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悍妻:殿下请上榻-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皇后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差点憋出内伤,但是仔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这么多年了,景阳帝已经习惯了做自己的牵线木偶了,一点点小事都处理不来,何况这样的大事?
这么一想,宁皇后又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待到宫里宫外处理的差不多了,才把精力分出来要处理京城。
☆、第684章 京城惨象(2)
宁皇后还以为京城里情况再怎么不好,也就和皇宫里差不多了,何况她也没有看到底下送上来的告急文书。
结果这一关注过来才发现,京城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灾民已从最初的惶恐不安便成了如今的暴戾难管,他们手中提着刀枪棍棒,到处打砸抢,不关你是平头百姓还是富户商人,只要你蒙受的损失比我小,你还能吃上饱饭,我就去打砸抢你!
这样的强盗理论一旦成型,便瘟疫一般蔓延开来。
一开始还只是那些侥幸没有蒙受惨重损失的人家受到打砸抢,只要不强行阻止,人身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但随着情势的恶化,打砸抢便成了烧杀掠淫,因为灾民之中还混入了一些心怀叵测的地痞混混,他们闯入灾前想都不敢想的人家,甚至当着人家家人的面,玷污人家的黄花大闺女,若是有人阻拦,他们便拳打脚踢,刀枪相向。
大多数的清白女孩儿不堪受辱,或者在受辱之前自杀,或者受辱之后自杀,家人们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父母亲眼目睹自己的女儿被玷辱、自杀,或者也寻了短见,或者就疯了。
还有些人自家蒙受了损失之后,也疯狂的加入了掠夺者的队伍中。
乱民滚雪球一般,越聚越多,甚至都开始冲击官员们的府邸了。
这个时候,官员们自己的私事也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也有了精力和人手来处置京城里的动乱。
只是现在乱民如洪流,他们如同小小的沙袋,刚刚投进去就被洪流冲的不见了踪影。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要像从前那样跟百姓们作威作福,是办不到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又道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乱民们都不要命了,他们哪里阻止得了?
这才慌了神,一个个的赶紧把这乱象写了折子递上去。
宁皇后看着雪片一样飞来的告急奏折,差点一口血吐出来,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温和的手段可以解决问题了,于是她紧急调集了京畿驻守的军队,用武力镇压。
军队就是朝廷的杀人机器,宁皇后一声令下,铁骑开道,遇到那种不顾一切冲上来的灾民,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砍杀。
接连三天,盛京主要街道上都是骑兵挥舞着长刀砍人杀人的景象,三天过后,灾民们终于头脑冷静下来不敢再闹事,而杀人过后,为了表示警示,宁皇后还下令曝尸三日。
虽然已经是秋深冬初,可流成河的血液、无人敢认领的尸体,还是招惹来了大批量的苍蝇。
鲜血渗透进青石地板,导致之后很多年,这些青石地板的颜色都是深青色的,怎么洗都洗不掉……
因为有苍蝇,怕有瘟疫发生,宁皇后又调集了人手在那些死尸身上撒石灰粉。
在这样的血腥手段的震慑下,没有人敢出来闹事了,京城上空笼罩了一层恐怖阴云。
三日之后,宁皇后才下令在北城门外挖了个大坑,把这一次的暴民集体掩埋,这还不算,又让军队把京城以及京畿所有的百姓全都赶过去围观,名曰:以儆效尤。
☆、第685章 京城惨象(3)
经此一事,盛京人口锐减。
原本盛京有常住人口五万户,总人口数多达二十万,在地震中丧生者有万余,其中数千是直接死于地震,还有数千是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援祸祸被困死的。
在暴乱之中死亡有数千,在宁皇后平乱行动中死亡者也有数千。
攻击死亡人数超过了三万。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京城不再适合居住,宁可背井离乡,这样走掉的人口还有两万余。
一下子盛京的人口就少了五万多,连街道上都冷清了很多。
便是留下来的这些人,对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也不是有多高。
可是迫于宁皇后的铁血手段,又不得不开始重建。
清理废墟的事宜到了十一月底仍旧连一半都没有完成。
因为受灾情况严重,京城大部分人都衣食无着,加上进了十一月之后,盛京的天气已经很冷了,那些身体衰弱的老人和小孩儿,尤其是新生儿,很多都经受不起饥寒交迫,相继离世。
宁皇后并不是个全无头脑的人,她当然知道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赈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先前已经武力镇压过了,剩下的就是安抚了。
所以紧急调拨了一批粮食,要帮助灾民过冬,只要捱过了冬天,开春重建的时候,把灾民编进重建的民工之中,就可以缓解相当大的一部分压力了。
紧急调拨的粮食有二十万石,银子也有二十万两,在宁皇后的计算中,虽然不够富裕,但也应该能够勉强支持了。
她是不赞成把灾民喂得太饱的,饱暖思**,那时候灾民就不会安生了,不如这样每日让他们吃个半饱,不至于饿死,也没有力气闹事。
算盘倒是打得很精妙,但是宁皇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些粮食和银子分散起来看并不多,但是这样集中起来就足够诱人的了。
朝廷之中的官员都已经肥吃肥喝的惯了,侵吞银两更是家常便饭,如今经历了一场地震,人人都不可避免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正愁没地方补回来呢,宁皇后就调集了这么多粮食和银子过来。
就如同过箩一样,一层层筛下来,最后到了分派粮食和银子的底层官员手中,二十万石粮食只剩下了一半,这一半之中还有一部分是陈粮、霉粮;二十万两银子也只剩了不到十万两。
原本精打细算足够过一冬的钱粮,就这么折腾下来连一个月都支持不下去。
管理粥棚的官员,昧着良心,在粥里添加霉粮,导致很多灾民吃了之后腹痛腹泻,又缺医少药的,数百灾民就这样活生生拉死了!
这样的事件一出,灾民又起了一阵不小的暴动。
宁皇后不知内情,以为是百姓们不安分,照样用老法子来镇压,杀了不少的人。
人口少了,吃粮的人也就少了,再加上对死亡的畏惧,百姓们宁可易子而食,也不敢奋起反抗了。
消息传到藏龙堡的时候,吴晨一掌拍下去,硬生生把自己面前的桌子拍成了碎片。
在场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不寒而栗,要知道,那张桌子是上好的黄杨木的,非常结实,可见吴晨心底的愤怒倒底有多浓烈了。
☆、第686章 不过尔尔
吴老先生给一旁侍立的赵震使了个眼色,赵震连忙带着人把一地的狼藉收拾妥当。
吴老先生带着一班文武全都跪下了,齐声说道:“九爷息怒!”
吴晨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摆了摆手:“都起来,是别人的罪过!”
吴老先生上前一步,“九爷,我们要不要抽调一部分粮食?京城这般惨烈,能救一个是一个……”
“不必,”吴晨一摆手,“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何况我们也受灾了,不能顾此失彼。京城之中其实并不缺少粮食……”
吴老先生道:“难道九爷是想着劫富济贫?”
“那帮蠹虫,”吴晨冷笑道,“岂能任其逍遥!”
吴老先生露出一个笑容,回头看了一眼。
武将班中便有不少人站出要自告奋勇。
吴晨叹了口气,“此事需要好好商议一番,先不要急。”
吴双双虽然没有参与议事,却也已经知道了京城里的情况,吴晨并没有瞒着她,奏报一式两份,一份送到了吴晨手中,一份就送到了吴双双手里。
吴双双很能理解吴晨此刻的心情,宁皇后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原本,她觉得宁皇后好歹也算是个女强人,眼界格局一定不是寻常人所能比的,如今一看,也不过尔尔。
若是宁皇后不是一直盯着鼻尖上一点肉,早就看清形势,早一点安置灾民、流民,处理京城灾后情况,盛京又怎么会出现那样一连串的暴动和惨象?
还有赈灾的事宜,更应该严抓,绝对不能容许出现盘剥和中饱私囊的情况。
可是宁皇后第一反应竟然是县整顿皇宫!
皇宫里有什么好整顿的?
皇宫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维修加固,就算是有损失,也是微不足道的,随便派个人去管就可以了,何必她事必躬亲?
连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真是不知所谓!
也难怪大周朝廷不受人拥戴。
不知道防微杜渐,一旦出了事就只知道血腥屠杀。
要知道军队虽然是朝廷的杀人机器,但是军队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并不是毫无感情的机器。
他们杀人之时也会有属于人的感情!
他们杀着别人的父母兄弟姊妹,也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
短时间内,宁皇后虽然可以靠着严明的军纪和粮饷来笼络住军队,但长此以往,军心必定涣散,到了那时,宁皇后的全部野心都会成为镜花水月。
何况她也知道,京畿驻军虽然比敌方军队的战力要强一些,但是正因为粮饷待遇比较好,所以京城的官员、权贵都忍不住把自己家中子弟往里面塞,底层的士兵训练虽然强度很大,但是指挥层面多是尸位素餐的,有能力的得到的不是升迁而是排挤,哪里还会真心实意当差。
这支军队已经在悄然变质,不知何时就会与宁皇后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的话,将来这支军队就会完完全全变成摆设。
若是年景好还好说,一旦遇到外敌入侵,京城岌岌可危!
底下人的暗箱操作,宁皇后并没有看到,可见她的能力也很一般。
吴双双不禁撇了撇嘴。
☆、第687章 敲定
不过,她很快又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