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王朝-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一剑,不要浪费力气。”
当这些幽绿色的焰箭的光亮刚刚出现在城墙后方的瞬间,丁宁便对着身旁的赵妙说了这一句。
“我先。”
赵妙异常干脆的点了点头,然后直接一步朝着那座已经不远的城门楼凌空跨了过去。
她的双脚和船身脱离的瞬间,她身下小船的船首,她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个脚印。
两个红彤彤的脚印。
坚硬的木板直接已经变成了火红的炭。
在接下来的一刹那,她身下的这条小船轰的一声消失了,变成了无数火红的炭火碎片,燎天而上!
那些幽绿色的焰箭之中原本蕴含着恐怖的热力,足以烧熔岩石,然而和这些火红的炭火碎片相比,却像是将要烧尽的柴火与丹炉中喷涌的烈火的差别。
空气里一声奇异的闷震。
潮水般落下的焰箭中的热力无法凝聚,反而被像水滴一样蒸发了,随着无穷的热意往更高的天空燎去。
这段城墙上方的高空里,瞬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火烧云!
城墙上的军士和修行者们体内的寒意更浓,但是被这真实的热意所灼,就像是瞬间落入了盛夏酷暑,浑身汗如雨下。
“赵四先生。”
城墙上有修行者寒声从喉咙间挤出了四字。
第九十七章 那时
这些焰箭之中的火力反而被对方的剑意吸引,变成燎天之势,普天之下,也只有赵剑庐的宗师,才可能控火到这种程度。
从小船上纵身而上的女子身材娇小,便只有可能是那名传说中和白山水齐名的赵四先生。
城墙上所有军士和所有修行者们都无法想象到这名传说中的赵地修行者这样公然出现是要做什么,很多军士和将领甚至在这火焰燎天的瞬间出现了短暂的失神,然而当一些后继的符器激发,一些锐利的风声和这倒卷的火焰摩擦,发出一些沉闷的呼啸声时,城墙上早已经等待着的数十名剑师同时做出了反应。
大秦的许多修行者在军中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不需要军令,在战斗中审时度势,自行按照自己的判断出手。
长陵的剑师原本悍勇和骄傲,虽然震慑于赵四先生的名头,然而此时赵四先生旁若无人踏向城门楼的模样,也彻底点燃了这些剑师的斗志。
数十道飞剑带着各自不同的破空声,骤然穿过了火帘。
军中的大多数飞剑善于隐藏杀机,尤其擅长配合。
这数十道飞剑中绝大多数只在穿过火帘时才带起了一蓬明显的旋流,一条淡淡的焰迹,接着便如不存在般突然消失。
在被真火灼烧得炙热的空气里,明显可以看出暴烈的剑道的,唯有数道。
然而对于修行者而言,长陵的飞剑最具威胁的,便是那些转瞬消失,无迹可寻的。
在下一刹那,这些消失的飞剑或许就会从屋檐的瓦片下,或许就会从脚底的阴影里,或许就会从水面溅起的一朵浪花里,亦或是天空坠落的一朵流火里显露出来,而且直接欺近赵四先生的身周数尺之地。
有些飞剑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到达,有些飞剑或许故意略晚,有些或许依旧阴险的躲藏着,寻觅着对方出手的间隙,或者是真元流动不畅的某个时刻。
数十名飞剑御使得随心而动的剑师,可以在一个呼吸之间变幻出无数可能。
数十道飞剑,便是无数的剑影。
更何况这还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一批剑师。
这段城墙上汇聚而来的剑师会更多,出手的剑师也会更多。
在这些长陵剑师的潜意识里,从来没有修行者能够正面硬抗这么多的飞剑,所以无数敌国的强者在长陵被发现踪迹之后,也只能逃而不能站定了来战斗。
所以在他们看来,赵四先生就算不退,也唯有游斗,绝对不可能和先前一样,旁若无人般继续踏向城门楼。
然而现实的画面,却是让他们的视线再度凝固!
赵妙根本就没有管这数十道飞剑。
她根本不改去势,闲庭信步一般掠在空中,朝着城门楼的屋脊中央踏去。
因为她身后有丁宁。
她已经出手了一剑,抵挡了秦军那些符器,接下来的这些飞剑,便是丁宁的事情,和她无关。
“嗤”的一声裂响。
一道飞剑首先感应到了她的力量收敛,带着一抹不敢相信的气息,骤然加速,在空中带出了一道如冰片般的剑影,狠狠割向她的颈部。
在这一道飞剑发狠的瞬间,她身周数尺乃至数十丈原本显得还算平静的空间里,骤然变得狂乱不堪,暴乱起来。
丁宁的左手离开了腰间。
在这片暴乱的空间里,却有静谧的细小白花绽放了开来。
一切都好像慢了下来。
一柄残剑挑中了那柄最先发难的飞剑,当的一声轻响,一圈水纹般的波纹在空中十分清晰的荡漾开来的瞬间,残剑的剑身上绽放出更多的细小白花,飘洒在空气里。
那柄飞剑旋转着被挑飞,击中了另外一柄刚刚从屋檐下阴影里飞出来的飞剑,后者又溅射出去,击中了一道从上方如陨星般坠落的飞剑。
在所有修行者的视线里,那柄不断绽放着细小白花的残剑只是挑中了几道飞剑,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清晰,然而这些飞剑飞旋出去,却是瞬间改变了全局。
赵妙的身体周围到处有飞剑在飞旋,在穿梭,但是她的身体却好像变成了某种魔性的隔绝这些飞剑的存在,没有一柄飞剑能够落在她的身上。
也没有任何一道飞剑,可以落在她身后这柄残剑主人的身上。
所有的飞剑还在空中飞行,然而绝大多数飞剑的主人,在这一刹那甚至忘记了再去控制自己的飞剑。
所有人的目光和感知都脱离了赵四先生的身体,落在她后方的丁宁身上。
那些飞剑依旧在空中往外绽放。
紊乱却给人一种莫名的清晰感受,就像是每一柄飞剑,都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那些飞剑相互撞击的声音,甚至如同乐曲,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这个世间不存在真正的神明。
然而这一瞬间,看着被火烧云映红的丁宁身体,看着那一柄似乎很安静的残剑,很多修行者感觉自己看到了神明。
数名尚未出手的七境宗师身体不断的颤抖起来,从内心最深处涌起强烈的惧意。
这柄末花残剑已经代表了对方的身份。
而这样的轻易挑飞数十柄飞剑的合围,只是在证明对方正是那个人的归来。
因为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够这样的以剑破剑,不依靠蛮力而清晰的感知出剑意、剑路,并如此破去。
宛如神迹。
角楼的屋檐上发出了两声轻响。
赵妙和丁宁的双脚已然落地。
两人平静的站在城门楼顶的各一端,身影在天光里是那么高大,在这些修行者的眼睛里,就像是站在了天上。
有很多声金属坠地声响起。
坠地的有飞剑,有许多人手中的兵刃,甚至有激发法阵的阵法枢。
不只是修行者,许多军士当反应过来跟在赵四先生身后的那人是谁之时,无数的记忆和一种难言汹涌的情绪,便带着一个似乎已经湮灭的时代,压在了他们的心头。
曾在那时。
那个人是他们的军神。
是他们的战神。
是身先士卒战无不胜的存在。
是他们狂热崇拜和追随着的天下剑首。
第九十八章 人间意
对于大秦的军人而言,悍勇是刻入他们骨髓的天性,而服从军令则是无数次的训练之后形成的本能,对于一般的军士和军中修行者而言,他们很少有去考虑上峰的命令是对还是错的机会。
而对于一些可以决定整支军队动向的将领而言,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权衡。
这种权衡来自于整个王朝的利益和将来,自己数万甚至数十万部下的生死,乃至他们的家人的生死。
所以当一些对于整个王朝而言至关重要的事情发生之时,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知情权。
甚至在昔日的长陵,当一些军队接到圣意,接到他们的顶头上司的命令,舍生忘死的用自己的命往上填时,在最后看到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时,他们才不可置信的看到,他们要面对的敌人,竟是他们无比狂热崇拜和爱戴着的人。
而对于整个大秦王朝的军士和修行者而言,他们甚至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不在长陵,他们只是听到了故事的结果。
他们还在和平时一样战斗,一样的想要追逐心中某个英雄的脚步,但只是一夕之间,一切都变了。
巴山剑场不复存在。
他们心目中的那些英雄和战神,全部变成了逆贼,而且迅速的消散在这个王朝的历史里,甚至在今后数年里,连有关这些人的史书都被焚毁,似乎那只是一场梦幻泡影,昨夜的风吹过了就没有痕迹一样,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们无权改变什么。
他们所能做的只有继续握紧自己手中的武器战斗,为了自己的亲人和爱人,为了这个王朝更好的将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情真的彻底淡忘,对他们再无影响了么?
至少并非所有人都全是如此。
至少有些人深藏于内心的炽烈感情在这一瞬间爆发了出来。
至少很多人遵循了自己此时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当许多金属坠地声响起之后,除了远处一些急剧的破空声和脚步声还在响起之外,整个天地都安静了下来。
这一段城墙上,静的只有心跳声和呼吸声。
仰望着那天光里相对而立的两个人,有些人突然失声痛哭了起来。
那并非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无比剧烈的复杂情绪。
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呼吸间,许多军士和修行者往后踏出了半步。
他们举起了手中寻常的百炼玄铁剑,或者是来自各修行地的各种名剑,然后横剑在胸前,微微躬身。
这并非是邀战,而是致敬,代表着若是他们当年在长陵,他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在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