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女有毒:将军,请自控-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3、被打包的纪子期(PK二更,求收!)
“我看我们先等两日,许是那高人一时没有功夫也说不定,莫催得太急了。”
其实这事是苏谨言故意拖延了两日,那日自己答应得太快,感觉太随意了,一点重要性也体现不出来。
两日后信笺分别送到了罗府、唐府和吴府。
罗书虽当日不在场,但以四人的关系没必要瞒他,所以他也知道苏谨言认识了一个高人。
纪子期终于拿到了棋林学院预习分院的学号牌。
她每次去的时候,赵夫子总是单独将她接到正中那间屋子,将授课夫子出的题拿给她,让纪子期答完后便放她回去。
唯一让纪子期不习惯的是,是每次去的时候,赵夫子总是用一副饿狼盯着肥肉的神情看着她,搞得她心里拔凉拔凉的。又想着自己一个月也就来一次最多两次,忍忍也就过去了。
她每次去的时候,要不一大早去,要不就干脆晚点去,生怕又会撞到唐宋吴三多等人。
还好这几月上天眷顾,她的运气甚好,一次都没有再撞见他们。纪子期的心这才完全放了下来。
不久前,王管事托人寻找纪子期父母下落的消息传了回来。
当初他托人去寻时,那人问他,是“黄湖”还是“王扶”?这两地可是相差千里。因两音太过相似,听说经常有人搞错,小雨也不敢确认,便两地都派了人去。
这次传回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她们三人是来自黄湖县。那地方确实是曾经有家纪氏布行,主人叫纪仲春,有三个孩子,名字、年龄、相貌描述等均与她们三人对得上。
坏消息是纪仲春夫妇在三个儿女失踪后,寻找数日无果,盘缠用尽便返回家中。
变卖了祖屋与布行,筹足了盘缠后,夫妇二人又出门去寻找三个子女了,只是无人知晓他们去哪里了。
负责打听的人非常仔细,在当地询问了数日,确定无人知道纪氏夫妻的下落后,才将消息送了回来。
小雨知道消息后,又是笑又是哭,高兴的是爹娘没事,总有一天能团聚,伤心的是爹娘不知她们三人生死,却还要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将她们三人找回,偏偏差那么几日就生生错过了,让他们一家人饱受离别思念之苦。
纪子期也有几分感动,这纪氏夫妇如此破釜沉舟之举,为了子女不惜豁出一切的行为,着实让人可敬可叹!果真是可怜这天下父母心啊!越发坚定了必须要找到他们的决心!
苏武的木匠铺已经找好位置,年后就可以开张了。
他跟王管事提出了解约,因为所签年限不同而月银不同,苏武原本签的是五年,现在才过了两年,是以按规矩苏武除了需退还每月多得的月银外,还得支付一笔解约银子。月银是有规定的,但解约银子一事在契约上并未明说是多少。
王管事因之前竞价会之事,对苏武也是高看许多,因此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两解约银子,至于那多发的月银还是要全部收回的,毕竟府中有府中的规矩,若有人开了先例,以后这府里的下人可就不好约束了。
纪子期和苏武二人原以为那将军车因易仿制,各大商行和木匠铺都会抓住商机,陆续推出,再来找他们订做的人会减少甚至会为零。
也确实有段时间无人找他们定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包括京城或其他周边县城的一些大户人家,指定要从苏府出来的将军车与将军旗。
原来一是这质量,当初苏武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找是最擅长的木匠做的零件,苏武只收取这手工费用,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又没有租金及存料费用,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说,比其他商行和木匠铺做出的将军车是高出一倍不止;
二是这将军旗,其他商行和木匠铺要不就是抄袭之前的名字,要不就是新出的名字没什么新意,对一些有钱少爷来说,要的便是那独一无二,银子什么的是小事,所以对苏府以外出的将军车就有了几分不满;
三来就是名号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品牌效应了,拎个LV比拎个不知名的品牌包包,自然别人都会高看几分,哪怕这新包质量再好,用料再名贵,这档次还是比不了的。
纪子期和苏武二人出的那将军车和将军旗,在竞价会上是一炮而红,除了苏府府内部分人,人人都以为出自苏府,所以这苏府将军车,便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孩童均以拥有一辆苏府将军车和一面独特的将军旗为傲。
现今这成就,是完全出乎了纪子期的预期,要知当初她只是为偷懒才让苏武帮她做的推帚,为了讨好并报答苏谨言才想出将那推帚改良成将军车,然后,后面的一切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纪子期偶尔回想起来不免几分得瑟,又有几分感慨:古人诚不欺我,这发明多是由懒人发明出来的!
考虑到众人对苏氏将军车名号的认可,纪子期与苏武商量,让苏谨言也投资入股,这样打出苏府将军车的名号也更顺理成章,苏武自然是同意的。
苏谨言也欣然同意,以他一十岁孩童就能成为木匠铺的大股东之一,想想都有几分激动。
苏谨言入股的银子,便是当初竞价会获得的五十两奖赏。苏夫人知道后,也将自己那时获得的二十两奖赏拿了出来,说要参与投资。
纪子期简直无言以对。
好在苏夫人只是重在参与,赚银子什么的都是其次,不然这苏氏木匠铺就真变成苏府木匠铺了。
后来合计之下,苏夫人与苏谨言二人占股一成,纪子期三成,苏武六成。
就在纪子期感觉一切上了轨道,苏小年带给她的危险也已经慢慢淡忘时。
某个深夜的晚上,纪子期被打包带到了苏小年面前。
------题外话------
亲,本文的PK开始了,3月15号中午12:00—3月18号中午12:00,喜欢的亲请多多留言,收藏,推荐!
能不能过,就看各位的了~吼吼~
PK期间的15号、16号、17号三天均三更,早上9:55,下午14:35,晚上20:55!
第二卷 34、最适合的人选(PK三更,求收!)
套头的黑布袋被取下,嘴里的布被拿走。
屋里无灯,只有冷清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她惊魂未定,身着单衣,披头散发,紧搂住身上的棉被。
借着月光抬头看向身前的人。
苏小年居高临下的望着她。眼神冰冷,没有一丝感情。
这是纪子期第二次直面苏小年。
她略松了口气。
只是有点搞不懂现在的状况!
这苏老爷无端端的半夜将她绑来,是何缘故?莫非是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癖好?
纪子期忍不住头皮一阵发麻,寒毛直竖,看向苏小年的眼神变了又变。
苏小年被她奇怪的眼神看得有点不舒服,轻咳两声,声音平静冷淡,无一丝波澜,“老夫让阿哑偷偷带你来,是有件事要安排你去做。”
这算绑架好吗!纪子期心中嘀咕,张嘴问道:“可以拒绝吗?”“你有拒绝的权利吗?”苏小年背对月光站着,也不知是笼罩在他身上的月光,让他看起来更加阴冷,还是他周身的冷意,让月光也带上了一丝清寒。
他的声音依然平静。
纪子期想起第一次见时,他身上毫不掩饰的杀气。
她姐弟三人在他眼中跟蝼蚁无异。在绝对的强者面前,她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但纪子期不想这么快就屈服,“那先说来听听!”
苏小年并不在意她话语中的不敬。
这几年来,北边年年干旱,粮食大量减产,有些甚至颗粒无收。老百姓家中无粮,只得四处乞讨,造成流民遍地,冲突不断。黎国南方产粮甚多,国库粮食充足。皇帝陛下令南方各府齐力赈灾,帮助北方民众暂时解决了口粮问题。
但相临近的苍月国却没这么幸运了。苍月国受灾面积广,流民多,因此抢劫流血事件日日发生。
苍月国皇帝不得已之下,派出官兵镇压。但动荡的根源是粮食,越镇压反抗越大。
后来苍月国宰相提出,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粮食,那就只能用粮食来解决;既然苍月国的土地里长不出粮食,那就只能向长得出粮食的地方要了。
黎国一向富裕,这江南之地,更是渔米之乡,世人皆知。
苍月国不惜打破与黎国数十年的和平,派兵攻打黎国。
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占有黎国,而是以此作为威胁,想陛下能送粮食给他们解决内部的矛盾。
陛下不肯,两国就陆陆续续的打了五年多的仗。
苍月国本来军力远不如黎国,但此番双方开战,那些流民加入兵队,为了能夺得粮食生存下来,都不惜以命相博,双方胜负各五五。
陛下大怒:“我黎国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均胜出苍月国多许,杜家军亦是赫赫有名,威震八方,竟被对方逼至平手,我黎国威望何在?”
杜大元帅亲自回京,将战事一一汇报陛下,却是因为后方弓箭、粮草、盔甲、医药、御寒服等物资不能及时补充到位,大军虽有十万众,平日能上场的不足七万。与对方五万兵力相比根本占不了优势。
陛下找来户部林尚书,质问是何缘由!林尚书答道:“我黎国国库虽富裕,但东方修建船只,南方整休水坝,西边修筑边防,北方粮食紧缺,都是天下民生大事,无一不紧急,无一不需要动用到国库银两。
所以分配到购买军需上的银两数目就有所限制了,且西南、东方均有战事,各地工坊已连续一年日夜不歇赶工,扩招人手亦从未停止。
而户部购买、配送军需物资,均是按照前线所提需求,按紧急程度提供。”
杜元帅轻哼一声,道:“林尚书,这些事我杜某不懂!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