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乱世长宁 >

第71章

乱世长宁-第71章

小说: 乱世长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可以说,萧嵘的存在,与此际的谷中的血色相比,于她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她嘻嘻笑着:“那便走吧。”
  说罢,她迈步朝着山谷中走去,慌乱的心静了下来,渐渐坦然。
  ……
  山谷中隐约有风。
  荆长宁攀至山头,便鸟瞰尽了整座山谷。
  心一瞬狠狠地静了,连呼吸都凝结住。
  这是怎样一幅场景……
  泛着赭色的泥壤间,是密匝布列的石桩。
  俯瞰,连成一片整齐的星星点点。
  一种凄怆却又悲壮的情绪瞬间充斥胸膛,凝结成一种深深的震撼。
  天地间,是一片墓碑。
  连绵的,密匝的,排列得紧促严实。
  像是出征的将士排列齐整,只待号角声扬起,便踏步征程。
  荆长宁迈着微颤的步伐,却毫不犹豫地向前走去。
  在星星点点的石桩前,是一座白色大理石方碑,其间只镌刻有六个方字。
  ——“纳骨五万余体”
  放目望去,其后的是一个方正石桩,其上刻着的一个人名。
  ——“萧峰”
  当年若敖军的大将军。
  紧挨其后的是两个并排的石桩。
  ——“何正”“莫百忠”
  当年若敖军的中将和右将。
  再往后便是一片密匝而连绵的石桩,其上有的有名字,更多的是空白。
  立在密匝的星星点点的墓碑前,荆长宁沉默了。
  这是万千的生命,伫立在染满鲜血的土壤之上,每一个石桩下,都有着一具白骨,或许,也曾鲜衣怒马,也曾是闺阁女儿的春闺梦里人。
  最终,这样紧促却齐整地沉眠在这青山之间。
  英雄恨,古今泪,皆已归山河。
  荆长宁沉默立在原地,萧嵘上前,走到萧峰的墓碑前,静静跪了下来,从腰际解下一个皮酒囊。
  静静地拔出塞子,倾倒在小小的石桩前。
  “那年,我逃出登月谷,我就想着我楚国的军绝不能白死。”
  萧嵘沉声,微微有些压抑的嘶哑,手腕倾倒酒液的动作却极是稳定。
  “于是,我去了云国,我利用云襄,一步一步坐到了云国大将军的位置,有一年,我挥兵南下,夺了丹国五座城池,那次,云国举国同庆,云王问我想要什么赏赐,我说,”萧嵘顿了顿,“我要登月谷。”
  荆长宁的双手不知何时紧攥了起来,她面对着“纳骨五万余体”的石碑,沉沉地跪了下去,安静地跪在萧嵘身侧。
  “那时,登月谷还是遍地白骨,裸露的,被风沙半掩的,”他指了指星星点点的石桩,“密密麻麻,相互交错地布在广阔的山河间。”
  “当年,云国收殓了云军的尸体,可楚国已亡,整整五万余具白骨,便曝尸荒野,我用了一年,整整一年的时光一具一具地收殓,立碑。”
  两行泪水从荆长宁眸滩滚滚而落,打在泥壤间,溅起细碎的尘末。
  萧嵘伸手,拂过石桩上“萧峰”的刻字。
  “我其实并没有找到我爹的尸首。”他沉声道,“我也没有找到莫叔和何叔的尸首。隔了近七年,我根本无法从遍地白骨中辨识出哪一具才是他们。”
  萧嵘回眸望着荆长宁。
  “宁儿,你知道当初我在漫山遍野的白骨间寻觅时,是怎样的绝望吗?”他问道。

☆、第106章 值得便够了

  荆长宁怔了怔。
  “就像我重返花城,林王在昔日楚国旧都上建起新城,城中住着的是林国的人,守城的是林国的将领,所有的一切都不在了。”她的眼睑颤了颤,“就是绝望,那种孤独悲愤无力。”她低头,望着紧攥的掌心。“我懂。”
  萧嵘深深地望着荆长宁,沉默片刻。
  “后来,我想,马革裹尸于疆场,又何必非要辨清尸首。”他的头微抬,览尽万千星海般的石碑,“与将士们长眠一起,爹会含笑九泉的。”
  他轻缓地笑了笑:“于是,我给爹立了空碑,给莫叔何叔都立了空碑,”他指着面前的石碑,“这里有名字的石碑,皆是空碑,我能记得的,知晓的,我都认真地立上一座空碑。倒是那些无字的,其下才是真正的白骨。”
  他带着浅笑望着荆长宁:“宁儿,我是不是很傻。”
  傻,明明连尸首都寻不出,却费尽心思一座座立空碑。
  “不。”荆长宁摇了摇头,“你不傻。”
  她的唇角浅浅一勾。
  “就像我在花城,物非人非,当我绝望之际,却见城墙之下细碎绽放的紫色风信子。我就知道过去的一切从来都不曾逝去,花城还有风信子,楚国,还有我。”
  荆长宁攥紧手心。
  “我不会放弃,哪怕是飞蛾扑火,哪怕是徒劳,我也要试试。”她望向萧嵘,“你说,我傻吗。”
  傻,明知一切过往皆已逝去,就算复了仇,就算杀了林王毁了林国,楚国也回不来了,她却依旧毫不犹豫地踏入乱世,看似赤忱丹心,却终究不过执拗憨傻。
  “不,”萧嵘摇了摇头,“你不傻。”
  相顾无言,万千石碑星星点点。
  绝望的,固执的,徒劳的,憨傻的。
  “至少,我们都觉得值得。”萧嵘说道。
  “那么,便够了。”荆长宁喃喃。
  长风,将两人的衣衫吹得猎猎作响。
  萧嵘望向面前的女孩子。
  泪水拂过她的双颊,但她的目光没有退怯和迷惘,反倒是无比坚定和清明。
  “宁儿,我陪你。”他说道。
  荆长宁擦干泪花,万千墓碑前,她冲着萧嵘轻缓一笑。
  “好啊。”她说道。
  ……
  风,拂过山峰四处裸露的枯岩。
  萧嵘望着面前灿开的笑颜,心底深处沉寂的悲怆一瞬散去了。
  他不羁地露齿一笑,然后伸出手,掌心摊开。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他说道。
  摊开的掌心有些粗糙。
  荆长宁笑了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手心相对,滚烫地贴到一起,然后收紧。
  萧嵘拉着荆长宁,迈步在山野间奔跑起来,迎着恣意的风,两个人的身影飞扬。
  山峰裸露,只有低矮的丛丛灌木。
  萧嵘的步伐最终停在一丛灌木前,他挥剑斩断了几株灌木,面前,是一道枯涸的河床。
  隐约能看出很宽,许多年前应当是一条大河。
  萧嵘立在枯涸的河床边上,神色微微发亮。
  “这里是长河原来的一条水道。”他说道。
  九州之上最长的河便是长河,向北从羽国境内流过云国,最终从云国东部流入枯海。
  每年夏季多雨之时,百川灌河,长河水势滔天,席卷两个泱泱大国,朝枯海而去。
  这里,也曾是长河的一个水道吗?
  荆长宁心下疑惑,有些不明白萧嵘为何要带她来看这个。
  萧嵘笑了笑:“当年,这条水道并没有干涸。”
  荆长宁一怔,神色忽转炽热,目光灼灼地望向萧嵘。
  当年,林军用的是火油,沿着山谷四壁浇下……
  而这里是长河的水道,当年一定有水……
  “不错,”萧嵘点了点头,“当年我就是这样活下来的。”
  当年,整座山谷化作火海。
  仿佛还有嘶哑的吼声在脑海中乍现。
  ……
  “逃!快逃!”萧峰望着穆离吼道。“从这里向后三里的山间,有长河的水道,我带两军拖住云国的军队,你带余下的兄弟们走!”
  穆离单膝跪地摇头:“将军,身为若敖军左将,誓与若敖军共存亡!”
  萧峰沉声冷道:“活下去,才是对楚国最好的交代。”
  他转眸,将一侧的萧嵘推到穆离身前。
  “带小嵘一起走。”他说道,“你这不是临阵脱逃,就当是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求你,替我保住萧家的血脉。”
  萧嵘一怔,转头哭着望向萧峰。
  萧峰脸容上的温情很快敛去,只余铮铮肃穆。“身为男儿,当行事果敢,你既然选择了来此疆场,便要服从我的命令。我以若敖军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活下去。”
  活下去……
  当一万五千的左军冲破重围,只剩下不到五千。
  秋意肃冷,长河水势滔天,而五千人中并不是都是深谙水性之人。
  水火无情。
  身后是火舌烈烈,身前是巨浪滔天。
  十岁的萧嵘笑了笑,纵身一跃。
  ……
  荆长宁目光飘渺,透过干涸的河床,似能瞥见当初那一片凄壮的景象。
  “你很厉害呢。”沉默良久,她眼眸微湿,笑着说道。
  “是啊,我很厉害呢。”萧嵘望着干涸的河床,语调复杂。
  良久,萧嵘望向荆长宁。
  “当年并不是我一个人跳入长河。”他定定说道。
  荆长宁心间一晃,浑身一瞬绷紧。
  “当年,跳入长河的有五千人。”萧嵘说道,“活下来的,有两千。”
  荆长宁目光灼热地望向萧嵘。
  两……千。
  泪瞬时从面颊上滚落,悲喜掺杂,一瞬化作滚烫的泪。
  肆意地奔涌。
  萧嵘安静地噙着浅笑望着面前笑着大哭的女孩子。
  没有出言安慰,只是静静地望着她流泪,望着她笑。
  荆长宁俯身,将头埋在双肩里,手臂环起,肆意地哭着。
  像是久别重逢,像是迷途归旅。
  “哭吧。”萧嵘陪在荆长宁身侧蹲下,轻顺她的背。
  “哭完了,我带你去见他们。”他笑着,温柔说道。
  荆长宁哭了好久,直到天色渐晚,一片隐约星光映衬着遍野的石桩。
  她立身而起,风渐渐抚干她面上的泪,唯有眼眶依旧红着。
  “我带你去见他们。”萧嵘说道。
  荆长宁摇了摇头,沿着河床向前奔跑。
  “我知道他们在哪。”她说道。

☆、第107章 各自的执着

  沿着长河枯涸的河道而上,是连绵的山峰,越过山势而前,隔着数里之地,是九雨峰。
  她该想得到的,那天,那天她所听到的……不是幻觉。
  “喂喂喂!”萧嵘在身后急声嚷嚷,“马,马还在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