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雄-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敬亭面带喜色,就好像他夸的是他自己一样。心里暗自得意,他看上的人自然不会错的。
出了房门,门外郭文莺正蹲在一棵梧桐树底下和一个三岁的小童,两人头抵着头不知做什么。
他快步走过去,只见地上爬着许多蚂蚁,一地的碎糕点渣子不断吸引着众多蚂蚁向这边爬来。而一大一小两人,一人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不时再扔一点糕饼,逗引着蚂蚁前后左右转着,看样子竟像是两军对垒在排兵布阵。
他看得有趣,不由道:“你们这在干什么?”
郭文莺一看是他,扔了树枝站起来,道:“这孩子真是聪明,小小年纪便会统军了,虽是游戏,却极考验人的才智,他不过三岁顽童,能引得蚂蚁分批追击,已是十分难得。”
封敬亭看那孩子脸上并无玩闹之色,反倒是一本正经,便蹲下身子和声问道:“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
小童眨巴眨巴眼,奶声道:“我叫于沐英。”
“于沐英,真是好名字。”他暗自猜想这多半是于老爷子的孙子辈儿,回头对郭文莺一笑,“也是个英字辈,文英,可是和你有缘啊。”
郭文莺点点头,“确实有缘。”她一看这孩子就觉甚是喜欢。
此时她并不知道这个叫于沐英的孩子,在她今后的人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孩子长大之后果然不同凡响,成为了南齐最著名的才子,也成了她日后最得力的助手。
事情都办完了,眼看着日已西斜,两人便告辞而去。
出了府门,郭文莺就一个劲儿抱着肚子哀叫,“好饿,饿得不行了。”
他们在于老爷子房中坐了半日,不仅不管饭,连个糕饼点心都没有,两人一天只吃了顿早饭,空喝了两碗热茶,到现在早就腹中空空了。
此刻她万分后悔,刚才和小童玩的时候,怎么不记得把糕饼先喂两口在自己嘴里,反倒先喂了蚂蚁了?
封敬亭也觉有些饿了,便道:“咱们看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吃的。”
两人找了一会儿,还真在桥下不远的地方看见一家生着炉火的面摊。面摊搭着一个遮雨的油布棚子,棚子顶挂着一盏纸灯笼,摆着四五张桌椅,有两个男人坐在背风处埋头吃的西里呼噜的,摊主是个中年男人,见有客人上门笑着迎上去:“客官,吃碗面?”一说完,看见走到光亮处的两人,脸上表情有些发怔,看这两人的通身气派实在不像在摊子上吃饭的。
那摊主一开口说话郭文莺就乐了,这人一口的冀州口音,听着甚是亲切,她笑呵呵的走进雨棚子,也用冀州话道:“你们这儿有什么好吃的面,来两碗。”
那摊主顿时大喜,“两位可是从冀州方向来的?”
见郭文莺点头,他又不禁一叹,“国破家亡,城池沦陷,也不知什么时候冀州才能收复啊?”
这摊主自称是从冀州逃难来的,当年城破之时,他侥幸逃出,就到这个地方摆了个小摊子糊口,他的妻子儿女都死在了战火之中,孤身一人勉强度日,不免甚是凄凉。
他一面絮絮叨叨说着当年冀州的惨状,一面给两人盛了两碗面。
这里最有名的就是雪菜肉丝面,两人一人一碗,也是都饿了,甩开腮帮子就开吃。
这样的荒野小地方,出现两个锦衣华服的气派人,确实容易招惹是非,那两个吃面男子不时向这边打量着,大有打探的意思。封敬亭不想惹事,一眼凌厉的看过去,那两人立刻就老实了。他是枪林箭雨里出生入死过来的,手里的人命不知繁几,杀气外露,又一身高贵气派,只看人一眼便能吓出一身冷汗。
两人匆匆付了钱,快步离开,再不敢回头看一眼。
那摊主却还在说冀州之事,郭文莺不免劝慰几句,告诉他冀州城必破,瓦剌人也必将被驱赶出南齐境内,让他相信西北军,并把西北军打了胜仗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摊主大为欣喜,对着天上一个劲儿念佛,说待等冀州城收复了,他一定再回家乡去。
郭文莺听得心里颇不是滋味儿,收复冀州是百姓的愿望,是天下有识之士的愿望,可朝中那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却视天下百姓于无物,这般任性妄为,生生要斩断西北军的臂膀,日后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心中一阵气恼,颇有些化悲愤为食欲,很快吃完一碗,举着两根手指,“老板,再来三碗。”
封敬亭忙道:“我吃不下了。”
郭文莺道,“我自己一个人吃的。”她往常都吃三碗,今天心情不好,又实在饿极了,四碗面也就只混个肚饱。
封敬亭看看她纤瘦的身材,不由摇摇头,“没想到你这么苗条,还是个大肚汉,这以后谁娶了你可如何养得起?”
郭文莺没搭他话茬,像这么敏感的问题,跟他多说两句,还不定引出什么来呢。
她故意岔开话题,“刚才那于老先生到底是谁啊?”
封敬亭吃完了面,正坐在一旁等她,便道:“于老先生大名于凤阳,曾是当今皇上的辅政大臣,文渊阁大学生,内阁首席阁老,往常都叫他于阁老,现在致仕了,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
第八十二章 回京
于凤阳,果然好大的名头。她不由暗赞,封敬亭果然好本事,能找到于凤阳这样的人物做靠山。谁不知道于阁老门下清客弟子无数,又曾为帝师,很得当今圣上看重,这样的人说句话,要比别人一百句都灵。
四碗面下肚,她觉得有点撑,抚着肚子,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封敬亭不免数落几句,“你也是,吃个饭而已,非吃这么多,也不怕撑坏了,你是几辈子没见过饭了?回头去船上要两丸山楂丸吃吃,要是撑死了,跌的是爷的面子。”
郭文莺无奈叹口气,吃多点而已,偏他那么多废话。怎么从前都不知道,他原来也是个碎嘴的?
回到船上天已大晚,一夜无话,次日下午到了江州,改换马车,一路向京中而去。
好几年没回京城,再次回来,觉得处处都是新鲜的。看着那高大威猛的城墙,都生出几分喜悦之色。
郭文莺掀着车帘往外看,瞧见那城墙,忍不住道:“这么高,可比荆州城的还威武,也不知道多少炸药能炸开?”
封敬亭睨她一眼,“你这是炸城炸出瘾来了?”
马车进了城,沿着最繁华的长街缓缓而行,郭文莺尚有些孩子心性,一时一刻也闲不住,探着头不时指着外面,“那家店子铺子的桂花糕最好吃,那家的桂芳斋专做女人鞋的,还有那家……他们打的兵器也是一绝。”
封敬亭含笑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眼神温柔似水。
她在西北这么多年,平日里装个跟个武将硬汉似的,其实骨子里还是个女孩,也有女子的天真与好奇。其实说起来,她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丫头的而已。小小年纪,便与一帮大粗爷们整日混在一起,硬生生把她女儿的天性给压制住了。
回头等有机会了,倒要好好待她,把这些年她吃过的苦,通通补偿回来。心里想着,倒涌出一种难得的柔情,仿佛天地日月都变得美好了。
他心中柔软,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髻,柔声道:“你在京都没有宅院,先住在本王的府邸吧,反正最多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你就回西北去吧。”
郭文莺微微点点头,她虽有家却是归不得,若是从前还能闯回去,横竖他们不敢再把自己赶出来,可是现在她的身份过于微妙,却是真的不能回家了。
早在进城之时,定国公就已经和他们告别了,带着钟怀等人去宫里交旨去了。
徐海和徐横带着五千人不方便进城,都驻扎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原本浩大的队伍只剩下他们这一辆马车以及后面几车行李。看着倒不像是王爷该有的气派了。
再往前走便是荣礼街,此处乃是豪贵名门宅邸密集的地方,凡在街上住的最起码也是公侯以上的爵位。封敬亭的郡王府在街尾,而街头之处的第一座宅子就是定国公府,旁边紧挨着的是永定侯府。
当年南齐立国之时,郭家乃是十大功臣之首,所以选址建宅的时候特赐了位置最好之处,紧邻街头,最是宽大敞亮,视野也开阔。
郭文莺原本高高兴兴的笑着,在看见自家门前偌大的牌匾之时,一张小脸顿时沉了几分。
她永远忘不了当日自己被人送出宅门的情景,永远忘不了她被人说是骗子,让一帮狗奴才打出来时的样子。他们害死了她母亲,剥夺了本属于她的一切,把她弃如敝履,这么多年,他们怕是早忘了郭家还有一个她,有一个叫郭文莺的大小姐。
傅莹那个贱人,还有她那个便宜老爹,她不会放过他们的,总有一天她会堂堂正正的回到家里,把属于她的一切都讨回来,并向他们讨她母亲的命来。
封敬亭看她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轻手把车帘落了下来,“不要看了,将来有一日,本王定让郭家开中门接你入府。”
郭文莺眨眨眼,开中门,那是君王才有的威仪。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马车很快便过去了,再往前走过几家府邸,远远的便看见端郡王府的大门。
说实话,皇上对他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虽是郡王府,却隐有亲王府的规格,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雍容华贵。就连门口的两个石狮子似乎也比别处高大些。
王府的大管家徐茂早得了信,在门口候着,见王爷马车来了,慌忙上来迎接,“奴才见过王爷。”
他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一抬眼却见一个长相极为俊美的公子从车中走出来,约摸十七八岁,五官俊美精致,眼神如一潭泉水,温润清澈,初初看去,如一个俊美儒生。稍一仔细打量,便感觉到,这青年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奢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