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崩泪流 >

第39章

天崩泪流-第39章

小说: 天崩泪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同一医院,但十有八九是因为利益的缘故,从一科转到另一科,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据说,中年人送了红包的。记得中年人说那人可是很好的,坚决不收。至于到底有没有收,我现在也记得不是十分清楚了。反正,最终,在骨外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中年人的母亲终于从二十一楼搬走了。
  哎,利益害死人啊!很多医生在利益的驱使下,都将有主车祸者看做一大大的肥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为了“钱”,也是情有可原,但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医生,本应该是救死扶伤的。但现在,我却看到了一位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不顾自己的能力,无限拖延病人的治疗时间,最后导致病人病情不断恶化的不良医生。常言道:庸医误人。现在,我深深的体会到,医德缺失的医生绝对要比庸医可怕得多。
  搬离之后,中年人只上来过两三次。通过不多的几次交谈,我知道中年人的母亲最后还是动了手术。只是,由于被耽搁了不少时日,中年人的母亲不知道要多忍受多大的痛苦。好像,这次手术,骨外科的主治医师得先将中年人母亲的膝盖骨给敲碎。哎,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紧随着中年人的母亲而来的,是个年龄更大的老奶奶,八十多岁了。小伙子的母亲不止一次地说(当然不是当着人家的面):不知道,她的子女怎么想的,都这么大年龄了,居然还要被弄到这里来受罪。看过父亲刚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个模样,我也有些认同。二十一楼的病人所动之手术,就算对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活受罪,更何况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呢?
  小伙子的母亲是个直性子,对于新搬来的老奶奶这一家子,就不止一次地表示过不满。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她生孩子的时候,肯定还没计划生育,因此子女也就显得特多。老奶奶的子女们,似乎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孝心,因此只要有空的就全部留在了医院。因此,一时之间,整个病房就显得拥挤了起来。
  老奶奶家来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却不多。比如,老奶奶手术后,听到其咳嗽,好多次,居然没一人有反应。小伙子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会出言提醒道:“某某,快给老人家擦唾液啊!”小伙子的母亲有时候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某某,怎么像个呆子呢?”在我的印象中,老奶奶的众多子女中,似乎就只有一个女儿有些担当。其他人,在病房中也只不过起到占据空间、消耗口粮的作用。
  父亲也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脾气,丝毫不顾及别人是否会生气。“某某,你不如回去,在这里不仅什么都做不了,相反还给送饭的人增加了负担!”虽然父亲的话直言不讳,但那些起不了丝毫作用的子女们就是一个也不肯回去。用父亲的话来说:“其他人哪知道他们在医院都干了啥?”言下之意就是,别人还都以为他们在医院尽心尽力地侍候老人呢。原来,孝顺也是可以伪装的!
  你们想想,我会跟如此虚伪的人有多么深厚的交情吗?后来,小伙子一家也走了。从此,我就没有再与其他后来者建立起之前那般深厚的友谊。


第065章  臭气熏天
  小伙子的父亲由于过敏的问题,在病房多住了四五天的时间,但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在我们前头出了院。临走之前,他们将自己所用的食用油留给了我们。从相互交谈中,我们知道小伙子一家在住院期间也是找了人的,他们所找的乃是副院长,具体是哪一位,他们倒没说。但县官不如现管,在手术之前,他们还是给主治医师送了红包的。为了自己的亲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这样的忙活似乎并没有白费,在出院的时候,他们的费用倒也报得极高。后来,我算了一下,应该有百分之七十。而我们的主治医师曾经跟我们说过,我们家只能报销百分之四十左右。唉,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人们如此热衷于找关系了!
  接替小伙子父亲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令人作呕的脚臭味。唉,他这个农民倒也地道得可以啊!陪同着老头子而来的是一个全身透露着粗气的中年男子。
  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当然不可能看不起他们,但也许是由于年龄的差别、也许是因为文化的差距,我怎么都没办法跟他们聊到一处去。我跟他们,更多的是出于礼貌性地机械对答。这让我更加怀念起与小伙子一家和谐相处的温馨时刻来。
  对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脚臭)的,起初只有我一个,因为父亲的床跟他们家的是紧靠在一起的。而且,由于他们还要到第三天才动手术,所以,老头子和他的儿子并没有在病房逗留太长的时间。但自老头子一家正式住进病房以后,整个病房的就无人不对他们一家留下最最深刻的印象了。
  老头子有两个儿子,第一次陪同他过来的是二儿子。待老头子动手术的那一天,他大儿子也不得不过来了。不愧是他的儿子,这两个粗里粗气的中年人的脚臭味,完全可以与老头子相“媲美”。晚上,当这二人将鞋脱了之后,整个病房很快就被一阵又一阵恶臭所充斥。不得不佩服这兄弟二人,对自己的脚臭居然“熟视无睹”,不多时,这两位居然就鼾声如雷了。
  父亲已经睡着了,虽然有恶臭,但却未能察觉。最先倒霉的就是我了,不仅离得近,而且为了父亲还在坚守着岗位。背后那一阵一阵的恶臭,虽然非常成功地赶跑了我体内积蓄的瞌睡,但时间长了,哪能受得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就推了推睡在床上的老二。待其醒转后,就非常委婉地提醒他去洗个脚先。不知道是因为他反应迟钝,还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困了,在答应了一声之后,居然依旧一动不动地躺着。没多长时间,就再次发出了鼾声。
  喔靠,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我在心中无奈地悲鸣一声。
  当然,心怀强烈不满的,可不仅仅是我一人。北面床上的,虽然能够发挥作用的没几个,但他们的优势就是人多。在阵阵脚臭的侵袭下,早早入睡的他们,大部分从睡梦中惊醒。悲催的是,醒来之后,他们发觉这并不是噩梦。臭气越来越浓了。循着臭气而去,很容易就找到了源头。
  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的子女们,年龄可不比那两个中年人小。加上,他们可没我这么好脾气。携带着被“吵”了好梦的怒意,毫不客气地将两个鼾声如雷的中年汉子推醒。
  “这,这是怎么了?”兄弟两睡眼朦胧地茫然问道。
  “你们自个儿闻闻?”其中一人气愤地反问。
  “闻?闻什么啊?”老二一脸地不解。
  “闻什么?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己的脚有多么臭吗?”这下子,围上来的众人就更加气愤了。
  “脚臭?我好像没闻到啊!”躺在地上的老大有些神志不清地辩解着。
  “哼,等你闻到了。我们就得全被你们兄弟俩给熏死了!”其中一人几乎是咆哮着说道。
  看到兄弟两依然无动于衷的模样,另一个忍无可忍的几乎满眼喷火的怒叱道:“你们俩还赶快去洗个脚!”
  在众人的怒火中,这似乎疲惫至极的兄弟俩终于不情不愿地爬起来洗脚去了。
  “这都是什么人?”一人感慨道。
  “他们怎么一点公德心都没有呢?”老奶奶的一个女儿(看上去就是相当彪悍的一农村妇女)有些夸张地大声嚷嚷道。我知道,她是故意说给正在卫生间洗脚的那兄弟俩听的。刚才,就数她叱责得最凶。
  “哎,难不成当这里是他们自个儿的家了?”在其中一位无奈地叹息声中,众人再次回到自己临时的卧榻之处,很快,这些情绪激愤的子女们就全部陷入到了梦乡。
  唉,可怜的老太太。此时,无限感慨的终于轮到我了。因为,老奶奶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没多久。但就在老奶奶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的一众“孝顺”的子女们居然全部自顾自地睡觉去了。
  脚臭加之没有公德心,是我们对新近加入的老头子的两个儿子的一致认识。
  第二晚,这兄弟俩依然我行我素。病房中,忍无可忍的其他人再次在叱责中提醒他们洗脚。
  第三天早晨,老头子从重症监护室回到了病房。好在老头子经过这两天的完全释放(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病人是不穿鞋袜的),脚丫子已经不似之前那般臭气熏天了。但,也正是由于他的到来,兄弟二人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原本清闲的时候,他们都洗脚,现在忙起来了,当然更加顾不上洗脚了。于是,第三天晚上,这兄弟俩依然是在大家的责备声中才不得不去洗臭脚丫子的。
  第四天、第五天,依然如此。就这样,没几天,我们对这兄弟俩的认识除了脚臭和没有公德心之外,就又多了一条——没记性。当然,这里的“没记性”其实更多地彰显了他们二人极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平时,他们能够多注意点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漱习惯,那么也就不至于会搞得“民怨沸腾”了(仅局限于我们病房之中)。


第066章  不同待遇
  这俩乡下汉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完全可以用“可恨”二字来形容。鲁迅曾经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这里,我想将这句话反过来,即“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在他们刚来的时候,正好跟办理出院手续的小伙子一家照了面。出于好意,热心的小伙子母亲就送红包的事情对他们俩做了适当地提醒。当时老头子和他的二儿子都表示,他们医院有熟人,不需要。闻言,我告诉他们,我们在医院也有熟人,但我们还是送了。不过,这两位的回答,几乎有些让人啼笑皆非。这一对父子皆表示,他们问过了,但主治医师说不要。由此,就不难看出他们淳朴得几乎不通世故。
  待他们离去后,病房中的人一致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