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崩泪流 >

第140章

天崩泪流-第140章

小说: 天崩泪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都不请军乐队的话,那么左邻右舍的会怎么看你?你父亲的后事就这么一次,可不能舍不得钱,否则谁能保证人家背后不叱责你不孝顺?
  其实,这倒也并非危言耸听,如果姐姐在人家话说到这种程度的份上还坚持不肯请军乐队,那就必然会被许多人背后戳脊梁骨了。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姐姐终于没能顶住那巨大的压力而妥协。最终,姐夫和姐姐还是决定请军乐队了。
  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而且现在,这些几乎全成了姐姐一家的事情,我自不好再多说什么。但,最终我还是跟委托人交代了又交代。一,我们家绝不搞“替哭”这一套;二,除了预先讲好的军乐队的价格之外,绝不能再额外要钱。否则,在事情完结之后,我定然会不讲情面地坚决阻止姐姐付款。


第233章  玄不玄乎
  我的话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那委托人最终保证,整个过程之中,只有两次是必须要给钱的。既然姐姐已经跟人家都谈好了,那么我自不能太过分。在对方已经妥协了情况之下,我再次强调,每一次每人只给五元钱,给了之后,就不能再要。委托人在认为我也已经妥协了情况下,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下午,就开始陆续有亲朋好友过来了。这样的大事,自然少不了礼尚往来,因此,每个前来的亲朋都是带着礼金而来的。虽然我们这里有“红事不开头,白事不收尾”的说法,但亲朋们在来了之后,并未急于登记礼金。因为,起初的时候,我们还没能安排好账房先生,就是他们想登记,也找不着地儿。
  按照惯例,我自然还是一直守候在父亲身旁。每当有亲朋过来,其实不管有没有地方登记,都不会影响到他们对父亲的祭拜。祭拜,也是每个到来的亲朋好友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只要有人祭拜,我就都要下礼,并在坛子内点燃黄纸。来的人越是多,我就越是走不开。因此,自父亲安然地闭上双目之后,陪伴在父亲身旁时间最长的就属我了。
  下午,自第一位亲朋过来,我就注意到了没安排账房先生的问题。一来,我的职责就是寸步不离的守候在父亲身侧,因此根本就没办法走开;二来,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找谁来担任账房才比较合适。我虽然一直在盘算着如何解决账房的问题,但由于这两方面的障碍,所以一直没能找到解决之法。
  接近傍晚时分,我们家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其中,有一位是母亲的姨弟(对姨娘家比自己年龄小的儿子的称谓),他在跪拜之后,就坐到我的身旁,有一句没一句的跟我闲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就听到“啪”的一声。原来是放在冰棺之前的活鱼从水罐里蹦了出来。那时,我正在点黄纸,因此母亲的姨弟就上前一步,将那条正四处乱蹦的鲫鱼给逮起来再次放到水罐之内。这个条鲫鱼就是在供奉整猪整羊的时候给放到冰棺之前的。既然是活鱼,那就不是用来供奉的。
  当然,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即便是不供奉整猪整羊,那这条活着的鲫鱼也是必须要有的。当时,我们并未准备活鱼,在即将开始供奉之时,还是我家后面的一位非常热心的老大爷临时为我们抓的。农村,虽然经济落后,但却民风淳朴,热心帮助别人的大有人在,而且这样的帮助往往都是不图任何回报的。所以,我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感觉,住在物质生活富裕但却为人冰冷的高楼大厦里面的城里人,未必就会比我们村里的人生活得温馨。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在母亲给鱼钱的时候,那位老大爷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收。老大爷说,这条鱼他自己都没花钱(老大爷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野生鲫鱼在城里菜场上的价格可远比人工饲养的鲫鱼高得多了),又怎么好要我们家的钱呢?后来,在母亲强调这种事(白事)是必须要收红包的情况下,老大爷才万般不愿地取了五角钱。
  活鱼的具体作用,我并未深入考察。在我的理解之中,它似乎是用来寄托灵魂的。因为,最终,这条鲫鱼并没有被放生,而是在父亲落葬的时候,被安放到了木棺之下。这条鱼,就成为了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个非常不幸的活祭品。不过,我觉得,当时抬棺材的人这么做,似乎并不是将它看成祭品的。从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将鲫鱼弄死的谨慎模样,我就能察觉到其中定然含有深意。也许,我的理解是错误的。在封建迷信思想中,人死之后,灵魂就会脱体而出。而在引魂灯的指引之下,最终,有些迷失的灵魂会找到回家的路。灵魂,是需要寄体的。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在落葬之前,人们才会在灵位之前放上一条活鱼。当死者的灵魂归来之际,就会在肉身的吸引之下暂时依附到活鱼身上。当然,离体的灵魂是不能再次回到生机断绝的原本肉身里面去的。否则,那还不尸变了啊!然后,寄生于活鱼身上的灵魂自会一直盘绕在肉身之旁而不肯离去。当落葬之时,人们就会将带着死者灵魂的活鱼连同水罐一同放于墓穴之中。切忌,在整个过程之中,鱼是绝不能死的。否则,灵魂失去了寄托,必然会游离而去,到时候无法再次与肉身会聚的灵魂就很可能会成为游魂野鬼。
  似乎有些玄乎了,可是,封建迷信思想很多本就是些玄乎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我并不是相信封建迷信,而是基于封建迷信思想,对这一现象做出一定的个人理解。
  还别说,当时那条鱼仿佛真就被父亲的灵魂给附体了。从上午供奉之后,一直到现在,这条鲫鱼基本就没怎么闹腾过。但,就从母亲的姨弟到来之后,它就如同转性了一般,开始折腾个没完没了。
  最初,鲫鱼是从水罐蹦到桌面上的,但这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在母亲的姨弟将鲫鱼放到水罐之内,跟我有一搭没一搭还未曾聊到几句,那条鲫鱼就又蹦了出来。造成严重后果的有两次,一次是蹦到盛油的瓦罐里(引魂灯需要不时地添加灯油,因此为了方便,我们就将装有油的瓦罐给直接端了过来),将供桌上给溅得到处都是油。当然,我们首先要处理的可不是溅出的油花,而是造成“严重破坏”的罪魁祸首——鱼。赶紧地将鱼拿到井边,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再次投放到水罐之中。因为,此时此刻,它可是万万死不得的啊!最后一次是,鲫鱼猛然间蹦起老高,然后居然一下子就掉到了焚烧黄纸的坛子之内。这一次,可将我们吓得够呛。幸好,当然我没有燃烧黄纸,否则,这位就会直接变成烤鱼了。在及时的抢救之下,这条闹腾的鲫鱼居然又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鲫鱼的闹腾,仿佛就是父亲在不断地提醒一般,最后,我终于领悟,自己面前这个与自己闲聊的人,不恰好就是账房先生的最佳人选吗!因为,母亲的姨弟是位即将退休的小学教师,对他来说,当一回账房,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第234章  舞台选址
  “舅舅(对母亲姨弟的称呼,在我们这里不管是母亲的堂弟、表弟、姨弟,还是其它什么弟,都一律称呼为舅舅,就如同亲舅舅一般,绝不在前面加上‘堂’‘表’‘姨’等字眼,以显示出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我想拜托您一件事?”
  母亲的姨弟见我说得郑重,就有些疑惑地说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不过,你舅舅我可不是什么大人物,未必就能帮上什么忙。”
  “舅舅,你自谦了。这件事,你肯定能帮得上忙。我想请你帮我们家登个账。”
  “这个肯定没问题!”母亲的姨弟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白事记账簿(跟红事记账簿不同,它是完全用白纸装订而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衬托出当时悲伤、哀默的气氛)、黑色水笔以及一个用来装钱的手提包拿给母亲的姨弟之后,就继续守候在父亲的身旁。说也奇怪,自账房先生的人选确定了下来之后,刚刚还折腾个没完没了的活鱼竟然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这动静之间的转换居然是那么的突兀。倘若不是深信了几十年的无神论的最终防线的坚守,那么,说不定,我就真的相信,这确实是父亲灵魂在提醒了。
  在母亲的姨弟这个账房先生正式走马上任之后,已经聚集于我家的一众亲朋好友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红事不开头,白事不收尾”的规矩,所以,没人希望自己落于人后。在一阵争先恐后之中,母亲的姨弟就开始焦头烂额地忙碌了起来。好在,白事并不像红事那样需要发糖、发烟,否则,他恐怕就更加忙不过来了。
  高潮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当聚集于我家中的亲朋们都登记完毕之后,母亲的姨弟终于开始变得清闲了起来。偶尔走上前去的一两个人,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压力。看着他那从容以对的模样,我就知道自己算是找对了人。他绝对是经常替人家记账的老手。突然间,我感觉自己精神一阵恍惚,然后,就有些弄不清楚,这到底是我还是父亲认人认得准呢?
  下午,军乐队准时地来到了。他们到来之后,第一要做的就是搭建舞台,因为,军乐队除了充当司仪、演奏哀乐之外,还承担了表演娱乐的重任。要搭舞台,首先涉及到的就是选址的问题。那时,我们家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亲朋好友,闲来无事的他们自然就好奇地围了上来。
  “今天,大家肯定会在雨棚下用餐,我看不如就将舞台搭在这块空地上好了。”其中一人指着雨棚西边的空地说道。
  “不行,不行,人家白事哪有面朝东方的?”
  “不错,这舞台应该朝西面比较好点。”
  这话里的观点可能跟佛教所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有一定的关系。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我们这里的人一般都希望自己过世的先人能够荣登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如同西方人那般想进入天堂。所以,将舞台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