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金闺记 >

第158章

金闺记-第158章

小说: 金闺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清阳公主怎么能忍心让女儿去和亲?
  仿佛知道母亲在想什么一般,王琳芝抱住了她的手臂,“我昨晚做了一个梦,回纥可汗伏地匍今年年底会死于内乱。
  听她这般一说清阳公主更担心了,“那阿娘就更不能放心了。”
  “阿娘不用担心,我派去蜀地的人已经回来了。蜀乱一时半会儿肯定平不了的,皇上操心那些事还来不及,怎么有心思嫁公主?”
  人活一张脸,树靠一张皮,越是上层的人越要如此,更不说用说皇上。
  昌盛帝虽然有往昏君的路上走的苗头,但那也毕竟是需要时间的。
  那晚做过梦之后,余下之事也被她全部回忆了起来。
  当时顾钺告诉她程静姝做了贵妃,她怎么也不相信,顾钺便将她放在马车里,带到了外面。
  她找许多人打听了此事,才发现居然是真的。
  “程静姝不是嫁给了七皇子,怎么又成了贵妃?”
  “她确实嫁给了七皇子,做了皇子妃,但是后来七皇子去给宁王守孝去了,再后来程氏出家做了道士,然后入了宫……”
  昌盛帝居然荒唐到抢儿子的媳妇!
  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那她的灭门之仇,岂不是一辈子也报不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好好活着,看着大周是如何由繁盛转为灭亡,然后去慰告你家人的灵魂,让他们安息。”
  也是,不亲眼看着程氏死,她如何有颜面到九泉下见自己的亲人?
  没过几年,叛军攻到京城,昌盛帝仓皇出逃,半路上逼死了程氏。
  她悄悄地用打碎瓷盏划破了手腕。
  没想到还能重活一世,如今程氏已经染上了脏病,不仅昌盛帝看不上她,就是七皇子也另娶了他人,程氏这一辈子只能在庄子上终老。
  *
  东宫内,太子妃正将王琳芝托小薛氏带来的书信交给了太子,“琅琊郡主问咱们想不想给丽妃娘娘正名。”
  太子皱眉,丽妃早已经将当日的事情和盘托出,告诉了自己。依着王琳芝那锱铢必较的性子,不亲手弄死他的生母,他就该庆幸了,还想借王琳芝的手洗涮冤屈?
  太子根本不相信这件事,可还是有些好奇王琳芝到底给他的是一封什么样的信,所以他很快地将那封信当着太子妃打开了。
  可里面什么都没有,唯一白纸而己。
  王琳芝现在还有心思来捉弄他?
  太子妃只觉得很尴尬,也没管太子有没有听,先提醒太子王琳芝可以梦到以后的事,然后又将小薛氏见到王琳芝之后的话全讲了出来。
  太子一听到王琳芝问皇陵的事,一下子站了起来。
  “不用她帮忙,我们也可以洗涮母妃的冤屈了,而且还可以送给琅琊郡主一份人情,这样咱们就不欠她了!”
  太子妃一脸茫然,想了三天,也想不通皇陵和丽妃有什么关系。
  等到第四天晚上,下雨了。
  春雷阵阵惊人心,雷劈塌了刘太后的寝陵,又将吴惠妃的坟劈塌了一角。
  满京城都是吴惠妃用厌胜之术暗害王皇后的流言,刘太后是帮凶,丽妃娘娘是被诬陷。
  皇上大怒,觉得必定是王家或太子在背后做了手脚,可却没找到证据。
  这一场春雨,整整下了近一个月,耽搁了不少春耕。
  很快到了初夏,天不仅没转晴,而且经常大雨倾盆。
  很多抢着种下的春苗因为不能锄草,所以全荒废了。
  昌盛帝半推半就,借上天示警一说,又下令让人彻查当年的厌胜事件。
  虽然时间久了,不好查,但昌盛帝却下了决心。
  同时开始命人秘密地搜起王庶人来。
  可要想在千千万万人中,找到一个人,无疑是难于上晴天。
  京中流言四起,说是因王皇后的事,所以才被上天示警。
  当年吴惠妃就是被雷劈死的,现在又劈她的坟,还牵扯到太后!
  为了皇室的颜面,昌盛帝果然命人将丽妃从冷宫里放了出来,黑锅全给吴惠妃背了,并且也给王皇后正了名。
  到时候再抓到王庶人,王家就会因桃代李僵的欺君之罪被满门拔除。
  丽妃关了这么久,早已经疯了,谁都不认得,只愿意躲在黑暗里,不愿意见任何人。
  朝廷又派了人去收复蜀地,可惜仍是失败而归。
  可回纥的使者却向昌盛帝表示,他们的可汗要学大周的礼仪,为先可汗守孝三年,不想耽误大周的公主,想要取消这门亲事。
  王琳芝如今芳龄十八,守孝三年二十一,对方不愿意三年后再娶,昌盛帝也不好非得逼着回纥将人给娶了!
  如今刁民暴乱也罢了,更重要的是黄河决堤了,到处水患不断,若他再一心坚持让王琳芝嫁到回纥,天知道还会出什么乱子!
  万一这雨再这么下下去,他就只能下罪己诏了!
  *
  虽然有丈夫的警告,但被夺爵之后,这康乐伯府是御赐之物,便由皇上收回了。
  陆老太太虽然躺在床上,但并不糊涂,一看到下人们抬着她往外搬,便抖着手让下人将儿媳叫到了跟前。
  陆太太还存着让婆婆进宫求皇上说情的心思,于是半点不敢隐瞒,说了夺爵之事。
  陆老太太一叠声的问她,“阳哥儿要娶的明明是琅琊郡主,怎么娶了凤香公主?”
  陆太太只说是赐婚,陆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直接瞪着眼睛西去了。
  陆老太太一死,陆阳春便只能上了丁忧的折子。
  皇上如今正在厌烦陆家和凤香公主之际,也就没说什么,很爽快地同意了。


正文 238 来信
  小薛氏实在忍得辛苦,便悄悄地问王琳芝道:“太子妃娘娘说,你给太子的信里是张白纸?”
  其实她想问的是为什么刘太后的寝陵会蹋,以及吴惠妃的墓为什么会被炸开,听说连坟前的碑也被雷劈断了。
  难道是太子派人干的?
  再或者是守皇陵的人干出来的?
  这可是大不敬,不管是谁做的,都是掉脑袋的事情。
  王琳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虽然现在是二皇子在管工部,但之前昌盛帝失踪的时候,太子做为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肯定通过吏部尚书塞了人进去。
  大皇子不用做什么,只消让下面的人给守皇陵的那些人一点暗示就行了。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她怎么可以写在信上,被人当做把柄?
  目前来看,最有能力和太子争储的就是二皇子了,太子这个时候不出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况且,因水灾的原因,各地折子不断,不是这里出事就是那里出事,皇上根本没有多少精力花在这件事情,太子可操纵的空间便多了不少。
  由于整个夏天阴雨不断,平叛之事也是一推再推。
  当然,昌盛帝最大的犹豫是朝中无带兵之人,长兴侯的能力和忠心都毋庸置疑,可他守在西关,根本没办法离开。
  当然,王惟一也很不错,可经过厌胜事件之后,皇上已经很难再相信王家,自然不会用他。
  朝中便有一部分人推举章相。
  章相如今也不过刚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却已经成为大周传奇般的存在。
  章相本名章越,长相俊美,学识非凡,中宗任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等等。当时有两个深得魏皇后的信任的人想诬告当时的睿宗谋反,让他站出来做伪证,他背后伪装应了,却当着百官揭发了魏家的人,曾一度被流放。
  等到睿宗皇帝上任,章越被征拜为工部员外郎、工部侍郎,其间他的母亲去逝,他便上了丁忧的折子回乡守制,丧期未满皇上欲起复他为黄门侍郎,负责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却被他拒绝了。当时很多人都以能在丧期被起复是一种荣耀,而他却愿意继续坚守礼制,因而颇受有识之士的赏识。丧满之后任兵部侍郎。他办事干练果断,很受睿宗皇上信任,昌盛帝上位之初,曾发生突厥降将反叛,亦是他平叛。
  昌盛帝若非十分信任此人,亦不会让他任了太子的老师。
  可昌盛帝心中仍旧十分踌躇,为了保证自己百年后,儿子们不像前朝那般父子相疑,骨肉相残,他特意让二皇子娶了章相的长女,又将章二娘子赐婚了顾钺,若再让章相领兵,非常不符合他之前的帝王制衡之术。
  章相在朝多年,对昌盛帝的心思了然于心,声称自己早年在钦州的时候腿上落下的了旧疾,身子不灵便,而向昌盛帝举荐了常怀恩。
  大周自太宗起,便多骁勇善战的良将,开疆拓土的过程之中,多游牧部落来投,常怀恩便是之中一部的首领。
  以姚相为首的人便开始反对此事。
  据说当年章相得知昌盛帝要任用姚相为帝,便指使了一名御史大夫弹劾他,结果昌盛帝不予理睬,姚相上位之后,章相心中害怕,便跑到荣王府上去让荣王帮着想办法,结果被姚相告发,说他私下结交藩王,被贬到相州做了刺史,若不是后来平叛时力挽狂澜,说不定会终老在外地的差事上。
  反正到了现在,满朝文武无不知道两位丞相不对付,常常意见相左。
  如今姚相反对任用常怀恩的理由就是,怕他势大之后会有异心。
  何况蜀地需要的是步兵,游牧民族最善长的骑射,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到底能不能赢。
  皇上便想了个折衷的办法,那便是派一名皇子做监军,名义上是历练。
  王琳芝所料果然不差,昌盛帝虽然命人审了厌胜一案,但心里不舒服,觉得皇陵之所以会蹋,完全是二皇子管工部时,没有尽责,手下人偷工减料所致。
  而太子却轻易不能涉险,六皇子又整日沉迷于花从之中,便派了七皇子。
  *
  很快到了七月,虽然很多庄稼全荒废了,但水产却意外地丰盛起来,薛家的庄头送了好多鱼给长兴侯府。
  薛老夫人一向最喜欢自己这个年纪最小的孙女,便命家里给公主府上送上一些。
  薛夫人便又添带了一些蔬果和小孩儿的衣裳之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