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激发无限的潜能 >

第11章

激发无限的潜能-第11章

小说: 激发无限的潜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知道的,而不让细节拖慢前进的脚步。那些能干的人,在做许多事时都有一套工作哲学,就是不全理会每一细节。 

    在第一章里我们会说过,模仿别人可以节省我们最无可取代的资源——时间。从观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特殊做法,你就能学到他们的技巧,得到相同的成功,可是花的时间更少。时间是太宝贵了,无人能使它延长,而成功的人对时间的看法,真可算是十足的吝啬鬼了。他们清楚一切的状况,只取所需,留下其他的。如果他们对某件东西有兴趣,像是想知道马达运转原理或产品制造方法,就会花额外的时间去学。不过,他们永远留意需要的程度,哪些必需,哪些不需。 

    我敢打赌,如果我跟你问起电的性质,你一定是一问三不知或略知一二,不过你还是会照常按动开关或扭亮电灯,我不相信你会因不懂电学,而改在烛光下阅读本书。成功者擅长于区分什么该是他们知道的,什么是不必知道的。为了有效使用本书的资料及你人生的一切,你应该在行与知之间找到平衡点,投下全部时间探讨根本的事项,或仅撷取既有的经验。要成功并不需要知道一切。这也就是为何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及工程师,虽然对电脑电路知道的比乔布斯更多,但只有乔布斯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他所知道的。 

    信念五:“人”是最伟大的资源。卓越的人,也就是指有杰出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有一个不寻常的认识,即尊重和珍惜每个人。他们重视团队,重视共同的目标,重视团结。如果说在每一本企管名著里,都传送一项重要且相同的信息,那就是员工之间若无共识,若不能结合成同心协力的团队,便不会保有永久的成功。我们都知道日本工厂的情形,工人与职员共餐,一起努力工作,他们的成功说明了一件事,惟有尊重而不颐指气使员工,才能创造奇迹。 

    《追求卓越》一书分析出企业卓越的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对人的关注。书中指出,卓越公司弥漫最浓的观念,就是尊重个人。他们给予每个人应有的尊重及尊严,他们视每一位员工都是工作伙伴,不是工具。根据书中所做的调查,惠普公司中20位职员中有18位认为,该公司的成功全赖于他们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各位应知道,惠普公司不是要常与大众接触的零售商,也不是靠信誉的服务公司,它是从事最复杂的现代科技业者。由此看来,即使是在尖端工业里,有效处理人际问题也是列为首要任务的。 

    每当你看本书,希望脑海里自然能浮现舵手掌舵、修正航向、直驶目的地的画面。我们要常保警觉、调整态度、修正做法、确定人生方向无误。要尊重别人,说和做是两码子事,今后当你在人际交往上,要常说:“我们要怎样,才会做得更好?”“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我们当如何行,才会有更大的成就?”要知道三个臭皮匠,绝对是胜过一个诸葛亮的。 

    信念六:工作即游戏。你可听过有哪个人讨厌自己的工作,而获致很大的成功?我没听过。有个成功的秘诀,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密切结合在一起。毕加索曾说过:“我工作时,觉得舒服自在;无所事事或谈天说地,令我困倦。”   

    或许我们都不像毕加索,但是我们仍可以尽力找出能令我们兴奋的事来,把许多游戏时的方式带到工作中。马克·吐温说过:“成功的秘诀,是把工作视为休闲。”这似乎就是所有成功者的工作态度。 

    我们常听说有关工作狂的故事,他们除了工作外,没有一丝休闲时间。有些人就因为热爱工作,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为工作给他成就感,工作让他兴奋,工作使他活得充实。他们对工作的看法,犹如我们对游戏。他们认为工作是扩展自我、获取新知、探求新境界的方式; 

    有哪些工作态度能让你更有劲?当然有,秘诀就在于对你的工作,要有独到的做法。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更多更好的做法,它就能帮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认为工作索然无味,仅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我看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先前我们曾说到,始终不悖的信念系统具有相乘的效果,即积极的信念能强化积极的信念。例如,我不认为有前途黯淡的职业,除非你不敢承担责任,担心会失败。当然,我也不主张你应该成为工作狂,把自己的世界绕着工作打转。但是我建议你,若想人生充实、乐在工作,那么就必须把游戏时的好奇心及活力,带到工作里去。 

    信念七:若不全心投入,就不会有恒久的成功。成功者都相信热诚的力量,如果要挑出一个与成功绝不可分的信念,那就是完全的投入。你可以观察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不尽都是最优秀的、最聪明的、最敏捷的、最健壮的,但绝对都是最苦干的。前苏联的著名芭蕾舞家帕芙洛娃说过:“不休止地朝着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的秘诀。”这也就是我所强调的——知道目标,找出好的方法,起身去做,观察每个步骤的结果,不断修正调整,以达目标为止。 

    在任何领域中,我们都可看到全心投入的例子,甚至于在以体力争胜的领域中。就以体育界来说吧,是什么因素让拉里·伯德成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最佳球员之一?有许多人一直都感到奇怪。他行动慢、又跳不高,在以重视手脚迅捷的世界里,伯德的行动看起来彷佛是慢动作。但是当你详细分析后会发现,伯德之能成功,就在于他全心投入。他平日辛勤苦练,矢志不懈,打起球来比别人认真,对,门己要求也高,结果成就也冠于他人。另外再看看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汤姆·沃森。当他在斯坦福大学时仍是默默无闻。虽然他只是队中的一名普通球贝,但他的教练对其苦练的精神万分称许,认为是一生中仅见的用功球员。在以技巧取胜的领域中,说明了惟有埋头苦练,方能脱颖而出。 

    全心投人的确是任何领域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丹雷瑟尚未成名前,就是休士顿电视公司内最辛勤工作的新闻记者。同事常津津乐道他有次为了采访龙卷风即将肆虐德州海边的新闻,不惜把自己吊在现场的树上。还有一天我听别人谈到黑人超级歌手杰克逊,说他是一夜成名。真是一夜成名吗?他有没有天份?当然他有。从他还是五岁大时,就开始朝演唱界发展,他把工作当成娱乐,训练唱歌技巧,勤练舞蹈,学习作曲。不错,他是有天份,也有幸生长在支持他往此发展的环境中,建立了积极的信念,周围有许多可以效法的先例,更有家人的支持。但是最主要的是他肯付出代价,不计任何代价。成功者为了追求成功,是愿意不计任何代价的,当然这是指不伤害他人的代价。也因此,使他们能鹤立鸡群。 

    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信念,能助长卓越呢?当然还有。如果你能想到更多,那更好。这本书所讲的有限,你应尽力增添其他有助于你的信念和成功的秘诀。别忘了,成功是会留下足迹的。希望你能常观察成功之人,找出让他们能力增强的信念。在此所列的七个信念,曾神奇地帮助过其他人,我相信只要你能始终不懈地全心投入,也必能从其中得着神奇的结果。 

    不过,我相信各位心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例如:如果心里有一些不能帮助你迈向卓越的信念,该怎么办?如果心里的信念不是积极而是消极的,又该怎么办?要怎么样才能改变信念?各位不必耽心,在前面各位已学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觉悟,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第二步就是做法,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内心的储忆和信念,以及好好运用自己的脑子。 

    现在,我就要告诉你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你活用前面所学到的那些知识。下面要学的是……  

第六章 善用你心灵:如何运用头脑
 
   
 “别光会挑毛病,要能寻求改进之道。”——亨利·福特  

    本章要谈的,就是如何寻求改进之道。在前面我们曾说过,如果你想过更好的人生,要有所改变。在本章,你将会学到如何改变心态,以便能随时得到心中所企求的一切。通常每个人都具有才干,只是不知道如何发挥而已;在本章里,我们也会告诉各位如何掌握自我,发掘出个人的才干,更新做法,得到美满人生。 

    改变心态的方法不少,但我跟NLP所教的方式,与目前许多医学院所教的截然不同。后者是结合多家学说的综合体,久为大众所习用且公认为心理治疗的主流。这类心理医师认为,要想改变心理状态,就得让病人重新经历过去曾让他颓丧的经验。这种看法是基于视人生中的各种颓丧经验,像液体似的不断蓄积于内心里,让人难以忍受那种压力。如果要治好这种心理,惟有让病人重新体验过去的经验,然后再设法让它满溢而一股脑地宣泄掉。 

    我的经验从各方面告诉我,那种治疗的方式是最无法解决问题的。因为它在根本上是要求病人重新体验过去惨痛的心理创伤,陷入最痛苦且无奈的状态,如果想要他们产生崭新且积极的心理,那无异是缘木求鱼。事实上,这种方式是让病人一再地触及无奈与痛苦的神经系统,很可能会弄巧成拙,使病人更加重痛苦和无奈,因而在未来变得更容易勾起这种状态。所以当你越重现这种经验,你就越可能再重蹈覆辙,这也就是为何传统的治疗方式效果不彰的原因了。 

    我有一些从事心理治疗的朋友,都十分关心病人,且都相信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是不错,传统疗法有它的功效,不过问题是,这种方法能不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是不是可以缩短治疗期限?如果我们能参照世界上最具成效的治疗方法,就像班德勒及格林德的方法,就会有惊人结果。事实上,如果你对脑子的运作能有最基本的认识,你就能成为自己的治疗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