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 >

第92章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第92章

小说: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订购一台急救医院。这是一种医疗机器人,用于事故、灾难抢救的。随机携带止血、救心、供氧、速冻设备。据不夸大的广告,只要受伤的人脑子没被打成浆糊,都能保住一份生机。

改装家庭医院,增加身体检查项目,什么慢性中毒、辐射畸变、重金属沉淀,能不知不觉要人命的项目全部都要每天分析。

向警方报案,怕见光的是搞阴谋的,不是被谋杀的。

警方不理会或者破不了案也不要紧,至少可以打草惊蛇——抓不住蛇把它吓跑也行。雇一个侦探社,这些家伙如果能给外星人提供点资料,王想的小命也就多点保障。

至于心理比较脆弱的爸妈那儿,请几个心理医生去缠缠他们,这些天他们也太兴奋了点,调理调理也好。

叶旭那里,也请个侦探社偷偷的去摸个底,顺带加强一下保卫。如果叶旭真的想对付我,不是精神出了问题就是被坏人要挟控制了。查查清楚,把最小的嫌疑也排除掉。一味的猜忌是最要不得的。

高调的宣传一下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欲,加上谋杀的渲染,如果张贵贵还想通过施压贷款银行和二级市场收购来逼迫王想减持股份,恐怕首先要面对千夫所指。

那些幕后的外国或跨国间谍组织,想要动自己恐怕也要三思而后行。除了本国,也是现在世界第一大国的国安机构,谁敢搞出大的动静来?

而发如雪那边,差不多应该已经摆平了吧?

哼,从此我出有盾、居有壳,不怕半死怕不活。谁能无声无息的杀死我?

看到还没到手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王想终于体会到了一个富豪的快感。

忽然间,王想又悟道了。

116章 悟是非道

看着大屏幕上银行专用页面上那跳动着的那长长的数字,王想突然又悟道了。

想起小时候,那时好像有很多的小东西诱惑小孩子的,价钱还贼便宜,大部分前头都冠着零字头,不要一个计量单位的。

可爸爸妈妈抱着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富什么不能富孩子的死柱子不放。不仅死抠住自己的零用钱不涨,还整天唠唠叨叨的数落自己那些宝贝。

王想是个听话的孩子,就此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能抗得住诱惑就不花那个零钱,每个月下来,还把自己存钱的小卡刷一刷,看着那稳定增长的数字,想象着能买多少小跳糖、变形泡…心里很充实的。

上了中学以后,开始集体生活,换了大卡,前十分之一的人生的全部积攒不知道扔哪去了。又后来了,收拾东西从家里滚出来,开始单身汉日子的时候,小卡从不知什么地方冒了出来,王想请狐朋狗友庆祝乔迁的时候,用它结的帐,一口气花的光光的,不用再费心保管它了,少了个负担。

该怎么评价小孩子的这种存蓄的行为呢?

小孩子,很傻的。头脑简单的评论。

小孩子,培养了节俭的习惯,很值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

据说人生的快乐是一个恒定值,小时候物质的缺乏会给以后的获得感增强基础。从人性上讲,快乐留在后面成功感较强,但从概率学上说,未来的东西未必实现,需要扣除折现风险。所以说,小孩子的事情,没有好坏的。这是水泥搅拌站的评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找个法官和稀泥。

世上的事情,如果不是生死攸关势不两立,非分出个胜负结束不了的话,大概都是一个不了了之的结局。特别是才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关心社会问题的话,往往发现讲道理是个很愚蠢的举动。

想当年,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标准答案,连作文用词,都不管老祖宗喜欢乱造近义词,而非要分出个正误来。而到了社会上,网络杂志学术刊物、砖家叫兽政府机构,汗牛充栋的文章辩论了几十年,都没辩清楚房价是高了还是低了。

社会问题真的是没有对错的吗?

当然不是。问题如同一个点,只要处于一个坐标图之中,那么它靠近X轴,还是更靠近Y轴,那是可以量得清清楚楚的。极限的情况,两者相等,事实也是清清楚楚的。

而这个坐标图的原点,也并不难找。即然是讨论问题,当然是有共同点可以找的,至少名分上的大义,就是现成的选择,否则的话,就不用讨论问题了,直接刀枪相向吧。

如同股价的高低,对满仓的人来说,股价太低了,涨的越多越好;对没股票的人来说,股价太高了,赶快跌下来才好。而对于经济来说,是确确实实有一个指数水平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倒霉催的是,多空双方并不是找不到这个坐标图,而是都拿这个坐标图说事,于是自然是胡说八道漫天飞了。

而善恶难辨更是不合逻辑到离谱的地步了。

善恶,本身就是讨论过定了性的东西。而且厘定善恶的坐标原点,还是有着最大公认值、最有历史的一个原点。那就是法律,就是道德。

法律和道德也在不停的改变,但变的并不快。而且,法律和道德,有着强制性。在讨论善恶问题上,那是规定好的坐标。

在有些深奥而公众不熟悉的领域,太多的未知会隐藏原点的位置,搞出许多的疑似原点来,让本来就距两轴相近的坐标模糊不清——大多数都是这些专家别有用心,试图浑水摸鱼。

判断,本来就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不要说判断有多么的困难,多么的不易。如果你连一辆汽车放在那里认不出来,还不能说你笨,那么该怎么形容开车、造车、发明车的人呢?

当然,对原始人来说,汽车就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辨认的东西。

我们中国人的逻辑天赋不是很强,但绝不是全笨到了思维混乱的程度。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故意的搅浑水。而且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的言论压制程度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遗症之一就是中国的语言很模糊、很多义。后遗症之二就是民众的心理很逆反。

善恶的问题先不去想他,那是社会的大事,眼下需要解决的是小孩省钱对不对的问题。

貌似无解——对中国人的模糊哲学来说。

东方哲学的毛病是太早熟、太高度。

笔者劝人什么事的时候,总是劝人再把眼界拔高一点——人家一句无心之言难听点算什么,你只要把自己拨开两米不就听不见了?丢掉百十块钱难过什么,不过是存折上的数字变动个尾数,对人生有何影响?

拔高眼界,可以把世界看得更全面,但同时也看得更不清楚。有助于理解,但有害于了解。

笔者劝人,对方不是哲学家,也没人把笔者当哲学家,所以有益无害。

而东方哲学是培养民族气质的,一句上善若水、一句天人合一,拿着骨头棒子的老祖宗一下子就把眼界升到星系外面去了,反正什么也看不见了,就闭上眼界慢慢悟吧。

而把事情导入逻辑的轨道,什么问题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就以小孩存钱而言。

小孩子的收获是什么呢?长大后的一顿饭钱、家长或多或少的夸奖、小心眼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训练了价值观和财富感。。。。。。

小孩子失去的是什么呢?无数次消费快感、多多少少讨好小伙伴的机会、领导能力和能挣会花的激情。。。。。。

表面上看,似乎失去的更多。但如果领袖培养成了纨绔、有了家累以后还是月光族、只能靠酒精和烟草刺激快感。。。收获的未来又似乎更大。

推理一,失去和收获基本相当,得失看未来。

第一步,和东方哲学的结论基本一致。最高深的其实是最浅显的,古老东方的道理,都是不错的。

对逻辑来说,第一步没有结论,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重要的是,找出下一个原点。。。。。。

……………………………………………………………………………………………………………………………………………………………………………

学术文,写的太累了,下一章开始畅快淋漓的大场面了。。。弱弱的求推荐票。

 

117章选择命运的人

直接得失是分析第一步,如果分析结果很明确,那么下一步需要做的是看看有没有改变结果的方法。如果分析结果含糊不清,那么进行分析第二步——通常是背景。

小孩子储蓄行为的背景是家庭。

小孩子是否管钱,是父母的选择。父母给小孩子多少零花钱,怎么控制小孩子的开销,是教育的一部分,和父母对小孩子的期望值、自身的素养、客观的条件息息相关。这说起来是另外一本专著,需要小孩子作出决定的是选择顺从、逆反、改变及其他。

如果小孩子是超越父母的天才,选择改变,影响甚至引导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方案。退而求其次,顺从是次优也是最容易最多人次的选项。因为父母理论上是这个世界上你最可以信任的人,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赋予了自身成败的经验。

结论很清晰了,顺从父母的意愿,是获得最多、失去最少的方案。而且,最后你还会发现,其实小孩子是不是存钱,和小孩子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头的开销都是父母掏的腰包。如果说,小孩子因为储蓄而失去太多的话,那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或者家境出了大问题。

数学老师告诉我们,有了答案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换一种方法验算一遍。

逻辑的结论,最好也要验算一遍。

分析的第三步,是假设情况完全相反是什么样的。

代入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如果你对现状还满意,得到的通常是好奇和恐惧;如果你对现状基本满意,得到的通常是恐惧和激动;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得到的通常是茫然和怀疑。

是的,境况越差,越害怕剧烈的变化。我们人类也还是生物,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适应环境的。通常我们瞄准的羡慕对象或者说是嫉妒目标,都是和我们差不多而情况稍微好一点的朋友同事之类。

矮个宅男绝对不会把自己当成姚明,也许会代入一下丁俊晖,但如果让他再活一次而且自主选择命运的话,十有八九还是宅男。

遗传,没有基因的遗传。当我们被命运选择了父母的时候,它同时也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