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末-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鞋子样是张妈以前留下的,准备好鞋样子,第二步就是抿褙子,准备好几块布片,用面浆糊将布片一层一层平整的粘在一起,晾干后就成了褙子,最难得就是垫鞋垫,将鞋样子复制在已经准备好的褙子上,再平整的垫上若干层碎布,最后沿着样底边,减去多余的部分,用布包住另一面,最后用针线缝平,这样才能把厚厚松松,平平整整的鞋底垫好。
“纳鞋底的时候你看,先准备好一枚较粗的纳底针,左手捏着鞋底,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把住针,顶针这会用劲,使劲往鞋底推,捅好了再拿着细针穿着麻绳过去”
二柱媳妇教的认真,唐晚学的也很认真。
渐渐的,她看出规律来了,先纳四周,再纳中间一行垂直中心线,针距要小,好的手艺要是针的痕迹像白芝麻,这阵脚的横距、行距都要一样,这样又厚又松的鞋底才能结结实实的。
张爸跟常人不一样,左右她故意在右脚的鞋底垫的高低不一样,这样他穿的也舒服些。
布鞋穿起来透气性强,穿着没湿气,也不会打滑,十分的舒服,现在除了有钱人家穿的是皮鞋外,几乎所有人都是穿着布鞋的。
“二柱嫂子,你这手艺这么好,可以去镇上试着卖啊”她刚开始做,尚能称为能看的过去,但是二柱媳妇人家手艺还真是不错,阵脚细密,做的样式又好看。
“大妹子,你可别说笑了,我这做的哪里就好啦?咱们村子里随便拉一个姑娘,手艺就不亚于我,再说,谁家的婆娘不会做鞋子?哪里舍得出钱买呢”
唐晚这会还没套过来,人家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家家户户都想着该怎么吃饱肚子,谁在意脚上穿的啊。
手里的钱就二十块了,往后还得生活,不勤快些过几天张爸的病都没法子看。
“妹子,鞋子做的差不多了,我也没啥好教你了,下午我先摘点豆角和黄瓜,晒好后去扯点猪草回来,晚上跟二柱去我娘家,明个再教你咋的穿帘子”
这会地里有种野生的植物,结出来的果子就是草珠子,用那玩意做成挂帘,夏天也方便。
唐晚看着她提起丈夫,露出的羞涩,起了逗弄的心思,“好不容易回娘家,可得让姐夫带鸡鸭回去啊”
“又不过年过节,带什么鸡鸭,我让你二柱哥回来的时候买点江米条,这礼就不轻了!”
☆、024炸东西
024炸东西
江米条?唐晚灵机一动,面上装着不懂的模样,“江米条就是好东西啦?”
二柱媳妇诧异,“你咋了,迷糊了?这可是好东西啊,这玩意还有罐头,过年各自买上一点都算是重礼了,算了改天再说,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她扑打了一下身上的碎线头子,喜滋滋的走了。
她走后,唐晚坐在树荫下,若有所思。
她知道这会啥都紧张,但听那意思,这江米条和桃酥都算的上是有点心票都未必能吃的上的好东西。
正巧,她别的本事没有,这做吃的,还真是不发愁。
第二天就着急忙慌的往镇上走了,从这到镇上一来一回得二十里地,她怕中午回不来,提前给张爸做好了饭放在灶台上。
拿着输液瓶子接着水,放在自个缝好的布袋里,天微亮她就出门了。
这时候交通不便,北方多是圆糯米,南方多为长糯米,而且这糯米产量少,一般地方很少有,她上次记得在换红薯的粮铺见到过,往市里走不现实,只能去镇上碰碰运气。
镇上粮店不多,叫的上名字的也就那么几个,唐晚到那打听着过去,跑了几家,果然是被她找到了。
价格跟大米一样,她拿着粮票,花了一块四,美滋滋的走了。
一来一回,饶是她走的速度不慢,到家也是下午了,张爸看着她瘦小的身子后面背着一个面袋子,赶紧拖着腿帮她卸下。
“你也真是,去的时候也不跟人打个招呼,我在家都快急死了”看她满头大汗,心疼的赶紧端来一大碗凉白开,“渴了吧?快点喝点水”
递给她水后,拿起桌上的蒲扇给她扇风。
大口喝着凉白开,唐晚这才觉得活了下来,路上热的厉害,她为了省那几分钱,连茶水都没舍得喝。
“爹,咱村这哪有碾磙子啊”这边方言,碾磙子其实就是磨石。
张文才思忖,“队上有碾磙子,咋了,你想干啥呢?”
“我买了点米,想磨成粉,爹,隔壁孟叔是队长,要不,跟他说道说道,晚上咱们去磨点粉?”
“行,你说咋的咱就咋的”张爸不觉得这有啥难。
他这些年被人说是臭老九,可村里这男女老少,没少让他帮着写信或者是读信,要说用个碾磙子,应该没啥说头。
“那我过去说说”张爸还没出去,唐晚拉住了他,“爹,等会”着急忙慌的往屋子里去,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拿着一瓶白酒了。
张文才心有点疼,“这就一句话的事”
“爹,礼多人不怪,您到那放下这酒,只说咱们就用一段日子,白天不去,也不占队上秋收时候用”
张爸心里觉得费事,但闺女再三交代,他只好按着闺女的意思过去,果然,放下酒后,简单交代了几句,事情办的格外利索。
晚上天擦黑,父女俩拿着钥匙,拎着水桶过去了,这糯米事先泡了几个钟头,这会跟磨豆浆似得,将糯米放到槽里,队上有牲口,唐晚牵出一只驴子,一边磨,一边往槽子里添着糯米。
夜深人静,只有刷子擦在石头上发出的轻微唰唰声,她来的时候只拿了五斤糯米,两个钟头后,带来的两个木桶全都是糯米打成的浆。
一切都收拾完,磨石也用水冲过,那青石板也都用水冲洗过一遍,一点痕迹也看不出,这才和张爸拿着长棍抬走两桶宝贝。
这些浆水得用极其细腻的布袋吊起来沥干才行,又去隔壁二柱家借来一个,吊在房梁上,下面用木桶给接着。
整整一夜,七八个钟头后,那水才被沥干。
“爹,真的成了啊”那袋子里这会已经是成团的糯米团,把这些东西掰碎晒干,就成了糯米粉了!
“是真成了啊”张爸一开始只以为她是自个瞎玩,没成想,人家是真的成功了。
“姑娘,你弄这个做啥用?”
“爹,你想吃江米条不”
“不想吃”
“为啥?”唐晚一脸不解。
“太贵,有那钱还不如都给你攒着”
唐晚心底默念,等这做好了,保准让您吃个够。
最难的一步都做好了,剩下的她就不发愁了,糯米晒还,筛过一遍,已经细腻洁白了,这做江米条除了这必不可少的糯米粉外,还得加麦芽糖才行。
麦芽糖她是不敢想了,只找来了蜂蜜,这年头的蜂蜜可不是几十年后搀着白糖来的,这会的人很少有偷奸耍滑的念头,她花了五毛钱,从蜂农手里买来的。
蜂蜜倒进水里,把水给烧开了,先把准备好的三分之二的糯米粉倒进去,边搅活边看着火候,张文才不知闺女在弄些什么,只能帮着在那添柴火。
唐晚看差不多的时候,把那剩下的小半糯米粉加进去了。
“你这做的罗嗦,咋不一下子倒进去?”张爸闷闷的开口。
“分两次倒进去,是为了这江米条做的酥脆,爹,您也别心疼,做好了咱们往外卖呢,这要是成了,以后您的酒钱就有了,不成,就当是咱们自个改善了”
张爸想了想是这么回事,也不计较她花钱大手大脚,笑的脸上褶子都出来了,“中,听你的”
他明明才四十的年纪,模样却老的跟五十多一样,两鬓的头发也都花白了,身子瘦弱,几乎没脾气,什么都顺着她来。
唐晚叹口气,这年头想死容易,想活着,太难了。
“面都活好了,想啥呢”张爸看她愣神,提醒她回神。
唐晚笑了笑,心里有了目标,手上动作也轻快了几分,活好面,揉光面团,醒了会面,擀开,把面切成长条模样,又拦腰切了几刀。
油这次没敢用菜籽油,是镇上买回来的花生油,这油实打实用花生榨出来的,烧开后,味道香的让人都馋。
不到两斤的油,张爸一直在她跟前徘徊,先前劝过一次,他是没开口,可那想说又迟疑的肉疼模样,让唐晚脸上的笑意越发真挚起来。
这炸的时候也有讲究,第一遍炸的只是颜色稍微上色,捞出后放凉,第二次就是得开大火炸,等颜色金黄赶紧捞出来。
☆、025去镇上
025去镇上
起初放麦芽糖就是为了使得炸起来的时候里面有蜂窝状,她这没麦芽糖,用蜂蜜炸的,最后竟然也膨胀起来。
第一锅炸出来后,赶紧掰开让张爸尝尝。
“味儿不错”张爸吃这一口,心都疼的不行,生怕她再让他尝味儿,唐晚知道也不拆穿,换上另一口铁锅开始熬糖,熬糖简单,只要等着里面小泡变成大泡,最后颜色金黄,再密集的变成小泡泡,这就可以了。
其实跟糖葫芦那层糖衣差不多的。
熬完糖,裹在上面一层糖之后,最后一步撒白糖。
折腾的时间不短,成效还不错。
至于这到底是该卖多少钱,她还真是犯了难,拿着算盘盘算这些花费的时候,她警醒的听出来门口有脚步声。
“谁?”腾的起身,顺势把箩筐罩在刚做好的江米条上。
“今个这是吃啥好东西呢?在门外就闻到香味了”女人进屋儿后摇着草帽不停的张望。
她进来后,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那模样依稀有几分张爸的模样。
张爸很快过来了,他听说闺女卖江米条没家伙事盛,特意刮了点竹片,这会变着法子编小花篮呢。
“你咋来了?”他放下手里小巧的竹篮,脸色不大好看。
来人是他兄弟和兄弟媳妇,他当老师那两年,两家关系不错,经常走动,后来那事后,那俩人再也没登门过,就算他饿的快没气了,病的快死了,这俩人都没踏进来过一步。
“大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