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宵汉 >

第193章

宵汉-第193章

小说: 宵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贵人只得将孩子放在怀里,轻轻拍着哄着。。。。。。却没有什么效果,孩子哭得越来越发大声了。
    听到这声音,萧若似乎就要起身,赵云忙按住了她。
    “文良。。。。。。”
    董贵人竞不知为何,转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徐荣。
    徐荣面色一僵。
    瞬间四下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探究怀疑的。。。。。。
    这一声“文良”唤得虽然不算缠绵悱恻,也是情致意切,在联想起前不久闹得天下皆知的那些事,很难让人不起绮思。
    袁绍脸立马沉了下来。碍着她的身份不好出声呵斥,只好转身将怒火旁泄:“徐荣,还不去帮娘娘抱过龙子?”
    徐荣手上剑一扔,磕在桌上弹起好远,冷冷回视着他。
    没有料到这么关键的时候会出事,袁绍只差没一脚踢翻眼前的桌子,猛吸一口气忍住怒火,将袍袖中的某物掷了出来,再次对准他冷冰的视线:“我叫你去。”
    目光在那卷文书上面盘旋了一会儿,徐荣咬着牙,面色铁青地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董贵人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了态,静默不语,只低头拍着怀中孩子。
    徐荣从她怀里把孩子接了过来,奇怪的是,原本在娇软的怀抱里哭得很大声的刘炎被这般生硬地一抱,哭声竟奇迹般地停了下来。
    众人都换上了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看着这对在流言中的苦命鸳鸯一起往高台上走。
    男的一身坚甲英俊挺拔,女的娇柔万千眸如水,咋然一看,还真看出几分夫妻相来。
    更绝的是,徐荣怀里还抱着那个被怀疑着血统的“龙子”。
    孩子亲爹。。。。。。见到自己父亲就不哭了。
    这几乎是此刻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想法。
    冷眼看着这“一家三口”从面前路过,赵云倒吸了一口凉气,低头看着深深陷入自己手臂上的手指,清晰地看到近在咫尺那双眼眸里的恨意。
    也顾不上其他,忙拿衣袍挡住了她露在外面的手,恐怕被人看见了一搬:“风大,当心病加重。”


238覆手为雨
    徐荣登上高台,将刘炎移交给了男巫。
    董贵人缓缓转过身来,直面着台下各种质疑的目光。
    袁绍持杯在手,悠然道:“皇子是否陛下之子,是否天命所归,众位片刻之间便能得知。”
    男巫抱着刘炎,继续着绵长如水的祝颂。
    似乎是担心吓着了孩子,声音放得缓而长,听的人昏昏欲睡。
    初时徐荣放开手,刘炎还有些呜咽,渐渐地哭声也小了下去,躺在那男巫怀中,随着他轻轻抬起手缓步在台上迈着步子的节奏,依依呀呀地闹着,倒像是真在说什么。
    见到这个情景,众人都有些好奇,纷纷等着看好戏——袁绍如何在这漫天的流言中,证明孩子是天家血统。
    徐荣在旁边立了片刻,便抬步走了下来。
    就在他最后一步落定,还未来得及坐下的时候,曹操冷哼了一声,站了起来。
    袁绍即刻绷紧了心里的弦,抬眼:“孟德这是做什么。”
    曹操手一扬,一卷深黄色染着血滴的捐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手中:“诸公皆知,操败于一血衣诏之手,可知现下风水轮流转,陛下的遗诏,有人看么?”
    袁绍脑海里稍稍空白了那么一会儿。
    他座下的谋士沮授已经先一步开口:“许昌陷落于流寇之手之时,曹公人在寿春,不知如何拿到这遗诏的?”
    曹操好笑地挑眉:“怎么,孤从许昌回来的部下,难道不能带此物过来?”
   “授听闻离宫毁于火海,不知是曹公的哪位部下。既然能拿到遗诏,为何不能将陛下救出来?”沮授说着,眼里出现了一缕尖锐的锋芒:“天下诸侯没有追究曹公护驾不利之最,曹公竟要自行再加一条矫诏么?”
    曹操轻巧地避过了他话里的陷阱,捡了其中最能转移视线的一条回答:“非是如此,带诏书来的不是孤的部下,也不是萧若的部下,而是公孙瓒的部下。”
特意将公孙瓒——这三个字咬的很重。
    旧日强敌的名字骤然在这个时候被提起,袁绍眼中一动,目光下意识转到赵云身上。
    赵云会以谦然一笑,小心地扶着萧若倚在桌上,长身立起:“带回诏书的,正是在下。”环顾一圈,不紧不慢地道:“白马义从部曲折冲校尉,常山赵云。”
    沮授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还未出言,只听赵云又道:“三月之前,云于凉州安定剿匪,不巧从匪徒身上探听到一个秘密……说是袁公召集河北并凉几州的马贼,云集太行山……”
    袁绍的酒杯狠狠搁在了桌上,“咚”的一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我宿敌公孙瓒的部下,现下又投靠萧若,自然与我为敌。自然会公报私仇,将弑帝这样的罪名栽赃给我袁绍。不知此话可有凭证?”
    赵云微微一笑,音调依旧温和:“袁公勿急,片刻之间凭证就来。”说着,视线转向此时都投过惊诧目光的诸侯,,继续娓娓而谈:“一月之前,云借萧若五千兵马,从水路逆泗水而上,再转黄河而下,避开袁公耳目,于许昌被屠之日赶到,有幸于火海之中,去到了这份……”手往曹操那边扬了起来,口里定定的,一字一顿:“血字之诏。”
    他正说着,曹操嘴角便噙着一丝笑,将诏书展了开:“自高祖斩蛇立千秋共业逾数百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又至于王莽之祸,司空曹操之乱……”读到这里,他嘴角不自觉地僵了一下,抬眼扫一眼众人,倏地语调一变:“汉祚日危,上权下替,海内寒心,大将军行冀州牧袁绍,不料四世三公忠诚之家,叛出逆子,遣靡下之将领匪火焚天威,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妄举以表名,为天下主。朕待贼亲厚,贼叛朕弥速,大逆之行,天下可诛。书到个州,便勒现兵,与公孙瓒旧部折冲校尉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其得绍首这,封五千候,赏钱五千万,如律令。”
    念完,电一般的目光直直射向袁绍,再次扬起手中诏书,明黄色映五爪龙的绢书随风扬起,血迹斑斑点点,朗声,凛然怒道:“袁绍,你还有话说?”
    袁绍拍案而起,怒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矫诏!”
    赵云微微一笑:“听说当初讨伐曹操的血衣最后落在了孙郎手里。”目光转向他,轻声地说“可否请尊驾取来一对?”
孙策迟疑着,点点头,扬手叫人取血衣诏来。
    “诸公课对比同看,字迹玺印可有半点差异?”
    不一会儿,血衣诏于献帝遗诏并排放在了托盘之上,诸侯传阅,但见着,顿然失色。
    反应最烈的当属最为忠君的孙策和徐荣。
    孙策一看完便铁青着脸,望向袁绍的眼睛怒的要瞪出来,冷哼一声道:“弑君,袁绍你当天下无人了,看不起我江东大军么?”
    徐荣更是双目泛红,怒到了极处,指着袁绍道:“你令我和张颔围豫州,竟打的是这个主意!”一想到曾助纣为虐,像是由一个铁锤重重击下来,背脊和被密密麻麻钢针所扎,悲愤至极,胸中翻涌,手往前撑,抓紧桌沿,一口腥甜从喉头倒灌而出。
    刘表一见也变了脸色。
    就连曾经是袁绍盟友的吕布和孔融都察觉到情形不妙……若是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就算是袁绍再强,独木也撑不起天。
    檄文是最后传阅到袁绍那里的,他低着头,隐下了眼里的怒意,手翻来卷去,玩着那卷诏书,忽然想到了什么,嘴角上扬了一下。
    抬起头,淡淡地说了一句:“绍律不严,愧对诸公。”
    “律下不严自然比弑君的罪名小多了。”孙策冷哼了一声。
    曹操正想反驳,见孙策已开口,嘴角笑意更深。
    袁绍低叹了一口气,咬着牙:“没想到啊……徐荣,你自诩忠良,竟干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我是算是你的盟友,也帮不了你了。”
    此话一出,众人尽皆色变,目光都齐刷刷地逼视向徐荣。
    徐荣铁青着脸,嘴角一丝猩红缓缓流下,哑声开口:“你说什么?”
    “我说……”袁绍眼略一闭,顷刻间便疾言厉色:“我早就有所怀疑,你当初带四万人围小沛,半月却一次都没能攻城,只拿目伐当幌子。我也是现在才知道,你只怕是营中都是空的,早就暗自抽兵去了许昌!”说着,未等徐荣反驳,便大声道:“传张颔。”
    此时祭台上,男巫未停,孩子念念有词,台下已群情沸腾,情势瞬息万变。
    曹操偏过头,看见谋士田丰一面低声说着什么,一面将张颔领着走上来,压低的声音满是怒意,森森地丝丝钻入赵云的耳朵——“好一招弃车保帅。”    
    张颔早就看徐荣不顺眼,此时更是嘴角微微含笑,一字一句,将当初的情形说出来——徐荣执意要去打立离许昌比较近的小沛,十五天未发一兵,虽然造了箭,但是小沛未有一人伤亡,不知这箭都用到了何处去了。
    又找来徐荣军中的人对质……
    “田众……”徐荣哑着声音,迫切地看着他。
    “将军未发一军是因为……”韩睿气得眼中冒血,呼吸急促地开口,试图反驳。
    “住口!”徐荣霍地睁眼,厉声呵止:“休要说了……”
    沉黑而血红的眼眸扫过四座,慢慢的,生硬而坚定:“不是我……”
    待要再说话,骤然觉得这样的反驳都是巨大的屈辱,硬生生地闭了嘴。
    心沉了又沉,以为这就是低端,却越加往下拽。
    沉到了不知道的去处。
    “董贵人对你情深意重,你自然希望立刘炎为帝,你自然尊大天下。”袁绍冷笑了一声。
    他巧舌如簧,徐荣哪里辩的过。
    只咬着牙,逼视着他,眼神冰冷而倔强。  
    众诸侯和手下议论纷纷,一半以上的人依然信了袁绍的说辞,再有的人便是选择了袁绍的理由……毕竟袁绍比较强大,这个时候围攻一个徐州,比围袁绍,不知道胜算要大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