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芝麻绿豆蒜 >

第77章

芝麻绿豆蒜-第77章

小说: 芝麻绿豆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良辰哈哈大笑,摆了摆手,看邱新志的背影渐行渐远。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要发车了,照旧在微博“安尼玛趴体”,要上车的现在就可以过去。本来不想在这么公众的平台上发文,怕有人误入,但推荐的长佩和海棠看h文都要注册,会让大家很麻烦。就这么一两篇,在微博上凑合看好了。
  对H文呢,我这么纯情的人,自然是爱看不爱写的^o^。写这两篇肉的初衷,打个比喻,就像千辛万苦登了个山,到山顶总要插旗吧,插完就完了,任务完成。所以之后应该就只写日常狗粮了,最多就是肉渣,阉割一下敏感词放jj上,而且都会跟剧情相关。
  嗯,肉顶一章,明天停更一日。哈哈


第75章 主厨的餐桌
  每个周六都是餐厅最忙碌的时候,因为预订太多,一般晚餐要做两拨客人。
  这个晚上,柯老订了两张桌子,却来了十来人。这给餐厅造成了巨大难题。十几人团团一站,大半个餐厅就满了,要真给他们座位,其他的预约怎么办?按照由良辰的意思,只给他们两张桌子,他们挤不下,坐院子里去!
  霍子安考量得比较多,“这伤了柯老的面子——他最好面儿,哪怕你多收他一倍钱都没关系,不让他的朋友进来跟赶他走没什么区别。”
  陈朗心凉凉道:“这些人还叫自己美食家呢,不知道厨房是跟着预订人数备餐的吗,这是他家啊,多来几头就让老妈拌个豆腐!”
  霍子安乐了,“他可能真的那么想的。对了,麻烦你一会儿把冰箱有的奶酪拿出来,弄个冷餐拼盘,先应付应付。”
  “呸,我是老妈子吗?”陈朗心笑骂,“魏国恩,切奶酪!”
  他们商量不出更好的对策,又不能让十几个人堵在餐厅里,只好给他们安置了三桌。
  由良辰给柯老安排在最凉快的中间位子,不等他点餐,就先给他倒上他喜欢的波本威士忌。柯老已经光顾过很多次,一来二去,他们对他的口味和习惯都非常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柯老喜欢呼朋唤友在这里聚餐,高级餐馆的配置和水准,却又像家门口的小馆子那样随和。
  他拿着威士忌,对由良辰道:“小哥,今儿真对不住了,国外回来的几个朋友,想要吃法餐,在群里喊了一嗓子,结果都要来。这桌上都是多年老友,不带他们的话,准得打一架!给你们招麻烦了,多担待!”
  由良辰:“见外了,您的朋友不就是子安的朋友吗,您早言语,厨房可以多做几个菜给你们品尝。就是今儿预订太满,我们事先没有那么多准备,选择会……”
  柯老打断他,摆摆手道:“晓得晓得!没问题的,有啥上啥,我对子安的手艺绝对放心。不行去小卖部买几袋泡面,下个鸡蛋,我们也能对付一顿!”
  由良辰笑了笑,心道,吃泡面?想得美。海默教导过他,这种场合,主人最看重的是场面好看不好看,所以面子一定要给足,一不要提钱,二不要省钱,尽管宰就好了。
  他二话不说,先给他们开了两支贵红酒。
  多了这一大桌聚餐的人,餐厅的节奏顿时打乱了。霍子安调度好了厨房,把由良辰拉在一边,道:“外场辛苦你了。随机应变,嗯?”
  由良辰点点头,趁没人注意,摸了摸子安的脸:“放心吧。”
  由良辰走到餐厅里,见柯老那桌聊得高兴,再喝几杯,恐怕得闹起来。他稍微调暗了灯光,在桌上点了蜡烛,又放了舒缓的音乐,多少把环境控制在比较安静的氛围里,免得打扰到别的客人。
  然而,难题很快就出现了。他们少了一桌,本来还心存侥幸,周末大街上堵得厉害,客人迟来早到的,节奏控制一下,说不好就能在两场之间匀出一桌。但今天的客人分外准时,没多久餐厅就坐满了。
  最后一桌的客人,是个约末五十来岁的男人,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齐,穿着休闲的条纹衬衫,戴着的皮带腕表和皮鞋能看出良好的品味和品质。他气度闲适地踏进玻璃门时,却发现一个空桌都没有了。
  由良辰迎了过去,“您好。”
  “我预约了七点钟。非常抱歉,我的同伴不太舒服,来不了,只有我一个人了。”
  “没问题,卞先生,”由良辰松了口气,一个人就更好办了:“我们都准备好了。不过今天大厅有一桌聚餐的客人,会比较吵闹,您一个人的话,要不我给您安排主厨餐桌?”
  “主厨餐桌?”他是老饕,经验丰富,一看里面的状况就猜到怎么回事。不过,这顿饭他是要吃的,而且对主厨餐桌也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可以直接见到霍子安了。
  “好,”他答应了,在由良辰的带路下,走进了厨房。
  厨房比他想的要小,用餐的桌子是个不锈钢台面,上面一丝不苟摆好了餐巾、鲜花、玻璃杯和菜单。他去过一些高级餐厅的主厨餐桌,这一家的厨房格外小,所以厨师们就在身旁忙碌着,都快碰到手肘了。西餐厨房虽然不像中餐厨房火气猛烈,但也是充斥着各种气味和烹调的声音。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还是头一遭。
  他一眼就认出了霍子安。霍子安也马上过来打招呼,亲自给他倒了水:“卞先生,我是这里的主厨霍子安。”他简短介绍了自己。
  “我知道,”卞先生笑道:“现在北京城里最红的法餐主厨,常常出来吃饭的人大概没人不知道吧。”
  霍子安倒是不好意思了。卞先生的座位被别人占了,说到底也是餐厅的责任,因此霍子安认为必要对卞先生格外的照顾,他给由良辰递了个眼色,让他专心服务柯老那一桌,卞先生这边则由他亲自服务。
  柯老的饭局毕竟以聚会为主,所以他让欧吉和魏国恩给他们准备了一大盘牛肉、海鲜和奶酪这一类热闹又下酒的食物,而卞先生的餐盘由子安安排,却要精细得多:小酥皮壳儿里装着鸡纵菌、马蹄和苹果烟熏奶酪汁;薯泥和红椒粉拌在一起,挤成细细的炸薯条,缠绕在鲜嫩的鳌虾上;小小的反转南瓜挞,外面的挞皮其实是烤过的南瓜泥,里面的“馅儿”则是酥脆的葱油鱼子饼。
  霍子安一边做饭,一边和卞先生聊两句。卞先生没怎么问关于烹调和食材的问题,却对霍子安的经历很感兴趣。渐渐的,子安对客人也好奇起来。他的打扮和风度,在北京中老年人里实在不常见,中国的老人并不太会一个人来高级餐厅吃饭的。而且他的见识蛮广,在欧美许多地方待过。
  子安对他,还莫名地有一种亲切感。上龙虾的时候,子安忍不住问道:“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卞先生愣了愣,接着笑道:“我在上海吃过你做的饭,你可能不太记得了。”
  “哦,”子安心想,这倒也不出奇,他见过的客人太多了,要不是卞先生孤身一人吃饭,他大概也不会特别留意,更不会记在心上。
  吃完了主食,霍子安一边收餐盘,一边问道:“食物怎样,合您口味吗?”
  卞先生顿了顿,反问道:“霍主厨,你对食物的理念,是越来越清楚,还是越来越模糊?”
  冷不防被问了这么大的一个问题,霍子安停下了手,怔住了。过了片刻,他才对卞先生道:“这些日子……其实是越来越不清楚了。”虽然承认这个让他很丧气,但对着卞先生,他不想巧言令色。
  卞先生一笑:“确实是这样。我在上海吃到的,和现在吃到的比起来,可以感觉到你在动摇。你的分子小笼包,不在菜单里了?”
  霍子安给卞先生添了酒,道:“现在暂时不做了,但包子还是要有的。”他从蒸笼里拿出了包子,放在一个蓝色玻璃碗上,配上柚子醋和姜味冰淇淋。
  “前两天荷花开了,用荷叶蒸的包子,您试试。”翠绿色的包子放在了荷叶上,微微颤动,刺破了表皮,露出了里面的汁水,浓郁的香气升腾而起,倒像是法式酥皮洋葱汤。
  馅儿里有猪肉、莲子、荞麦米,配着荷叶汁和小麦草汁做的劲道包子皮,味道层次复杂而平衡,回味里的鲜甜非常持久。卞先生舀起一片酥脆又丰腴的食物,问道:“这是……内脏?”
  “嗯,是炸的肥肠。”
  “啊!”卞先生觉得惊奇,“肥肠,哈哈,在北京确实该吃些内脏。”
  “是啊,最近常常下雨,气温降了十几度,没有肉味和脂肪,就觉得生活不好过,”霍子安笑道:“北京人爱吃内脏和面食,还是有道理的。所以他们不太喜欢分子小笼包,吃了肚子里没食儿。”
  卞先生笑了笑,表示理解。他把包子都吃了,慢慢开口道:“包子很好吃。不过,以前吃你的分子小笼包,能体会到你想要表达的理念,你对吃饭本身的思考,但今天这个包子,就因为荷花开了和天气冷了?”
  霍子安无言以对,不由得有点尴尬。他老实道:“是这样的,我没想太多。”
  卞先生又笑了起来:“这就是我感觉到的变化……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霍子安坐在了他的对面,有点迷惑地问:“真的不是坏事?”
  “你走过很多地方吧。虽然很多厨师会到别的城市修习,但你走过的地方分外多,挺辛苦的。”这话里竟然有些慈爱之意了。
  霍子安越发迷惑,不置可否地道:“是一直到处跑,来北京也是近半年的事儿。”
  卞先生道:“人要常常在陌生的环境,就会不自觉把自己放大,变成中心,变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例如刚到国外生活的人,特别听不得别人批评祖国,或者把家乡的食物当成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等时间久了,慢慢就会知道自己的经历、感受、爱好、价值观,对别人来说没那么重要。你怎么想,你想表达什么,你的感觉,对吃饭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所谓,或者他只想在下雨天吃一个猪肉包子罢了。”
  霍子安摇摇头,“但好吃的猪肉包子,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很好,我做还是别人做,有什么区别?”
  “有啊。区别是,我没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