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震略一思索,吟出一句:
“太极两仪生四象;”
纪晓岚听了,心中暗想这戴震确是知识渊博。“太极”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世界,是古人对宇宙的一种解释,以后清轻者上升为天,混浊者为地,“两仪”便指天地了,“四象”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这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却概括了太极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互相作用,生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宏阔的内涵。戴震的才学,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对上此句,不仅要形式上工稳,而且要蕴涵深刻才为上乘之作。
钱大昕、卢文弨正投箸停杯,坐在桌边思索,只听纪晓岚说道:“菜都凉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啊,快用,快用!”说着他向三人举起了酒杯。
“你快对出下句呀?”钱大昕催促说,“噢。……已经对上啦!”钱大昕说到这里,才想到对句已被纪晓岚说出来了,几个人会意地笑起来。
这是苏东坡诗中的一句,全诗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头一句被他在这里用得天衣无缝,既工巧自然,又切合此时情景,回味起来,意味无穷。戴震赞叹不已,也暗暗地佩服纪晓岚确实博学广识。
此后不久,纪晓岚便与戴震结成了莫逆之交,两人唱和不断,互相切磋,互相砥励,学识日进。纪晓岚还出资,将戴震的一部《考工纪图》,付梓刊行。戴震后来成为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当时纪晓岚、钱大昕、卢文弨、朱筠、王鸣盛、王昶等人的帮助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戴震寄居在纪晓岚家中,过得舒心自坦。在学术上,戴震极愿意听取纪晓岚的意见。他在乾隆十七年撰著,二十七年刊刻的《屈原赋注》中,注《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一句,因汉王逸、宋洪兴祖、朱熹皆以“美人”指楚怀王,以致使上下文难通,戴震注引纪晓岚曰:“纪编修晓岚曰:美人谓盛壮之年耳。”并云:“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皆过时之慨,即《论语》所云‘四十五十而无闻,斯亦不足畏’是也。”明以“美人”为屈原本人,遂贯通上下文,并批评王逸等人的说法是“不顾失立言之体”。戴震引纪晓岚此说,正是寄居纪氏家后闻纪氏之说而后补上去的。戴震的名著《考工记图注》,也曾听从纪晓岚之议而“删取先后郑(郑司农、郑玄二人)注而自定其说以为补注。”
寄居纪晓岚家的这一年,戴震酝酿了平生著述中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把扬雄《方言》分抄于宋李焘《许氏说文五音韵谱》的上方,这是为日后著述《方言疏证》作准备的。戴震将《方言》分写于李焘本之上,意味着重新研究《说文解字》的开始,它预示着李焘本统治时代的结束,其意义正在于此。
对戴震本人来说,结出了《方言疏证》之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戴震在纪晓岚举荐下进入四库馆任纂修。这时,戴震取平时所校订的文本,遍核经史诸子的义训资料,及诸家引用《方言》的资料,著《方言疏证》,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方言》在语言学史上的权威性地位,而此分写本,是确立这一权威地位的草创之始。《方言疏证》本身在语言科学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它的蓝图的制订,有关问题的早期运思,则是肇始于寄居纪晓岚家中的乾隆二十年。
钱大昕、卢文弨与纪晓岚为同榜进士,无话不谈,而戴震与三人又是朋友,所以四人在一起都很随意。
其后,贫寒的戴震在纪晓岚、钱大听、卢文招、朱筠、王鸣盛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学问日进,终成一代宗师。戴震在四库馆被任命为掌管经部的分纂官,但不久即逝世。
对戴震的死,纪晓岚非常悲痛。事隔多年,谈起此事,他还黯然神伤。写下两首绝句给戴的门人王怀祖给事,诗云:
披肝露胆两无疑,
情话分明忆旧时。
宦海浮沉头欲白,
更无人似此公痴。
六经训诂倩谁明,
偶展遗书百感生。
挥麈清谈王辅嗣,
似闻颇薄郑康成。
诗作对戴震的为人和学术上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表现了深深的怀念。
当太史余存吾将写好的《戴东原事略》寄给纪晓岚时,纪晓岚又对其所列著作出现的错误细细加以指出。
原来纪晓岚与戴震切磋学问,多数观点一致。惟对《声韵考》一书某些观点看法不一。戴震未从其说,即便刊出。余存吾在《事略》中亦照戴说加以评介。纪晓岚觉得戴说有明显偏见,不能不加以纠正。他在《与余存吾太史书》中说:
戴东原研究古文字义,务求精核,于诸家无所偏主,其坚持成见者,则在不使外国之学胜中国,不使后人之学胜古人。所以于音韵学以孙炎反切法为鼻祖,而排斥神珙反纽为元和以后之说。神珙为元和中人,本无疑义,而《隋书·经籍志》明载梵书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汉明帝时与佛经同时传入中国,实际在孙炎以前百余年。而且志为唐人所撰,远有端绪,并非宋以后臆揣者。此怎么可以把音韵学归诸神珙,反而把它归为孙炎之末派旁支呢!
这看出他对朋友和学术观点的认真态度。
不仅如此,纪晓岚还觉得,为维护朋友的学术声誉,有必要规过而改正。他在这封信的结尾说:
昀于东原交不薄,尝自恨当时不能与力争,失朋友规过之义。故今日特布腹心于左右,祈刊改此条,勿彰其短,以尽平生相与之情。
他的这种对朋友高度尽责精神和诚挚的感情,多么令人感动,相信戴震在泉下有知也会感激的!
纪晓岚与四库全书的总纂官陆锡熊的关系非同一般。陆锡熊字健男,也深得刘统勋赏识,也由刘统勋举荐,与纪晓岚同司《四库全书》总纂。二人非常契合,交情很深,只是陆锡熊的仕途际遇,比纪晓岚更为坎坷,曾经多次降职,到晚年纂修《四库全书》时,才算安定下来,与纪晓岚同蒙乾隆倚重,官至刑部郎中。俩人修书之余,常常互相唱和,戏谑为乐。
纪晓岚与陆健男在工作中结下的友谊确是深厚的。陆健男死后,纪晓岚非常悲痛,并做有《题陆耳山副宪遗像》以悼之。
与许多文人雅士不同,纪晓岚没有山水雅好,说自己与“此事颇无缘”。所以扈从乾隆登泰山,下江南,都懒于放船。在幔亭峰住了三宿,连著名的虹桥仙也没去访,尽管二地仅咫尺之遥。与陆锡熊的“雅调清到骨”相比,纪晓岚说自己“俗病难医”。但这些性格、爱好的差异却没有影响两人坚如金石般的友谊。当纪晓岚看到四库馆中“新交日换旧交少”时,不禁感伤慨叹。其中“蓬莱三岛昔共到,开元四库曾同编。两心别有胶漆契,多年皆似金石坚”,正是他与陆健男深厚友谊的写照。
正是由于纪晓岚以才交友,他才能吸纳人才,赢得人心,完成主持编纂像《四库全书》这样大型类书的工作。
方圆实战:要对朋友显示你的兴趣
要表示你的关切,这跟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必须是诚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切的人有些成果,接收这种关切的人也是一样。它是条双向道,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培养真正的友情,你就要对别人显示出你的兴趣。
俗语“青出于蓝”,是说弟子的学问出自先生,指的是师从关系,没有倒过来说蓝出于青的。但纪晓岚却当着门人、后来任泰安知府的朱子颖的面,亲口说:“人言青出于蓝,今日乃蓝出于青。”弄得朱子颖十分尴尬,连声说:“不敢,不敢!”逊谢不已。这话一来是纪晓岚的幽默趣味不减,二来也是实情。
乾隆二十九年纪晓岚督学福建北归,路过浙江,行船江中,见山色空蒙,翠绿一片,意兴勃发,写下《严江舟中》绝句四首,其一云:
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
这首诗把静态的山色写活了。作者从观赏者的视觉出发,以拟人手法,把翠绿的山色写得随风飘动似的,栩栩如生,令人怦然心动。
但这首诗的取意却是朱子颖诗“万山青到马蹄前”句。我们只要把这句诗与纪诗对照,就可发现。朱子颖本人不知道,纪晓岚心中明白,他是由此推演而来。所以不掠美地说了上面这番话。
说起“万山青到马蹄前”句,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
纪晓岚第一次见到这句诗,并不是从朱子颖手中,而是在旅舍的墙壁上。那是乾隆二十一年秋天,纪晓岚和他的朋友钱大昕二人随从乾隆皇帝往热河避暑山庄编纂《热河志》的时候。路上车马堵塞,久不能行,在路旁旅店小憩,抬头望见剥落的墙壁有两句诗:
一水涨喧人语外,
万山青到马蹄前。
他觉得意境很好,有“云中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的风味。但墙壁剥落过半,不见作者姓名,当时叹惜不已。
七八年后,也就是纪晓岚督学福建之前,纪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试后,有新取举人来拜,作为晋见札子的一首诗中,竟有这两句。纪晓岚大惊,方知此诗的作者就是坐在面前新取举人朱子颖。大喜过望,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朱子颖寿年不永,早于纪晓岚而殁。两个儿子禀承父志,对纪仍依依有情。本有宿命论的纪晓岚,这时情不自禁地叹道:“翰墨因缘,良非偶尔。”
纪晓岚曾多次主持或参与乡、会试,自然有众多的门生。对于门生,纪晓岚总是以朋友相待,这些晚生辈可以说是纪晓岚的特殊朋友。为纪晓岚所喜爱也比较有名的门生有:
汪德钺,字锐斋,安徽怀宁人。嘉庆元年进士,为纪晓岚所取士。后官礼部主事,时纪晓岚为礼部尚书。先是司员见堂官皆长揖,后乃易为半跪,德钺上书力陈其非,纪晓岚读而善之,即复改半跪为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