多少钱?”这句话看似很普通,但是一般却能区分老虫儿和新手。新手看了喜欢的东西,往往着急报一个价格,或者说“再便宜点儿”,还有的直接回一百二百这种看似稳妥实则离谱的价儿。
着急还价或者说“再便宜点儿”都容易吃亏,直接叫离谱的低价儿,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外行。不轻不重面不改色问出“最低多少钱”的,通常都是老虫儿。
“哥们儿常玩儿啊?”摊主也笑了笑,“没跟你叫虚的。这东西,我是从粤省收来的,来价儿就不低。”
此时,张路也拿起这个印盒看了起来。本来他没太在意,但是细看之后,他也被吸引住了。
盒子周身都有纹饰,工艺十分细腻。最重要的是,四个盒面上的四幅图案,有人有物,形象鲜活,色彩逼真,栩栩如生。
只有图案,没有文字,张路只是看出四个故事,倒是没看出到底是什么故事。
唐易想了想,“图个吉利吧,八千,我也是一口价儿,根本没压你,你要是觉得不行,直接收起来就行了!”
“哥们你一看就是个懂行的,这不是压不压的问题。要是放到早上,我肯定是两万三万的开,这是收摊了,才开了个不二价儿,你这一个图吉利,把我的利给图没了!”摊主当然没收起来,继续说道。
“这东西,漆器,螺钿,都不值钱,就是个工艺钱,现在请上好的木工师傅,这样的木盒,一万能做俩!”张路在一旁说道。
第777章 四大悲剧
唐易笑着起身,四下看了一下,似乎有点儿想走的意思。
张路虽然觉得是个老东西,但是这种漆器杂项,就算真是清代的,说不定也不值一万,于是也跟着站起身来。
摊主有点儿着急了,这东西,他的确是从粤省收的,这琼岛的古玩货,很多都是从粤省市场上收来的,琼岛本地毕竟出的东西少。他收的也不低,花了五千,他是想着,怎么也得翻个倍数吧?
唐易看了看其他的零零散散的摊子,对张璐说道,“到其他摊子看看?”
张路这一听,就明白了,唐易不是真想走,而是想拿下这件东西。要是真想走,那就会直接说“走吧”。就剩下不多的摊子了,而且已经逛了半天,还有什么好看的?
“你这哥们儿,八千你也不少赚,都收摊了,两千块钱磨叽什么?”张路说了摊主一句,又对唐易说道,“走吧!”
唐易刚迈出一只脚,摊主就绷不住了,“好了好了,给你了!八千,点钱吧,我可只要现金啊,那边有取款机!”
“我包里正好有八千多块钱,这也是个缘分!”唐易拉开手包,直接点出了八千。
摊主暗骂了一句,你要是就五千,还不得噎死我?顺手找了个塑料袋,“没盒子了,你凑合装吧!”
唐易伸手接过来,起身就走,张路却皱了皱眉头,不过眼见唐易走了,也没说话,便跟了上去。
“这小子,这一笔几千块钱总赚了吧?连个盒子都不给!”张路一边走,一边说道。
“无所谓啊,回头你帮忙给配个紫檀的盒子和底座,一般的盒子配这东西也配不上。”
“紫檀的?要是好料,再加个里衬,这盒子就不止一万了!”张路道,“这印盒难不成是什么宝贝?”
唐易笑笑,“你晚上请我吃饭,我给你娓娓道来。”
“娓娓道来?”张路乐了,“你不给我娓娓道来,我也请你吃饭啊!你先给我说说,这镶嵌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会有颜色?真是染的?”
“当然不是染的。这上面用的螺钿很薄,是透明的,颜色是底色,镶嵌之前加到刻出的漆面上的。”唐易道,“这工艺叫点螺,做好了难度非常高。你刚才说请上好的木工师傅做,一万能做俩?就这种工艺,这么复杂的故事,你未必能找到做出来的师傅。”
“啊?”张路小小惊了一下,看来,唐易是捡漏了。“都是什么故事,我读书少,你可别唬我,反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