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心内科笔记 >

第5章

心内科笔记-第5章

小说: 心内科笔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广大冠心病患者来讲,要牢记5条基本措施,即所谓ABCDE方案。
A。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重塑、变形,对合并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
B。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和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目前已证实,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控制高血压,对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一般来讲,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且可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和戒烟(Cigarettes)。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把胆固醇降到4。6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以下,这样可大大降低心梗的再发率。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心梗后患者即使血清胆固醇正常也要服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药,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凡是心梗患者无论血清胆固醇增高还是正常,都需长期服用降脂药。至于戒烟的好处人人皆知,不仅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癌的患病率,还可减少烟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达到减少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D。控制饮食(Diet)和治疗糖尿病(Diabetes)。
冠心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管好嘴,吃出来的。每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是促发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心梗后的患者应当远离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提倡饮食清淡,多吃鱼和蔬菜,少吃肉和蛋。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也是引起脂质紊乱的重要原因。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由此可见,控制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是何等重要。
E。教育(Education)和体育锻炼(Exercise)。冠心病患者应学会一些有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事件的急救知识,如发生心绞痛或出现心梗症状时可含服硝酸甘油,别小看这些简单方法,这可大大减轻病情和降低病死率。心梗后随着身体逐渐康复,可根据各自条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减肥。这样不仅可增强体质,也是减少冠心病再发心梗的重要举措。
  总之,广大冠心病患者若能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牢记并坚持上述ABCDE方案,相信不少冠心病心患者,仍可良好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和过上正常生活,颐养天年。
心收缩功能不全处理ABCs原则
(1)ACEI;ARB;Abstain from Alcohol (禁酒);
(2)B;BBK;BNP;
(3)C:联合应用肼肽嗪和消心痛;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应用。
D:利尿剂;毛地黄;饮食控制;限钠水摄入。

左主干(一。)横位心:LM较短。LAD有一个头向走行。足位比头位好。蜘蛛位可以很好地显示LM的长度。(二):垂位心:LM向下走行。LAO〃+cra可以更好地显示Lm和前三叉。(三;):LM开口。用正位头。足。LAD的投照常规用右头_~若LAD和LCX重叠太多;用左头;看LAD中段和S及D的关系用正位头。不同体位观察LAD:右头:一揽全局。处理LAD中远段病变用。需深吸气并屏气。左头:对显示主干和。D。S的分叉病变有优势。正头:显示前降中段及分支。右足:显示前降中段和间隔支 LAD观察技冯:(1。;)区分LAD和大D:左头。(2):观察LAD远役:右10头25_40(3):LAD开口和近端:用足位。LCX:用足位。足角越大LCX显示越好。
冠心病一半诊断错误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第一大致死病因,其患病率及患病人数自然“无病可比”。中老年人患冠心病似乎都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前不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许俊堂副教授透出惊人信息:在门诊,当作冠心病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竟约有一半是误诊!许大夫说:“许多地方冠心病的诊断非常混乱,误诊率特别高,有很多不是冠心病的人也被诊断为冠心病。有一段时间,我接诊过的10个被诊断为冠心病的人中就有8个不是。”他认为冠心病的门诊误诊率不敢说有80%,但一半大体是不为过的。 
 为探个究竟,记者随即连续拨通了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严晓伟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纪林教授的电话,也都得到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严晓伟副主任甚至还作了补充:“严格地说,这不能叫误诊,误诊是将此病诊断为彼病。这应叫诊断错误。”据了解,这种情况大量存在于许多医院,似是而非的症状,但凡年轻人便诊断为心肌炎,年老者就是冠心病。其实,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患的只是心脏神经官能症。造成这一情况,有医生的原因,也有患者自身的原因。
“现在的人很奇怪,似乎是怕没病,不怕有病。许多人所谓的冠心病其实是自己想出来的,只要有一点胸闷、气喘、胸口疼等不舒服的感觉,就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去看病时如果医生说他没有冠心病,说不定他会说你没水平。”
许俊堂副教授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而作为一些医生,一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仅凭静息心电图ST-T的变化就下了冠心病的定论。“这是延用六七十年代的诊断标准造成的结果。”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陈纪林教授说,“事实上,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只有20%~30%的特异性。”
  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办法首先是仔细问诊。对于无法确诊或有怀疑的病人,可先行运动试验,若运动试验为阳性,应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造)。“由于冠造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可以直观心脏血管狭窄的情况,所以可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问诊对诊断冠心病非常重要。“如能仔细了解患者症状的话,问诊大体能确定是否是冠心病。”许俊堂副教授告诉记者。“关键是一些医生对冠心病的特异性症状掌握得不是很全面、很准确。比如,有些患者胸闷、胸疼等症状是出现在休息的状态下,但真正的心绞痛病人病情发作应是在运动即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大的情况下。又如,由于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所以许多医生就轻易地将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某些更年期症状都归结于冠心病。”
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如何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
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的2/3放在早餐前,1/3量放在晚餐前
心血管病预防的五条防线
防发病。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
防事件。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和脑卒中等可能致残、致死的严重事件
防后果。发生 ACS等严重事件后,及早识别,及早预防,挽救心肌,挽救生命防复发。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防治心力衰竭
第一条防线:防发病
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患于未然”,中国的《黄帝内经》几千年前就挑明了“上医治未病”。什么叫防未然、治未病呢?这就是一级预防,就是在没发病的时候就去防病,就是对多重危险因素在源头的综合控制,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下游”转到“上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模式的转换。
一级预防怎样去做呢?过去是对多重危险因素分兵进攻把守,往往事倍功半,因为很少人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往往是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