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芝麻绿豆蒜 >

第4章

芝麻绿豆蒜-第4章

小说: 芝麻绿豆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是园林的遗迹,石头四处倾倒,恍若这就是它原来的模样。躺了那么多年,它大概是什么都懒得表达了吧,游客见到了也只是惘然。说明牌上描述了帝国的辉煌和入侵者的残暴,但见到这些废墟时,却只是觉得人卑微得可怕,当年的那些人,无论是胜利的失败的,最后也都死了,唯有夹缝里的野草生生不息地生长……
  子安的电话响了。黎小南在那头咆哮:“马上滚回来!”
  “我在北京。”
  “啊?!你去北京干个球,上访吗?安啊,这事儿,我们栽了;我都认了,你有什么看不开的?米其林每年评一次,我们机会多得是啊。赶紧回来吧,我们商量个策略,去全世界的三星餐厅探一探,摸熟那班评委的口味,凭你的能力,我不信明年还输给那些法国佬!”
  子安听了这话,更是烦躁。“老黎,我现在回去,别说什么策略,我连做顿阳春面都办不到。现在我这样,进不了厨房。”
  黎小南那头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小声骂道:“小bi样,侬拿能吤想呃?”
  子安:“老板,我就想请个假,过两天才回去。”
  “明天就回来!”
  子安跟他据理力争,最后没办法,只好跟他说:“我要找我父亲。”
  “你要找父亲?”黎小南震惊道:“你不是说五岁的时候,你爹就跑了吗?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两千万人,你哪里找去啊?”
  子安心里暗叹:哪里找?碰呗。说不准拐角就撞上了。
  这话毕竟不敢跟黎小南说。他硬着头皮道:“我有线索,不过要时间。”
  黎小南想了想:“你爹叫什么?我找人帮忙。”
  子安:“霍信德,59岁。”
  黎小南叹了口气,“我试试。找到了,你就回来?”
  “嗯。”子安应道。黎小南人面广,有他帮忙,肯定成功率大很多,只是……
  只是子安也不确定,找到父亲后又能怎样。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想找父亲吗?
  子安在北京,不知不觉呆了半个月。他每天四处乱逛,饿了就吃,累了就坐下来,看着北京灰色的天空发呆。
  他去了许多游客会去地方,在午门看乌鸦飞过时投下的暗影,在未名湖的边上见落叶潇湘,在东交民巷的老使馆边上喝老酸奶,去地坛公园愣愣地看着几只鸳鸯游来游去……他的新鞋每天都落满了灰土,擦一擦,又是油光锃亮的模样。但他看着新鞋,就会加倍怀念他的旧鞋。那双旧鞋他已经穿了十五六年,鞋面上的褶皱每一处都贴合着他的脚,仿佛就是他老了之后会长出的那层满是故事的皮囊。丢了它,就像把未来的自己丢了似的不带劲。
  那双鞋是他十八岁时,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买的,跟着他走遍了世界,从芝加哥、新加坡、哥本哈根、纽约、巴黎、到上海,他穿着这双鞋一步步奋斗到今天,眼看就要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但是猝不及防,他踩了个空,才发现他光看着目标,忘了看脚下的路了。而世界上所有的路都狡狯得很,永远不会平铺直叙把人带到终点的。他丢了坐标,也丢了鞋子,在这又大又闹的城市里,他甚至觉得把自己都丢失了!
  他该去哪里呢?
  对了,他现在在哪儿呢?透过狭隘的窗口,子安看着底下的人流,才想起他身在前门大街的星巴克,周围都是拖儿带女的游客,嘈杂不堪。
  前门大街的“老房子”都是后来修缮重建的,宏伟光鲜,子安却觉得兴味索然。
  坐在他对面的男人,见他无聊的模样,开口道:“哥们儿,这前门啊,是给人看的,前头是面儿,里头翻开来,也是面儿,没劲得很。你要看咱北京,得去真胡同里转转。”
  他是子安从专车App里找的司机。原先他下载这个App是为了打发那妇女,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司机自我介绍,叫葵子,是个伶俐活泼的北京人,这几天就是他带着子安转遍了京城。
  子安无可无不可道:“好,带我看看。”
  他们去到了一处热闹的大街,两旁都是餐馆酒吧,马路上堵车,人行道上堵人,名副其实的水泄不通。
  葵子道:“怎样,这儿带劲吧?”
  “跟前门没什么区别。”
  “嘿,瞧您说得,前门只有皮,咱这儿,扒了皮,还有血有肉,五脏六腑,什么都不缺啊。”说着他把车艰难地拐进一窄胡同里。
  葵子把两边的后视镜掰过来,然后车贴着墙停下。子安随着他走过短短的胡同,到了尽头,豁然开朗。
  里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两排的四合院,一路向前汇合,最后止于一座古楼。高耸的古楼挡住了后面的视野,也隔开了外头的烦嚣,让这里自成一个半封闭的场域。几个孩子在玩儿滑板车,碾过了槐树投下的阴影,发出轻而流畅的摩擦声,就如这里静止的时间被挠了一下,轻轻笑了。
  子安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情景,说不出话来。他已经走了很多天,去过很多地方,脚下这双新鞋子,把他的脚磨出了茧,却还是止不住地要走下去。但现在,这座古楼挡在身前,他突然就觉得没路可走了。
  他昂头看着掉了色的墙皮,过了好一阵子,才开口道:“这里是?”
  “钟楼啊!钟鼓楼,您该知道吧,旧时帝王将相、平头百姓,四九城里的吃喝cao睡,都得听着晨钟暮鼓。”
  “这里就是钟鼓楼啊。”子安轻声道。
  他环视这静谧的空地,在一棵最高大的槐树前,目光突然就定住了。
  手机响了。子安机械地掏出手机,缓慢地按下接听键。
  “喂?喂!子安,给我发张你爹的照片。问你姆妈,他走的时候是哪一天?”黎小南雷响般的声音传了过来。
  子安突然道:“老黎,我找到了。”
  “找到什么啊?呀呀,你找到你那没良心的爹了!”
  “不是,”子安的声音变得欢快,“我找到我的鞋子了。”
  “……”
  子安抬眼看着槐树,他那只走失的皮鞋,正吊在一根强壮的树枝上,轻轻摇晃。这皮鞋子安穿了十多年,一眼就认了出来。
  “老黎,你信不信仙人指路?”
  “什么鬼!子安,你是不是病了?北京雾霾太严重,进脑了?”
  子安不理他,走向大槐树,想要看得仔细点。他用尽全力跳了几下,但鞋子太高,够不着。
  黎小南听见他气喘吁吁的声音,惊道:“安啊,你没事吧?”
  子安喘了几下,道:“老黎,我要留在这里。”
  “啊?!你说什么?”
  子安对着手机喊道,“我要留在这里,不回上海了!”
  “你发什么神经?诶,不对,有人挖墙脚——哪个赤佬把你挖去了,刚当了一星主厨,你就想扔下我?”
  子安在电话里说不明白,只好道:“老黎,真对不住啦。我来这里找我爹,你不是说北京这么大,这么多人,哪里就能遇上呢?可我丢了一只鞋子,隔了半个北京,又被我遇上啦。”
  黎小南完全搞不懂中间的逻辑,道:“所以,你的鞋是成精了吗?”
  “不,”子安深吸一口气,觉得这些日子的躁动,都平息了下来,“这是上天给我的指引,告诉我,这就是我的目的地。我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不过我知道在这里可以找到。老黎,我要留在这里,开一家我自己的餐厅。”
  作者有话要说:
  周一续更


第一节 :月亮小笼包


第4章 胡同深处
  子安抬头仰望着天空,再看天空下的钟楼,钟楼前的槐树,槐树上的皮鞋。风吹得皮鞋左右晃动——
  是啊,起风了,雾霾快要散了吗?
  葵子定定地看着子安,眨了眨眼,“哥们儿,不是……您是啥意思?您要留这儿?”
  子安点点头,笑道:“葵子,我要开一家饭馆,你给我找个地儿行不?”
  葵子呆了呆,不过很快就应道,“成!这一片儿我熟。但是呐,丑话说前头,鼓楼大街可不是那么好混的,您别看那人乌泱乌泱,竞争强啊,一年至少倒闭个十家八家的。”
  “你是说外头那条大街?不,我不喜欢那儿。我是想在钟楼这里,”子安肩膀转了半个圈,“这里面的四合院开店。”
  “嘿呦,”葵子夸张地笑了一声,“哥们儿,您是钱多得没处使啊。这胡同里,也不是没有做买卖的,您瞧那儿——”他指着左边的小胡同,“里头有家咖啡馆,装修得倍儿牛逼,前两天店主跑路了,开了不到半年!这生意是不怎样,一下子来了四五个妞儿,都说是老板的情儿,说不到两三句就打起来啊。”
  子安兴奋道:“那这店现在没人租吧,带我去看看!”
  葵子一愣,没想到遇到个轴的。他跟子安相处了几天,毕竟是有点情谊的,又觉得是自己把子安诓过来,多少有点责任,一边领路,一边继续游说:“这犄角旮旯儿,谁愿意来?再说,那儿的房主,特事儿,不是——”
  “大葵子!”一个洪亮的声音叫住了他们。
  子安转头一看,是个脸色红润的大爷,细长眼,宽阔的脸盘,戴着一顶干净得晃眼的白色回回帽,坐在门墩儿前的一张板凳上,手指一下下有节奏地扣着膝盖,说话也是昂扬顿挫的,“见天不回来,哪儿耍去了?”
  “哟,瞧您说得,我这不是干活儿吗?”葵子奉承着:“马大爷,我带个人回来看看。这哥儿们,可是世界顶级大厨哦。嘿,说起来,您俩还是同行。”
  刚进来钟楼广场时,子安就注意到这包子铺了。店内简朴,但桌子是桌子,凳子是凳子,距离合宜,地板洁净,子安是行家,一眼就知道这包子铺经营得不坏。
  马大爷头头脚脚地打量了子安,膝上的手指停下来了。这就跟音乐霎时停止般,会有一种让人紧张的空白。老爷子不接话,拿起了手边的花生,啪地挤开了一瓣。
  葵子带着子安往里走,悄声道:“这包子铺,比我岁数还大一轮呢,马大爷是咱这一片儿的大元老,用他的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