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西藏生死书 >

第65章

西藏生死书-第65章

小说: 西藏生死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死亡,把它当作终极解脱的机会。

睡梦的过程

    死亡过程中所展现的三种中阴境界,也可以从在世时其他的意识层次来认知。我们可以

从睡梦的角度来看它们:

    1。当我们入睡时,五官知觉和粗意识消失了,而绝对的心性(我们可以称为地光明)会

短暂地裸露。

    2。接着会有一个意识层面,可以比喻为法性中阴,它微细得让我们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

在。毕竟,有多少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入睡后、做梦前的时刻呢?


    3。对大多数人来说,觉察到的只是下一个阶段,此时我们的心又开始活动起来,进入类

似受生中阴的睡梦世界。这时候,我们有了「梦生身」,通过各种梦经验,这些都是由清醒

时的习性和行为所影响和塑造的,我们把它们当作是具体真实的,而不知道是在做梦。

意念和情绪的过程

    在意念和情绪的作用中,也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过程,它们生起的方式是:

    1。地光明(绝对的心性),是心性的本初状态,存在于任何意念或情绪产生之前。

    2。在地光明的无限空间中,一种基本能量开始搅动,本觉的自然光芒开始升起,成为情


绪的基础、潜力和燃料。

    3。这种能量于是变成情绪和意念的形式,然后驱使我们行动,让我们累积业。

    当我们能够熟悉禅修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

    1。当意念和情绪逐渐安静下来、消失和溶入心性时,我们也许可以短暂瞥见心性(本

觉)的本初状态。

    2。然后,我们觉察到从心性的寂静安宁中,会有动作和能量展开,这是它的自我光芒。

    3。如果对那个能量的产生引起任何执著时,能量必然凝结成意念形式,又把我们带回概

念和心智的活动。

日常生活的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过程如何在睡梦中进行,如何形成念头和情绪,再让我们看看它

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运作。

    最好的方式,就是仔细观察一个喜悦或愤怒的动作。检视那个动作之后,你将发现在任

何情绪生起之前,总是有一个空间或缺口。在情绪的能量有机会生起之前的孕育时刻,是一

个清净本初觉醒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够的话,就可以在此刻瞥见真正的心性。若能如此,在

一瞬间,无明的符咒就会被破解,我们完全解脱了执著的任何需要或可能,甚至连「执著」

的观念都变成是荒谬多余的。在那个缺口的「空白」中,可以发现卸下任何观念、架构或概


念后的喜悦。然而我们却逃避它,反而在根深蒂固的习气驱策下,接受熟悉的、具有安慰作

用的情绪发作,执著于这种不可靠的安全感。因此,这就是从心性生起原本清净的能量凝结

成情绪形式的过程,而它本具的清净性就被我们的轮回观所污染和曲解,形成持续不断的日

常散乱和迷惑。

    诚如我所指出的,如果确实检视生命中的各个层面,就可以发现我们在睡梦中,或在意

念和情绪中,如何一再重复与各种中阴相同的过程。不管是生是死,在意识的各种层次中,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历经各种中阴境界的过程。而中阴教法告诉我们,正是这个事实提供了我


们无限解脱的机会。教法显示,中阴的特性、形式和独特的过程,提供给我们的,不是解脱

的机会,就是继续迷惑的可能。因为整个过程的每一部分,同时交给我们解脱的机会和迷惑

的机会。

    中阴教法为我们打开一道门,告诉我们如何走出那无尽的生死轮回、那生生世世反覆不

已的无明。更告诉我们,在这个生死不已的中阴过程里,只要能够认证并安住于心性之中,

或甚至只要能够对我们的心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就能够通过那道门,走向解脱。根据你所处

的中阴阶段,根据你对心性「见」的熟悉程度,以及你对自己的心、念头和情绪的了解深


度,解脱的方式也会不同。

    不过,中阴教法也告诉我们,心在我们活着时所发生的情况,也正是死亡时在中阴境界

会发生的状况,因为基本上生和死并没有差别;因为在「未破损的整体」和「流动的运动」

中,生和死是一体的。因此,十七世纪最有成就的西藏大师泽理纳哲朗措(Tsele Natsok

Rangdrol)就以我们目前对于意念、情绪、心和认知的了解,来说明四种中阴(此生、临

终、法性和受生)的修行法要:

    把这些无数的不同面貌看成是梦,

    是你的心的投射,虚幻而不真实。


    不要执著任何事情,安住在本觉的智慧中,

    超越一切的概念:

    这是此生中阴的修行法要。

    你很快就会死的,那时候一切都不能真正帮助你。

    你在死亡中所经验的,只是你自己的概念思考。

    不要建构任何意念,让它们消失,

    溶入你广袤的大觉自我觉察中:

    这就是临终中阴的修行法要。

    对于任何现象的生灭或好坏的执著,都是你的心。

    这个心不管生起什么意念,本身就是法身的自我光芒。

    不要执著意念的生起,

    不要由此形成概念,不要接受或拒绝它们:


    这就是法性中阴的修行法要。

    轮回是你的心,涅槃也是你的心,

    一切苦乐和一切无明都只存在于你的心。

    必须控制你自己的心;

    这就是受生中阴的修行法要。

    现在可以仔细地探讨某一个中阴,来看看我们的禅定修行、我们对于情绪和意念的了

解,以及我们在那个中阴的经验是如何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以看看在那个中阴的经验如何反

映到日常生活中。也许法性中阴最值得研究。在这个中阴,即将变成情绪的纯净能量,以心

性的本具光芒自然地开展出来。而情绪,就是现代人主要的、几乎挥之不去的执著。真正了


解情绪的本质,就能在解脱大道上有长足的进步。

    禅定的最深目标,是为了能够安住在本觉的状态中,藉以体悟不管心中生起什么意念都

只不过是本觉的展现,如同太阳和它的百万光芒是一体而不可分离的。诚如泽理纳哲朗措对

于法性中阴的描述:「对于任何现象的生灭或好坏的执著,都是你的心。这个心……本身就

是法身的自我光芒。」

    因此,当你在本觉的状态中时,当意念和情绪生起时,你要正确地认证它们的本来面目

和来源;如此,则不管生起的是什么,都是那个智慧的自我光芒。不过,如果你失去了本觉


原始的,纯净的觉察力,而无法认证生起的一切,它就跟你分开,有所区隔了。它会继续形

成我们所谓的「念头」或情绪,这就是二元对立的产生。为了避免这一点及其结果,就要像

泽理纳哲朗措所说的:「不要执著意念的生起,不要由此形成概念,不要接受或拒绝它们:

这就是法性中阴的修行法要。」

    你和你心中意念之间的区隔,以及产生的对立,在死后会特别显著。这说明心中生起的

念头,如果我们对它的真实性质没有认证,那么在法性中阴所显现的声音、光和光线,就会

变成客观存在的、令人惊吓的、外来的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境下,你除了逃离喜乐部和忿


怒部圣尊的灿烂光明,逃入阴暗的、诱人的六道习气光,还能够做什么呢?因此,在法性中

阴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认证那是心的智慧能量:诸佛和智慧光就是你自己的智慧能量,绝

对与你是一体的。证悟了这一点,就是不二的经验;进入这种经验,就是解脱。

    死亡时法性中阴所发生的事,与我们活着时在心中产生的情绪,是同一个自然的过程。

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认证出这些情绪的真实性质。如果能够认证情绪生起的本来面目……只不过

是吾人心性的自然能量而已,那么我们就可以免于情绪的负面影响或伤害,让它分解,溶入


广袤的本觉本初清净中。

    这种认证,和它所带来的解脱,一定要靠多年的精进禅修才能达成,因为它需要对本觉

有长期的熟悉和稳定。除此之外,我们无法达成大家所期盼的目标……从自己的习气和烦恼之

中获得解脱。中阴教法也许告诉我们这种解脱并不容易获得,但它的确存在,就是希望和启

示的巨大来源。有一个方法可以完全了解意念和情绪、心和心的性质、生和死,那就是达成

证悟。诚如我说过的,觉者视生死如掌中物。借用泽理纳哲朗措的话来说,因为它们知道

「轮回是你的心,涅也是你的心;一切苦乐和一切无明都只存在于你的心。」这种清晰的


认证,是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稳定,如果能溶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意念和每一

个情绪之中,就可以让他们获得解脱。敦珠仁波切说:「净化了大无明、心中的黑暗之后,

太阳的灿烂光明便持续地生起。」

喜悦的能量

    我常想到敦珠仁波切的话:「心性(心的本性)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性。」我怀疑中阴境

界所显露的三阶段的过程,不只如我们所发现的,可以适用于生或死的不同意识层次和不同

意识经验,还可能适用于宇宙本身的真实性质。

    我越思考三身和中阴的三阶段,就越发现其他精神传统的心要和许多看似不同的人类成


就,也有同样丰富的旨趣。我想到基督教以三位一体来代表神的属性和作为,从圣父的基础

地,透过圣灵的微细媒介,以人身示现化身为圣子基督。如果我们把基督看成化身,圣灵看

成报身,把两者的绝对基础地(圣父)看成法身,是否也可以启发出一些想法呢?在西藏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