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老师,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从神游物外的状态回复过来之后,刘睿开口问道。
刘睿知道,关于旅游业对于梁村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在余善为的身上。
“现在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还没有起步,要想吸引游客就必须充分地发挥出小镜湖和小青山的特色!”端起桌子上的菊花茶抿了一口,余善为继续说道:“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外界的人们了解到村子周围的美丽景致和珍稀动植物,基础设施可以稍微滞后一点,但是知名度得先行一步!”
余善为看问题看得很准确,一样就看出了梁村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知名度不足,无人知晓的梁村如今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的梁村乃至整个青云镇以及青山县,都不是那种财大气粗的状态,根本就拿不出大量的资金对梁村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基础建设。前不久通车的柏油路已经是的当地政府最大的投资项目,以后恐怕就再也很难有了。
若是想等到当地政府拥有资金对梁村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包装之后往外推出,恐怕还要等上几年,甚至还不见得能够实现。对于梁村的村民来说,错失保护区成立之后的前几年时间,就等于在致富的道路上放慢的脚步。这样的局面对于已经对梁村产生了很大好感的余善为心里,自然是他希望极力避免的。
因此,余善为就提出了一边开发一边建设的建议。
“对外宣传的事情,我们可都没有什么门路,还得余老师您多出力才行。”刘睿知道,这种事情还真的不是梁村能办到的,还得余善为和研究院的人出马才行。
和研究院的人员打过相当多交道的刘睿知道,在外面,研究院拥有着令人咂舌的影响力,处理对外宣传的事情应该是绰绰有余。
“这个没有问题,既然我把事情提出来,那就已经是做好的准备。”余善为点点头说道:“我们这几天已经联系了一些相熟的新闻媒体,前来村子里报导候鸟越冬的盛况。”
一听余善为的话,刘睿、王华国和王军脸上都是一喜,在他们的心里,媒体、报社等等单位都是相当神秘又高高在上的。若是梁村的名字能够在报纸上出现,那种感觉应该是非常好的。
“不过,若是开始有游客到来之后,让他们住哪里呀?”
开心过后,刘睿又开始被另外一个问题所困扰了。
在以前所了解到的旅游业知识中,刘睿知道每一个度假目的地都会有着相当完备的接待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这样的话才能给游客们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留下美好的印象。
按照梁村现在的状况,大部分民居都是有些年头的砖瓦房子,不要说住宿条件了,就是上厕所都是有些不太方便。
一般的农家,茅房就是在自家的后院挖上一个坑,全家老小的屎尿都集中在里面,留着肥田或者种菜。茅坑四周用芦苇席圈起来,再在上面铺上芦苇席做屋顶,然后在深坑的上方搭上两块木板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这样的简易茅厕,晴天的时候倒还好,但是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从上空的芦苇席之间滴落下来,让下面如厕的人有点狼狈不堪。
这样开放式的茅厕,如厕的人不用仔细瞧,就能看到茅坑里正在不断浮沉的粪便,还有那些不断蠕动的蛆虫。乡下人见惯之后,也就习以为常了,觉得这样的茅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的一切已经是熟视无睹了。
但是,刘睿知道这样的场景,对于那些从城里来的客人,恐怕就是一场地狱之旅。
以前放假的时候,也曾经有城里的同学和周毅到刘睿家里做客,同学们的反应给刘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周毅这样的男生倒还好,虽然是觉得有点恶心,但是强忍着也就挺过去了。但是对比较爱干净的女孩子来说,农村的茅厕就是最令人恐怖的所在。
刘睿就不止一次地看到那些女同学吐得昏天暗地,小脸煞白,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就落荒而逃。
有时候,刘睿对于村里面的这些落后的卫生习惯也是深恶痛绝,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刘睿也只能是对家里的厕所进行改造,至少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舒适一点、干净一点。
这一次,家里修建了沼气池,刘睿索性另外出钱修建起标准的浴室和一个水冲式的厕所,也算是在村子里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这个举动很是让小丫头高兴,回家看到之后连呼万岁!
梁村现在除了小学那边有一个普通的公共厕所之外,根本就没有公共厕所,要想变成接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粮站那边不是还有很多空房子吗?那些房子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住人了,第一年的条件稍微艰苦一点,等来年春天之后再好好装修,就可以满足一般游客的需求了。”余善为有点赞许地看了看刘睿,提议道。
余善为知道,这一次来找刘睿商量开发梁村旅游资源的举动算是找对人了。一般人在听说可以利用报社媒体对家乡进行宣传之后,大抵的反应就是兴奋,或许还有一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刘睿却很冷静,一下子就指出了梁村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研究院在入住梁村开始对小青山进行大规模的考察活动的同时,就已经在梁村靠近小镜湖的地方找了一块地兴建未来的研究基地。虽然在保护区成立之后,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会返回北京或者到其他的地方进行另外的研究,在梁村留守的研究人员将会大大减少。
但是,小青山之中生存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这些资源拥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研究院的领导决定在梁村建立一个考察站,在保护区成立之后继续对小青山进行跟踪式的研究。
现在,研究院的考察站即将竣工,研究院住在粮站的所有人员即将搬迁新居,留下偌大的粮站倒是可以成为梁村接待游客的第一选择。
住宿条件、卫生环境,这个是梁村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若是不能解决的话,梁村的开发就无从谈起了。
“嗯,这个倒是一个好办法,再在村子里各处修建几个公共厕所,多少也能解决点问题。”在得到余善为的提示之后,刘睿的思路也打开了,兴致勃勃地说道:“将来要是游客数量增加的话,也可以让条件好的村民把家里的房间整理出来,开办农家乐,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刘睿和余善为的一问一答终于是让王华国和王军从一开始的兴奋之中回过神来,加入了和刘睿两人讨论的行列。四个人在刘家的院子里谈了大半天,终于是找出了梁村如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地理清了梁村所占据的优势。
一开始,王华国和王军只是被所谓的媒体记者给镇住了一下而已,等他们回过神来,又恢复了平时精明的模样。比起刘睿和余善为,王军两人对于村民们的心理状态有了更多的认识,知道如何在不引起村民反感的情况下,推进对村子的改造。
有了余善为的广博见识、王华国和王军的务实精明还有刘睿开放的思维,四个人总算是就梁村旅游发展作出了一些规划。梁村未来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冬日暖洋洋的上午,在两株桂花树的见证下定下了基调。
刘睿根本就无法想到,就这样一个很平常的早上,一个令人乍舌的旅游奇迹就慢慢地拉开了序幕。
一开始,就是余善为心里也只是想着利用小镜湖的候鸟,吸引一些观鸟爱好者前来观赏,给梁村的村民增加一点收入。
但是,他们都低估了小镜湖和小青山的魅力,对城里人热爱大自然的心理状态并不了解,根本就不知道梁村竟然会借着这样一个契机开始走上了一条令人咂舌的快速发展道路。当然了,未来梁村辉煌的前景都已经是后话了。
现如今,刘睿和王华国等人只是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得出了一些很简陋的规划方案。若是一些有着相关策划经验的旅游区管理人员看到这样的方案,恐怕就要笑掉大牙了。
不过,现在这个简单的方案确是梁村未来轨迹的起步,用一些恶俗的小说写的,历史的车轮开始滚动了。
首先,从村里的积蓄中取出一部分,在村子里兴建几个公共厕所,逐渐地改变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在刘睿看来,改善村里的卫生条件,甚至比兴建再多的豪华客房都要重要得多。
别看梁村野外有着令人窒息的自然美景,但是在村子里,有着情况确实是令人不敢恭维。
晴天的时候,泥土路面的村落尘土飞扬,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或者纸张随风飞舞,一点美感都不复存在。这还算是好的,若是碰上下雨天,村子里污水横流,牲畜的粪便在雨水的冲刷下,到处都是,令人根本就无从下脚。刘睿无法想想得到,若是城里的游客来到梁村,哪怕小镜湖和小青山的无边美景让他们深感不虚此行,但是村子里这种状况,估计是个人的心情都不会再好了。
因此,刘睿认为村子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环境的问题,这个看法也是得到了余善为的认同。在梁村生活了好几个月,余善为对此是深有感触。若不是粮站里条件不好,恐怕研究院不少女性工作人员根本就无法在梁村继续工作下来。
其次,村委会应该全力把粮站的房子进行相应的整理,维护,改造成为一个集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农家旅社。当然了,究竟是村委会经营这个未来的农家旅社还是要承包给个人,还得将来进行详细的论证之后才能决定。
不过,在刘睿看来,凡是集体的企业多半不能办好,最好能够把粮站租赁给个人自负盈亏,村委会只要坐等着收租金或者分红就好了。
在刘睿的心里,早已经是打起了小九九,若是村里想把粮站租赁出来,自己则是要联合曾莹拿下粮站的承包权。只要粮站到手之后,刘睿的很多后续的发展才能有了一个更好的条件。
此外,村委会还得通过王华泰等等关系,从县上、市里争取到一定的扶持基金,加大对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在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