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管好你的嘴 >

第23章

管好你的嘴-第23章

小说: 管好你的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说话者总要有听话者,也就是说,一个人“张嘴说话”时最少要面对一个以上“听话”的人,说话的目的是要向对方传送某种讯息,如果没有分寸,你传送的讯息就会出现偏差。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也就是把握好说话的禁忌。关于说话的禁忌有很多,我在这里只是提几个重点。
  习惯用语的禁忌如果用时间去维护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当这种习惯已成自然时,它的代价则是死亡无数个智慧细胞。一个人如果有自成一格的习惯性用语,那么从某种程度上也有此之嫌。
  习惯用语能自成一格,大抵是因为这种用语来自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之间所专用的俏皮话。比如夫妻之间的俏皮话,说成家常便饭了,就会成为夫妻之间专用的习惯用语。但这种习惯用语若是在不经意间置于夫妻以外的场合也随口即来,那就有失体统了。
  《厦门日报》前些时候发表了一篇署名钧华的文章,大体内容是某君在家里跟妻子就经常用玩笑话相互交流。两人都喜欢狗,平时表达爱意也是狗长狗短的。吃饭前妻子常对他说的话是“洗洗你的狗爪爪”;而读到报刊上的好文章时丈夫也常会对妻子说:“竖起你的狗耳朵好好听着。”长此以往,“狗言狗语”习惯成了自然。
  一天,此君将熬夜赶写好的一份材料请领导过目,领导看后说:“写得不错,里面没有错别字吧?”此君在家说惯了的话竟顺嘴就出来:“肯定没错,不信你就睁大狗眼睛好好瞧瞧!”话刚出口他就知道自己的话乱了分寸了,于是连忙道歉:“对不起,领导!我跟我老婆说惯了……”
  不料这话一出口,分寸就更乱了。领导是位女士,而且很年轻。
  传言的禁忌谁都知道传言之危害。但谁都逢过传言的困扰。人与人接触中常有很多机会可以散布对他人的传言,当你听到有关某某的传言之时,应该慎重思考一下:无论消息是经过“添油加醋”的,还是所传内容可能都是真的,只要是对他人不利的,一旦越传越广,都会对他人造成精神上和名誉上的伤害。如果你也介入其中,人云亦云,你就成了无畏的传言者。况且在背后传人的是非,早晚有一天会传到当事人耳中,且经过多次转传,原版早已走样,再回到当事人耳朵里时自然会是分寸全无的“小鸡变凤凰”,结果不言而喻。不管什么时代,社会上总会有那么一号人:以言传他人的是是非非为最大快感,他们总喜欢夸大其词地逢人就传所谓的“消息”。人世间不知多少悲剧正是由此而生。
  尽管你不是传言的源头,但你平常不管好自己的嘴,就容易成为别有用心散发传言者的工具。原因是你心中缺乏衡量传言可信度的标尺。没有标尺,何来分寸?
  传言越传越多,就会变成谣言。谣言还继续传,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争议话题的禁忌很显然,越是敏感的话题就越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比如宗教、政治、党派等话题,都有其一定数量的拥护者,但这些话题是很不适合在一般场合下与人谈及的,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双方皆有理,就容易引起更大的磨擦,甚至把话说过头,授人以柄。
  凡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自然存在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可辩性,而争辩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要战胜对方。而争辩只会把观点引向极端,这样一来,说话就更没有分寸可言了。
  再说了,即使你有舌战群儒的天赋,在争辩中赢了对方又怎样?你一定心里很清楚,你压倒对方,使对方在表面屈服了,但心里肯定会不平,甚至会对你怀恨在心,无形中你就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个敌手;其次是你可能会养成专爱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你将因此变得自高自大,从而失去很多朋友。
  隐私话题的禁忌隐私说到底就是个人秘密。个人秘密只能属于个人所有,但也可能会向他自己认为最亲信的人透露。如果你是第一个知道某个朋友隐私的人,那就说明你的朋友非常信任你,而你也从某种程度上共享了这种隐私。这种隐私是不能外泄的;如果你是第N个知道某人的隐私者,说明已经有人出卖了别人的隐私。这种出卖,大抵就是出于没有分寸的嘴。
  隐私与短处或多或少地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不管好自己的嘴,随随便便说出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证明你为人的卑鄙。
  如果你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某个人的隐私,但这并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私并非你所能详知,在这样情况下,你如果贸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向外传扬,就会颠倒是非,方寸大乱。
  气愤之余的禁忌人都有生气的时候,而由生气走向发怒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如果因为发怒而失去自控,什么样的话都会说出口,局面就可能会难以收拾。


………………………………………
关于分寸的一般禁忌(2)
………………………………………


  气愤而失态,无异于主动放弃理智。失去理智的人会做些什么事呢?谁也难以料定。先不提手痒脚痒以至挑起“武力战事”,光是火急火燎地嘴发起痒来,一场无畏的“嘴仗”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生气时首先要想到如何给自己降降温,学会忍气制怒。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这样,你说话就不会那么冲动,那么没分寸了。
  个人不幸话题的禁忌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也经常被各怀心事的众神们搅得心慌意乱,何况人间的凡夫俗子?人生之路注定要有坎坷,所不同的无非是坎坷的多少而已。坎坷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坎坷及时就能化解,有的坎坷因不能及时化解而成为一种痛,长期地刻在人的记忆印痕中。这种痛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幸”二字。
  比如身体曾患过重病的人,现在已经康复,他根本就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他曾经历过的这种不幸,因为这不但不会引起他人的同情,反而会让身边的人疏远他。
  比如有些人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了,他不愿被人提起这些往事,你愣是提及了,岂不让人勾起痛苦往事而凄然泪下?
  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毫无分寸地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自抒发。
  如果不幸的主角是你自己,也不便与人谈及,因为这将使人为难,因为你的不幸对大多数人来说无关痛痒;你不知分寸地说了,人家不知道该如何向你表示同情和慰问。
  闲聊的禁忌闲聊,说到底就是打发时间。爱闲聊的人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无目的的“没事说着乐”的“谈资式”闲聊;一种是有目的地以闲聊为陷阱,套人之口误的假闲聊。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闲聊,都不能失去应有的分寸,否则,一次你认为无意识的聊天,会给居心叵测的他人掠到“很有意思”的东西。
  闲聊可以,但不能把太多的时间耗在无意识的闲聊上,因为无意识的闲聊大多是谈论他人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事。闲人市侩爱谈资,那是因为他是闲人市侩,如果你不想当闲人市侩,你就应该知道飞短流长的谈资就是在空耗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鲁迅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一个人成天不干正经事,专门对一些无聊的话题感兴趣,那只会把自己也变得无聊起来。比如谁谁谁家二公子包“二奶”啦,比如谁谁谁靠两条香烟就把扣他驾照的交警搞定啦等等,而且一说就没个完,越说越离谱,越离谱越无聊。可想而知,这样的谈资,还有什么分寸可言?
  更无聊的是一些长舌妇女。她们的闲聊与谈资无异,其话题几乎无所不及,而多数属于无中生有的绯闻,而且往往是越谈越神。本来没有的事,居然什么鼻子什么眼都能被“聊”得跟真的似的。所幸的是,她们谈归她们谈,只有傻瓜才会把这样毫无分寸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傻瓜,那是否也把你的话当真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口无遮拦的禁忌凡是口无遮拦者经常因为说话而与人发生冲突。这种人往好听了说,叫“性格开朗”;难听一点儿,则是“缺心眼儿”。
  谨言慎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必备的说话修养。开朗、坦诚固然可爱,但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和人物对象,有什么说什么,这样的开朗与坦诚与其说是可爱,不如说是一嘴漏勺——没治!
  一座城市没有防洪堤则不可长治久安,一个人心中没有城府就不可能成就事业。口无遮拦者就是一座没有防洪堤的城市,一个没有城府的人。没有城府,要么伤人,要么害己,要么双方均不悦,闹出矛盾。如果你所言之事仅限于双方,轻则可能使对方下不来台,重则造成双方隔阂;倘若涉及他人,你很有可能在无意间成为传闲话或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制造者。这些都是那些一味地以心直口快为荣者常犯的毛病。这种毛病若愈积愈深,成为一种“自然”习惯,那就会引出大病!
  自夸也有禁忌做生意的人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而对其中某一方面优点无限度地自吹自擂尚可理解,但把这种自夸行为用到与人相处中的说话形式上,那就叫不知分寸了。
  爱自夸的人大多自视清高,蔑视周围的一切,根本不把别人的话当话,只会自己吹大牛、侃大山,极尽所能地表露自己,好像只有他才能救世界、救人类。这种人根本就不会交朋友,更不会有朋友。殊不知“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没有本事,只会毫无分寸地自吹自擂,丢不丢脸?
  与其自夸,不如自谦。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成绩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而是大家评议出来的。自己捧自己,即使能赢来一些违心的喝彩,而在这喝彩的背后,有多少手指头在戳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