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436章

九重薇-第436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着平缓如镜的水面,银灯与红烛映得整个后花园宛若积水空明,与天阶夜色融为一体。花下置了十几张花梨木的桌案,上头摆了银针与各色丝线,单等着慕容薇祝颂过后,便叫小丫头们也来凑趣。
    今夕何夕,良辰美景。瞅着满树琼华如练,更添了清秋气息。
    慕容薇与慕容蕙和汤伽儿拜祭过天孙娘娘,便由着罗嬷嬷招呼宫人过来乞巧。她自己不谙针线,却也兴致勃勃地拈起银针,试着自己能穿入几股丝线。
    往年总是流苏拔得头筹,死妮子心比天高,一双手确实灵巧,一根细细的银针可以穿过七根丝线。今夜少了她,却不知有谁能夺得榜首。
    慕容薇兴致勃勃瞧着,自己与妹妹不过穿进了一股丝线便再也不能,大多数宫人到是能穿进四到五根。红豆与香雪两个最多,都是穿入六根丝线,两人平分秋色,脸上带了一抹欢喜的笑意。
    瞅着缨络立在身旁只是观看,却并不行动,慕容薇含笑示意道:“你也去试试,我这里不用你服侍。”
    璎珞宛尔一笑,曲膝告退,果真走到桌岸前拈起了银针。她半垂着头,脸色极为沉静,左手持针纹丝不动,右手轻轻拈起丝线,沉着地往针孔里穿过。
    慕容薇细细数着,璎珞穿针引线如行云流水一般,不多时竟穿入九孔之多,引得在场诸人连声赞叹。
    并不曾被一旁的喝彩声所扰,缨络穿完九股丝线,亦不见面上有几多喜多喜色。她轻轻放下银针,退到慕容薇身畔,等着罗嬷嬷等人上前验看。
    果然露巧不如藏拙,璎珞往昔不屑与流苏一争长短,由得她在璨薇宫趾高气昂。若论起手上针线功夫,她又何尝比流苏差了一丝半毫。
    罗嬷嬷验过银针,璎珞今夜夺得头筹再无异议,红豆与香雪两个输得心服口服,望向璎珞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仰慕。
    以璎珞这般的性子,日后必然能担得起自己身边掌事姑姑的身份。慕容薇存了提携之意,望向她的目光中便充满了赞许。
    天近子时,灿灿星空皓若恒河,万千星子与地上银灯争辉,璨薇宫中欢声笑语经久不消。慕容薇命人依着名次放赏,璎珞得了一对赤金的唐草纹绞丝镯子,红豆与香雪则是一对珍珠嵌彩金的耳坠。
    明年此时,她便不再是璨薇宫的主人,这些宫人不晓得会在谁家殿前落户。慕容薇悠然一叹,请罗嬷嬷每人散下二两纹银的荷包。

第七百二十章 托付

秋夜渐凉,许是有了期待,整个七月过得缓慢而又悠长。
    慕容薇既盼着九月的佳期早些来临,又眷恋父皇与母后的骨肉亲情。想到从此便要离开年少生长的地方,心间有些淡淡的感伤。
    康南的嫁妆依旧络绎不绝,顾晨箫也使烈琴捎了话来,他会在八月初到达西霞,陪慕容薇在西霞过完这个仲秋节,然后迎她回宫。
    慕容薇依旧每日随着罗嬷嬷学习做针线,如今虽比不得温婉、陈芝华等人手艺佼佼,却也能拿出几件像样的绣品。
    认亲的时候,新媳妇一般会给家翁、家婆奉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绣品聊表心意,罗嬷嬷特意寻了两双如意纹的鞋样,好歹教会慕容薇替康南帝与君妃娘娘都送上一双亲手缝制的鞋袜。
    苦练多时,如今慕容薇的针线也能绵绵密密。瞅着自己绣出的淡黄色如意纹线条流畅,不再似往日那般呆滞,慕容薇露出一丝欣喜的笑意,将方才被绣花针扎伤的食指含在口中。
    喜欢这一个人,便是这般对他无怨无尤,更对他的亲人们爱屋及乌。
    回想起顾晨箫那璨璨若金的笑容,慕容薇心间缓缓流过一阵暖意,心有期待的日子便是这般岁月静好的恬淡。
    天际那一抹白云浮动,跨越万水千山,一片云影波光投到久久伫立在树下的苏暮寒身上,不知何时化为冷雨,淅淅沥沥浇下。
    苏暮寒浑身早已湿透,却依旧固执地没有挪动脚步。他拿手随意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却在唇边意外尝到一点苦涩的咸滋味。
    那点苦涩如水中片片涟漪,渐渐浮满整个心海。苏暮寒有些冷彻心扉的疼痛,好似透不过气来。他手扶树干,大口大口呼吸着,因为压抑而轻咳了两声。
    乌金撑了一把竹骨油纸泼墨山水的大伞,从外头匆匆进来。瞅着苏暮寒怔怔立在树下,紧跑几步将伞遮在他的头上,小心地说道:“天气转凉,今日又有风。主子的风寒才好,如何能在这淋雨,还是屋里去吧。”
    苏暮寒伫立不动,黯然揪落了树梢上一片枯叶,只轻轻一叹,暗声问道:“我使你打听的事,可曾打听明白?”
    乌金心下一颤,撑着伞的手也微一哆嗦,泄露了他的情绪。雨水便顺着伞檐滑下,有几滴溅上苏暮寒的白衫,染了一片污渍。
    “果真被我猜中了是不是?”苏暮寒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心里到不晓得沦落至此,还有什么事情值得难过。
    这些日子靖唐关中伙食已然大不如前,士兵们的大锅菜与白米饭尚未看出究竟,苏暮寒这里却已然从初时的两荤两素一汤减做了如今的一荤一素。
    苏光复平素晚间爱饮一杯花雕,打从断臂归来,案上再也不见他的酒盅。
    苏暮寒心思极细,悄悄去瞧苏光复、黄捷等人的饭菜,见他们桌上竟然只摆着一份士兵们吃的大锅菜,更是悚然而惊。
    他怀疑关中已经入不敷出,隐晦地与苏光复提及,苏光复却是一派从容,言道每年此时都是青黄不接,待秋后高丽便会送来米粮,请他稍安勿躁。
    守着金山银山的日子已然是从前,如今苏家老宅的金条全被官府查没,千禧教在云南的产业又被连根拔起,苏暮寒想不到苏光复哪里还有来财之处,至此才对他逼着钱瑰吐出钱家的财产有些新的了解。
    趁着雨天疏于值守,苏暮寒起了心思,悄悄使乌金去粮仓与库房查看,看看如今关内如今还有什么家底。
    乌金撑着伞扶苏暮寒往屋里走去,瞅瞅四下无人,这才在他耳边低语:“奴才依着少爷的吩咐,悄悄接近了粮仓,那里头米粮果真已然不多。库房里堆着些匣子,奴才开了几只看去,都是空空如也…”
    乌金的嘴唇一张一翕,还在往下说着什么,那声音仿佛离苏暮寒忽远忽近,听得他头脑嗡嗡作响,已然万念俱灰。
    “罢了,先不用说了。我累了,扶我床上去躺一躺”,苏暮寒哑着嗓子吩咐乌金,随手扯过床上雪青色细布的棉被往腰间一搭,阖上了双目。
    乌金拿手轻触他的额头,是一阵一阵的滚烫,慌不迭地要去寻军医,被苏暮寒扯住了他的衣袖:“不必大惊小怪,我只是心里窝着些不痛快,你去煮碗浓浓的姜汤,我略发发汗便好。”
    瞅着苏暮寒往昔俊朗的容颜如今满面沧桑,乌金心下一痛。他不敢忤逆主子的意思,也不敢开口露出自己的哽咽,只以鼻音重重应了一声,便撩了帘子出去。
    苏暮寒服了姜汤便倒头睡去,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连晚膳也未用。梦境似中无数的往事交织,画面快得叫他抓不住痕迹。
    时而是父亲威武高大的身姿,朗朗的笑声洪亮而又慈爱,牵着他的小手在野外放着风筝;时而又是母亲泪眼婆娑的柔情,哭着求他放手回头。
    也有与慕容薇青梅竹马的往昔,他豆绿色的大氅与她樱桃红的斗篷在雪间相映成画,他将刚刚剥好的栗子暖在她的手心。
    更有金銮殿上高高冷硬的龙椅伫立,他父母匍匐在崇明帝脚下行礼的身影;还有袁非那流了一地的鲜血,渐渐蜿蜒在他的脚下。
    油灯昏黑,苏暮寒从梦魇中惊醒,泪水渐渐沾湿了枕巾。不想惊动乌金,他悄悄翻身坐起,听着外头时断时续的雨声发呆。
    那丝悔意既然滋生,便如同漫漫荒草,长满无边无迹的旷野,更成了他心底最不能碰触的部分,一旦碰触便是锥心刺骨的疼痛。
    天交五更的时候,夜雨渐渐稀疏,苏暮寒听得外头屋子里乌金窸窸窣窣起身,大约是要替他预备早饭。
    苏暮寒轻咳了一声,唤了乌金进来。他披衣起身,倚着背子依旧坐在床上,指了指椅子叫乌金坐下说话。
    夜间发了汗,如今苏暮寒身上轻快许多,头脑十分清醒。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交到乌金手上,低低说道:“这里头还有两千银票,你权做盘缠,我有件事要吩咐你去做。”

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马

苏暮寒病骨支离,颊上潮红尚未退去,颧骨更是高高鼓起。
    瞧着主子衣带渐宽,乌金如何舍得就此离开?他讷讷说道:“待主子大好一些,奴才再去可好?留您一个人在这里,奴才委实不放心。”
    “不妨事”,苏暮寒轻轻一笑,示意他放心,再招了招手,示意他近前来。
    将唇轻轻覆在乌金耳边,苏暮寒低低私语:“关内的确入不敷出,能否撑过这个冬天还在两可。一切断了粮草,可以想见这三万人是如此血腥的场面,那些战马便首当其冲要遭殃。与其等到那时,不如早做打算。”
    苏暮寒要借着这几日出关跑马,将乌金与墨离永远送出靖唐关。打从年少就陪在他身边的战马,一同从皇城来到边城,又一同经历了黑山口雪崩的惨烈场面,他绝不忍心等到最后一刻,无助地送它上路。
    从前曾听父亲讲过,昔年随着先帝打江山时,有一次他所率领的部队被敌人包围。那时粮草殆尽,初时士兵们啃着草根树皮,后来不得以便只能杀死朝夕相处的战马续命,幸好等来了援军。
    苏睿那时曾说,他一直记得那些战马临死时流着眼泪却又异常安静的场景。生与死的离别,并不是纯粹在人与人之间才有。
    面对苏暮寒的描述,乌金听得触目惊心,他嘴唇哆嗦着,连话也说不成缕:“果…果真如此,主子…主子何不与咱们一起走?”
    “这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容身之所?”苏暮寒自嘲地一笑,将荷包往乌金怀里一扔:“我不需要你在这里愚忠,帮我把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