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斗铠 >

第201章

斗铠-第201章

小说: 斗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议既定,二人又回了房,元义康宣布了处置意见:横刀旅交出一个凶手,肖怛罚薪二百两银子,易小刀罚薪三百两银子,罚薪将作为抚恤死者用。从今以后,双方不得再起滋事,违者军法重罚。
  听元义康宣布命令,肖恒脸若寒冰,易小刀却是先说话了:“都督,我们是受害者一方,现在还要我们交人出来——这样处置,末将怕弟兄们会有意见啊!底下的弟兄要是不服,闹出事端来,末将没法约束了,那时都交给都督您处置?”
  元义康顿时额头出汗,他讷讷地不知如何是好,又求助地望向孟聚。
  孟聚叹口气,心知人心果然不足,元义康这样宽纵,部下反而更欺上门来了。他也不忍看元义康困窘,出声道:“易旅帅此言差矣。军令已下,士卒不服,我们当将官的就要弹压,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横刀旅有哪个敢不服的,旅帅不妨告诉我,我跟他谈去。”
  易小刀愣了下,他敢欺负元义康,但对孟聚还有几分忌惮。他也不还嘴,淡淡说:“哪里敢劳动镇督大驾?末将自己处置好了。”
  孟聚紧追着问:“那,易旅帅,没问题吧?”
  “没问题,末将谨遵都督训令。”
  元义康松了口气,他又望向肖怛,老将神情淡淡的:“末将也听从都督训令,没问题。”
  旁听的鲜于霸撇撇嘴,嘴里嘟囔几句,斜着眼睛瞄元义康,一副瞧不起的表情。
  接着,易小刀当场地很爽快地拿出三百两银票的罚薪交给元义康,肖恒摸摸口袋,他有点尴尬地说:“末将身上没带银子,改天一定遣人将罚银送与都督——易老弟,麻烦你代为向胡队正的家属表达歉意吧,小伙子们下手没轻重,害了胡兄弟性命,老夫也觉得很难过。”
  易小刀肃容:“一定转达,也请肖老哥代我向守备旅的弟兄们道个歉吧,我治军不严,闹出了这么大事端,实在是对不起了。”
  两人互相道歉,元义康在一边看着高兴,赞道:“这就对了嘛,大家同丹共济,互相体谅,这样最好,这样最好!”
  “胡队正”三字让孟聚听得一震,他问:“易将军,贵部不幸丧生的那位队正,他是姓胡?”
  易小刀诧异地望孟聚一眼:“我刚才没说吗?哦,好像真的说漏了。说起来,胡队正还是孟长官的熟人呢,前两天孟镇督您刚见过他的,他就是胡龙啊!
  可惜了,胡兄弟命薄啊,靖安大战那么凶险的场面前闯过了,没想到会死在一场青楼械斗里,真是不值啊!唉,人啊,说去就这么去了!”
  胡龙死了?!
  这下,那灭口案真的是再无线索了!
  孟聚一激灵,他凝神望了易小刀一阵,却见他摇头晃脑地感慨着,不显丝毫异样。
  看不出什么端倪来,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孟聚干脆问:“听说易将军的老家是洛京人?清明可是快到了,你可是要回南方的洛京去祭墓啊?”
  易小刀一震,眼神掠过一道锋锐的寒芒,他平静地答道:“唉,路程太远了,北疆这阵子也不是很太平,今年,我怕没法抽身回去了。”
  “哦,还是公务要紧啊!”
  “没办法,我们异地为官的,万事不自由啊!”
  两人不紧不慢地闲聊着,偶尔对视一眼,却都是飞快地移开了各自目光,觉得对方实在是深不可测,无法琢磨。
  刚才的一问一答,看似平常,其中却是大有玄机。孟聚用接头暗语询问易小刀身份,他主动暴露自己身份,看似冒险,其实却是有一条退路的:“自己是东陵卫的镇督,韩启峰在自己手上被审了两天,自己清楚南唐鹰侯的接头暗号,这事是能解释得通的。”
  而易小刀的回答更妙,按规定,回答的句子中要有“北疆”和“秋分”两个词才能确认身份,而易小刀的回答中却只有“北疆”这个词,没有“秋分”这词——这同样是可进可退的妙计,如果孟聚是南唐的鹰侯,那自然会知道他的身份;如果孟聚只是单纯的东陵卫镇督,却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想通了其中玄妙,孟聚不由得由衷地佩服易小刀,顷刻之间,亏他怎么想得出来呢?这人当真有颗剔透玲珑心啊!
  孟聚笑笑:“易将军好手段啊。这下,真的料理干净了!”
  易小刀笑容可掬:“不敢不敢,孟镇督言重了,元都督说得好,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吧!”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一百八十五节 新政
  那晚的协调会开得不长,眼看一桩难缠的纠纷在自己手上顺利解决,元义康很有成就感,他顿时以为自己威望得到了很大提高,滔滔不绝地说起“和睦共处,同舟共济”的废话来,但孟聚、易小刀等人哪有兴趣随他扯谈,大家敷衍地嗯嗯几句,道声“都督言之有理”就算给面子了。
  有人做得更过分,鲜于霸旁若无人地打了个呵欠,然后站起身,“都督,不好意思,末将有点公务要忙,先走一步了。都督,您和诸位将军慢慢谈吧!”
  没等元义康发话,他躬了个身,转身扬长而去了。
  元义康恨恨地看着鲜于霸背影,那眼神简直要杀人的,他愤怒得连手指都在颤抖,大伙都不好意思看他的表情了。
  到了这地步,会议肯定是开不下去了。不忍看元义康的窘态,大家也纷纷告辞,孟聚正想出门走人,但被元义康叫住了:“孟老弟且慢一步。”
  孟聚停步,他显得特别客气:“都督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是这样的,孟老弟,有人想见你谈点事,不知您能不能抽出空来?”
  “有人?”
  “一位姓文的先生。”看着孟聚迷惑的神情,元义康解释说,“他是从怀朔镇的固阳城那边过来的——你明白我意思了吧?”
  孟聚恍然,怀朔镇的固阳城,那是六镇大都督府的驻地。从那边来找孟聚的人多半是拓跋雄的代表了,看着元义康忐忑又躲闪的眼神,孟聚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元都督虽然胆小又无能,但小心眼还是不少的。
  他故意等调解完了,才告诉孟聚拓跋雄的代表来了,是怕孟聚与拓跋雄闹翻后就不肯帮他调解了吧?
  “我明白了。这位文先生是六镇大都督府派来的吧?他是什么官职呢?”
  元义康摇头:“我不知道,我跟他没打过交道,但他是持拓跋元帅的手令过来找我的,没报官职,应该是大都督身边的幕僚。”
  “这位文先生想见我?”
  “正是。他知道今晚孟老弟你要过来都督府,托我请你过去谈一谈,他现在就在我都督府里住,着我们一同过去如何?”
  孟聚心想无怪连元义康一手提拔的鲜于霸都不肯再跟他了,此人确实是无甚本领,连这种小伎俩都看不透。双方谈判僵持时谁主动去拜访另一方,那无形中气势就短了一分,而能在自己主场开谈的话,那又是更添两分优势,何况孟聚现在根本就不想跟拓跋雄谈!
  他笑道:“不愧是拓跋元帅身边的人,真是懂礼数啊!一个白身平民,居然就能吩咐都督您这个一品官召我过去见面了?”
  元义康这才觉得有所不妥,经了今晚的事,他的自尊尤为敏感,当即脸色大变,却还强笑道:“是有些不妥,但大局为重,我们不必计较这此小事嘛,宰相门房还七品官嘛,他是拓跋元帅身边的人,怎么也算个五六品吧,哈哈。”
  孟聚坚决地摇头:“都督,麻烦您回告那位文先生一声,想见我请他递帖子到东平陵署来求见,上衙时间我都在,心情好的话我会见他的。
  元都督,倘若是您的事,咱们兄弟俩的交情,什么事都不成问题!但涉及拓跋元帅的话,孟某人心胸狭窄,最喜欢计较小事了,尤其是礼数。”
  说完孟聚对元义康歉意地点头:“对不起了,元都督,不是不给您面子,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姓文的一个白身,居然坐在家里等我们两个朝廷命官上门拜访?他还真受得起啊!”
  孟聚把这件事提到朝廷命官尊严这个高度上了,元义康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苦笑着一路送孟聚出去一直送到都督府的大门外。
  孟聚上马车的时候,元义康犹豫一阵,终于还是说了:“孟老弟,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俩也投缘,我不是偏袒我那表舅,不过听老哥说句该掌嘴的话吧:叶镇督已经去了,为了她,你真要跟拓跋元帅硬碰硬的话,那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啊!”
  孟聚想说话,但元义康挡住他:“老弟,你听我说完:你们白总镇很器重你,叶家也跟你关系不错。这些我都知道。但若拓跋元帅真的恼了,全力来对付你的话,他们都保不住你的。这里可是北疆,在这里跟拓跋元帅作对的,没一个好下场的!
  孟老弟,你给不给我面子无所谓。但你去见一下那姓文的吧,这是为你自己好!”
  看着元义康那诚恳而焦切的脸,孟聚微微感动。他能察觉到,在这一刻,元头康说的是真心话,他是真的为自己担心。
  官场上的真情就象沙漠里的泉水一般,正因为罕见,所以才显得越加珍贵。
  他拍拍元义康的手,温和道:“都督,我知道你是好心的。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告辞了,您也早点休息吧,鲜于霸那种小人,为他呕气不值得,这人迟早会有报应的。”
  看着孟聚那辆印有东陵卫白狼标志的马车疾驶而去,慢慢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东平都督在原地门口伫立久久,长叹了口气。
  在元义康看来,孟聚不但是位勇敢善战、文武双全的优秀将领,更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重情重义、正直侠气,他正直的品格比他的勇敢更为难得。
  但唯一的缺陷是,他太执着于义理了,不肯变通。
  这今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啊,他难道不明白吧?如今这荒谬的世道,好人都是先死的啊!
  因为韩启峰这个大威胁的消失。接下来的几天,孟镇督过得无忧无虑。他终于过上了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憧憬的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的幸福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