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看这“神童”,还真有点学识,满意地笑了起来。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已是河间太守。这天打从崔尔庄头的官道上路过,看一群小孩正在路边玩耍。忽然间,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便让轿夫停下。待他走下轿来未曾说话时,太守身边的衙役已先喝斥起来,把一帮小孩,吓得四散而逃。最后,只有一个面目清秀、皮肤白嫩、扎着一条长辫的十来岁的小男孩,站着没动,小脑袋转来转去地在太守及其随从人员身上打量。太守觉得奇怪,仔细一看,认出这个小孩正是去年参加童生试的纪晓岚。
纪晓岚看着太守也笑了,原来他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纪晓岚施上一礼,口中说着:“拜见宗师大人。”太守把球拿在手里,对纪晓岚说道:“这球是你的吗?”“正是晚生之物。”“不在学中读书,跑到官道上恣意戏耍,竟将球打入我的轿中,实在太淘气了!”纪晓岚低头说道:“学生知罪,所以不敢跑开,站在这里等着给大人赔罪。”太守被这小顽童的伶牙俐齿说得高兴起来。他把手中的球晃一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谢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想了想,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说到这里,不往下说了,两颗眼珠盯着太守脸上,滴溜溜乱转。
太守问道:
“为何不将末字说出来?”
纪晓岚慢吞吞地说道:
“太守大人如果肯将球还给我,那就是‘独公廉’,假如您不肯还给我。……”“不还给你怎么样呢?”“那便是‘独公贪’啦!”这下倒把太守逗得笑起来,然后说道:“你真是个十足的顽皮鬼!”太守看这孩子聪慧狡黠,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十分喜欢,便笑着拍拍纪晓岚的头,把球还给了他。纪晓岚又给太守施了一礼,扭头就跑了。
纪晓岚生活的年代,正是鬼神之说盛行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在这大千世界上,还到处游荡着一种人类以外又非动物的精灵。
据传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纪晓岚在塾馆中读书到深夜,一个人打着灯笼去茅房。茅房早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在幽暗的灯光下,纪晓岚看不清那个人是谁,就问了一声:“谁呀?”“我是鬼。”蹲着的人低头说话。
纪晓岚听了一楞,看那“鬼”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便笑着说了一声;“鬼也会屙屎,没听说过。”那“鬼”低头不语。
纪晓岚的灯笼没有地方放,看那“鬼”的大头顶平平的。
于是,他就把灯笼往它头上一放,说道:“你是个善鬼,这次你干点儿好事,给我顶会儿灯笼吧!”那“鬼”等纪晓岚解完手,把灯笼交还给他说道:“纪爷纪爷你好大胆!”纪晓岚笑哈哈地摸摸“鬼”的头,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头!”然后他又狡猾地笑道:“小鬼儿,你为我顶灯笼,我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东西,就赏你块煎饼吃吧。”说着这话,他把一直捏在手中的那张刚才用过的手纸,塞进“鬼”的嘴里。
“鬼”闻到一股臭味,明白塞进嘴里的是手纸时,“嗥”地大叫一声,跑出茅房不见了。
纪晓岚也不追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同窗的学童听到叫声赶来时,纪晓岚一走三晃地笑着,大家莫名其妙,回到屋中询问,都听得大笑起来。但直到后来,也没搞清那天究竟是人是“鬼”。
纪晓岚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是满腹文章。言谈举止,要比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成熟得多,成为这帮小伙伴的“小军师”。由于他活泼好动,又嘎里嘎气的,比那些大点儿的孩子更淘气。
方圆实战:仕途起步一定要“投机”
投机,也可以说是制造机会、把握机会。要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甚至飞黄腾达,起步非常关键。起点高,必然能够节省很大精力。当一个人起步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和赏识,如果你在君王的心目中有了深刻的印象,所谓“简之在心”,升发肯定有望。
纪晓岚青年时代心中的偶象是乾隆五词臣之首的沈德潜。
那是乾隆三年的事。这一年,苏州士子沈德潜参加第十八次乡试,这位66岁的白发老翁总算考中了举人。第二年,他又赴京参加会试,金榜题名,中了进士,选庶吉士。在馆学习三年,乾隆七年(1742年),通过最后一关殿试。这一天,是沈德潜飞黄腾达的吉日,殿堂上大家正在伏案疾书,乾隆亲临考场。乾隆曾在《南邦黎献集》中看过沈德潜的诗,颇为赏
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坐在殿堂上,问:“谁是沈德潜?”沈德潜跪奏:“臣是”。乾隆笑着说:“你是江南老名土,也迟迟没有完卷吗?”沈德潜受宠若惊,在场的人也知道他已简在帝心了。后乾隆命和消夏诗十首,又召对论历代诗人源流升降,乾隆很满意,立即授编修。这对沈德潜来说,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乾隆皇帝擅长权术,而本人又志趣高雅,文化素质很高。他一生都喜爱读诗、喜爱写诗,他的御制诗共41800首。这是在位60年间所写的,平均每天要写两首诗。所谓“五集篇成四万奇,自嫌点笔过多词。”乾隆皇帝一个人的诗作,篇幅上竟可与遗留下的全唐诗相比拟,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实可令人惊愕。
写诗是乾隆皇帝一生的嗜好,他无日不在咿呀吟哦之中。在大内、御园居住办公也好,到江南、塞北巡幸围猎也好;有时军书旁午,公务繁忙,有时四方无事、政清刑简,可他始终保持写诗的习惯,留下大量诗篇。
沈德潜“龙飞”后,乾隆有诗,多命沈德潜属和。他历任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乾隆十一年,擢内阁学士。翌年,沈德潜奉命在上书房教皇子读书,授礼部侍郎。
沈德潜没有贪恋高官厚禄,多次以年老体衰乞休。
十四年,乾隆念其衰老,许归“享林泉之乐”,但仍留他校《御制诗集》,校毕乃行。
乾隆还对身边的大臣说:“朕与德潜,以诗始,以诗终。”又亲切地对沈德潜说:“凡有著作,许寄京呈览。”
乾隆考虑到沈德潜原为江南名士,又在宫中任职十年,回去后影响很大,于是他再次召见沈德潜,对他说:“我一见你,便知你是好人,你回去后与乡邻讲孝悌忠信,便是你之报国。”这是乾隆宠眷沈德潜的原因所在。
沈德潜在朝十年,77岁告老还乡。路上遍游黄山、天台、谒禹陵。回家后,主讲紫阳书院,四方人士奔走其门下,成为诗坛领袖。“乾嘉以来,师传之广,未有如沈德潜者。”
乾隆十六年,皇太后60大寿,沈德潜以80岁高龄进京为皇太后祝寿。盛典之后,进呈所著《归愚诗集》,求乾隆作序,乾隆欣然许之,于小除夜坤宁宫手书以赐。序中,乾隆对沈德潜及其诗给予很高的评价,把他与李白、杜甫、韩愈相比,称赞他的诗“去华就实,君子之道。”他还称赞沈德潜:
“夫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遇。沈德潜受非常之知,而其诗亦今世之非常者,故以非常之例序之。”
“自古无君序臣集者”,沈德潜的诗集能得到乾隆帝作序,真是极大的荣幸,使他的诗集身价百倍。
在纪晓岚的心目中,沈德潜是个了不起的“英豪”,他没有出将入相,但同样辉煌无比,光耀千秋。他把沈德潜作为自己人生的坐标和偶像,特别是如何令君王眼睛“一亮”,在君王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纪晓岚中进士后入翰林院,最初任庶吉士,这是翰林院的最低官职。三年后考核合格,成绩优异,始可升编修或检讨。纪晓岚虽然官小年轻,可是文名却在不断扩大。他一入翰林,便以常人不及的捷才与文思,赢得人们广泛的注意与赞许,“当时即有昌黎北斗、永叔洪河之目。”最为重要的是,纪晓岚很快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注意。
纪晓岚入翰林院的那年春节,乾隆皇帝要元宵观灯,诏令文武大臣广制灯谜,择优行赏。纪晓岚在宫中也挂出了一副谜联,谜联是: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南西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联上注明上下联各隐藏一字。这副谜联很奇特。它不是利用汉字的拆合法,而是寓意法,文武百官都猜不出。乾隆皇帝一时也未猜到,便问是谁写的,侍臣回答是纪晓岚。便派人询问纪晓岚,纪晓岚回答是“猜谜”二字。乾隆皇帝细细品味,觉得确是如此,纪晓岚的座师,其时任刑部尚书的刘统勋,趁机夸奖自己的门生。自此,纪晓岚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经常被召入宫。
乾隆皇帝有意考核这个年轻俊才。一日把他召进宫中,此时乾隆皇帝在殿外,恰好天空中有只白鹤飞过,乾隆皇帝指着飞过的白鹤说道:“以白鹤为题吟首诗给朕听。”
“遵旨。”纪晓岚说。随即张口吟道:
万里长空一鹤飞,
朱砂为顶雪为衣。
这两句是从白鹤之白落笔的。纪晓岚正要吟下去,乾隆皇帝插话道:“那不是白鹤,而是一只黑鹤。”乾隆皇帝指着飞去很远的白鹤说。他故意改变所咏的对象,看吟诗者如何续吟下去。
纪晓岚看着远去的白鹤,在暮色中确是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但他知道乾隆皇帝有意试才,于是赶快改口,继续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
误入羲之蓄墨池。
这样一来,两方面的现象都照顾到了,而所咏对象仍是一个。乾隆皇帝听了十分高兴。
又有一次,乾隆皇帝正在赏花,纪晓岚恰好入宫奏事。乾隆皇帝别的事暂不问他,却指着那些鸡冠花说:“以此为题作首诗如何?”说完望着他神秘兮兮地笑。
纪晓岚略一思索,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