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061章

侯门纪事-第1061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通狞笑,也是一声:“是个男人!”

    平阳县主自己能站住,葛通腾开双手,再把圣旨看上一遍。

    ……

    “论国法,难容之!

    论皇家血脉,岂无承担气概。”

    “重整军纪,重振军威。三军听令,守规正矩。将士齐心,”

    “常恐居政不正,天地不容。”

    …。

    葛通痛快地大叫一声:“二贼,你们有何面目还活着整军纪,正军威!”

    扑通!

    他跪倒在地,面对着皇宫方向重重叩下头去。幸好他这一跪,就从石板地偏到泥地上,不然这狠狠一下足够他额头吃个苦头。

    平阳县主让儿子提醒,随后跪下,也对着皇宫方向叩头。重起来,她涕泪涟涟,唤儿子到身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可以给你舅舅发丧,立衣冠冢。”

    葛通用力地道:“都准备齐全,父亲也早答应,这就设起灵棚来,母亲放心,我要办的一步一步我都能办成!”

    “好儿子!”平阳县主再次落泪,自觉得不能控制,丢到儿子急步回房,应该是回房痛哭。

    外面葛通大声吩咐家人设灵棚,把早就写好的霍君弈和那三个将军的灵位亲手取出,他的父亲听到消息,也赶回来,又叫出葛通的弟弟往亲戚家里送信,在霍君弈无辜被杀十数年后,平阳县主这才算是正式以亲人身份为他发丧。

    …。

    信,自然也送到袁训家里。袁训正在家里会人,龙二龙三引着他才出狱的舅父一家,还有女眷们也接出来,都洗过换过衣裳,往内宅里来见小弟夫妻。

    龙二龙三笑得见牙不见眼,边走边交待:“舅父母,见到小弟不用怎么谢他,他是自己兄弟。”那喜滋滋儿的模样,让当舅父的抚须微笑,还有几句玩笑:“他是你的兄弟,却和我没有亲戚。我不谢他,他要说我不识礼节吧?”

    龙三喜滋滋:“倒是谢谢弟妹也罢。”

    不说还好,说过当舅父的把头一缩:“我说你们两个,办事是不是周全?要不要先去问问这位夫人,她不嫌我们脏了这地吧?”

    对妻儿道:“我们还是在这里等上一等,让外甥进去问上一问,免得惹主人家不喜欢。”他的妻子儿子真的站住。

    龙二搔头:“不会吧,小弟让我请你们进去,弟妹在他身边,我听到正商议着去哪里玩,”龙三也想起来:“是了,弟妹刚才在。”把舅父的手一握:“跟着我和二哥进去,保无事情。这一点儿面子,弟妹大仁大量的人,还不给我们吗?”

    一家人进去,走得还有战战兢兢。经过的雕梁画栋也带给他们压力,越走越沉重的进到厅上。

    龙二龙三欢天喜地:“姑母也在,老太太也在,多谢,多谢不是。”

    进来的人抬眸观看。

    见居中高坐的,左侧一个白花苍苍的老人,她皱纹颇多,但精神颇佳,和蔼可亲的笑着,先让客人们安不少心。,

    右侧一个白发中年贵妇,有倾国倾城之貌,但和气亲切大过她的容貌,客人们又安下不少心。

    一侧,坐着一对夫妻。

    男的眉宇飞扬,似倾尽银河与星汉,明亮的俊朗让人不敢再看第二眼,又舍不得移开眼光。只打量他的气质,不敢和他明眸对上。

    女的呢,一团和气,一团美貌,一团温柔可亲,观之怎么看也不像长了三头和六臂。

    当舅父的暗道,这就是族妹们信中所写的张牙舞爪,带兵闯府的忠毅侯夫人吗?怎么看都不像。

    正要上前去见礼,消息送进来。

    “回侯爷,东安郡王昭狱自刎,靖和郡王昭狱自刎。”

    客人们吓了一跳,袁训浑然不放心上。圣旨一出来,他也让人抄来看过,心中也早明白。点头表示知道,徐徐起身,先行招待客人再说。

    ……

    昭狱里,哭声震天,两个单身牢房里各横着一个尸身,地上抛着一把刀剑,桌上有几个大字。

    “以死谢罪,以正军纪。”

    此时的御花园里,皇帝噙着冷笑自语:“这也罢了,朕倒有几分佩服!”

    仁德,仁德?

    皇帝冷笑连连,你自己都没有仁德,还敢向朕要求仁德?

    要是容你们还活着,那真是岂有此理!

 第四百零五章有主见的宝珠

    皇帝站在御花园的花径间,出一会儿神,再走上几步。几个太监不远不近的跟着他,看着他出御花园,看着花木错落的亭子上。

    绣飞龙的衣袖随意摆一摆,太监们会意原地站住,并且散开往四周警戒。皇帝上亭,这亭子地势不高不低,隔着花木正好能看到一处宫室院内。

    朱红长廊下,几个宫女簇拥着一个面上血色不多的女子赏菊花。女子有着秋水似的眸子,只是盛满的全是憔悴。

    她身上华美的宫衣,也不能抵消宛如西风后落叶的萧索难耐。

    她幽幽的叹着气,似乎在问宫女。而事实上,她也在问宫女:“皇上,还没有回宫吗?”宫女陪笑:“容妃娘娘不要担心,皇上还会往这宫里来的。”

    容妃眸子落寞,扫过院中修剪花木的两个低品级太监,生出厌恶:“管宫务的是哪一位?把我的大太监杖毙也罢了,无缘无故又寻出另一个太监的不是,那全是用惯的人,都打发,就应该给我好人。却给我这两个。”

    宫女们没有换,是以前侍候她的人,都知道容妃心意。她嫌弃的不是这两个太监不好,是不想看到他们服色低。

    想这位娘娘得宠来得奇怪,失宠来得也快,真是不知道她明天是不是又得宠,回话上就相当小心,有些话不能明说。

    一个笑道:“论起来,娘娘应当有个大太监,但皇上避暑在御花园,管宫务的皇叔们调度不过人手来,这不过是先补给娘娘使用,以后还会再换好的来。”

    余下的听到她这样回话,全都明白,一边悄悄松口气,一边附合这话回答:“是啊,娘娘要的大太监,和宫里管宫务的说不着,他也没这么大的权柄才是。总要去和皇叔们说,让他们从太监们中挑好的送进来,如今皇上在御花园住着,皇叔们攀那边高枝去了,对这边宫里有怠慢也是有的。”

    另一个也伶俐添上几句:“前天我见到皇后娘娘宫女儿,像是娘娘宫里补的也不如意。”

    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劝容妃:“娘娘先耐些烦儿,等皇上回宫往这里来,不就要什么有什么?”容妃听说还要去找皇叔,她一个也不认得,这就作罢,继续看花解闷,幽幽想着皇帝。

    她不知道花木错落的间隙里,皇帝近在咫尺正在看她。

    皇帝听不到她说话,只把她容颜看上一遍。

    瘦了的,和前几天来看过的那一回差不多,没有胖,像是西风能吹走。不过看一眼舒服许多。

    就像皇帝珍藏的文房诸物,他平时喜欢用的是一枝玉管笔,一盒子湖笔。但他还有一盒子紫毫,有时候会让取出看看。

    用的时候,因为顺手,笔山上还是取常用的。紫毫也好,几块砚台也好,无事的时候赏玩一下,眼前过一过,能纾解烦躁,不过如此。

    就像见到容妃一样。

    宫女美人儿无数,皇后已有太子,皇帝对她自认责任已了,纳幸几个美人,动不了皇后分毫,料想皇后也不能嫉妒,如果她有嫉妒,皇帝也置之不理,该纳幸的时候毫不在意皇后。

    他当太子的时候姬妾无数,就没有想过太子妃心情,现在更加不会。

    美人儿中,有几个有如皇帝珍藏的东西一样。

    他珍藏的,有些是价值不菲的珠宝,有些是精巧喜爱的民间手艺,这样的东西价值不高,他有时候看看心情转好,不过如此。

    容妃就是其中一个。

    容妃出身小官吏家,算运气好到太子府上,算运气好太子宠幸。她得宠时不知收敛,平时也不知进退,言谈举止全都一般,但就像御膳吃多了,偶然来个凉拌野菜,也许辣椒放得多不能多下口,但胜在爽快,有不同的新鲜感觉。

    皇帝把郡王们像掌中物似掌握,对容妃也好,别的美人儿也好,皇后也好,她们的心思更一眼就能洞穿。

    他会指出或者发作吗?

    那他要累死了。

    他身边臣子们的心思和嫔妃们一样,嫔妃们想宠爱长久,官员们想圣眷永隆。当皇帝要当得一一指责,他从早到晚什么事情也不做,他也指责不完。

    所以他才不会说,他是皇帝,该找文官找文官,该找武将找武将,该幸美人儿幸美人,想看到容妃,又厌烦她为太子拒礼的事情哭闹,就跟收藏的砚台不用,取出来瞅一眼再收起来一样,他就到这里看一看。

    不用的砚台,常喜爱中,有一天也许取出来用。现在不甚心喜的容妃有一天也许重新宠爱,那是以后的事情,与今天无关,今天,皇帝看看就得。

    这就下亭子回去,回的也是时候,贴身的太监过来回话:“鲁驸马求见。”皇帝吩咐:“宣。”

    ……

    御花园里景致大过江南,江南胜过它自然。茸茸青草,微微西风,穿林渡水,有身在江南之感。

    鲁豫总游过江南,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他的记忆里还留下朦胧似月的日出江花红似火,就像他对官职的渴求,对他等下见到皇帝的渴望一样炽烈。

    旁边是水,不经意地看上一眼,先看到自己的白发。

    白发早就有了,在很早的时候。

    他一直不得太上皇欢心,他也知道太上皇为什么不喜欢他。但他不明白他求官有什么错?尚公主就不能求官的话,大长公主和余下几位还在的长公主们家驸马,他们不都有不错的官职?

    最小的长公主瑞庆殿下鲁豫就不比了,她嫁的人是驸马中最好的,镇南王世子,据说今年就袭王爵,并承父业管辖的是京都防卫。

    这是个不出京城也有兵权的事,就像梁山王一样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