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你等我的消息哦!”张凯说。
纪晓岚看过陶澍的文章之后,大为欣赏,爱才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命张凯叫陶澍进府来谈话。
陶澍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踏进了纪府,见到他久闻大名的纪晓岚,立即跪拜:
“学生陶澍,叩见纪大学士!”
“不必拘礼,请坐。”纪晓岚显得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让陶澍坐下。
“谢纪大学士,”陶澍拘谨地坐下来说,“学生鲁钝,还望纪大学士多多教诲。”
“你的文章写得很好。”纪晓岚说,“不过尚有小疵,用语稍嫌堆砌,虚字应尽量少用,免伤文气,给人以拖泥带水的感觉,要多加琢磨才好。”
“是是是,多谢大学士指点!”陶澍衷心感谢说:“学生一定遵照改正。”
“我看你不必再流落街头,替人测字。”纪晓岚说,“舍下尚有余屋,你就搬进来住吧。可以专心好好读书。”
“啊!”陶澍意外地应了一声,不知该如何才好,“这,学生,……学生……”
“你有什么难处吗?”纪晓岚看陶澍吞吞吐吐,以为他有什么困难。
“不不!”陶澍急忙应道,“多谢大学士栽培,只是学生感到受之有愧罢了。”
“不必拘此小节。”纪晓岚说,“人难免都有困厄的时候,彼此扶持一把,算不了什么。我当年也遭受过落第的打击,差一点自暴自弃,所以,哈哈哈!”纪晓岚没有继续说下去,用一阵笑声代替了。
最后他还是诚恳地嘱咐陶澍:
“你尽快搬进来就是了。”
陶澍确是有些受宠若惊,但见纪晓岚的态度非常诚恳,觉得却之不恭,于是只好说:
“恭敬不如从命,那学生只好遵命了。”
第二天陶澍就搬进了纪府,从此以后,整天足不出户,闭门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等候下一科试期到来。
日后,陶澍果然显贵,做过安徽巡抚及两江总督,著有《印心》及《石屋》文集等,卒谥文毅。
陶澍生前,为了感念纪晓岚的知遇栽培之恩,与纪家时相往来,亲如家人。直到晓岚身后,陶澍对纪氏遗孤之爱护与扶植,不遗余力。
方圆实战:诚挚地帮助别人
其他人希望或认为你有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而只当他们的心里对你有好感时才会在嘴上说你的好话。没有什么比帮助一个人更能打动他。努力学会为别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时间、精力和诚心诚意为别人设想的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人是最容易变易心性的高等级动物。但朋友仍被定为五伦之内,说明其在人生成长道路中的重要性。中国虽然是农业文明发达的国度,但朋友之情谊又为历代所崇尚。
在这方面,纪晓岚最为佩服的一个朋友大概应算是曹学闵。曹学闵,字孝如,号慕堂,山西汾阳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丞。性恬淡,居官清慎,晚好性命之学。曹学闵与纪晓岚为同年,“交最契”。纪晓岚在《醉钟馗图为曹慕堂同年题》中说:
一梦荒唐事有无,吴生粉本几临摹。
纷纷画手多新样,又道先生是酒徒。
午日家家蒲酒香,终南进士亦壶觞。
太平时节无妖疠,任尔闲游到醉乡。
曹学闵死时纪晓岚正在热河校理图书,不得诀别,甚为遗憾,对朱硅所作墓志铭和钱大昕所作神道碑之遗漏,愿作补缀,故作《曹中丞逸事》,称赞曹学闵说:“天性恬淡,超然于声利之外,似不甚预人事者。又和平静穆,言讷讷如不出。而此二事,乃见义必为如此,贤者固不测哉!余十六七岁入名场,三十通籍,仕宦四十余年,阅事非一,阅人亦非一,求如慕堂之古谊,指不数数屈也。”
所谓二事,一是乾隆二十六年纪晓岚与曹学闵同在翰林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馆中同事有八九人因争名而相互倾轧,闹得不可开交,掌院因此要告到乾隆那里去。纪晓岚自己也陷于其中,不能自白,惟有叹息而已。而曹学闵则拍案而起,邀请大家同去见掌院说:“如掌院以为确有其事,则将诸人革职也合情理。那么意见从何而来?如弹章一上,总需有证据才能评判是非,请先告姓名。”掌院考虑一番,终于没有上奏,涉及者也最终没有受处分。
另一则是处理同年陈裕斋家事:同年陈裕斋四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很想纳妾,却因妻子阻挠而不能如愿。曹学闵便约同年捐资买一女子送到陈裕斋家中,最终使陈裕斋获得一子。陈裕斋夫妇去世后,他的女婿想霸占他的家资,使陈裕斋所纳妾母子不能保旦夕。听者皆扼腕叹息,却爱莫能助,曹学闵又再邀同年数人前往,将其女婿驱逐,使陈裕斋遗孀母子得以平安度日。当时人都说曹学闵多事,而曹学闵并不介意。
讲完这个故事,纪晓岚颇为感慨地说:“嗟乎!朋友以异姓列五伦,所贵乎济缓急、恤患难,不以生死易心也。平时酒食征逐,声气攀援,怡怡然亲若兄弟,及身遇小利害,乃引嫌避怨,坐视其后人之阽危,亦安贵此朋友耶?慕堂此举,余时有所牵制,未能赴约,然心恒愧焉。论者乃以己不能为,转非慕堂之能为,抑亦慎矣。”也就是说,在纪晓岚看来,朋友的道义就是济缓急、恤患难,不以生死易心。
纪晓岚非常乐于帮助朋友。乾隆十九年,也就是纪晓岚进士及第那一年,有位同年朋友姜炳璋,送给他一部自己已故朋友史雪汀的遗作《风雅遗音》,目的在于请大才子纪晓岚品评一番,借以宣传。而当时纪晓岚正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此书,只匆匆翻阅一下即放在了一边。乾隆二十四年夏天,纪晓岚得空认真拜读之后,发现其中错误很多,但欣赏他的“用心精且密”,故重为编次,并加以勘误。并作《审定史雪汀风雅遗音序》,其中说:
研究音韵,虽然是研究经学的次要方面,但字音不明确,则对字义的理解就会出现错误,对圣贤倡导的思想就会不理解,因此意义也很大。前代艺文志必将小学附在经书之后,岂能是无所谓的事?过去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千百年来学者奉为标准,而此书除记载史事外,无所发明,固然不能与陆书相提并论,但就时人习读之书,纠正其错谬,也确实有可信处。只可惜他不懂得古音韵,所以注音多错误;所设门类太琐碎,辨证问题也太偏激,与著书大体不相符。所以我在公余饭后,重新加以编排,淘汰其中繁琐不当处,自以为比原书更好一些。对此书,只有删减,并无增加;有所润色,而不改变其原意,就如同对待史书一般。
纪晓岚对此书实际上并不认可,只是考虑到已故作者的用心良苦,考虑到朋友所托,毅然捉刀代笔,删繁就简,勘正错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加以润色,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这样的做法,不要说对剽窃他人成果者,就是对哪些于署名先后而斤斤计较者,是何等气度!
在纪晓岚的文集中,有大量的墓志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墓志铭主并非达官显宦,而更多的是中下级官吏,或者是有可“旌扬”的人物。其中,受人之托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纪晓岚以学术上的泰山北斗,肯屈尊为“无名鼠辈”写墓铭,表现了他肯于帮助人的良好品格。此外,他还为许多学者的著作写了大量序、跋、书后,这也占去了他的文集中一大部分。
请纪晓岚写墓志铭也好,请他写序、跋也好,无非是借其名以重的意思。纪晓岚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乐此不疲。
方圆交友之道二:人无癖,不可交
——袁宏道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也。”张岱也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交,只要看他有无“癖好”。有“癖好”者,多有情有义之人,可以心相交;无“癖好”者,乃过于理智之人,只可以智相交。
方圆实战:要沾染一点大家都免不了的“坏习气”
人生在世,总是处于无休止的矛盾之中。一个人常常是矛盾的结合体。古时候很多有才华的文人,一方面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在花楼酒肆寻欢作乐、狎妓侑酒。这种不能免俗的矛盾作风,实在是人生的必然。历史传统就好比是奔腾不息的江河,如果不能圆滑地融于其中,乘风破浪,就只有被无情地抛弃于后,望洋兴叹。不能与大家同欢乐,就只能孤芳自赏。
打造自己的圈子,要讲求一点方式方法,运用一点圆滑变通的手段。读圣贤书的文人才子,有时候要沾染一点大家都免不了的“坏习气”,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要经常参加朋友的聚会,不管这种聚会在家中,还是在声色场所,千万不要显得格格不入。否则,就只能孤芳自赏,失去了根基和依靠,一辈子孤苦无依。
确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兴趣点,是与人交往的必然要求。文人仅以才交友,范围必定有限,而且或许因为学术上的争论,观点的不同,分道扬镳,容易陷自己于一类不善行动的人群中,郁郁不得志。纪晓岚不但能够广交学术上的有才之人,而且善于团结最大多数的文人,形成一股势力,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粘合剂,就是女人和性。因为在当时,文人狎妓侑酒成风,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大多数著名的学者象诗人苏东坡、秦少游、杜牧、白居易之辈,都曾逛过妓院,或将妓女娶归,纳为小星,故堂而皇之,无容讳言。
唐代的官吏狎娼,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庶僚牧守等小官,几乎无人不从事于此,有很多风流韵事。唐代的官吏嫖妓,还有些制度化。唐代进士放榜以后的活动中,有一项“探花”,即在同科进士中选择两个俊少者,使之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处的名园,去采摘名花,这两人就叫两街探花使,也叫探花郎。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