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春浓-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冬天不太平啊?”钟老爷子看了看眼前的雪,往年没这么早,也没这么厚,若是各地防灾不甚么,大有可能酿成雪灾洪灾。这几年楚朝本就不太平,一桩一桩,一件一件,迟早会成为压死骡子的稻草。
“早已经不太平了”比钟太傅不一样,钟平在朝中还是有一些自己相交的人物,“每年朝廷都会派下筑堤修坝的银钱,只可惜每年都到不了百姓那里。”
钟太傅眉头一皱,“今年皇上交给谁做了?
“本来是太子,但前几天因为户部的事情,有人弹劾了太子,这事儿便落在了昭王身上”,钟平小声道。而弹劾的人是谁,再明白不过了。
钟老爷子步子顿了下来,“先不要说,回去再说。”
到底刚刚下朝,路上说这事儿怕隔墙有耳。钟平也不说了,两人一路沉默,等走到宫门口,便有家里的来的仆人抬着轿子来接。
——
大周氏身子不好,冬日里一向起的比较迟。
温嬷嬷看时辰,到老爷快下朝了,才伺候着大周氏起了。一大早毓秀也起了,大周氏刚刚收整好,她便进来给大周氏请安。
外头正下着雪,人进来连带着一股子冷风也吹了进来,大周氏往外看,瞧着她身上居然只披了件单的披风,眉头一皱,“大冷天的,怎么穿成这样就出来了。”
毓秀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昨天夜里回来的太迟了,怕早上睡不醒,她干脆没睡。第二天清晨洗脸上妆之后便赶紧来了大周氏这里,“想穿那件鼠皮披风,母亲,那件该做好了吧,我见绣娘做的差不多了,该送到你这儿了。”
“原是惦记那件新的”大周氏看了她一眼,“那也不能穿成这样就出来,外头还下着雪”,说着又转头吩咐起了温嬷嬷,“将昨儿个绣娘送来披风拿过来,快些……”
毓秀便听从的裹上了那件新披风,又坐着陪大周氏说了会儿话。很快门房那里就有了信儿,说是老爷和老太爷回来了。温嬷嬷扶着大周氏,毓秀也跟了出去,“今儿下了雪,祖父和父亲似乎回来的早了些。”
大周氏往那头走,“可不是吗,前几天刚下了小雪,今儿个又突然来的大雪。你父亲和你祖父每天五更不亮就要起,旁的日子还罢了,这样的天气在外头站着得多冷……”说着,两个人已经到了书房,外头书童站着,大周氏一看这境况就知道两个人又要商量事儿。
她素来不怎么参与这些,怕进去打扰了两人,“毓秀,我便不进去了,你给你祖父和父亲端两杯热茶,叮嘱他们被在书房的待太久……”想了想,又道,“算了,这两人一进书房不到天黑怎么能出来,我去吩咐,让多备些炭火送过来。”
大周氏说着人就走了,毓秀笑了笑,让书童禀报了声,很快便端着热茶进去了。
昨日她没睡,黄氏的事情也想了许久,到底应该告诉父亲和祖父。
“父亲,祖父”,毓秀冲二人行了礼,“今儿下了雪,天冷,母亲特意备下的热茶。”
“她做事一向妥帖”,钟平接过茶水,大周氏素来就心细,冬日能在下了朝之后喝上热茶,也确实很妥帖。钟太傅喝下,又看着毓秀道,“这新作的披风吗?秀儿穿着到相得益彰。”
披风华丽,他亲孙女自然也是高不可攀。
“昨日刚做好的,今儿天冷,母亲便让我穿上了”,毓秀笑了笑,“哥哥也有一件呢,还没做好时他就嫌试衣麻烦,如今也不愿意穿。”钟太傅闻言眉头立马皱下了,这一家人就是如此,只要一提到钟赢,就是这样的表情。
“祖父,有一件事,毓秀思来想去,还是得告诉你们”,毓秀手捧着杯子,有些辗转。
“什么事儿?”
“祖父还记得那苏仕明吗?”苏仕明年秋被处死的,如今也过去数月了。钟太傅点了点头,“关他何事?”
“昨儿个夜里,别院的管家来禀告我,有三人从昭王府的方向到这里,有个自称是苏黄氏……”毓秀垂头,隐下了一部分话,“夜里我也去看过了,那自称苏黄氏的,就是苏仕明的夫人,还有苏仕明的独女。”话说到这里,就十分明白了。
钟老爷子若有所思,又摸了把自己的胡子,“按照昭王的性子,该是如此,斩草除根了。到可怜了这孤儿寡母的。”罪不及妻儿,这个道理钟太傅还是懂的。
“的确如此,想来昭王找不到她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毓秀眉头微皱,“这事儿怕不那么容易了结——祖父,若是黄氏愿意招认当时主谋是昭王……”毕竟如今昭王已经想要她们母女的命,想来如今给她们招人的机会,也不会不认。
钟老太傅没有说话,倒看向钟平。
“到先不急,如今昭王党羽渐丰了,若不能一击毙命,怕生来后患。”钟平道,“刘大人与我来信,正在搜集昭王的贪污的证据,到时交于刘大人一并处理,紧要之急,便是保证黄氏的安危。”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冒名顶替
“刘大人?可是御史台的刘御史?”钟老爷子皱了皱眉头,沉声发问。
“不错,正是那刘平之,今冬大雪天降,冻浮遍地,更莫说北方寒冷之地,更是触目凄惶……”钟平幽幽叹了口气,“本来,此事振灾之事,就应该由太子代万岁而行,可是……昭王为夺权势,实在太过不择手段,为抢这振灾差事,竟御状告了太子……”
“哪怕那等事本无稽之谈,终归污水上身,太子为自证清白,直接接了振灾,这差事便落在了孙志远身上……”看着毓秀一脸不解,钟老爷子缓声向她解释着。
“孙志远?可是孙子道之子,户部左侍郎,楚昭的亲舅舅?”毓秀眼珠转了转,便想起此人。
实在是,这位存在感太强,辽使还要京时,无论是前请清平和亲,还是后要她出嫁,这位孙大人都上窜下跳,以害太子一系为已任!!
前世,毓秀身为皇后,并不得楚昭信任,前朝之事,她基本都插不上手,知晓或认识的朝堂官员并不多,她知晓的,多是后宫女眷和贵妇诰命,这也是她重生多时,却基本拿楚昭无甚办法的理由,实在是,她知道的太少了。
但是,楚昭的外祖家——孙家满门,毓秀却是个个都知其甚深的。
户部尚书孙子道——楚昭的嫡亲外祖。和老妻赵氏育有一女一子,其女便是楚昭之母——孙氏淑妃,而那一子,就是钟老爷子所言的孙志远了!!
这孙志远,名为志远,实则却是个纨绔子弟,他是孙子道和赵氏的老生子,又是独出,赵氏宠他非常,孙子道亦朝事繁忙,没时间管他,到养的甚事不知,只知花天酒地,二十出头亦半点都无,读书不成,武事不顺……
可谓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典型人物。
孙家三代单传,只有孙志远一个男丁,孙子道恨之不成刚,却也不能不管儿子,就给他捐了个官五品的户部员外郎,让他领差事混日子。本来,他都有心理准备,养个无能儿子一辈子,日后好调教孙子便事,却没成想……
进宫当了贵人的女儿,因产下龙嗣,一跃成了淑妃,孙家成了外戚之家,就连孙志远,都被带起来了!!
孙淑妃和孙志远年纪相差甚远,足有九岁之差,这个弟弟,可谓她看着长大的,又怎能不疼?特意求了楚皇,孙志远就有了正经的‘进士’出身,又因户部乃是孙子道掌管,孙志远在父亲的僻护下,可谓顺风顺水,而且,孙淑妃病逝之前,在床塌上曾向楚皇苦苦哀求,言钟皇后温良宽顺,有她教养,并不担心儿子楚昭,却只放心不下老父老母和不成材的弟弟,求楚皇待为宽厚一,二。
终归是给他生儿子,亦疼爱过的女人,碍着已逝孙淑妃,楚皇对孙子道一家,尤其是孙志远颇为宽容,十来年下来,孙志远个无学无能又无才之辈,竟也能混成从三品的侍郎之职,这算是大楚一奇景了。
“孙志远,呵呵,那等人物,吾当真羞之与其共事!”钟平突然冷笑一声。
“唉,毓秀所知不错,那孙志远正是昭王的舅舅。”钟老爷子亦叹了口气。
如孙志远之辈,竟能高坐从三品之职,甚至还带代太子主持振灾这等,关乎民生的大事,又怎能不让钟老爷子哀叹。
“祖父,父亲,毓秀听闻,那孙志远其人甚愚,其心甚念,他来主持振灾……又有刘御史搜查昭王贪污证据?可是孙志远念了救灾粮款?”毓秀紧紧蹙着眉,猛然想起一事。
就是前世这个时候,楚国北方曾有一小批灾民起义,而她那时,正因为失了第一个孩子而难过,记得并不清楚,只晓得是北方遭灾,大雪不停,冻死无数,朝庭虽然振灾,可终归杯水车薪,便有那活不下去的灾民揭竿而起……
后来,还是楚昭亲自率军,苦战了半年有余,这才将乱军压下,尽数斩首,而他也正是凭着这一‘军功’,真正入了楚皇的眼。
前世那时,毓秀抱受失子之痛,又苦于后宅争风,不觉此事有何不对,可如今……早早便通过祖父父亲了解朝堂动向,她深知,此事雪灾,朝庭备银足二十万两,锦絮粮草亦是无数……为何北方依然冻饿死数,甚至哀荒遍野呢?
如果不是真活不了了,百姓们哪里会去造。反,去做到灭九族的事儿?
孙志远——毓秀默念,想起前世这位因为贪污,或者说就是孙子道弄权,最后楚昭清算,满门抄斩,结果抄出白银千余万,足够国库一家税收……让楚昭气的足足有半个多月没进后宫,嫔妃到她宫中哭诉……毓秀不由明白,北方为何有百姓起义了!!
那二十多万两的振灾银子,能有一半用在百姓们身上吗?
毓秀嗤笑一声。
“唉,国之不幸啊!!那孙志远以糠皮换新粮,以老絮换棉衣……二十多万的振灾款,足被吞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