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623章

名门天姿-第623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临出嫁的最后几日,添箱的人越发多了。而杨王氏与秀红都不让她再操心旁的,只让她每日里规律休息,吃好养好。
    杨如玉闲了下来,有些百无聊赖。江承紫去拜访,说了一些客套话,便将手中的红包交给杨如玉,说:“这是做妹妹的一点心意,算是给长姐添箱。”
    杨如玉捏着那小小的红包,也没啥首饰细软的。她一时之间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自己能有今日,还多亏这妹妹,便也就释然。
    “妹妹太客气了,你我姐妹,何必浪费呢。”她客套地说。
    江承紫笑着说:“我可只有你这么个姐姐。”
    按照礼数,添箱的东西是要投到箱子里去的。可江承紫给的是红包,杨如玉只能按照礼数打开那红包。她轻轻展开,看到的竟然是两份儿地契,她顿时就愣住了。
    “妹妹,你,你这是——”她有些语无伦次,就那么看着江承紫。
    “金银首饰,你也不缺。再者,这些首饰细软的总是会越用越少的。可这地呀,是可以出产的。这就算妹妹送给姐姐的一点点私房钱。”江承紫笑嘻嘻地说。
    “茶山,这,这——”杨如玉抿了唇。
    江承紫嘿嘿笑,说:“这茶山的名字还可以改。若是你想好了,可以派人去当地官府申请的。”
    “嗯。”杨如玉顿时觉得自己嘴笨,感激的话都不会说了,只是内心激荡起伏。
    恰好这时,宫里的小方舍人来了,说宣杨氏阿芝蓬莱殿觐见。江承紫一听,连忙就问小方舍人:“不知急召,可有什么事?”
    小方舍人笑道:“陛下今日高兴,早朝后就去了蓬莱殿,淑妃的母亲与侄子在。正巧又听闻蜀王回来了,陛下就宣你们二人去蓬莱殿用午膳。”
    “原是如此。”江承紫松了一口气。
    小方舍人则是抹了抹汗,将碧桃递给他的一杯茶一口气喝了,才说:“九姑娘,软轿在门口等了。奴这就去蜀王府,宣蜀王去蓬莱殿。”
    “有劳了。”江承紫从容出门,坐了宫里的软轿去了蓬莱殿。
    按照惯例,江承紫在蓬莱殿外下了软轿。她拿着团扇使劲地扇了扇风,询问站在殿门口迎接的青云,问:“蜀王可有来了?”
    “蜀王还未到呢。”青云笑着回答,招呼她赶快进殿避暑。
    江承紫笑嘻嘻地摇头,走到殿门前的树荫里乘凉,说:“我可是紧张了,我得等蜀王。”
    青云对于一个未过门的姑娘要单独见公婆的尴尬很是理解,便了然地点点头,说:“那婢子陪九姑娘在这里等。”
    “有劳青云姐姐了。”江承紫笑着回答。
    只是等了片刻,李恪就大步来了。蜀王府本来就挨着皇宫,比杨府离宫里近多了。他换了一袭白衣里衬,淡青色的轻纱外衫,束了一条红白相间的如意花纹,紫冠束发。
    江承紫只瞧着他从烈日里快步走来,便又恶俗地想到那句:“但觉眼前一亮,明艳不可方物。。。。。”
    想到这一句,她很不厚道地“噗嗤”笑了。李恪被她笑得一愣,很是紧张地问:“我,我穿得不妥吗?”他说着还看了站在一旁的青云,满脸疑惑。青云也是一头雾水,便瞧着发出笑声的江承紫。
    “不,很妥当,简直玉树临风。”江承紫很笃定地点头。
    “可你这笑好诡异。”李恪将信将疑。
    “我是见着你,欢喜。”江承紫一本正经地说。
    李恪是不信江承紫的说辞,无奈这蓬莱殿门口树木不是太多,烈日当空,甚为炎热。他不知阿紫等候了几时,便也不计较,只是笑着说:“行,我接受你的理由。走吧,进殿去。”
    青云引了二人往蓬莱殿走,还在回廊上没入正殿,江承紫就听见李愔在瓮声瓮气地背书。李世民夸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
    杨淑妃也甚为高兴地说:“陛下夸他,他奋发倒是好,就怕得意骄傲。”
    “你呀,将孩子们都教得好。恪儿和阿愔都是极好的孩子,做得好,自然是要夸。”李世民说。
    这蓬莱殿里正是其乐融融,青云正要通报,江承紫忽然听见一女声响起,说:“陛下,既是说到恪儿和阿愔,我却是要说一件事。”
    “岳母请讲。”李世民虽贵为君王,但对于萧后却甚为恭敬。

第七百六十八章 席

    萧后忽然提到李恪,语气甚为严肃。李恪、青云也听见了屋内的谈话,几乎是出于人的本能,殿外三人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
    只听得殿内,萧后不疾不徐地说:“我虽回长安才几日,但前几日发生之事,我也知晓一二。陛下对此事如何看待,天威难测,我亦不敢揣测。只是此事事关恪儿,因此在这家宴上,我便斗胆倚老卖老说两句。”
    她说到此处,顿了顿,继续说:“这些年,我在北地,虽算作阶下囚,但有义城公主的庇护,还勉强能在北地走动。这北地的形势我也略知一二,若是颉利势力一不在,这突厥能做主的就是突利。可突利要不在,这做主的便是薛延陀的夷男了。先前,颉利竭力压制夷男,这颉利与突利一亡故,这夷男就会成为另一个突厥之主。而此人的野心,更甚颉利。”
    李世民听得一头雾水,这岳母是要说恪儿的事,怎么一直在说突厥夷男。莫不是恪儿此次挥军北上,实际上就是为了对付夷男?
    “陛下,恪儿此次北上,就是为了对付夷男,以便于永绝后患。”萧后在一系列的陈述之后,作出了这个结论。
    “岳母知道此事?”李世民问,却没有多大的惊讶。
    毕竟李恪出使突厥时形势凶险,当时就有萧后暗中帮助,间者们才能牵制住突厥,让薛延陀、回纥叛乱,继而柴绍拔除梁师都。并且,在李恪返回长安时,萧后还特意让他带回来了一封书信,信中所言,待突厥平定,永绝后患,她才会领会李世民的好意,从突厥返回长安。
    因此,她知晓李恪北上追及夷男,实在不必惊讶。
    萧后看李世民也没有惊讶,便径直说:“先前恪儿出使突厥,来见过我一面,我与他分析了形势,也说了夷男的野心。并且,当时我就与他说起,与突厥迟早有一战,这一战事关大唐命运,若是能取胜,横扫突厥,记得要灭掉几人。当时,我就与恪儿一一列举出来了。”
    “多谢岳母。”李世民行了谢礼,萧后也泰然受之。
    李世民却又说:“不知依岳母之见,这突厥如今群龙无首,可要如何管御?”
    “陛下,我乃一介妇人,对于此番问题,实在回答不了。我听闻陛下朝中贤臣、谋士众多,陛下可询问他们。今日,我这般多话,只因担忧前日里的事危及恪儿,于是趁着这家宴,向陛下求一求对恪儿的庇护。”萧后言辞恳切。
    江承紫不由得看一眼李恪,他还站在一旁,神色安然,听得认真,倒是从脸上看不出什么别的情绪。
    “岳母放心。恪儿这孩子的秉性我清楚,我也甚为喜欢。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庇护贤臣功臣和天下百姓;作为一家之主,理应保护妻儿。”李世民也表了态。
    萧后笑了笑,说:“那我这就替天下百姓以及恪儿多谢陛下。”
    “还有我呢。”李愔插嘴。
    李世民哈哈一笑,抚着李愔说:“你是我的儿子,肯定要庇护你。”
    “作为父亲的儿子,我也要努力学习,让大唐更加繁荣。”李愔奶声奶气。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轻松了不少。杨淑妃松了一口气,连忙催促月姑姑去看看蜀王与九姑娘怎么还没来。萧后则在与李世民谈在突厥这些年的见闻。
    江承紫与李恪怕月姑姑尴尬,赶忙就往回廊那边退,青云也是人精,早就跟着退到了回廊那边。月姑姑从大殿出来,正巧看到他们一行三人从回廊那边转过来,便是笑道:“快些,陛下可惦记你们了。”
    三人很有礼貌地向月姑姑行礼,月姑姑拉着江承紫的手,却是看着李恪,很是心疼地说:“殿下瘦了,也黑了些。北地的环境果然不好。”
    “月姑姑,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行。养胖养白了,那就可怕了。”李恪无奈地笑了。
    “对对对。若是那样,那些坏人又有说法了。”月姑姑立马严肃地说。这些年,月姑姑一直跟着杨淑妃,对于明枪暗箭,一直是心有余悸。所以说到这种事,月姑姑马上就警惕起来。
    江承紫暗叹,便握了握月姑姑的手,说:“月姑姑别担心。这大唐会越来越清明,坏人会越来越少。”
    “嗯,嗯,九姑娘是个有福的。”月姑姑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显然,她也跟旁人一样,越来相信江承紫是上天赐予大唐气运这种莫须有的事。
    “月姑姑,这种事,你切不可说了。蓬莱殿众人能好好活着,除了谨慎,还有低调。”李恪低声说。
    “是是是,我这是口无遮拦,没经大脑。”月姑姑连忙自责。
    江承紫则是挽着月姑姑的胳膊,说:“一家人说说无妨。如今日子好了,不必过得如同惊弓之鸟。”
    “嗯。”李恪也是应了一声。
    四人一起入了大殿门,一绕过屏风就瞧见正位上坐着的李世民和杨淑妃,右边客首则坐着一袭月牙白齐胸襦裙的萧后,左侧客首端坐着清瘦的年轻男子,眉宇间倒是与李恪有五六分相似,只是神情拘谨,略有畏缩之感。
    江承紫不用猜,都能知晓这就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与萧后一起被义城公主带到突厥去的。
    至于李愔则是坐在他平常的案几前,瞧见他们进来,倒是倏然站起来,想要冲出来,却又似乎碍于礼数,便喊了一声:“三哥,三嫂。”
    李恪应了声,江承紫倒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是她不豁达,先前李愔也叫过她三嫂,但那时都是年轻人,并没有长辈在。这里可是一屋子的长辈,她顿觉尴尬万分。
    杨淑妃连忙斥责李愔:“你这小子,你三哥没着急,你倒是猴急猴急的,不懂礼数。让阿芝如何自处。”她说着,又对江承紫说,“你莫理阿愔,他犯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