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23章

天下珍玩-第223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画,和几张印刷品卷轴摆在一起,收来没花几个钱,但是蚊子虽小也是肉,想到要白白送出去,摊主还是有些肉疼,但一时又没想到好的说辞,开始磨叽了。


第358章 信手拈来
  这时,旁边有几个围观的人发出了哄笑。摊主的脸上也是红一阵白一阵,显然是挂不住了。
  唐易朝林娉婷使了个眼色。要不说什么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呢,林娉婷会意,稳了稳便对唐易说道:“这幅画哪能看出来是接的?我同学那个小公司,挂他办公室里够档次了,他就给你一千块,还能买着什么好画?既然这事儿咱们有的赚,也不能让摊主大哥吃亏不是?”
  “妹子你真不是凡人啊!小兄弟,你找这样的媳妇算是烧了高香了!”摊主一听林娉婷这是劝唐易出钱买下的劲儿啊,连忙趁热打铁,“这幅画我不赚钱,你们别让我亏了就行啊!”
  唐易在心里暗暗给了林娉婷一个大拇指。这绝对也是国二(开玩笑简称“国家二级演员”)的水平了!没白逛了这么多次古玩摊点儿。
  要知道,真要摊主送,那恐怕可能性不大,还少不了纠缠上半天。但是刚才已经算是打赌了,而且如果明知道是拼接的还出钱买,又怕摊主起疑,横生枝节。林娉婷灵机一动的说法,真是无比熨帖。
  “算了算了,看在你这么会夸人的份儿上,五五开,我留五百,五百算买你这幅画儿。”唐易故作不耐烦地摆摆手。这画,虽说是拼接的,但又是写又是画的,他觉得收来恐怕少不了五百。
  其实,这幅画儿是摊主打包收来的,一共七八幅,才花了一千块,虽说剩下的不是印刷品就是低仿,但是一幅画收了五百,他已经很满意了。况且他还怕唐易咬着“送画”的事儿不松口,毕竟是自己当众说出去了,虽然泼皮耍赖也能对付过去,那总是有损形象。
  “小兄弟,说实话,这画我是八百收来的,但是咱不说那个,你这人不仅有眼力,而且仁义,我交个朋友,钱不钱的不要紧,关键是心里舒坦。得,我给你找个盒儿装起来!”摊主麻溜地说道。
  古玩一行,故意卖假的很多,但买假的事儿也并不少见,这里头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就像林娉婷说的,买了假还能赚钱,管它真的假的。所以围观的人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看着他们货款两清,也就此散了。
  唐易和林娉婷继续往市场里面走去,林娉婷悄声问道:“难道这半张真画儿有来头?”
  “没名没款,神仙也看不出来头,我只是觉得像是大画家李思训,也就是大李将军的作品。不过,就算是半张普通的唐画儿,五百也是大赚了!”唐易应道。
  林娉婷对李思训并不熟悉,但是听到唐易这么说,心想肯定是个大有来头的,“噢!不过,就算他当过将军,叫李将军就行了,或者说还可以叫李大将军,但是,你为什么却说是大李将军呢?”
  “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也是唐代有名的画家,同时官至中书舍人。他们爷俩被称为大小李将军。”唐易简单解释了一下。
  林娉婷点了点头,突然又开始发笑,“路上我说什么来着,你这运气没的说。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大姐,这光是运气吗?没有金刚钻儿,给你瓷器活儿也揽不了啊!”
  “小弟,多少有金刚钻儿的没瓷器活儿干?重点还是瓷器活儿送上门来!”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到了里面的一条小路边,这小路靠近一处小花园,一处摊点就在小花园的边缘摆着。摆摊的是个老爷子,看到唐易和林娉婷过来,爽朗一笑,“现在喜欢古玩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多了,我这里刚收了些东西,来看看吧。”
  老人摊上多是一些帽正(附注)、花片、钮扣之类的小玉件。既然老爷子说了,唐易和林娉婷也便蹲下身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唐易对自己“升级”的鉴宝能力更有信心了!因为,他不仅能轻松地识别玉质、成色、刀工,而且对于断代也仿佛是自己早已融会贯通的看家本领一般,信手拈来。
  老爷子摊上的这些小玉件种类挺杂,有和田青白料的,有翡翠的,有玛瑙的,还有些地方玉种。绝大部分玉质都一般,雕工好的,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但是好在基本都是真品老件,不是现代的工艺品。
  说实话,虽然都是普品小件,但是这年头这样的古玩摊子也不好找了。这位老爷子看来不仅眼力不错,而且生意也做得地道。
  唐易大体扫了一遍,轻轻摇了摇头。他现在的胃口越来越刁,对这些小玩意儿自然提不起什么太大的兴趣。不料,林娉婷却好像兴趣十足,在里面挑挑拣拣起来。
  本来嘛,女孩子就喜欢这样的小饰物,而且林娉婷的工作是珠宝设计,从古代玉配饰上寻找灵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怎么样?”林娉婷挑了一会儿,挑出了三个小玉件,托在手心给唐易看。
  一件和田青白料的蝴蝶花片,一件椭圆形翡翠如意纹帽正,一件红玛瑙童子献寿小佩件。
  “你挺会挑啊,这算是这一堆里最好的了。和田玉蝴蝶花片虽然白度不行,但是清代早期的苏州工;这翡翠帽正种水一般,但是满绿,如意纹的工艺也很细腻规整,而且是清代中期的;这个红玛瑙童子献寿,虽然工艺差了点儿,但却是明代的,这一堆里最老的东西了!”唐易笑着一一点评道。
  这些东西价儿不高,而且老爷子给他的印象很好,所以他也没想赚便宜,当着老爷子的面实事求是地说了。
  “真的?”林娉婷很高兴,“我就是挑顺眼好看的来,那买了吧?”
  两人交流着,这老爷子的嘴巴却惊得合不拢了,这小伙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来岁,怎么眼光这么精准?不要说他自己断然拿捏不了这么精准,就算是他接触过的一些资深专家,也不可能扫了几眼就如此笃定地一一定论啊!
  附注:帽正。
  帽正又叫帽准,也有人俗称“一块玉”。古人在帽子上,缝上一块薄的玉件,作为装饰物。圆的、方的、花型的都有。因为缀在帽子前面正中,戴上后正好对准鼻尖,所以叫帽正、帽准。帽正在明清多见。民间也有叫帽花的,不过男子帽子上多为周正形状,老年妇女用的帽花,牡丹、团花等等花样很多。


第359章 论价田黄
  “这三个一枪打,老爷子,一共多少钱你能出?”唐易冲林娉婷点点头,转而又向老爷子问道。
  唐易的声音不小,老爷子本来在发愣,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不过,此时他看唐易,却已经带着仰视的目光了。
  “小伙子,东西我给你实打实的价儿,明着赚点儿就行了。不过你能帮我看样儿东西么?”老爷子想了想,认真说道。
  其实他本来很想问问唐易是干什么的,如此年轻却有如此眼力的确有点儿妖孽,但是这毕竟太冒昧。略加思索便决定,既然有这等眼力,那自己拿不定主意的这件东西先让他看看再说。
  “可以啊,不过先把东西买了。”唐易笑道。既然林娉婷看中了,还是先拿下比较好。看东西的过程,很容易出问题。要是看真还好说,要是不真,影响心情,再交易可能不愉快。再者,东西没到手,如果又有别人再来看中了,也是个麻烦事儿。
  老爷子笑笑,“好,三件东西你给两千吧,我赚顿酒钱就行。”
  这确实是非常实惠的价格了。虽说是小件儿,但却是老东西,而且料子工艺也不算含糊。因为想让唐易帮忙掌眼,所以这老爷子开的这价儿,只赚了个零头。这种“赚”,对古玩生意来说,可以相当于赔本赚吆喝。
  唐易也没再讲。因为是特意来逛市场的,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现钱。
  老爷子点好了钱,林娉婷收好了东西,唐易又掏出一支烟递给老爷子。“你那个劲儿小,我抽这个。”老爷子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包骆驼,“我喜欢这个。”
  点上烟,老爷子从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小的锦盒,而后,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块黄色的东西,像是玉石,但偏显蜡质,表面还有些白色的石皮。
  唐易接手,稍稍端详了一下质地,然后又感受了一下手感,接着就说道:“这是寿山田黄。”
  “啊!”老爷子一阵惊喜,“真的是田黄?我一直不敢定论,总觉得结构有点儿涩,萝卜纹不是很清晰。”
  在以前,说到田黄,指的就是福建寿山石中的田黄石。不过,近年来,昌化田黄石大量出现在市场中,所以唐易在说的时候,特别加了一个“寿山”。
  老爷子能说出“结构有点儿涩”这句话,那就算是个懂行的。至于萝卜纹,则是基本的鉴定特征之一。
  田黄石很特别,和其他宝玉石不一样,它是能“自我生长”的。怎么说呢?既然叫田黄,那就是田里生成的,在砂土中吸收了矿物质的精华,聚集成一种饱含油脂的金黄色团块,在吸附油脂的过程中,又分析出微量的矿物质,然后再不断转化,最后聚合成微小颗粒的聚合体。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结晶过程,所以生长非常缓慢,有些极品田黄生成,要经过上亿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有点儿像沉香的生成过程,本身很普通的质地,却经过神奇的自然演化,成了宝物。
  所以说,田黄贵是有贵的道理的,一两田黄万两金,说起来并不算夸张。从当下的市场价格来看,上品的田黄,一克能飙到20万左右,一两50克那就是一千万,一克黄金的市价儿,如今也就是二百多块钱一克,一两不过万把块钱。
  这就是千倍的差价儿,虽然仍旧到不了一万倍,但是上品田黄现在很难买到了,有钱也不好求,黄金,却是随时拿上钱就能到手。
  如此金贵的东西,唐易却有些平静,这让老爷子也有些纳闷儿。难道这是个见惯了宝物的高人?还是这田黄本身有问题?
  果然,唐易接着又说道:“老爷子,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