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

第286章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286章

小说: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药1300多种。70年代开始为国家生产木材,每年达300万立方米,修筑公路1200多公里,公路通到哪里,参天大树就倒在哪里,8。1万平方米的森林已被夷为平地。照此下去,我国的神农架还能存在多久?与神农架命运相同的地区还有大兴安岭、西双版纳等原始森林。滥砍滥伐使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由58处减少到36处。 
  森林锐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恶果,导致自然灾害在更大范围内频繁发生。一些江河流域森林被破坏以后,雨水流失量增加,使下游地区洪水泛滥。近几年来,孟加拉国、印度、苏丹、泰国等相继发生严重水灾。森林锐减后还引起旱灾,导致严重的粮食危机,直接威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特别是非洲地区,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干旱,饥荒夺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森林锐减还造成全球性的严重水土流失,全世界每年约有250多亿吨耕地土壤被侵蚀而流失。美国1。65亿公顷耕地每天约有1000万吨宝贵的表土层流失。




生物物种锐减 
  全球生物物种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过2亿多种。目前仅存大约有300~1000万种。如今,由于人类对野生动物滥捕,对森林滥砍,或采用“化学战”方式污染环境,使得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灭亡。据推测,在几次生物大灭绝的灾难中,生物灭绝速率是“每千年一种”。然而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年间,鸟兽灭绝了75种。70年代末期,物种灭绝率变为每天一种。到了90年代初,有人估计物种灭绝率是每小时一种,到2000年将有100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如果热带雨林不能得到保护,地球上将有80%的植物和400万生存在雨林中的生物随之消失。 
  19世纪前,曾经纵横美国南北大陆的6000万只野牛,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被人类杀光,其最后一批被围歼在圣塔菲途中。几乎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里,北美大陆的50亿只旅鸽,由于人类的捕杀而消亡。1914年,保护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的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这种鸟从此在地球上绝迹。 
  非洲大象十年来数量减少了一半。位于几内亚湾的科特迪瓦,原名叫象牙海岸,是一个盛产大象的国家。但是,从1950年到现在的40余年间,科特迪瓦的大象竟然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偷猎者捕杀大象,为的是什么?只不过是为了出售象牙。全世界年产象牙量达800吨,这意味着每年有80万头大象惨遭杀戮。 
  在肯尼亚,过去10年中有5万头大象成为贸易的牺牲品。1989年7月18日,肯尼亚总统用一支火炬点燃价值300多万美元的12吨象牙,它是近5年中肯尼亚警方从偷猎者手中缴获的,这一行动表示了肯尼亚政府坚决制止日益疯狂的捕杀大象活动的决心。犀牛和大象一样惨遭厄运,只因为犀牛角价格看涨。如今,非洲白犀牛已濒临灭绝,黑犀牛的数量15年来减少了90%。 
  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曾经是野马的故乡,本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在那里见到野马的踪迹。 
  世界上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娃娃鱼,经两亿年的严峻考验,随大陆漂移后流浪到川、陕、鄂三省交界的深山角落里。1983年中,在竹溪县万江河,出现了一场娃娃鱼大屠杀,上千人不分白天黑夜,在几十条大川峡谷之中,捕杀了重3万多公斤的娃娃鱼。如此大量的娃娃鱼,无辜死于“屠刀”之下,令人惨不忍睹。 
  人类的近亲——黑冠长臂猿,50年前在海南岛热带森林中还生存着2000只左右,由于森林缩小和捕杀,现在全岛只剩下37只了。原来生活在我国的高鼻羚羊、犀牛、白臀叶猴等野生动物已经绝迹。珍稀水生物、海龟、儒艮、白鳍豚、中华鲟,由于捕捞已经灭绝。 
  海洋生物也逃不过人类的捕捞和追杀。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70年代幸存400头。日本、前苏联等国,不顾国际一再呼吁,依旧我行我素,继续进行商业性捕鲸,80年代再次清点,只剩15头了。与此同时,捕鱼队抛弃的破旧渔网、塑杯、桶、袋等,每年都要伤害万只海狗,以及成千上万的海鸟。 
  由于过度捕捞,目前全世界有25个大渔场面临衰竭。著名的北大西洋的北海渔场盛产鳕鱼、鲱鱼,近几十年来该鱼场产量锐减,由60年代末产鱼300万吨降到80年代产鱼几十万吨。 
  我国最大的渔唱—舟山渔场,由于长期大量捕捞,元气大伤,致使大黄鱼、小黄鱼、墨鱼等资源已经枯竭,现在又面临着带鱼资源枯竭,下一步又将要轮上什么鱼呢? 
  与历史上的物种灭绝不同,当前发生的物种灭绝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生物环境的丧失或改变最明显的是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热带森林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但却拥有世界50%以上的物种。目前野生动植物主要的栖息地印度马来地区和非洲热带地区的面积正在减少。 
  过度开发主要是海洋捕捞和陆地猎获。二次大战后的10多年,世界渔业得到很大发展,总捕获量从1950年的2000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9000多万吨。大量捕捞使许多重要渔场和著名鱼种及其他水生动物急剧减少甚至绝迹。 
  空气和水的污染例如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因河流严重缺水、污染,95%的沼泽地已经干涸,97%的低地泥沼被毁,使天鹅、鱼狗、蜉蝣、香蒲及其他野生生物迅速消失。过去20年中已有两种蜻蜒绝种,以前生长香蒲的地方已变成干泥。全世界海豚告急,也与海洋受到污染息息相关。拉美国家的沿海水域充满了有毒废料,使那里经常出现死鱼现象。 
  从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看,我们似乎生活在最富有的地质年代,殊不知,这笔财富正通过生物种类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处在被滥用的危险之中。物种之间存在的“营养链”或“食物链”极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发生重大的、不可预测的改变。例如,70年代在马来西亚,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水果榴莲的产量莫名其妙地开始下降,使水果产业损失了1亿美元的收入。当时榴莲树并未受到任何损伤,只是果实变少。后来,发现榴莲花粉只由一种蝙蝠传授,而且此种蝙蝠的数量也在严重减少。蝙蝠所以减少,是因为其主要食物——沼泽地红树林的花朵由于养虾业的发展,把大片沼泽地转为虾池,使红树林消失。谜团总算解开了。但人类对红树林的破坏没有停止。据统计,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集中在亚洲(主要是马来西亚和印度)、美洲大陆(巴西和委内瑞拉)、非洲的大西洋沿岸。生长在红树林中的生物是沿海地区海洋食物链的主要基础,它还能保证热带沿海居民进行生产活动。但人类误认为它是有害的昆虫滋生地,用填海造地方法,将红树林改造为稻田和鱼塘。80年代巴西还拥有红树林2。5万平方公里,但人类的活动将会使巴西沿海的红树林绝迹。对红树林的破坏,是人类与海洋之间关系处理不当的最明显例子之一,毁坏红树林就是毁掉海洋生物的一个食品库。总之,物种多样性的消失,就会带来生物圈链环的破碎,使人类生存的基础出现坍塌。




人口膨胀
  随着改造自然进程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日渐改善。这使得人类繁殖空前旺盛,人口数量以几何级数猛增。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已突破了50亿大关,“50亿”这个数字,你也许感受不到什么,然而,只要稍稍回顾人类的历史,就会感到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在大约300万年前,类人猿刚刚进化为原始人类时,数量大约只有几千人;到了九千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耕,过定居生活,人口只有500万人左右。根据专家推算,在公元元年时,人口约为2。5亿。那之后,人口不停地,却是缓慢地增长着,到了1625年,地球上的人口只增长到5亿。然而,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人口陡增。1750年约8亿,1800年约9亿,1850年就已达到1625年的一倍,即10亿人。1930年时,又增加了一倍,达到20亿。但只过去46年,到1976年,世界人口就又翻了一番,达到40亿。1987年,人口终于突破了50亿大关。预计到下个世纪30年代,人口将达到100亿,再过500年,地球人口就将有150兆人了,这可真是个天文数字啊!要是这些人都住在地球上的话,那么平均每人只能拥有1平方米的土地了,整个地球都将挤满了人。那时,人类的命运将多么悲惨啊!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大型动物从未增加到如此多的程度,这种情况将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发疯似地增长着的人口;日渐贫瘠、荒芜了的土地;被风沙席卷着的城市;一天天减少着的森林;不断恶化着的气候;满是油污、废物的海洋、河流;慢慢被掘尽的地下资源;不新鲜的空气;渐渐变小的“遮阳杀,以及正在灭绝中的动植物。。这一切,似乎是在谴责人类的愚蠢行动,控诉人类对地球的伤害。人类作为宇宙孕育出的、有智慧、有灵性的高级生物,已经意识到,地球的危机就是自己的危机。人类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灾害给人类社会的启示 
  20世纪是科学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频频的世纪。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从四面八方袭来,再加上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面对多灾多难的世纪,人类不能再等闲视之,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开展防灾减灾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客观必然性。正像地球的绕轴自转运动和绕日公转运动一样,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至于人为灾害的发生,除了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外,它还具有本可避免、却因为人们行为的不慎不当引起的主观因素。本世纪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