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雄-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唯新提了口供给她,郭文莺展开一看,那上面正写着事情的经过。
那书生说他是颍州人士,名叫徐航,当年参加科举上京考试,一次在京郊的云麓寺瞧见了前来敬香的卢夫人,他自称从没见过如此兼具美貌与气质的女子,一时惊为天人。下意识中便跟着郭府的轿子后面,骑着马跟着进了城,又到了侯府,站在府门前一直流连不去。
后来科举考完,他名落孙山,暂居在亲戚家,一时无事可做,便时常到郭府后门转悠。他明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先不说那是位嫁了人的夫人,就是身份地位也与他相差甚远,可还是忍不住存了点希冀,想着哪怕是看一眼也是好的。
他在侯府附近转悠了一个月都没见到夫人的面,渐渐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可也不知怎么的,有一日忽然从府里出来一个嬷嬷,对他说夫人要见他。他心中一喜,以为自己一番痴心终得美人垂怜,就鬼迷心窍的跟着去了。
那嬷嬷带着他进了一个满是香气的房间,他坐下喝了杯茶,也不知怎么回事后来就人事不省了。等再醒来时,自己就跟那夫人一起躺在床上,再后来就是突然冲进来许多人,说是他跟夫人私通,要抓他去沉塘。
他当时傻了眼,还真以为自己一时迷了心窍做下了糊涂事。他也有膀子力气,趁着那些人抓住那家夫人的时候,就自己挣脱了几个抓他的家丁夺门跑了。他跑出去也不敢去亲戚家,只在外面东躲西藏的怕人抓到,再回来就是听说了那家夫人病逝的消息,他自知肯定跟这件事有关,生怕叫人抓住见官,连夜就逃离京都,到外省去了。
郭文莺看得心中恼恨之极,果然与她先前所猜想的差不多,傅莹肯定发现了这书生的龌龊心思,借了这书生的手陷害母亲,最后害得她身败名裂,含冤而亡。自己也因为这事多少承担了母亲的罪责,被送到了农庄子。母亲的仇,她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全都得着落在傅莹身上,一想到这其中的怨恨,直恨不得现在就把那女人给手撕了。
找人把那书生弄醒,详细询问事情的经过,那书生哭得几乎快断了气,连声称自己对不起那夫人,若不是因为他,那夫人就不会死了。还说后来他也想回去为夫人伸冤,可惜一直都没有勇气。
这些年他一直活在自责当中,每每想起来都心痛之极,若不是他心里害怕畏罪逃了,也不会叫夫人落得辩解无法的地步。他又说起他从京都逃出,还曾被人追杀,也是他命大,被人放火烧茅屋的时候,恰巧没在家里,否则这会儿早就是黑炭了。
书生说着,又忍不住哭道:“终究是我做下的错事,连累了夫人,若是有生之年能为夫人平冤昭雪,我就是死了也甘心。”
郭文莺看着他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暗叹,既知后悔,何必当初呢?如果他当时有担当一些,或者母亲也不会被逼死那么惨。当然罪魁祸首也不是他,要怪就该怪母亲最不该的是嫁了一个中山狼,当年人人称赞的一门好亲,背地里却是如此的不堪。
傅莹该死,郭义显也难辞其咎。
路唯新见她面色难看,不由问道:“文莺,你没事吧?”
郭文莺摇头,“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此仇去定是要报的。”
他有些迟疑,“你真打算把这案子揭出来,伯母毕竟已经去了,这会儿再揭了伤疤,怕于你名声也不好吧。”
“我不在乎。”郭文莺皱皱眉,她的名声不重要,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叫傅莹好好活着。
这会儿那书生因一时激动,又昏了过去,路唯新让人又给泼了盆水。
见书生醒转,郭文莺问道:“当年领你进府的人你还记得什么样吗?”
书生呛了口水,咳嗽几声,才道:“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脸严肃,嘴角有一个黑痣。”
她深思,当时三十多岁,过了十几年也要五十了,府里五十上下的嬷嬷,嘴角又有痣的就是傅莹身边的徐嬷嬷了。
要想抓住傅莹的罪证,还得从这徐嬷嬷入手,她问路唯新,“我想带人去认认徐嬷嬷,你们有办法吗?”
路唯新频频点头,“只要是你的事没问题,交给咱们,一天就能办妥。”
“抓了徐嬷嬷,录了口供给我。”
“好。”路唯新都应了,腆着脸对她笑,“文莺,你说我帮你办成了这事,你拿什么谢我?”
郭文莺却没心情跟他玩笑,只道:“你还想讹我点什么不成?行了,自家兄弟别算那么清楚,回头有事兄弟也给你兜着就是。”
路唯新看着她不禁暗暗叹气,她一口一个兄弟的,看来是真把他当兄弟了。可是兄弟不想把她当兄弟,这可怎么治好呢?
从镇抚司出来,郭文莺的心情一直压抑的厉害,让人好好看守那书生,再找大夫给他看看治治伤。他是重要的人证,绝不能这会儿就死了。更何况他虽有罪,却也罪不至死,她也并不想要了他的命。
路唯新做事果然靠谱,第二日就把出门的徐嬷嬷给抓进了镇抚司,不过一刻钟口供便问出来了。果然是那个徐嬷嬷,她经不住锦衣卫的拷打,把这些年傅太太做过的那些事全都招了。
傅莹的胆子可真是够大的,不仅陷害夫君的元妻,还在外面放高利贷,郭府里薛姨娘、陈姨娘,还有四五个通房丫头都是被她害死的。郭义显女人众多,却只有郭文云一个儿子,也是傅莹做的手脚,她在十几年里共害了侯府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两岁时溺水而亡,就是她让人给扔进水里的。
傅老太太早就知道傅莹做的这些事,但她从来不说,反而包庇傅莹,让她越发得意起来。虽然徐嬷嬷没直指傅老太太做过什么,但当年的事自己这位祖母绝对参与的。否则以傅莹一个平妻,怎么能那么顺畅的对嫡妻下手?
第三百二十章 看中
郭文莺拿着两份口供,心情说不出的沉重,这件事是揭出来还是不揭出来,怎么揭出来,其中的分寸并不好拿捏。她是晚辈,这事由她发难,于理不合。就像路唯新所说的,她若在侯府里大闹一场,就算能定了傅莹的罪,她的名声传出来也不好,倒不如借别人的手处置了。
她想了半天,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舅舅,由舅舅为母亲主持公道?不过最终还是决定郭家的事,由郭家自己解决。
从镇抚司出来,郭文莺并没回永定侯府,而是去了定国公府。
她先去见了定国公夫人,吴太太听说她来了,很是高兴,还叫了郭婉云出来作陪。
郭文莺说要见一下大伯父,吴太太笑道:“国公爷上朝去了,不过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你要没事先陪咱们说说话。”
郭婉云也笑着问:“姐姐这是从哪儿来?”
“镇抚司大牢。”郭文莺顺嘴一说,话一出口顿时后悔了。这事本来也不好让她知道的。
郭婉云纳闷,“姐姐去镇抚司做什么?”
“去见一个朋友。”
郭婉云也是孩子心性,又追问,“哪个朋友?”
“就是从前和你一起吃过饭的路唯新,现在任锦衣卫佥事。”
提到路唯新,郭婉云居然脸上微微一红。
吴太太笑道:“这也倒巧了,前些日你大伯父还说要跟路家结亲,想把婉云许配给路佥事。”
郭文莺微觉诧异,倒没想到定国公居然想和路家结亲了。不过这也是好事,她笑道:“大伯父倒是好眼光,唯新确实不错的,和婉云妹妹也是相配。”
吴太太叹气,“路将军新任封了郡阳侯,现在已经官居一品了。他的公子现任四品明威将军,又在锦衣卫领着佥事一职,确实是门好亲,只是这门亲事怕不好结啊。”
封敬亭登基,当年跟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都封了要职,路怀东更是个中翘楚,现在已经是京中数得着的新贵了。路唯新也跟着水涨船高,原先寒门出身的小子,一转眼成了京中各豪门中的抢手货,不知有多少人想将女儿嫁给这个少年将军呢。
郭文莺略一思索,问郭婉云,“那路小将军你可看中了吗?”
郭婉云脸微微一红,竟然点了点头。这些女儿家的心思,她平日从不敢对人言的,不过她对郭文莺却并不敢隐瞒,一是知道郭文莺有办法帮自己,另外她也对这个姐姐有莫名的信任。就像在宁德,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她。郭文莺身上有一种叫人安心的特质,让人不由自主的便想信任。
吴太太道:“文莺,你跟路小将军相熟,可有办法吗?”
郭文莺觉得路唯新和郭婉云也算相配,便道:“大伯母,路小将军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我和路家还有些交情,只是我一个闺阁女子,给人做媒提亲也实在不像话。回去跟伯父说,让他去找右相陆大人,有陆先生出面,这事就成了一半了。”
陆启方自平定东南之后一步登天,新封了右丞相,已经入了内阁了,现在更是权臣中的权臣。皇上对他甚为倚重。郭婉云的婚事一直让郭家操心的不行,吴太太一听这话,不由面露喜色,“此事当真吗?”
郭文莺微微颔首,“自然。若是陆先生不同意就让伯父提我就是了,我跟先生感情深厚,情同父子,这点忙还是肯帮的。何况路将军是我拜把兄弟,唯新更与我有过命的交情,看在我的面上,你若嫁过去,他们也会好好待你的。”
“多谢姐姐了。”郭婉云忙起身下拜,却被郭文莺扶住。
她笑道:“都是自家姐妹,这么说就是外道了。”能成就一番美事,于她也没什么坏处,何况郭婉云也是个不错的姑娘,与路唯新也算一个好姻缘了。
吴太太忽然叹口气,“她谢你原是应该的,咱们虽是一家人,但你幼年被送到庄子,吃尽苦头,咱们也没帮你什么,现在想想还觉愧疚。”她说着,忍不住拉住她的手,“文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