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点点头,便跟了进去,店里还有一个伙计,正在招呼客人。唐易大体看了看,这家店的东西比较驳杂,种类挺多。靠近门口凳子上一个笸箩里,甚至还放着些铜锁秤砣之类的东西。
唐易逛了一圈没说话,店老板是个笑眯眯的中年男子,一直在观察唐易,“先生你好那一口?”
他说的这个口不带儿化音,又是蜀都口音,听得唐易直想笑,“也没什么特别的,是好东西就行。”
“我刚收两方玉印,你看看?”老板走到柜台一角,从里面拿出了两方和田白玉的钮印。
一方覆斗印,一方龟钮印,白度还可以。唐易没上手,凑近看了一眼。
覆斗印是民国的工,仿的汉代的制式。这覆斗的意思,就是倒过来的斗,斗现在不多见了,方口,上宽下窄,倒过来那就是上窄下宽。这种制式的印比较好做,工艺上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看起来还比较顺眼。
龟钮印也是民国的工,仿的是唐代的制式。这龟钮印就不好仿了,主要是唐代的龟的那种“气质”不太好体现,所谓形似神不似。
唐易的嘴现在刁的很,这两方玉印自然下不了口,他微微一笑,手指轻点了两下柜台台面的玻璃,“看过了,您收起来吧。”
“噢?”老板一看唐易这架势,心想这位年纪不大,倒像是个老虫儿。
老板收起这两方玉印的时候,唐易顺势瞥了一眼,突然发现,柜台里放置玉印的边上,放着一块黑色的扁方形的东西。
“老板,旁边那块黑色的,也是要卖的么?”
“这块?”老板直接拿了出来,“这是块乌木,还没来得及清理下。”蜀都人喜欢把阴沉木叫乌木,天府省是乌木的一个大产地,品种还是不少的。蜀都境内,还有一个乌木艺术博物馆呢。
唐易伸手接了过来,这东西长十几厘米,宽大约五厘米,厚有三厘米,入手轻,不过比上好乌木的手感是要重的。虽然外面沾了不少灰白色的粉末,整体也比较脏,但是仍然能从个别地方看出本身的质地。
这老板所谓的还没来得及清理,定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他是当成了不怎么样的乌木料子,怕是懒得清理。
审视了一会儿,唐易心中一阵狂喜。正待问价,刚才伙计招呼的那位客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唐易旁边,指着唐易手里的东西对老板说道,“老板你刚才说什么?这不是乌木,这是煤精!”
这客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小男子,公鸭嗓,声音又大,特别刺耳。
“煤精?”老板一愣。
“对啊,别看有一层灰白粉末,但也能看出来点儿质地,哪种乌木也没这么黑。”公鸭嗓接着说道。
煤精,说白了,就是一种高级的煤,也有人叫他煤玉。不过,光泽上不是玉的那种润泽,而是有点儿像沥青,华夏的产地主要是东北。煤精和煤是相通的,所以能看出类似木头的原始构造。
公鸭嗓这么一说,店老板好似明白过来,但又不愿承认自己看错了,只是似是而非的“噢”了一声。
其实,这东西也就是因为有一层灰白色的粉末,要是干干净净的,就能看出来不是煤精,因为煤精的光泽比较闪亮,这东西的光泽还是比较内敛的。
这东西入手轻,那就不可能是玉石或者金属类的东西,黑乎乎的又没包浆,那就也不是什么好木料,外面还有一层灰白色的粉末,的确很难引起别人的重视。老板本来以为是块乌木,好歹像块厚牌子,才摆到了柜台里。
唐易看着他俩,心里哧哧发笑:得,不管你们当成什么,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第734章 接二连三
“多少钱?”唐易立即开始问价,同时又小声自言自语道,“煤精这东西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拿回去研究一下。”
“这有什么好研究的!”不等老板答话,公鸭嗓居然又说了起来,“你去买个煤精雕刻的大件才几个钱?又干净又漂亮,你手上这块这么脏,买回去还不够费事的!”
这话说的!唐易不愿意听,老板更不愿意听,蚊子再小也是肉,我的货,卖一件赚一件,你一个逛店的在一边叨叨个啥子?
“先生你要是喜欢,给三百块钱拿走吧!”被公鸭嗓嚷了这么一句,老板似乎也没法要高价了,开口道。
唐易还没说话,公鸭嗓又开口了,“这不是钱的事儿。”这时候,又有一男一女一起走进了店里。
“好了好了,三百就三百吧!”一看又有人来了,唐易装作受不了公鸭嗓的聒噪,不再讲价,掏出三百块钱递给了老板,紧紧把这东西攥在了手里。老板又递给唐易一个黑色的小塑料袋,“装上吧,东西挺脏的。”
唐易把东西装好,这才对公鸭嗓说道,“老兄,每个人爱好不同,我确实喜欢这东西,再怎么费事我也愿意。”
这时候老板也对公鸭嗓说道:“这位先生,你逛你的店,东西不好你可以不买,你别不让别人买啊,这不是搅得我没法做生意吗?幸亏买卖做成了,这要是做不成,算谁的?”老板的脾气算好的,要是碰上脾气冲的老板,非得把他骂出去不可。
这公鸭嗓气性却挺大,鼓着腮帮子沉默了下,眼见唐易要走,居然扬起手里的矿泉水瓶子叫道,“我这里就有水,我帮你冲洗出来!让你看看是什么玩意儿!就是块不怎么样的煤精!三百?三百能买好几斤!”
唐易连忙伸手一挡,“别,这东西不能用水洗!”
这句话说得有点儿急,不仅公鸭嗓愣了一下,店老板也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这东西不能用水洗?煤精肯定是可以洗的,难道他看出是别的东西?合着这是捡漏了?
看着店老板狐疑的眼神,唐易心说这话的确欠讲究,说一句“用不着”不就完了么?虽说已经过了手,但是让人觉得捡了漏儿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怎么就不能洗?”公鸭嗓先开了口。
“呃,是这样,你们啊,没注意这上面的灰白粉末,知道这是什么吗?石灰!这能用水洗吗?”唐易立即说道。的确,要是生石灰,当然不能用水洗,这化学反应一起,温度可比开水要高!
“石灰?”公鸭嗓和店老板异口同问。
唐易干脆又打开了袋子,把东西往公鸭嗓和店老板鼻子前凑了凑,“闻闻,是不是?”
“还真是啊!”公鸭嗓点点头,店老板一直没太在意,这一闻,也觉得是石灰味儿。
“好了吧?我有事儿先走了,两位!”唐易说完,再也不逗留,迅速走出了店里。
店老板看着唐易的背影,瞪了一眼公鸭嗓,“我说你这个人,到我店里什么都没买,差点儿给我搅黄了生意!”
“奇怪,一块煤精上,怎么会有石灰呢?”公鸭嗓却一边沉思,一边也走出了店外。
唐易走出店门,心情畅快,手里抓着黑塑料袋,脚步也轻盈了很多。没想到,刚到蜀都,就得了件宝贝!
路过一个卖金刚菩提的摊子,唐易顺手买了一把猪鬃刷子,这东西,回去的确得清理一下。
这时候,不少摆摊的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收摊子了,唐易路过一个摊子的时候,胡子拉碴的摊主正在往报纸里包一样东西,是一个白玉片子,上面方,下面是有弧度的尖角。靠近方的一头有俩孔,靠近尖的一头有一个孔。
唐易眼前一亮,蹲下身来,“老哥,不忙包,东西我看看!”
如果是逛古玩摊子比较频繁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碰不上东西的时候,那是一趟趟空手而回,而得了好东西的时候,哎?接二连三,还真不让你一件儿就打住。唐易都准备要走了,没想到却又发现了这东西。
“老件儿,和田玉的。”摊主递给了唐易,“包浆多好。”
“好是好,就是没什么工。”唐易接了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看形状,像个玉蝉,挺有特色的!”摊主自然拣好听的说。其实他也是猜的,这就算是一件玉蝉,但既不是刀法流畅的汉八刀,也不是工艺繁复的乾隆工,很没有代表性。
“把玉蝉雕成个‘面具’也叫有特色?”唐易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的确,上面俩孔,下面一孔,要是放大了,倒真像个面具。
“行了,我也不和你打零嘴了,要收摊了,看好了一千块拿走。”摊主摆摆手。
唐易笑了笑,“这么块小玉片儿,贵了点儿。”
“你说多少钱能拿吧?”摊主继续收拾着其他的东西。
“一千也不是不行。”唐易笑了笑,伸手抄起了摊上一个灰不拉叽、做工粗陋的小玉环,“两件一起吧!”
摊主看了一眼,“行!”这小玉环品质一般,像是地方玉种,他也没当回事儿。
临了,摊主还送了唐易一根挂绳,唐易将小玉环和白玉片子穿到了一起,一抖,叮当作响,“真有点儿环佩叮当的味道!”
摊主笑了笑,“你还是个文化人啊,下次来记得继续照顾我的生意!”
这次,唐易算是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市场。这两个小玉件,不算是什么大漏儿,不过肯定也赚了。
白玉片子的确是一件玉蝉,隋代早期的这种形制,很多人不了解。这时候,战乱刚刚结束,玉器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像玉蝉、玉猪这样的葬玉,造型也都非常简单,而且量少,出现的范围也有限,这才让唐易捡了个漏儿。
至于小玉环,这年代说出来很吓人,的确是够老了,新石器时代的!不过,这东西玉质一般,做工粗陋,也值不了太多钱。唐易主要看好了这件隋代玉蝉,又一下子看到了小玉环,也不想费劲儿讲价了,顺手搭了。
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回去把公鸭嗓误认为是煤精的东西清理出来。
第735章 避尘悬火
回到酒店,唐易拿出这块黑乎乎的“厚牌子”,先用吹风机的冷风猛吹了一通,然后又用猪鬃刷使劲刷了一遍。
上面的灰白粉末,的确是石灰,不能用水清洗。
刷完之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