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间,洪大爷抬起头来,一拍唐易的肩膀,“我想起来了,小伙子!”
第433章 地狱之门
“嗯?”唐易立即看向洪大爷。
“你爷爷把东西塞我衣兜之后,用手指在我背上写了两个字!”洪大爷接着说道。
两个字?莫非就是自己直觉里出现的那两个字的名称?不过,在自己的直觉中,似乎是一种充满疑问的猜测。而且这两个字太让人凌乱了,唐易一时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消化,更别说表达出来了。
洪大爷拿过一张纸,写下了两个字:灯油。
唐易一看,不是自己意识中出现的那两个字,略略有些失望。
但是,这两个字也很费猜。灯油?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走了之后,我当时就自己比划了一下,没错,结构简单,很容易辨认,就是这两个字。”洪大爷解释道:“但是这两个字不论是和他的身份,还是和我们相处中发生的事儿,都毫不沾边,所以我渐渐淡忘了。幸亏有这件东西在,我还能想起来。”
“难道这东西能烧?”唐易拿着东西又看了起来。看这东西的颜色,倒是有几分像蜜蜡,但是硬度和重量显然不对。蜜蜡的硬度很低,重量很轻,这东西虽然比玉石轻,但是怎么也比蜜蜡要重,而且硬度似乎比玉石还要高,更别说很容易碎裂的蜜蜡了。
“不瞒你说小伙子。我烧过。”洪大爷笑了笑,“拿在手里时间久了,几乎什么办法都用了,不过烧了之后,毫无变化。”
唐易心想,看这样子也是没发生过变化,不由问道:“那这五十年来,这东西有过什么变化么?”
洪大爷又看了看这东西,“好像没有,又好像稍微变大了一点点。不过这东西冬天的时候颜色发淡,夏天的时候颜色深一些,说是这样说,但是区别很细微。”
再细微也是有区别。
这东西根据季节不同还会有变化,这更说明了,这东西肯定不是金属和玉石。一般来说,只有有生命力的东西才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想起自己直觉中出现的那个名称,唐易的心尖似乎有些打颤。脸上也似乎跟着有些起伏。
看到唐易的样子,洪大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背,“小唐啊,你拿回去慢慢研究吧。就像你说的,本来就是你爷爷的东西,既然你爷爷已经……我这也算完璧归赵了,没想到今天误打误撞,居然找到了正主儿!”
“这……”唐易看了看洪大爷。仅凭他的一句话,洪大爷就把保存了五十多年的东西给他,反倒让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收起来吧。五十多年了,我也搞不清是什么东西。万一你以后搞明白了,我这个老头子还在人世,那你就告诉我一声就行了。”洪大爷看着唐易,“有个词儿叫却之不恭,这本来就不是我的东西,你现在推却,就是对我不恭了啊!”
唐易看着洪大爷和蔼的笑脸,点点头,“我不是却之不恭,我是恭敬不如从命。”
“哈哈哈哈。”洪大爷站起身来,“这样,我们也算有缘,今天咱俩喝两盅,我去弄几个菜!这也是恭敬不如从命啊!”
唐易这次没有犹豫,“好,我和您一起弄!”
唐易发短信给文佳说了一声,中午就留在了洪大爷的家里。
红烧茄子,芹菜炒肉,虎皮尖椒,大葱鸡蛋饼,两人合力做了几个家常菜,洪大爷喝二锅头,唐易喝了一小罐啤酒。
“洪大爷,你对我爷爷还有什么印象?”唐易边吃边问。
“他当时也就比我大几岁,但是看上去也忒沉稳了,说句不好听的,有点儿老气横秋。你别说,你这一说是你爷爷,你俩还真有点儿神似。不过,你爷爷年轻的时候,相貌比你清秀一些,你呢,面目更硬朗一些。”洪大爷滋溜了一口小酒。
“要不是碰上你爷爷,我也不会喜欢上古玩。”洪大爷放下杯子,忽然好似想起什么来,“哎?你说你父亲十岁你爷爷就去世了,你这也不是家传啊,你这么年轻,鉴定古玩跟谁学的?”
“我呀,都是野路子,不提也罢,我父亲是开古玩店的,我的这点儿功夫,算是从店里来的吧!”唐易很模糊地交代了一下。他这也不算说谎,没错,是从店里来的,不是打碎了青花臂搁,见到龟甲,他估计现在在古玩天地里还找不着北呢。
“洪大爷,你俩一起呆了五天,我爷爷除了给你讲历史文物方面的,还讲过什么没有?”接着,唐易又问了起来。
“主要还是这些个东西。对了,你买那个黄铜浑象,要不是他给我讲古代的一些天文仪器的事儿,我也不知道这叫浑象啊!更不会从一堆铜件里单独拿出来卖。你看,咱俩的缘分,其实还是你爷爷当年种下的,呵呵。”
“还有呢?”唐易似乎仍不甘心。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是不管是他的身份,还是私事儿公事儿,他都闭口不提。你是他未曾谋面的孙子,我要是知道,能不告诉你么?”洪大爷夹了口菜。
“对了,他还讲过一个故事。那是有一次我问他,你们考古队到这茫茫昆仑山来干什么?这里都是高原山峰,哪里会有什么古迹遗址?结果呢,他虽然没有回答,倒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确切点儿说,这是一个秘密。”洪大爷居然如孩子般眨了眨眼睛。
“噢?那您给讲讲呗!”唐易端起易拉罐,和洪大爷的小酒杯碰了一下。
洪大爷又抿了一口酒,“你听说过昆仑山的地狱之门么?”
洪大爷早年是学地质的,又曾到昆仑山科考过,所以术语很规范。
昆仑山的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死亡谷。这条峡谷长100多公里,宽30多公里,最低海拔也超过3000米。虽然此谷周围的山峦覆冰盖雪,巍峨优美,河流湖泊也很清澈,但是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民,宁可让牛羊饿死,也不敢进入这个深谷。
因为这个谷,就是传说中的地狱之门,据说里面除了动物的骨骸,还有不少隐秘的坟墓。但凡有人进去,都是有去无回。
第434章 方士徐福
“因为我是学地质的,所以我对有些事件记得很清楚。上个世纪90年代,地质部门的科考队才进入地狱之门。恰好当时有个牧民冒险进入谷地,结果科考队发现了这个牧民死不瞑目的尸体,他身上没伤,脸全黑了。”
洪大爷介绍道:“后来,科考队经过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这个谷地的某段,密集分布着强磁性的岩石和矿物,所以能引发强地磁反应,导致局部雷暴。这个牧民可能就死于雷击,夏季尤为危险。而且在夏季气温上升,厚达几米的冻土层就变成了沼泽地,所以尸体常常就不见了!”
“但是,你爷爷讲的故事,却不是这样。当然了,你就当故事听就行。他当时也是给我这么说的。”
昆仑山自古有万山之祖、第一神山之称。据说这地狱之门的谷中,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极为隐秘的坟墓,都是欲成神却渡雷劫失败,魂飞魄散之人的法器冢。
地狱之门常常有密集的雷电出现,正是因为这是最后一重渡雷劫的天然宝地。
雷劫共分九重,渡过便可成神,这也是天地对凡人的一种形式上的认可。传说,九重雷劫,一次比一次惊险艰难,稍有闪失,轻则修行被废,重则魂飞魄散。
要渡最后一重雷劫,需得有法器相助,但有法器也不代表一定成功。能渡第九重雷劫,都是有一定修为之人,最后却落个魂飞魄散的,也不鲜见。魂飞魄散,是连冥界也进入不了的,也入不了下一个轮回。
如此魂飞魄散之时,必然生出极重的怨气,这怨气无处附着,会就势进入当时携带的法器之中。法器都是通灵之物,携带怨气沉入谷中泥土,自成坟墓。这就是法器冢。
谷中经年累月,不知道积累多少这样的法器冢,浓重的怨气无处消散,地狱之门,就是这么形成的。
但是,也曾有人进入之后不仅没死,反而从两个法器冢里,带了两样法器出来!
这个人就是生于战国时代的方士徐福。
方士这个词儿,在古代,有广义也有狭义。广义上来看,古代泛指研究医学炼丹,占卜星象,气象地质,等等这么一类人。从狭义上来看,则是有神通求长生的修仙之人。显然,徐福就是这么一种人。
秦始皇时期,徐福带队大批童男童女沿海东渡的事儿,早已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数千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不过,唐易的爷爷唐展云,当年讲的却是,徐福曾经进入过地狱之门,取过两件法器,并将这两件法器献给了秦王嬴政。
而且,他不仅去除了这两件法器上的怨气,还利用这两件法器制成了一件神器!
正是有了这件神器,嬴政才得以一统六国,由此对徐福极为信任。
法器这个东西,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内涵上来说,这是一种道具,能用来修法的道具。从外延上来说,什么念珠锡杖,拂尘铜炉,类似这种特殊的器物都可以被广义泛称为法器,而修仙之人所能利用的东西,比如什么灵石仙木,也可以被称为法器。
徐福所处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他取出的法器,更是很难想象具体是什么。
关于徐福的传说太多,所以这确实也只能当一个故事听。而且唐易的爷爷唐展云,并没有说徐福从地狱之门里取出了两件什么样的法器,又制成了一件什么样的神器。
“我当时追问了一下,他说他也吃不准,而且还说,吃准了也不能乱说。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还有,从唐展云讲的这个故事来看,似乎隐隐有那么点儿意思,好像是考古队要考察这地狱之门里的法器冢一样。
“见他不说这个,我当时又问了一句,难不成你们是来考察法器冢的?结果呢,你爷爷微微一笑,说:我只是告诉你,昆仑山一样可以考古。别的什么都没说。”洪大爷回忆道,“后来我还想继续追问,结果他说:不早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