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31章

天下珍玩-第231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封皮的一边撕开一半,夹层里的东西完全就看到了,竟然是一个淡黄褐色的信封!


第371章 阔边大龙
  唐易微微撑开纸壳,把信封拿了出来。随后顺手又抹上了固体胶,又粘上了,想了想又拿台灯压在了上面。
  “我可真服了你了。”林娉婷在唐易忙乎的时候,拿起了信封。这个信封不大,长不到二十厘米,宽不过十厘米左右。
  正面正中有一个长条形的红色方框,方框底部印有一个红字“启”。方框右侧顶部是一个“寄”,底部是一个“交”字。方框左侧则是空白的。
  从这个信封的制式不难看出,应该是从右往左读,寄“某某地方”交“某某人”启。
  从制式和用纸来看,这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东西。但是,这本书却是1948年版,也就是说,这信封比书要老。这倒不难理解,既然是特殊年代藏起来的,应该是更老的东西,否则就没必要怕被“破四旧”了。
  这个信封是个印好的信封,但是没写字,没贴邮票,当年就是个空白的新信封。
  “看来,是这信封里的东西很珍贵了!”林娉婷在一旁说着,又把信封递给了唐易,“你发现的,满足你,你来打开看看吧。”
  唐易点点头,信封没有用胶水封上,只是折叠了起来封口。打开之后,唐易从里面抽出了一张桔黄色的东西。
  居然是桔黄色十五方连的大龙邮票“五分银”!还是“阔边大龙”!
  每排五枚,一共三排,两侧还带有边纸。看起来保存得很好,就连背胶,也都是完好的。
  这大龙邮票名气很大,不集邮的人也知道,这是华夏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发行于1878年的清代末年。这套邮票一共三枚,图案都是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不过这三枚的颜色和面值不同。
  面值是用银两计算的,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桔黄色。有意思的是,清朝政府的第一套邮票不是邮政部门发行的,而是海关试办邮政从而发行的。当时海关由外国人把持,所以邮票图案底部还有英文的“海关”字样。
  “这大龙邮票,我记得外公有一套,三枚,就是前两年买的,好像是一万多。你这个虽然是十五张连在一起,但是只有一枚,不成套,应该不是很值钱吧?”林娉婷虽然知道大龙邮票,但是具体的分类和版别并不清楚。
  “就算这十五枚只值一万,咱也赚了啊?”唐易故意很认真地说道。
  林娉婷仔细看了看唐易,“行了,别装了,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快说,这十五方连值钱在哪儿?!”说着,柳眉倒竖起来。
  唐易小时候集过邮,最关键的是,他对明清历史非常了解。而且这学历史的,对史实中的“第一”格外关注,这大龙邮票是华夏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所以他确实了解的很全面。
  “清代的大龙邮票啊,一共有三版。第一版是1878到1882年印制和发行的,纸薄,甚至有点儿透明,所以又称为薄纸大龙。秦老收藏的,恐怕就是这一套,这一套印刷量最大,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不过邮票这东西,比不了古玩,一万多一套,已经不低了。”
  “1882年印刷的是第二版,这一版复杂一些,因为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印刷量不一样,用的纸不一样。其中的桔黄色五分银,印量最少,而且用的是法兰西产的葱皮纸,比较脆,很难保存。这一版的图案,图的边框和齿孔之间的距离加宽了,所以叫做阔边大龙。”
  林娉婷不等唐易说完,就高兴地插话道:“我知道了,这十五方连是阔边大龙五分银,是存世最少的品种,肯定很有价值!”
  “没错。”唐易无奈地笑笑,“你就不能让我充分展示一下知识储备,讲完第三版吗?”
  林娉婷推了唐易一把,“继续讲吧!”
  “这第三版,叫厚纸大龙,是1883年到1885年印制的,不用说,纸质比较厚。”唐易伸伸手,“说完了!”
  林娉婷也故意停了一会儿,看唐易的嘴唇张了张,这才哈哈大笑,“行了,憋不住了吧?别装了,赶紧说这阔边大龙五分银有多珍贵!”
  唐易本来想绷一绷,结果被林娉婷揭穿了,只好接着说道:“这发行阔边大龙的时候,正赶上邮件猛增,邮票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先印的是用得最多的三分银,后来又印了一分银。到了印制五分银的时候,前面用的纸没了,最后用了这种葱皮纸先印了两万枚。”
  “两万枚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个整版全张是五乘五,二十五枚。两万枚,就是只印了八百张整版全张。而且,这阔边大龙黄五分,不仅印得少,而且卖得快,用了九个月,就卖光了。”
  “这都过去一百多年了,印的这么少,用的人又这么多,纸质还这么不容易保存。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全新的没用过的阔边大龙五分银,存世的还有多少张呢?”唐易突然看着林娉婷问道。
  “别卖关子了!快说!”林娉婷正听得兴起,见唐易停住了,连忙催促。
  唐易挠挠头,这次倒是没装,实事求是地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咱们度娘一下吧!”
  “切!”林娉婷白了他一眼,拿出手机上网。
  “这不能赖我啊,历史我清楚。现在我又不关注邮票,我怎么知道?”见林娉婷点开了网页,唐易把脑袋凑了上去。
  查了两个权威的邮票网站,又查了两个口碑很好的论坛,基本上都说是存世只有一百枚左右。
  而且,这阔边大龙黄五分,留存于世的全张整版邮票,仅有一件孤品。早在1991年,这件孤品在英国拍卖,居然拍出了37。4万英镑高价,换算过来就是400万左右。
  要知道,这可是在1991年!这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很多几百万的东西,到如今已经有不少以数千万论价!
  “现在一枚阔边大龙桔黄色五分银,品相很好的,市场价一般是十几万,如果这样算来,你这个十五方连就是二百万左右。”林娉婷根据掌握的信息算了下。
  唐易笑着摇摇头,“账,不是这么算滴……”


第372章 津门赏宝
  “那么,账,该怎么算呢?”林娉婷配合了唐易一下下。
  “邮票这东西,单张和四方连不能比,四方连和整版不能比。这阔边大龙黄五分就更不能按普通的市价叠加论价了,因为存世太少了,肯定是单张多,四方连少,整版就更不用说了,孤品。”
  唐易捻动手指,“所以,这个十五方连,起码比你的论价要翻一个跟头,能值四百万!要是上拍,遇上有钱又痴迷的集邮爱好者,还有可能更高。”
  “太好了,进账四百万!下午逛街,终于找到让你出钱的理由了。”林娉婷语气挺兴奋,但是却伸了个懒腰。
  “这还没进账哪!”
  “卖了就进账了。你呀,也不能什么东西都抱在手里。你要是不喜欢集邮,留着也没意思,不如出手,进账的资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林娉婷看来的确是有点儿困,“我小睡一刻钟,你负责叫我起来,然后陪我逛街。”
  唐易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点点头“嗯”了一声,主要是他确实也在想,这东西是不是该出手。
  说实话,这两年,邮票市场在他眼中,并不景气,而且他对邮票也不是特别喜欢。小时候集邮,只能算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兴趣,邮票有面值有图案,对一个孩子来说,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邮票和古玩最大的区别,就是邮票是印刷品,出自机器,算不得真正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能量产的,每一件瓷器,每一幅画作,每一件玉雕,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百多年前的邮票,只能算是一种时代符号,比起其他古玩的魅力,确实小了很多。
  当然,这是他的想法,在集邮爱好者心中,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这大龙邮票,既有传统的特殊题材——龙,又是华夏的第一套邮票。同时,阔边大龙五分银存世稀少,颜色又和帝王之黄色暗合,的确别具一格。
  如果出手,想必是不难出高价的。
  唐易想来想去,最终算是有了结果,这东西可以卖,但是要卖给喜欢的人,这样就算是两全其美了。就像唐英自制的釉里红双鱼小盘,到了痴迷瓷器的吴军教授手里,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归宿。
  “一件古玩珍品,就算是要卖,也一定要找一个好人家,像嫁女儿一样嫁出去,这样你才能心安。”沉思中,唐易的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古玩如此,邮票也应该如此。”
  林娉婷真的睡着了,过了半个小时,唐易见她翻了个身,才把她叫起来。
  两人出了酒店,打车直奔王府井。这一片商场多,倒是省心。
  “怪不得要藏起来,这又是大清又是龙的,要是被发现肯定就毁了。”林娉婷下了车,突然又想起了邮票的事儿。
  “当年有很多藏东西的,比如瓷器上刷上油漆,书画藏到墙洞里。我听说,当年还有下水道里发现古玩的,都是扔了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的人着实收了一批精品。可惜,现在假货泛滥,想找件真东西难喽!”唐易轻轻摇了摇头。
  “要不怎么能显出你来?”林娉婷拉住唐易,“走了,别琢磨了,逛街开始!”
  唐易笑着点点头,忽然觉得,这林娉婷和他,咳咳,那个了之后,突然变得活泼了一些,也好像更机灵了一些。可能,以前还是有些矜持吧,而现在,似乎这样更可爱一些。
  “你傻笑什么?”林娉婷歪头看了看唐易。
  “没什么,我觉得我的运气不错。”唐易笑着理了理林娉婷额前的刘海。
  林娉婷本来一个“切”字又要出口,但突然发现唐易的目光似乎格外温柔,一下子明白了这次这个“运气好”的意思,脸微微一红,心里却是涌起了一股甜蜜,轻声道,“走吧走吧,知道就好。”
  这次林娉婷确实买东西了,买了一个包包,买了一双鞋子,不过给其他人买得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