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纺织厂花-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想和何小曼争夺光芒。
第162章 十月
特区的办事处很快就正式成立。人员在S市办事处经过高强度的实习; 一到特区,上手也是相当快。
何小曼从S市办事处调了一名熟悉业务的老手过去; 一老带三新,特区办事处迅速与香江客户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眼下; 崇光厂除了有个新厂区之外,还有个崇光对外贸易公司。公司作为崇光棉织厂的三产存在,董事长当然还是邱勤业,何小曼从销售科长; 摇身一变; 变成了对外贸易公司的总经理。我们的小何科长; 如今也要叫何总了。
S市办事处和特区办事处,都是挂靠在外贸公司名下,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当高,收入也比厂部的工人高不少。而何小曼给外贸公司的人员制定了一套有别于崇光棉织厂职业的工资体系和职别体系。
何小曼更忙了; 除了要完成国纺大的学业,偶尔还要跑特区,从以前的S市和C州两点一线; 变成了S市 、C州和特区,三线作战。
“如何”在C州的订制事业,何小曼除了把握方向; 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参与。
十月; 三叔何献华正式转业回到C州。他拿了一笔可观的转业费; 却不想要政府安置的岗位; 在他看来; 无论是安逸的政府机关、还是如日中天的国营企业,都实现不了他的梦想。
他想做生意。
何小曼回C州的时候,成为家中唯一支持三叔的成员。
“铁饭碗固然好,但三叔如果有更高远的梦想,当然应该支持。社会越来越开放,就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国家是支持创业的,以后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和国企分庭抗礼。”
这样的话,放在八零年代,很难说服别人。
也亏得是从何小曼的嘴里说出来。何家除了长兄何立华,说话最有份量的也就是何小曼了。何献华得到何小曼的支持,基本上其他人也就不会太反对。
何小曼是考虑过三叔的处境的。
何献华的组织能力蛮强,从当年的珍珠弄“临时公约小组”就可以看出来。而且他很善于和女人打交道,七大姑八大姨、整个弄堂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没有跟他处不好的。
而“如何”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已成C州高档定制的首选,曹敏敏再厉害,也只能看一家店,何小曼在考虑扩张。
这个年代是最好的扩张时机,成本低、机会多,而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还执着于“铁饭碗”,竞争也没那么激烈。与其等到市场经济轰轰烈烈后再参与抢地盘,不如先下手为强。
何小曼问何献华,懂不懂财务。何献华一脸懵逼,说部队里他倒是领导,但只负责签字,不会做账。
其实,他管理经验是有的,只是部队的管理经验,和企业的管理经验完全是两回事。
但罗惠惠教育程度比较高,何小曼便叫了何献华和罗惠惠一起,把“如何”的财务账给他们公开。
一看,“如何”的发展竟然这么好,二人不由心动起来。
何小曼很清楚自己的重头在崇光厂,“如何”是她的心血,但她心里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整个何家。兄弟阋墙的很多,但何立华却无数次跟何小曼说,要大家都过得好,何家才算好。
所以何小曼谨记着父亲的心愿。
她跟何献华和罗惠惠说,与其将转业费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还不如继续发展“如何”,尽可能扩展“如何”的业务。
比如现在的第一家店在闹市区,可以作为总店的存在。但一个城市,老城市终究是会有限制的。她因为经常和瞿逸兴、邱勤业等人交流,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比普通百姓更加了解。
C州有意将商业中心东扩。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所以,“如何”想要在这样的城市变迁中保持高位,必须在新的商业中心也占据一席之地。
罗惠惠很聪明,立刻表示,他们可以用转业费参与入股,成为“如何”股东。
而何小曼显然已经没有精力再兼顾“如何”,索性大方到底,表示股权变更后,由何献华出任总经理,负责具体事务。当然,最大的股东依然是何小曼,这点不变。
何献华兴奋得嘴都合不拢,摇身一变,就从何指导员变成了何总,可了不得,以后就能和史培军一样穿皮夹克和梦特娇了好伐!
何立华和王秀珍也很高兴,一转眼,何家都两个何总了。放眼珍珠弄,何家早就成为最牛气的人家,跟三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姚家姆妈跟王秀珍关系还是那么好。有了何献华回来管理,王秀珍就不用经常跑店里帮忙,一下子空了不少,闲来就跟姚家姆妈扯淡。
姚家姆妈坚称自己最有眼光,早就看出何小曼早晚有出息,所以从小就喜欢她。
王秀珍当然也要投挑报李,说我家小曼也最喜欢胖阿姨,不会忘记胖阿姨在何家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她。
那是当然,何小曼记得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虽然“如何”现在有了职业裁缝,已经不需要姚家姆妈再帮忙,但她还是给姚家姆妈在“如何”弄了个顾问的闲职,每月有一份固定津贴,虽然不能和正式工资比,但也足够姚家姆妈闲来打打牙祭。
这就是做人。
所以不管是史培军领衔的“培优”,还是何献华领衔的“如何”,都甚少有职工离职。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企业的温暖。这温暖,其实是何小曼的温度。
不过,何小曼不仅有温度,还有高度。
“三叔,你这总经理,还缺点儿什么。”
“缺什么?”何献华不解,“皮夹克一时还穿不上,天气还不够冷啊。”
“噗!不是皮夹克。”何小曼被逗笑。
“那是什么?”
“三叔要想当个真正有份量的总经理,要充电。”何小曼拿了一张表格,“知道我们市里刚成立的J省理工学院吗?这是他们的工商管理课程,我帮你报了名。”
“哟,这是要让我也当大学生?”何献华喜滋滋地接过表格,“理工学院我知道啊,市里天天宣传,惠惠也想去进修呢。”
J省理工学院是C州原有的几个大学——比如商学院、医科专修学院、师范学院、轻工学院和交通运输专科学校等几个学院合并而来。也是丁佐民上任C州市长后的一个大动作。
对于这点,何小曼是相当佩服丁佐民的魄力。一个城市如果不重教育,这个城市就必定是虚浮的、是瘸腿的。这样的整合,领先于周边城市,让C州提前成为J省除了省会之外,第二个拥有大体量高质量综合性高校的城市。
丁佐民在城市定位上,初现野心。
但是,何小曼帮何献华报名,却跟丁佐民没什么关系。虽然在特贸会上,她和丁佐民有一次友好的会面,但回到C州之后,二人并没有后续接触。
何小曼知道,要让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能力,这能力不是八面玲珑,也不是巧舌如簧,而是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和强大的管理能力。
何献华文化程度不够高,他必须进修。
对此,何献华倒也很接受,毕竟“何总”也需要底气。他喜滋滋:“我帮惠惠也报一个,我们一起去。”
这个很好,所谓携手共进,当如是啊。
而且,就何献华的文化知识水平,怕是一开始会有些吃力,能有罗惠惠一起学,也能带领他提高,真是再好不过。
望着何家如此蒸蒸日上,隔壁的凌家心情那是相当复杂。
不过,他家内心戏再多,也没人会在意。尤其是何家,要不是隔着一堵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家都快忘记凌家的存在了。
凌家姆妈期期艾艾地来找王秀珍,问能不能给凌水成找个工作。
要说凌水成,如今连歪诗都不念了。和朱福妹结婚后,也算过了一段看起来甜蜜的日子,可朱福妹如今很有些嫌弃他,说当初看着凌家条件好、房子大,凌水成长得也帅气,还有才气,哪知道结了婚才发现,都不能当饭吃啊!
的确,你也发现得太晚了些。
当年你们百般看不上的王欣和何玉华,现在过得和和美美,王欣在电子局当科长,声望甚好,前途可期,何玉华虽然没太大追求,但元件二厂出于对王科长的“尊重”,把何玉华从车间流水线调到了仓库,工作也不用再那么辛苦。
更别说爱滋口水的王振宇小朋友完全遗传了妈妈的长相,每次来珍珠弄都恶意卖萌,惹得大姑娘小媳妇们老是围着他转,争相捏脸。
凌家姆妈不得不信命。为了生活,低头吧。
王秀珍却不肯随便答应,她知道何小曼丁是丁、卯是卯,尤其是自家有股份的企业,更不能随便养闲人。
跟何小曼一说,何小曼倒是想了想,没直接拒绝。
第163章 明年春天
第二天; 老姚带了一张招工表回来。送到了凌家。
崇光厂新厂区一号车间即将于年底投入试生产,如今正是招工季。老姚是劳资科; 这事倒正好归他口子,何小曼觉得自己出面不太合适,便跟老姚咬了耳朵; 让他去给凌家送招工表。
凌家当然知道; 这其实还是何小曼的功劳。晚饭的时候; 凌家姆妈又期期艾艾地来感谢,何小曼很礼貌地接待了; 只说新厂区本来也要招人,让凌家姆妈别放在心上。
这姿态如此高,让凌家姆妈更加羞愧,说一定会让水成在厂里好好干; 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冷眼旁观的二嬢嬢何淑华叹道:“小曼啊,真是拎得清。就这帮了忙却不居功的性格; 真是很难得了。”
何小曼笑道:“好歹是邻居; 水哥这人其实懦弱; 也不是恶人。以前是好高骛远,这些年也算吃了亏。至于他能不能在厂里呆下去,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你能不计前嫌; 不容易了。所以史总说; 他从你身上学习颇多。”何淑华在史培军那儿帮忙; 虽然没收劳务费; 却因此和教育系统的人反而走得更近; 对于她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小的帮助。所以她是真正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