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533章

名门天姿-第533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长乐这下对江承紫算是言听计从,连忙点头。不过,她又忧心起来,低声问,“阿芝,你说,表兄他会娶我吗?”
    “我瞧着他心悦你,一直记挂着你。”江承紫也不藏着掖着。
    长乐听闻,不由得眉开眼笑。
    江承紫暗叹:十多岁的少女可真是个美好年纪。一句话,一件事,就能无比高兴。
    “阿芝,我一定听你的话,我一定不会打草惊蛇。”长乐保证。
    江承紫点点头,随后对她笑笑,说:“来,看我对付一下那偷听的窃贼。”
    长乐很是好奇,然后,她看着江承紫身形一闪就到了长廊的拐角处,下一刻她转过去,抓着一个人就扔到了长廊外的花圃里去了。

第六百五十四章 无题

    那人“哎呀”一声,紧接着是尖利的叫喊声:“救命,救命,杀人啦。”
    即便周围是哗哗的雨声,这声音也非常有穿透力。这里虽是后宫,却也有侍卫们存在,这人的一声尖叫,侍卫们纷纷前来,手中长刀对着江承紫,为首一人喝道:“你是哪宫的宫人竟敢造次?”
    长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到这阵势,厉声喝道:“狗眼,不逮住妄图行刺本宫的贼人,却要来为难蜀王妃?”
    那些侍卫一见是长乐公主,立马行了礼。
    为首的侍卫队长又瞧了瞧江承紫,说:“公主,据属下所知,蜀王府只有一位侧妃萧氏,莫不是这位?”
    “萧氏算什么东西?这位乃弘农杨氏九姑娘,杨氏阿芝。你们还不收起兵器?”长乐厉声反问。
    那些侍卫队长让人收了兵器,却还是不肯放过江承紫,继续说:“如今是发生了这等事情,自是要查清楚。”
    “你这是不信本宫?”长乐反问,将阿芝护在身后。
    江承紫轻笑,道:“公主莫动气。他们职责所在,无可厚非。也正因有他们这样的忠心,才能确保宫廷的安全。他们正是尽责尽责的典范。”
    那些侍卫一听,莫不惊讶。从来在遇到这等事时,几乎都是被强权压着的,如今这位竟然为他们说话。
    长乐一听,也觉得江承紫说得有道理,便缓和了语气,说:“你们不信这位是未来的蜀王妃,如今的杨氏阿芝,我找我母亲与你们证实是不可能的。皇后现在身子不便。不过,我们可以一并去见蜀王。不过,凡事涉及到杨氏九姑娘的事,蜀王脾气就不太好。”
    长乐后一句暗含威胁,侍卫们心里也是直打鼓。蜀王向来冷若冰霜,做起事来又很不讲究,全凭喜好的。而今,杨氏九姑娘是蜀王心头好。他们这样不依不饶似乎不太好。
    “那,那就不必惊动蜀王了。”侍卫队长说,然后立马命人将那淋成落汤鸡的人抓起来。
    “不用惊动蜀王。我给你们看个信物即可。”江承紫从怀里摸出一块玉牌。
    为首的侍卫一瞧,顿时就变了脸色,道:“原来真是杨九姑娘。属下职责所在,还请见谅。”
    “见谅就不必了。你们职责所在,本就没有错。而今,被我扔出去的贼人先是偷听我与公主说话,尔后又企图行刺公主。你们要好好盘查,不管此人是哪一个宫的,还请各位秉公执法。若是此人身份让你们为难,就按照规矩上报。”江承紫不疾不徐地说。
    那侍卫队长暗暗赞叹,这杨九姑娘果然名不虚传。这遇事不疾不徐,三言两语就将这件事的处理方案给了出来。
    “多谢九姑娘。”侍卫队长拱手道。
    其余侍卫将那人像是拖死狗一样拖起来,那人尖叫起来:“公主,公主,我是周嬷嬷,我是周嬷嬷。”
    长乐顿时震惊,尔后想到建议在立政殿摆庆功宴的人就是这老太婆,那些人算计自己与阿武表兄,跟着老太婆脱不了干系。
    于是,她对那些侍卫,说:“此人欲要行刺我与杨九姑娘,用心险恶。方才九姑娘也说了,不管是什么身份,今日做出这等事,你们尽管查就是了。大唐的律法可不讲人情。”
    “是。”侍卫们异口同声,但每个人心里都觉得不踏实,总觉得接了什么烫手山芋,但这会儿却又真不好扔了。
    待侍卫带走了人后,江承紫与长乐准备回立政殿。长乐想要讨论一下周嬷嬷的事,江承紫摇摇头,只附在她耳边说:“在事情没有彻底解决之前,这些事切不可随便谈起,方才这周嬷嬷就在偷听我们说话。难保没有旁人。”
    长乐点点头,便不再说这话,只与江承紫谈了谈小时候的趣事,也央着江承紫讲一讲她在蜀中的见闻。两人说说笑笑,便又回了立政殿。
    立政殿里,皇后主持,后宫众位妃嫔一并商议,拿出了节衣缩食的方案,捐米捐粮。总之,算是为天下百姓做出了属于她们的一点点贡献。尔后,淑妃和德妃又写了请朝廷命妇的帖子。
    长乐与江承紫回来,恰好她们正好忙完。各妃嫔正好要告辞,淑妃拉着江承紫的手说:“我正要差人去找你呢!”
    “公主带我四处转转,看好景致,谈论小时候的趣事,不知不觉就走远了些。”江承紫细声回答。
    “看来你与公主很投缘。”淑妃依旧笑着。
    长乐跑过来,抓着淑妃的手,撒娇地说:“我是真喜欢阿芝呀。以后,我可以经常下帖子请阿芝来玩吗?”
    淑妃看了江承紫一眼,长孙皇后也是笑了,淑妃便说:“也是你们投缘,自然是可以经常一起玩。不仅是可以下帖子请阿芝来玩,若是可以,也可以去阿芝那边玩。”
    “是呀,若是你们俩投缘,常走动,那,真是好呀。”长孙皇后满脸笑,说话若有所指。
    淑妃知晓长孙皇后这话是期望长孙一族能收敛野心,能与承乾、李恪交好,能皆大欢喜。在这一场场的对决里,长孙皇后无疑是最苦的人,一边是自己的兄长母族,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们。这两边无论谁落了难,疼的都是她。她自然希望两边能冰释前嫌,和和睦睦。
    如今,杨氏阿芝即将是蜀王府的掌家,而长乐即将嫁入长孙家,成为长孙一族的嫡长媳。若是两人交好,吹吹枕头风,说说利弊,估摸着能和好的话,那最好。
    淑妃自然知晓长孙皇后这话的意思,也不戳破,只顺着她的意思回答:“孩子们投缘,和睦,这是最好了。”
    “太子妃大嫂,你以后也跟我们一起玩呗?”长乐说着就跑去拉着一旁的太子妃苏氏。
    论起年龄,苏氏比长乐还小,但嫁给了李承乾,长乐自然就叫她大嫂。不过,苏氏入了东宫成了太子妃,一言一行都想着要成典范,将来要母仪天下。因此,她要自持身份,做人更是小心谨慎。因此,苏氏小小年纪,倒显得十分老成。
    “是呀,等这事忙完,你也与长乐,阿芝她们多走动。东宫的事务再忙,也不能小小年纪,像我们这些个小太太似的。”长孙皇后对太子妃说。
    苏氏听闻,便是福身行礼,很乖巧地回答:“是。”
    长孙皇后看苏氏这模样,心里也只能叹息。先前,她想着自己的兄长如今的情况,自己算是能站得住,拎得清的。可如果是拎不清的,母族又特别强的,怕就是乱子。历史上外戚干政,后宫干政把持朝政的事特别多。因此,他在给承乾选太子妃的时候,特谨慎。这苏氏一门是大家族,书香门第,教育出的女子,很知进退,模样也很好。而且苏氏一门一直是文官,且在这一代很是衰弱了。
    长孙皇后选太子妃就基于这两方面的考量。如今,她看太子妃这模样,心里隐隐有些后悔。如此怯懦的样子,能成为后宫之主吗?
    “你们都是同龄人。以后,你们各家的男人都在外拼搏,你们也要多走动,齐心协力,让这大唐繁荣,天下黎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淑妃也笑着说。
    长孙皇后点点头,几位小辈也是齐齐应声。淑妃则是站起身告辞,带了江承紫就回了蓬莱殿。
    李恪早就回到了蓬莱殿,将正在看书的李愔抓出来下棋。兄弟俩你来我往,一个子一个子地丢着。兄弟俩也是你来我往地闲话。说的全是这宫里头的事。
    “这蓬莱殿的一草一木,都是经过母亲和你精挑细选的,我也瞧了很久,定然错不了。”李愔漫不经心地说。
    李恪笑了,说:“原来你小子也会注意这些?”
    李愔扫了他一眼,淡淡地说:“我可不想早死,我还没踏遍三山五岳呢。”
    “行行行,你理由多。我这做兄长的也不把你当孩子看。”李恪笑着,又落下一子。
    李愔有些百无聊赖,说:“要是阿芝在这里,我们就打扑克牌了,这下棋怪没意思的,挺沉闷的。”
    “你别岔开话题,你在这蓬莱殿,除了守着母亲外,也要瞧瞧这宫里的动静。最近,这宫里可不太平。”李恪今日也是一番试探,觉得自己的弟弟很是聪敏,他决定有些事不能藏着掖着,他也须历练历练。
    “不太平?”李愔干脆丢了棋子,盘腿坐着,眨巴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瞧着李恪。
    “立政殿那边。”李恪说。
    李愔轻笑一声,问:“你是说有人算计长乐的事?”
    李恪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李愔则是得意地说:“让你们将我当小孩子。呵呵。”
    “你知道什么?”李恪蹙了眉。
    “东宫上一次彻查各宫,不过也是浮于表面了。长孙氏在宫里的人还不少,但没有证据,太子也不可能全都抓了。立政殿那边的好戏,我可是瞧着有一阵子了。只不过,事不关己,我懒得理会而已。”李愔漫不经心地说。
    李恪蹙眉,心里有些不悦。却也耐着性子,问:“你知道什么事?”
    “有人算计阿武表兄与五姐。”李愔回答。
    “你知谁的人?”李恪连忙问。
    “长孙一族的人啊。”李愔说。
    “原来母亲分析的竟是真的。”李恪喃喃地说。
    李愔好奇地问母亲说了什么,李恪很严肃地瞧着李愔,说:“此间事,你与谁人说过?”
    “我还能与谁人说?立政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