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139章

天下珍玩-第139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没头没脑,但是陆知行却听明白了,唐易的意思是,烧成瓷器的话,龟甲和骨戒就会被烧成灰,既然是陆火圣故人的遗物,他肯定不会故意去破坏龟甲和骨戒!
  “这一点,我当时也有疑问。但是师父连这个故人是谁都不告诉我,也不说做成这两件素胚是干什么。而从实际的结果来看,最后真的烧了,却也没烧成灰。我感觉,我师父当时是要烧的,至于这龟甲和骨戒有什么古怪,能在上千度的高温中保持不变,我就不知道了。”
  陆知行叹道:“可惜,我师父已经去世了。”
  唐易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道,“这两只臂搁,是纯粹的素胚,上面什么也没有?”
  “好像上面都有一个太极鱼的痕迹,很浅,是师父用竹刀压上去的。”陆知行听唐易这一说,也忽然想起自己忘了问青花瓷臂搁的图案,“你看到的青花瓷臂搁,是太极鱼的图案?”
  “没错。看来最后拿到这两只瓷胚的人,根据痕迹画上了青花太极鱼,又烧制而成。如此说来,这个人也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东西!”唐易分析道。
  还没等陆知行接口,唐易又说道:“我听皮修说,最后这一对青花瓷臂搁,是一个老窑工所有。这个老窑工,当年曾给了一个乞丐一碗热汤面,那乞丐送他的。老窑工没当回事儿,一对臂搁,被一个朋友拿走一个,另一个搭给了皮修。”
  “貔貅?”陆知行一愣。
  “哦,就是卖给我青花瓷臂搁的那个瓷都人,皮球的皮,修行的修。我这次来还找过他呢。”唐易笑着解释了一下。
  “丢了之后,可真就不好说了。瓷都成百上千家窑厂,烧出来再找就难了。”陆知行指了指烧鸡对唐易说道:“你一直没怎么吃东西,来个鸡腿吧!”
  唐易就势撕下一只鸡腿,拿到嘴边却又放下了,“我觉得,你师父肯定知道这龟甲和骨戒烧不坏,而且上面的太极鱼也有些讲究。”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师父不说,除非那个故人自己说,但是我师父拿到这两样东西,就是他的遗物,也就是说他当时已经去世了。”陆知行摇了摇头,“既然我师父也去世这么多年了,这骨戒你就自己留着吧!”
  唐易心想,我本来也没想给你啊!嘴上却说道:“这一对青花瓷臂搁烧成之后,怎么会到了一个乞丐手里……”
  陆知行笑了笑,“这事儿没法探究了。总之最后这两件青花瓷臂搁都落到了你手里,龟甲灰飞烟灭,骨戒戴在手上,知道这最终的结果就行了。”
  确实,此事过去的时间太过久远,陆知行当年就没有搞清楚,现在更不可能搞清楚了,知道了龟甲和骨戒的最终结果,已经算是莫大的安慰了。
  “丢了东西之后,你师父为什么要去燕京呢?”唐易想了想,确实是没法细究,便又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到了燕京之后,我师父租了一处房子,先安顿了下来。又对我说又要紧事要办,要出去几天,让我不要多问,该吃吃该睡睡。”陆知行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表情,“可是当年我太年轻了,好奇心太强,结果自作主张偷偷跟踪了我师父。”


第221章 天寿山中
  唐易一听,心想,还真是,陆火圣搞的这么神秘,又不告诉陆知行,陆知行当时只是个少年郎,冲动点儿在所难免。
  “一开始,在市区里跟踪,还是很简单的,人多,不容易被发现。后来,我师父居然到了北郊,最终,进入了天寿山。”陆知行说着说着,居然带出了几分唏嘘,加上酒后脸膛发红,听的唐易有些发怔了。
  不过,一听天寿山,作为一个历史专业出身的人,唐易心里还是扑腾了一下。
  燕京北部,原来有一座很普通的山,名儿也很普通,叫黄土山。不过,自从这座山被一个人看上之后,就变得不普通了。
  看上这座山的人叫朱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了帝后合葬制度,永乐皇帝朱棣在为自己和皇后挑选陵地时,看上了这处黄土山。当时,朱棣派了司天监的风水大师到燕京的周边山脉先打了前站,选了好几处地方,还画好了图纸。而朱棣到现场一看,拍板定了黄土山。
  黄土山由此改名为天寿山。从“黄土”到“天寿”,真是应了天壤之别这个词儿。世人向往与天同寿,皇帝更想,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嘛。想归想,死还是得死,不过,这阴宅,得有这个意思。
  天寿山,从永乐七年始作长陵,到亡国之君崇祯葬入思陵,两百多年来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号称十三陵。
  十三陵地处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周围群山环抱,陵前有小河蜿蜒而过,的确可谓风水宝地。
  陆火圣进入天寿山到底想干什么?
  之前,陆知行没有到过燕京,对于天寿山只是略有耳闻,不知道师父到底要干什么。随着师父进山,山路越来越难走,他有些后悔跟踪师父了,但都跟到这里了,一时也不想轻易放弃。
  当年,十三陵并没有对外开放,所以天寿山基本上见不到人影儿,野树荒草,山路崎岖,陆知行还要避免不让师父发现,所以跟得也是挺辛苦。
  不过,陆火圣并没有进入陵区,而是到了天寿山后面的山脉。陆知行自幼跟随师父,学的东西比较驳杂,除了制瓷,历史,书画,风水等等也都有所涉猎。师父进入的天寿山后面的山脉,在风水上是有讲究的。
  这一处山脉,是十三陵的“后龙”。风水所谓的龙脉,大体来说,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陵区可分为“前圈”和“后龙”,形成整体上的龙脉。简单一点儿说,“前圈”主要是陵墓,而“后龙”是风水来龙之地,古时是绝对的禁地,不准采伐狩猎埋坟。
  “师父来到了后山的一处半山腰上,那里有一处开阔的平整地,山腰侧上方,有一块大石头,我就悄悄绕过去躲在了后面。”陆知行当时年少,身子灵活,倒也没有跟丢。
  这处平整地上,有一处石块摆成的阵法,远远看去,像是九宫八卦的造型。
  “师父蹲下,从随身带的小箱子里拿出了黄纸,围成圈摆到了石阵里,在中间,还放上了一张符纸,点燃黄纸之后,他说起话来,声音很大,我隔得虽然不近,但也隐隐约约听到了。”陆知行说道,“我当时猜测,这一处石阵,是不是那位故人的埋骨之地?因为在禁地,所以没敢堆坟立碑。”
  此时,陆火圣说的是:“老兄啊,这石阵我是如约摆好了,完美无缺。本来想把你留下的两件灵物烧成一对臂搁,在你仙去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埋入这石阵,这样你就能带着今世的眼力,日日欣赏这天下珍玩,可惜啊可惜……”
  “不过,就在这两件灵物丢失的那天晚上,我喝醉了,做了一个梦,梦到你笑着走了。我想,或许这是天定的吧!在我有生之年,我留在燕京,你要是有事儿,就托梦给我吧!”陆火圣说着,大声拍了三下巴掌。
  一圈黄纸依次燃尽,中间的符纸本来放在黄纸圈中间,没有接触火苗,此时突然间燃烧,发出了一道白光,白光一冲而起,转眼消失。与此同时,摆成石阵的石块突然间发出了轻微的爆裂声,转眼间化成了一堆粉末。
  “哎呀!”正在偷看的陆知行一个激灵,一不小心踩塌了一块石头,不由叫了一声!所幸手抓得牢,没掉下去。
  “什么人!”陆火圣对着大石头大叫一声。
  陆知行身后是个山坡,没法儿直接下去,只能从大石头后面绕了出来,走到平整地上,老老实实叫了一声:“师父!”
  陆火圣一见是陆知行,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
  “师父,我一时好奇……”陆知行嗫嚅道。
  陆火圣却一摆手,打断了陆知行的话,“行了,别说了,走吧,下山。”
  就这样,陆知行跟在陆火圣后面下了山。回去后,陆火圣只字未提这件事儿,甚至连提醒陆知行守口如瓶不要说出去的话都没有。师徒两人就在燕京住了下来。
  “后来,师父又收了沈松岩为徒。沈松岩眼力过人,加上师父悉心传授,所以虽然是半路学艺,但是进步很快。”陆知行道,“师父的这个故人,我以后再也没问,他也再也没提。”
  唐易此时的心里却开了锅,“这龟甲和骨戒果然是两件灵物,否则我也不可能因此吸收宝光、产生直觉!但是陆火圣去世了,恐怕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两件灵物到底是什么来头了!”
  而且,陆火圣对陆知行都讳莫如深,对这位故人的来历只字不提,更别提龟甲和骨戒了!
  唐易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良久没有说话。
  而陆知行却又说道,“在燕京住了几年,师父就仙去了。弥留之际,是我守在身边,我当时突然又想起来这件事儿,便问师父,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么?结果师父真的又提到了这位故人。”
  唐易一听,忍不住失声道:“说了什么?”
  而此时,陆知行忆起师父去世,眼中似有泪光,却停下来喝了一口酒。


第222章 蹭吃蹭杯
  “师父说,他早年作伪造假,赚了不少钱,也害了不少人。他和这个故人相识,正是因为自己的一件高仿被他识破,两人居然不打不相识。从此,师父虽然仍旧潜心研究制瓷技术,但是不再以假售真。”陆知行放下酒杯之后,才接口说道。
  “师父说,此人在古玩界中行走,但既不同于匠人,也不同于商人,更不是江湖骗子,他是一个真正的古玩大家,他不仅自己辨识古玩,还想普及古玩知识,他写书……”陆知行道,“当师父说到这里,一口痰上来咳嗽不止。”
  唐易心想,写书?既然写了书,那应该是个名人啊。
  陆知行又说道:“这时候,沈松岩来了,我们俩忙着照顾师父,等到师父平复下来,已经是气若游丝,最后他交代了我俩最后一句话,便就此走了。”
  唐易道:“想必是不要做假害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