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115章

天下珍玩-第115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乩纤担αζ纳睢!蔽橄让穹畔戮票骺淞骄洌炒颜馐露值忝髁思阜帧
  唐易没有作声,只是看了秦老一眼。
  秦老接着便说道,“我再介绍一下,主要是让两个年轻人相互有个数儿。唐易是方承恪方老的学生,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古玩店。呼风是呼会长的贤侄,燕京大学高材生啊,曾经在宝荣斋供职,现在回到山州,正在筹建一家艺术品经纪公司。”
  秦老给唐易扣了一个方老学生的帽子,虽说有些牵强,但毕竟不是假话。
  怪不得呼文成和呼风眉眼有些相似,原来两人是叔侄。
  呼文成笑了笑,“哪一个单位和组织,都避免不了吐故纳新。今年藏协少了几个人,尤其是理事王先生英年病逝,让我很痛心啊。举贤不避亲这句话我不敢当,呼风若不是我的侄子,我哪里能知道他、引见他?从这一点上,他已经比其他人占了先机。不过,本事怎么样,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请各位前辈指教!”呼风站起来鞠了一个躬。他之所以没有敬酒,是因为主陪副陪的公共酒还没敬完。
  接着,众人开始边吃边聊。都是些收藏界的逸闻趣事,唐易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席间,呼风和唐易也对视过几眼,彼此都没有说话。直到主陪的三杯酒敬完,副陪又敬了两杯酒之后,呼文成才又面向众人开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咱们是藏协,得有几件东西助助兴啊!”呼文成说完,便向服务员招手。
  这个老红木圆桌中间,拼镶了一块圆形白松石,上面一直空着,没有放酒菜。不一会儿,两名服务员一左一右,一名拿着一个一尺多高的罐子,另一名在旁边护着,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圆桌中央白松石的区域。
  “瓷器口儿!”此时,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古之哉,有意无意地看了呼文成一眼。
  唐易察言观色,再结合呼风去斗口的情况,便明白了,瓷器口儿,是呼氏叔侄俩的专长。
  实际上,这次饭局,一共准备了三样东西,除了秦老和呼文成,其他三人一人准备了一样东西,而且相互之间都不知道。这件瓷罐,是伍先民准备的。秦老和呼文成不准备东西,是因为他俩一人推介了一个人,所以得适当避嫌。
  这一件罐子很特别,因为周身涂满了红漆。
  在特殊年代,为了不被“破四旧”,用这种方法保护古玩,倒是很常见。古玩界对此有个专门的说法儿,叫做“挂袍”。
  虽然“挂袍”了,但是依旧能看出器型,这罐子比较粗大,呈高圆筒形,腹部略大,上面一个类似茶杯盖样儿的大盖子。这种器型,叫做壮罐,倒是贴切,形制确实很壮,整体像一个壮士。
  壮罐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本来是用来装竹筹用的,后来逐渐承担了更多的观赏功能。清三代仿古之风盛行,所以多有仿制,尤其是乾隆年间,出现了大量仿制品。
  这件壮罐周身布满红油漆,所以看不出是青花还是粉彩,但是,却露出了白色的底足。翻看之下,果然,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这种仿古,是“明仿”,仿前朝器型,却落本朝的款儿。
  “挂袍壮罐。”呼风脱口而出。因为不是什么太正规的比试,所以也没指定先后,也没设计谁说的时候让另一人回避。
  这种情况下,先说是吃亏的,因为先说的话,也是一种鉴定依据,后说的可以参考利用。呼风敢先说,说明他对瓷器方面确实很自信。
  这件东西,相对正常的东西,是很难鉴定的,首先,挂了红漆部分的釉和彩就没法判断。
  “这是一件乾隆官窑青花壮罐!”呼风上手之后轻轻将盖子放到桌上,然后一手把住罐口,一手托住罐底说道:“底足毫无问题。从侧面露出的部分釉面来看,是青花施釉的特点。从重量上来看,胎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坐的人,都有些动容。
  看不到纹饰,却从露出的一点儿釉面笃定是青花,这一手就不是一般专家能做到的!
  呼文成微露得意之色,略略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伍先民。按说,此时唐易还没有说,所以伍先民是不应该开口的,呼文成看向伍先民,本身也不是交流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显耀,对呼风鉴定能力的显耀。
  不料,伍先民却突然开了口。


第182章 盖子后配
  伍先民说道:“佩服佩服。看来要想判断真假,今天得洗掉油漆了。说实话,这罐子我是偶然检获的,没花几个钱,好几年了,一直没去洗掉油漆。”
  伍先民虽然说了话,但是却极有分寸,没有丝毫影响判断的话。甚至,描述时只用了“罐子”,而不是“壮罐”,就是为了在唐易说之前没有丝毫的定性性质的描述。
  呼风坐下后,唐易才起身拿起了壮罐审视起来。
  和呼风不同,他先拿起了盖子仔细看了看,盖子上也布满油漆。呼风是最后看的盖子,而且没有过多描述。
  看完盖子,唐易又看了看罐身,稳稳掂量了几下,最后,才去看底足。
  其实,宝光出现之后,唐易基本就明白了,只是他不能说得太快。
  “底儿没问题,是乾隆青花的老底儿。底下露出的这点儿釉面也没问题,是乾隆青花施釉的特点。从重量上看,这壮罐的胎质也没问题。”唐易缓缓说道。
  这基本都是刚才呼风说过的。唐易又说的这些,基本是换汤不换药,所以,众人听了,都微微有几分失望的神色。
  看到众人的神色,唐易终于又开口来了一句:“不过——这盖是后配的!”
  这盖子上布满了红油漆,是一点儿缝隙都不留,这也能看出是后配的?
  当然不能了!
  只有唐易能!
  但是,能归能,却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总不能说是从宝光上判断出来的吧?唐易一边说着,一边盯着盖子,尽力去找蛛丝马迹。
  这时候,众人不仅失望的神色没了,而且眼神都刷刷盯紧了唐易,期待他说出点儿什么来。毕竟,看出布满油漆的东西是后配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起码在座的没有一个看出来。尤其是秦老和呼文成,那可都是顶级的专家。
  唐易的脑子急速转动,虽然暂时还没有太好的说辞,但是有一个保底的说法,那就是重量上不对。因为乾隆青花的胎质,除了晚期的部分器皿之外,一般都很细腻,所以分量都很足。后配的仿品,多少会偏轻一些。
  实际上,这一件盖子,重量也不差,即便有差别,那也很细微,如此独立的一个牵强论据,不到最后一步,还是不能乱说。
  “好了,不要卖关子了。”见唐易久久不语,秦老微笑道。他不知道唐易哪里是卖关子?确实是还没有充分的说辞。
  “好!”唐易点点头,心想既然这样,只能从重量上说了。接着便把盖子又盖到了罐上。
  不盖不要紧,这一盖,唐易突然发现,这盖子有一点儿松。从上面往下拿的时候不容易发觉,但是往上盖的时候感觉就要明显一些。
  唐易目光流转,接着便笑道,“说这盖子是后配的,主要有两点原因,这两点原因也是相互佐证。第一点,这盖子大小不合适,有点儿松。要知道,盖子和罐子上都刷了红油漆,这种情况下有点儿松,如果洗掉红油漆,那就是松得比较明显了!”
  “对于官窑来说,盖子和罐体,确实是比较贴合的。但是,如果胎、釉、纹饰、包浆都对,稍微松一点儿,恐怕不能作为仿品的标准。这一点,很难站得住脚。”伍先民顿了顿,“所以,你这个第二点很重要啊!”
  伍先民看似是在反驳唐易,其实是在提醒,第二点可不能乱说。
  “是啊。这第二点就是要说明这胎的问题。我感觉,这盖子偏轻了,所以盖子的胎质比罐子的胎质可能要粗一些。这一点如果独立出来,我肯定是不愿意说的,因为差别太细微了。但是,我确实感觉到了,而且结合第一点,所以也就不隐瞒了。”唐易继续说道。
  说实话,这两点说法,分开单独来看,都有点儿牵强。本来嘛,都是硬找出来的。但是,两点如果相互结合,还真就像那么回事儿了,最起码逻辑上相互辅证,不算是强词夺理。
  即便是这样,在座的各位还是有点儿不太能接受。
  “老伍,我看不如今天就把油漆去了吧,直接看看不就明白了吗?”此时,呼文成说道。
  “呵呵,我既然带了个涂满油漆的罐子,那自然是有准备的。”说罢,伍先民便从挂在椅背上的包里,拿出一瓶“褪漆剂”。这是一种化工稀料,去除瓷器上的油漆很快很有效,也不难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少挂袍瓷器出现,很多人去除红漆不得其法,有用开水烫的,有用细砂纸打磨的,一部分瓷器就这么受损了。后来,玩家们发现,还是化学原料最可靠,去除油漆后,迅速用清水冲洗即可。
  今天,伍先民早有准备,特地带了一瓶“褪漆剂”来。
  服务员拿来一个大脸盆。伍先民并没有着急先褪盖子上的漆,而是先把罐子上的漆褪去了。
  这“褪漆剂”还真有用,很快油漆褪去,布满漂亮的青花花卉纹的罐身显露了出来,釉色也很到位。
  果然是乾隆青花!
  如此漂亮的一件官窑器,却没有给大家带来太多惊喜,因为大家都等着看这盖子呢!
  盖子上的红漆也很快褪去,乍一看,釉面、青花、纹饰和罐体都很搭。不过,行家就是行家,其实伍先民在红漆还没完全褪去的时候,就发现了,这盖子确实是一件仿品。
  而且是近些年新仿的!
  “现在的手法真是多种多样,我看卖这罐子的是故意刷上的红漆,而且故意露出圈足和部分釉色,好让人判断罐子是真品乾隆青花。这时候,谁又能去过多在意盖子呢?又加上是挂袍的瓷器,多会想到是以前为了保护瓷器所为。这一手,真是够高明的!”秦老分析道。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