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崩泪流 >

第93章

天崩泪流-第93章

小说: 天崩泪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我将自己家的喜账簿翻开看了看。果然,第一、第二个名字下面写有“内收”的字样。只不过那时的国家主席和总理还是毛泽东和周恩来。
  父亲知道,在这么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不宜去晚。因此,再叮嘱我一声“万事细心再细心”之后,便让我赶快去堂哥家了。
  来到堂哥家,我就知道,自己来得只早不晚。我看到了一众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打扫的打扫、贴双喜的贴双喜。反正还没到记账的时刻,于是我也就帮着忙活了起来。
  没多长时间,婚庆公司就有人到了,在众人的帮助下,巨幅的红色恭祝之词就在大门处被撑了起来(那是塑料大门,充气之后,就会鼓起来,圆柱型的两个门柱和横梁上各挂着预先准备好的恭祝之语)。与此同时,音箱也已经安装完毕。在轰鸣轻快的乐曲中,张贴着许多红色双喜的堂哥家中就处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好一阵忙碌之后,堂哥家才开始吃早饭。虽然堂哥盛情邀请,但我还是以吃过为由婉拒了。


第155章  走马上任
  寻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向堂哥要来喜账簿和黑色水笔,我这个临时的“账房先生”也就正式走马上任了。
  果然不出所料,喜账簿是现在格式的。我首先在封面的左侧写上堂号,然后在右侧写上日期。翻开到第一页,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名字先行记上,每个人的礼金皆是一万元,当然不忘父亲的嘱托,在下面用小括号标注上“内收”字样。我的准备已然就绪,现在就只等各方亲朋好友前来登记了。
  也许是深悉“红事不开头”之习俗,因此,虽然已经陆续有人前来,但却没有一个前来登帐。正在我倍感无聊之际,堂嫂叫我前去帮忙。反正无事可做,我当然乐得前往。
  来到二楼,我和堂嫂一起数起装着糖果和香烟的礼盒来。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在亲朋好友出礼登记之时,主家必须还礼。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的传统思想。喜事,所还之礼即是喜糖和喜烟。堂哥家早就准备妥当,已经将喜糖和喜烟统一装在了一个精致的红色礼盒之内。
  我将堂嫂估计差多够了的一个个礼盒用大方便袋提了下来,放到我登帐的座位一侧。
  堂嫂提醒我说:“在发礼盒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醒人家,这里面也装了香烟。”
  我知道堂嫂的意思,这是为了防止有些不知情的客人以为里面就只有糖果而看都不看就将整个礼盒丢给小孩子了。
  在我应答一声之后,堂嫂就风风火火地忙活其它事情去了。
  终于,有人走了过来。我这个等了半天的“账房先生”总算是真正开张了。说实话,那时候的我心中还有些小兴奋。写上名字,记好金额,点好无误收好之后,再将相应礼盒奉上,当然没忘记提醒:内有喜烟。自问做得有条不紊。我这个人,虽然临场应变能力不强,但凡事喜欢预先设想周全,因此做事素来稳重。我这样的办事风格,其实还是蛮适合做账房的。
  正在我沾沾自喜之际,很快事情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众亲朋好友见已经有人开始登记,也许是再无顾忌,也许是出于从众心理,反正,正不紧不慢登帐的我,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波登记小高潮。
  当四周被众人围满之时,我的压力陡然大增。这种事情,可没人会排队啥的,只顾着登记的我,自是搞不清楚谁先谁后。可是,围在我身边的众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无所谓前后的,有不少人都想抢在前面。于是乎,原本清静的场面,一下子就被抢先的争吵声破坏殆尽。混乱无序的嘈杂,不断地冲击着我原本沉稳的心境。再加上不断地登记、点数(金额)、发放(礼盒)以及提醒(内有喜烟)的繁琐,我的大脑似乎也随之渐渐混乱了起来。
  听起了简单,但一个人同时操作多项事务且要不断应对各式人物,真正做起来,还是颇费心力的。就在因为有些应接不暇而感到越来越焦躁的时候,我突然心中一凛,随即意识到,自己一定要保持沉稳,一定不能乱。一旦真正心烦意乱起来,那么就十有八九会出现差错。无论是忘了给别人礼盒,还是金额方面的差池,都势必会影响到原本喜庆的氛围。堂哥对我家好得几乎没得话说,因此,在堂哥家这个最最重要的日子中,绝不能因为我的疏忽而给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乱。我狠狠地甩了甩头,将心中所有的烦躁都甩了出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外界冰冷气息的刺激下,我的头脑再次恢复了清明。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当然,围在我周边的可不是“敌军”。不过,意境确是相同的。我可不管一起来了多少人。反正,只要接手一人,我就会严格按照自己所预设的程序一步步地来。首先,问清楚对方的名字。作为“账房先生”,最为忌讳的就是记错名字。同样的发音,可是有很多不同的汉子的。只有问得明明白白,才不至于出错。其次,就是用大写字体记上礼金的数额。中国的汉子十分神奇,用大写字体所记金额是很难更改的。然后,我会根据对方所报礼金数,收取实际的金钱。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最为耗时的。因为我不仅要清点纸币而且得简单辨别真伪。只是一百、两百的要好一点。但,不少人的礼金都是超过五百,多的甚至达到了两千。这就给我的清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最后,我会将刚刚登记的这户人家的礼盒送上,并提醒里面有香烟。虽然一下子围上了不少人,但我自始至终都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一个接着一个地登记,倒也一直并未出现什么差错。
  在偶尔的清闲之际,我会将所收的全部礼金进行再清点和整理。一千元为一个单位,一万元就用皮圈将其勒到一处。然后,将清点出的数额与喜账簿上所记金额两相比照,看看数目是不是吻合。当然,在喜账簿上,我也会在每逢五千、一万的整数之地做上记号,以方便以后的清点和对照。
  在两拨小高峰之后,母亲就带着父亲来到了这里。将父亲搀扶着躺到床上,母亲即发现了问题所在。因为,母亲看到我所收的礼金全都直接码在桌子上。
  很快,母亲就从堂嫂那里拿来了一小公文包。“将钱放到包里。”母亲微笑着对我说道。
  我自然会意,接过公文包,即刻就将全部礼金放到了包内。人多手杂,将现金直接放于桌面之上,其实是相当危险的。而且,许多时候很容易会引发误会。有了公文包,我每收一户,就将金钱放置包内。如此一来,桌面上的现金自然就是刚来之人所带。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母亲的到来,给我带来的帮助可不仅仅是这个。因为,原本说好了的,是由我和堂哥的姐夫一同记账的,所以将公文包给我之后,母亲又忙于寻找起堂哥姐夫的踪迹来。


第156章  意外连连
  堂哥的姐夫其实已经来了,只是,看到已经有人坐镇,他便乐得清闲,隐在一边跟人拉起家常来。母亲是长辈,虽然年龄并不比他大多少,但母亲的意思,他也不便违逆。
  有了堂哥姐夫的加入,我的工作明显轻松了起来。在我记载名字和礼金数额的同时,他就帮着点数以及发放礼盒。现在,即便是被围个水泄不通,我也能应对自如了。
  生力军的加入,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再也不需要寸步不离了。原本只是一个人,已经收取了大量现金的我,就连上厕所的空挡都没有。因为,涉及巨额资金,可没人敢承担责任。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谁也说不清了。因此,在堂哥的姐夫到来之前,即便是没人过来登记,我也无法离开半步。现在好了,只要将现金和登记的数额核对无误之后,我就可以短暂休息片刻,出去溜达溜达、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了。
  这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减少,也是责任的减轻。既然是两人同时登记,那么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也必然是两人共同承担。当然,两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协力合作,也无形中减少了出错的可能。
  临近中午饭点,婚庆公司的音乐开始鼓噪了起来。这给我这个临时账房先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嘈杂的声音会严重干扰我听取前来登记之人所报出的信息。当然,就算没有这些麻烦,我也不会喜欢,因为,父亲正躺在床上休息呢。我担心如此响亮的音箱,会影响到父亲。只不过,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这种厌恶和不快是不便表露出来的。
  好在,那时,来登记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已经过了十二点,想来该来的应该都已经来了,而且忙于后勤的也已经开始往桌子上端冷菜了。既然,我们的临时办公桌被毫不留情地征用了,那么,我和堂哥的姐夫也就干脆暂时收工。
  最后清点一下现金,幸运的是,数额跟账簿完全吻合。这个工作是由我开始的,收尾的事情自然也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我将上午所收现金如数上交给堂哥,并让其看了看上午的账目。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这样清清楚楚的账目,之所以要让堂哥过目,就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如果下午再有人来,那么,我也好直接接着上午的账目继续往下登记。这样,下午所登记的账目就自成体系,与上午毫不相干了。如此一来,我和堂哥就都无需再惦记上午的账目了。
  冷菜已然上桌,饥肠辘辘的一众亲朋好友自是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只是,左等右等,这饭局就是迟迟没有正式开始。
  正当众人疑窦丛生、议论纷纷之际,一道小道消息及时席卷而至。原来,饭局一直拖着是因为,接新娘(堂哥的儿媳妇乃是外省之人,因此得长途跋涉地将新娘从大老远的地方给接过来,据说,接新娘的一众车辆昨晚十二点就出发了)的车在高速上被堵住了。估计得要再等上一段时间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众围坐于饭桌之上的亲朋好友又再次散了开去。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