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1章

天下珍玩-第21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蕊哭丧着脸,表情更加怪异。她暗自想着,怪不得唐易一直不说话,这压根儿就不是窝囊没血性,而是根本懒得搭理她了,200多万的车,美艳的女秘书,居高临下的口气,唉……
  而坐在卡宴上的毛逐,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了,“我说唐总女秘,真有你的!”接着,毛逐又模仿林娉婷的语气说道:“弄坏了他赔得起吗?”
  唐易笑着摇摇头,轻轻说了句,“谢谢。其实我确实没有太在乎他们说什么。刚才林妹妹说宋蕊眼光差找了这么个二代,其实我的眼光又怎样呢?找了这么个势利的女朋友。”
  林娉婷却得意地按了下车喇叭,岔开了话题:“唐总,去哪家古玩店?”
  “文化市场!几百个摊位,先看看毛逐怎么捡漏!”唐易向上半握拳伸出拇指,向后指了指毛逐。
  唐易拿下巨阙,就是在文化市场,只不过是在店铺里。其实,文化市场和古玩街最大的差别就是,古玩街店铺多,文化市场地摊多。一个接一个的地摊,密密麻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地摊上,高档货少,但这也意味着捡漏的概率更大。当然了,这年头想捡漏,尤其是像唐易这样捡漏,一般人只能呵呵了。
  进入市场,毛逐立即兴奋起来,甚至还有一两个老摊主和他打起了招呼。看来,平时是没少来。
  林娉婷是第一次到文化市场,看到这么多的古玩品种,一下子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其实,摊位上主要是些现代工艺品和仿品、赝品。一般是哪一类品种火了,结果出现一大溜。林娉婷平时主要是听外公和父亲说古玩,听到的很多都是高大上的东西,眼见这一个个地摊,顿时感到有些花眼。
  因为林娉婷想找瓷器,所以他们的目光也多集中在瓷器上。逛了半个小时,唐易集中精神盯了几十件瓷器,也没发现什么好玩意儿。林娉婷似乎有点儿着急了,“你确定这里能淘到宝贝?似乎没有上档次的东西啊!”
  “别着急,这才哪儿跟哪儿啊,几百个地摊呢!”毛逐不待唐易回答,便接口道。
  唐易笑了笑,正要说话,毛逐却突然小声说道:“说着说着,就来了。”突然一指前面两三米处一个摊位上的一只花纹繁复的瓷碗。


第29章 怪异漆器
  三人走上前去。毛逐率先蹲了下来。
  这只碗比平时吃饭的碗稍大,碗内外都有纹饰。内口有两圈青花圈线,碗心有一丛菊花纹,碗的外壁有六组菊花纹饰,其间点缀勾连纹和贯套纹。碗的纹饰基本是青花打底,再填之以色彩。
  见毛逐拿起了这只碗,摊主的精神头儿起来了,“好眼力啊老板,这可是官窑!”
  毛逐抬头看了一眼摊主,没有搭腔,而是翻过来看了看碗底,上面有六个青花篆字:大清道光年制。
  “撇口,弧壁,圈足,斗彩菊纹碗。”毛逐放下碗,这才开腔道。
  “老板是行家啊!”摊主递上来一支烟。毛逐笑着推开了,自顾自掏出一支烟点上,喷了一口烟雾才问道,“什么价儿?”
  林娉婷看着毛逐这幅架势,不由在一旁对唐易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你这个伙计也不简单啊!”
  唐易忍住笑,心想,常见的饭碗,哪个不是撇口,弧壁,圈足?要是收口,直壁,方足,那就成了带棱的瓶子了!至于斗彩菊纹,那也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唐易已经集中精神看了一下,这只碗,要是真品,怎么也得三四十万,但是却一点儿宝光也没有,心中早已断定是仿品。
  “看摊主怎么说吧。”唐易笑着回了林娉婷一句。
  “斗彩啊,老板。你肯定知道,成化斗彩鸡缸杯,那么小一个酒杯,拍了两亿八!这碗虽说不是明朝的,是清朝道光的,但也是官窑,你看,色泽淡雅,釉面温润,老实跟你说,这可是我家祖传的,要不是最近手头紧,肯定不会拿出来卖!你要诚心要,你开个价!”摊主的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这只碗上了。
  斗彩,又称逗彩,确实是瓷器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是预先在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窑,经过低温烘烤而成。
  所谓的“斗”,也暗含色彩相映成趣的意思。至于成化斗彩鸡缸杯,名气大破天,稍微有点儿古玩常识的人都知道。早在明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本朝本代就是如此高价,何况到了今天。
  见摊主让自己出价,毛逐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林娉婷。这可不能乱出,要是林娉婷不要,难道自己掏钱买下来?
  唐易看了看毛逐,笑着对摊主说道,“我们一起的,您开价吧。”
  “感情这才是老板。”摊主心里扑棱了一下,想了想,伸出三个手指,终于对唐易说道,“一口价三万!”
  不要惊奇,别看一个小小的地摊,不要说三五万,十几万的价儿照样开的出来。不过,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就是还价几十块钱,他也不会生气。这就是古玩圈里的买卖,生意有时候做得不像生意,但仍有人乐此不疲。
  “走吧。”唐易扭头对林娉婷说道。摊主一愣,“哎,好歹您还一口价儿啊?”
  唐易太过干脆,摊主有些着急,身子半起,脚往前蹭了一下,把脚边一个物件踢倒了。
  听到声响,唐易不由得看了一眼踢倒的物件。这物件是一个红色的杯子,高约20厘米,但是上宽下窄,口部的宽度得有20厘米,底部却只有5厘米左右,貌似一个漏斗,只不过底部是封住的。
  如此怪异的杯子,让唐易忍不住集中精神看了一番。
  这一看不要紧,这杯子之上居然浮起了一片淡黑色的宝光!
  宝光的黑色倒不是很深,但是厚度却十分可观,粗略估计,比巨阙古剑的厚度只多不少!
  “呵呵,你这只碗要得确实太贵了,火光这么重,还烫手呢!”唐易压抑住心跳,却和摊主继续谈起了这只碗。
  所谓火光,就是瓷器表面的闪亮的浮光。说白了,新仿瓷器刚出窑不久,这浮光闪亮,自然没有老瓷器那种柔和的光感。现在,很多瓷器作伪,去除火光是一个必要步骤。唐易说的“烫手”,自然是夸张的说法,形容火光太明显。
  “遇上懂行的了。”摊主一笑,呵呵着将这只碗摆回了原位。瓷器这东西,新仿的和老的价格差异太大,唐易既然点明了这只碗是新仿的,那就肯定不会入手,也就没有继续墨迹的必要了。
  此时,唐易却蹲下身来,“老兄,你这个摊儿,东西很杂啊。”
  摊主一愣,心想这是看上别的了?立即接口道,“这碗看不上不要紧,别的东西随便看。”
  “你脚边那个红色的杯子挺喜庆的,漆器?”唐易指着摊主脚边的杯子问道。
  “要不我说你有眼力,这可是正宗的剔红漆器!”摊主说着,把杯子递了上来。
  漆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漆涂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所制成的器具。漆,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颜色,使用历史十分久远。漆器的种类也很多,有木胎,有金属胎,也有麻布胎。摊主所说的剔红,就是在胎上涂上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红漆,然后雕刻的技法。
  这只漆杯上,确实也浅浮雕了一些东西,都是些蝙蝠、寿桃之类的喜庆图案,倒也不算难看。
  这个杯子的口如此之大,底儿如此之小,说是像漏斗吧,底下还封住了。
  而且,唐易是第一次见到黑色宝光,但是他实在看不出这个杯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太奇怪了!”拿起杯子仔细端详,唐易轻轻摇了摇头。
  “不奇怪,工艺品嘛,造型就得奇特一点儿,这件漆器不贵,想要还可以给你便宜点儿!”摊主连忙说道。
  “这杯子您从哪里收来的?”唐易问道。
  “不瞒您说,这东西是我收旧书的时候收来的,当时那户人家说,这漆器是老一辈儿传下来的,家里一直用它当筷子笼。别说,还真挺适合。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是个老东西……”摊主说起来就刹不住,手也跟着比划起来。
  “筷子笼……里面是筷子……”唐易却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不由一阵暗喜,打断了摊主的话,问道,“最低多少能出?”


第30章 搭个小盘
  唐易想起来的,不是这漆器的问题。而是,前几次看到宝光,都有宝光入眼,但是这一次却没有!包括上次在方老家里发现古画,也是这么个情况。
  “里面”是筷子,唐易想到了里面!能看到宝光,却没有入眼,那就是没有直接看到东西,这宝贝,被漆包裹,在漆器的里面!
  “老板您这么懂行,我也不能乱开价不是,这么大个的剔红漆器,又是老东西,我要您两千不为过吧?”摊主笑道。
  唐易倒是记得,老爸曾经卖过一个清末民初的剔红漆器大盘,当时卖了3000多,摊主开这个价儿,虽不能说低,但也确实不算很高。
  不过,这古玩市场里,没有什么价格标准,因为进货价不同,价值上万的东西,几十块收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不管摊主开的价格你觉得多合适,也不能一口答应,否则让他觉得叫少了,总会变着法儿再加上去。
  比如,唐易如果说“好,给你两千”,摊主可能就会接口:“老板您开玩笑呢?这么好的东西,我说的那是美金。”然后又得展开一轮讲价。
  唐易笑了笑,“我说,这杯子工太粗了,剔红贵就贵在工艺上,我也就是看你这杯子够大够厚实,这样吧,我也不多砍,两百,怎么样?”
  尼玛,这还叫不多砍?你砍到两块才叫多砍?那我送你得了!摊主似乎有点儿不高兴了,收起了笑容说道:“老板,我倒是开了一个实在价格,你这砍得也太狠了,本儿都不够呢!这样吧,我再让两百块钱,图个吉利,一千八,行就行,不行我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