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卿相-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襄出手,自然雷厉风行。
之前他尚留了余地,只是暂时革了崔行的官,是小范围短时间的,只要再发话,说一句误会,就能解除。这次,他直接把这个暂时革官,变成了真撤,不但记入履历存档,还直接往吏部发信,往御史手里送料,罗织诸多罪名,崔行若是认命走程序等吏部重发调令,吏部也不会准了。哪怕他找各种人脉关系,只要不够硬,硬不过田家这样的贵妃母族,就别想着再做官!
而张氏那夜之事,不知道怎么的,也传了出去。
年轻貌美的姑娘缠着男人一夜数次,谈起来是香艳事,大多人会聊的津津有味,眼神暧昧,可一个四十岁的半老徐娘缠着生病的大夫要,那就不是香艳,是不要脸了,想想都觉得恶心!
这种事又传的特别快,大街小巷,酒楼茶馆,不管男人女人,一提起张氏,皆连连吐口水,连连谩骂,怎么难听怎么说,无一人为其站出反驳。坊间甚至出了新本子,张氏春|宫图,张氏豪放姿势……卖书的人还说,亲眼见过张氏的身子,照着画下来的!
这话若放在以前,别人是不信的,可张氏这样的□□,干出什么事不可能?遂人们一边骂着,一边照顾卖书的生意……
有时候一两个人的‘错’,并不能一两个人扛,尤其事情闹的特别大。
吏部直接发文申饬,崔行面临永不为官的窘境,朝堂上御史发难,参崔行,参崔家教养,妇德妇行,连着把在洛阳做官的崔俣大伯崔阜一起参了,责他们家族品行不正,不配为官!
崔阜官做到帝都洛阳,一路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实在不易,谁知人在家中祸从天降,竟被亲弟弟一家给连累了!气愤之下,手书两封,一封骂崔行,一封于族长,请其好好教导家中。
崔阜几乎是族里做到最大的官,收到这样的信,知道这样的事,族里安能不愤?崔肃老爷子拐杖重重拄地:“那日罚他竟还是轻了!”立刻让人去押崔行,重新去祠堂受责。
至于张氏,因是女流,不可入祠堂,族里特别派来执法健妇,到张氏院子,挥开男性,当着丫鬟仆妇的面,扒了张氏裤子打了好一顿板子!
这次脸丢大了,张氏羞的面红耳赤,不敢见人!
然而她的境遇还不止于此。
她紧紧咬着牙,以为前事会尽去,只要风头一过,她还是这里的主母!她试图用自己的聪明脑瓜拢回崔行,男人是天,是女人得以生存的根基,不管怎么样,丈夫哄回来了,一切就都好说!
可惜这一次,她料错了,男人在胯|下二两肉上的尊严,比什么都重!崔行根本不想理她,甚至不想再看她一眼。嫡子,不仅仅是张氏的,也是他的,张氏拢不走,聪明脑子,不仅张氏有,花姨娘也有啊!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花姨娘不仅仅是温柔小意,还很聪明,而且很懂分寸,从不让他为难,比张氏那些危难主意强多了!若听花姨娘的话,徐徐图之,不闹这么大,没准崔俣就被劝动了,他根本不用丢官,连累大哥族里,也根本不用受罚!
张氏直接懵了,她是真没想到,花姨娘竟有这等心机,平日是装蠢的!
做为一宅主母,家中绝对权力的人,张氏岂能忍?立刻撸袖子过来掐,一时都忘了外面传言!
等她节节败退,冷静下来,想要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想用钱时,却发现自己手里的产业,不管崔家这边,还是她的嫁妆,都突然出现大面积亏损,短短时间,一年赚的几乎都赔完了,柜上一点现银都没有!
谁——是谁在搞她!
张氏目眦尽裂,差点溢出血泪。她的嫁妆铺子,她的命啊!她用尽一切手段,人脉关系,试图扭转局面,可惜所有送出去的消息如泥牛入海,半点回音都无。
她责问掌柜,掌柜的面色难色,终是耐不住逼责,小声道:“是因夫人最近名声……别人不太想沾。”
张氏脸刷的白了,手掌狠狠拍在桌上:“那上谣言!谣言!”
掌柜的束手而站,视线看着地面:“传的太开,别人想不信,也信了。”
张氏颓然跌坐,第一次心生绝望。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
太守余孝全那边,之前张氏欲给崔俣喂药送往长安田襄,而田襄对此非常期待,他心生随计,想帮一把给田襄卖好,与张氏谈了合作。
当时谈时肯定很开心,余孝全把自己儿子亲事都押上了,态度亲切爽快的放话:左右田公子说的也是我家儿子,这桩儿女亲事,不如直接就订下来。张氏笑的见牙不见眼,非常认可这个亲家,当下就换了信物。
如今事败,张氏没别的办法,派人传话请余孝全帮忙,余孝全却来了句:不认识她,从未交往过。
张氏气急,说两家还换过信物,如何就不认了!
余孝全派来的体面妈妈眼睛一斜,看着桌上玉佩,满脸都是讽刺:“夫人这是要坑我余家?不过一方随意哪处都能买到的玉佩,怎么就是信物了?”
“怎么是随处能买的呢!”张氏一脸难以置信,“定亲信物都是家中至宝,看得到来历出处的,我给你家的那块就是!”
“那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妈妈又斜了一眼桌上玉佩,冷笑道,“这东西我认得,西街李记铺子,一次能做出很多,玉好,价格又实惠,很多银钱不丰又喜装排场的都愿意去买。”
这是讽刺她,不但想骗亲,还打肿脸冲胖子?
张氏怒气盈胸,可算明白了,余孝全是故意的!人家做了万全准备,哪怕事不成,还有退路,万不会委屈了自己儿子!就她一个人蠢,被人骗的团团转!
无外人相帮,自己手上又无银钱,族里家里罚崔行这一房,减了开支,不出几日,张氏连饭都吃不上了!嫡女儿女有长辈照顾,崔行有花姨娘小金库相助,崔俣自己手上不缺钱,整个家里,竟只有张氏过的惨,说凄风苦雨也不为过!
张氏琢磨着,这样不行,她得改个方向,必须低下身段,好好求求人。求谁呢?她考虑了一圈,发现自己身边谁都在倒霉,外面不倒霉的人脉关系又不能用,明显有人在针对她。思来想去,好像只有崔迁了。
近来整个崔家都在倒霉,崔迁却不知道走了什么运,听下人传,最近要升官了。下人不会乱传口风,可若是板上钉钉的喜事,主子们不会不高兴,下人们传传,也能讨个口彩,得点赏钱。
所以崔迁升官的事,十有*。
这是……搭上了哪位贵人?
张氏不知道,可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她若舍下脸面,铁了心去求,崔迁乃一宗宗子,光是为了名声,都不会狠心硬肠拒绝她这个弱质妇孺……
崔俣最近很是平静,手里整日拿着邸报,要不就是各处信件,心中一点点做着近期计划。张氏如何,他看了个笑话,之后就不再关心,有那时间,不如多研究点正事。
今夜无月,星辉大绽,不期然的,他想起杨暄,心中怅然。那熊孩子,不知最近怎么样?距他离开已有小半个月,是否该回还了?
几百里外,河船之上,杨暄仰躺,也在看漫天星辉。他肩臂有伤,重重布条缠裹,仍然沁出点点血迹,可见伤的不轻。
夜风拂面,星辉披肩,他手放在伤处,呼吸平缓,笑容隐现。他手放在伤处,呼吸平缓,笑容隐现。
很好……又活下来了,还能看到那只兔子!
第71章 思念
半个月,杨暄沿渭水一路往西,打过济水,过金城郡,水道与与黄河相接;差点打到西平。
他性禀正;不喜弯弯绕的手段,单纯武力碾压,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畏血色,越战越勇,凭着两只拳头;豪气冲天的无上魄力,挑赢数个帮派;身边拥护者,一点点多了起来。
河道上河帮众多;大家相互竞争,会热血伙拼;也会笑里藏刀;使些阴招。可杨暄这种悍勇无敌;重义护短,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彪悍霸气,格外得人拥护。
河帮汉子重义,上了这条道,风里来雨里去,不知道经历多少回生死,多少回背叛,杨暄这样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就像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最佳帮头老大,跟着他,一定不会吃亏!跟了这样的老大,谁舍得背叛!若不幸遇险身死,一点也不会担心身后家人无人照顾,老大一定会替他报仇,照顾家小!
河帮买卖,脑袋别在裤腰袋上干活,为的不就是养活一家!要跟就要跟实力最强的老大!
人都有慕强心理,河帮汉子犹甚,心思耿直单纯的多,只要杨暄表现出相应实力,他们就会拜服,一点也不介意杨暄年纪是不是太小,比朝堂文官好搞多了!
这期间到底有没有用心机耍手段,怎么用的,用了多少;他营造的对外形象里,哪点是真,哪点是假……除了杨暄本人,没人清楚。
激战两天两夜,将西边最大,扎根最深的河帮收归己有,杨暄在血色荡漾的船头仰躺赏星,心情十分的好。
崔俣教的都是对的,诡计要行在暗里,迫不得已行到面上,也要冠上一个正义名头,如果能撞点异相更佳。正义大旗,响亮口号,天道所选,没人能拒绝……短短时日,这些河帮汉子自信心自豪感节节攀升,几乎认为自己做的可媲美保家卫国英士,忠心不二了!
诚然,这只是小小河帮,如若放到朝堂,要难的多,但摸到路子,学到精神,杨暄表示非常期待,很想试一试!想着想着,想到这一切是谁带来的,杨暄深深叹了口气,更想念那只兔子了。
倒海帮孙敏,消息最为灵通,头脑最是通透,当初第一个被杨暄盯上,不服耍心机与杨暄绕,受杨暄威胁了几番,订下个约定,若杨暄能收拢掌控渭水长安段,他就诚心拜服。
河上消息,有皇室贵人到得长安,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