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穿越宁采臣 >

第558章

穿越宁采臣-第558章

小说: 穿越宁采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好现象啊,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证明我整个晋国的生活水平都搞了啊,人人成才,而且我觉得,等到大一统之后,朝廷肯定还会大兴教育,甚至大学也要新开,到时候,科考进入大学的几率肯定大大增加……”
  有人这般猜测到。
  “新开大学是肯定的,但是新开的大学,又哪能和京城大学比啊。”
  有人这般说,却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们都不笨,都知道京城大学的特殊性,就算朝廷新开大学,又有哪家能比得上京城大学。
  “听说了吗,在京城大学中,陛下和纪先生、诸葛先生等人还专门留下了真迹和文碑,用文气书写下来,蕴含文气,专门供我们这些读书人参悟,甚至我还听说,就这几年中,京城大学中足足一百多个学子都领悟了文气呢?……”
  “陛下知道吧,纪先生知道吧,还有诸葛先生,那可都是当世大儒,你想想看,他们留下的真迹,内涵文气……知道《临江仙》吧,就是当初陛下在洛水城做的那首诗,陛下亲手题刻在了京城大学里面的文碑上,而且我听说里面还不仅仅是陛下、纪先生和诸葛先生三人的笔迹,很多领悟文气的大家都有笔记留下,像京城大学副校长蔡邕先生,还有当今尚书纪铉纪大人……”
  “真迹,文碑,我的天,这些就是我们文人士子的无价之宝啊,天啊,京城大学简直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天堂……”
  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就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都不淡定了,尤其是一些读书人,看着京城大学眼睛都火辣辣的,文人在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虽然文人可以领悟文气,但是因为文气的领悟不像修士和武者这样有系统的修炼方法,所以,领悟文气的人真的太少了,这也是一旦领悟文气就被人尊称为大家的原因,因为领悟文气的人太少了,也太难了,放眼天下,领悟文气的人都能数个过来,不过文气虽然没有系统的修炼方法,但若是有大家留下的真迹,得以观摩参悟,领悟文气的机会绝对大大增加,更不要说宁采臣、纪原、诸葛亮这等大儒留下的真迹,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就算是对于领悟文气的大家,大儒真迹都是无法用价值衡量,很可能直接牵引他们踏入大儒的门槛。
  “文碑这些不过是针对文科的学子,武科的学子也不错啊,听说赵云将军和吕布将军等人都是经常来给武科的学子讲课,这可都是武道神通的强者,得到他们的指点,对我们武者而言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啊,而且我还听说,朝廷可能还会开设道科,到时候文、武、道三科并行……”
  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无数人感叹,更多的是眼神火热,前来准备参加科考的晋国学子心中充满了憧憬,而原本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也在这一刻不能平静,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一下子变得心头火热起来。
  “这,才是我们学子的圣地啊!”
  人群中那个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彼此对视,都看到了眼中的火热,目光看向京城大学的校门,第一次,他们如此渴望进入一个地方学习,两人都是来自晋国之外的学子,并不属于晋国,这次也不过是慕名而来,想来晋国看看,参加这一次盛况空前的祭天大典。
  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目光火热的看着京城大学校门,但是却没有人敢进去,因为他们都不是京城大学的人,而且校门口那一一排排身材魁梧的士兵站在那里,手中的大刀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的寒光,让人望而生畏,一种无形的煞气从这些士兵身上散发出来,似乎在他们身边,空气都降低了好几度,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不好招惹,而且京城大学门口也贴出了告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所以,这里虽然人多,但是都不是京城大学的人,也只是看看,没有人进去。
  “快看,是京城大学文院的学生!”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白色儒衫的青年从京城大学走出来,看起来二十多岁,眉清目秀,有人开口道,知道一些京城大学的情况,道出这人的身份,白色的儒衫也是邺都大学文院统一定制,也就是校服,所有人都看到白色的儒衫胸口处有一个银色的“文”字,文院是白色的儒衫,武院则是黑色劲装,胸口也分别绣着文、武两个字。
  文质!优雅!举止有度!
  这是这个京城大学的学生给人的第一影响,虽然没有说话,仅仅走出来从这里路过,但是身上那种儒雅的文人气质却是掩饰不住。
  “这,这,我怎么感觉这个人的气质比那些见过的文人大家还要好啊!”
  有人这般开口,震惊的看着那个离开的京城大学学子,惊诧对方的气质,那股从骨子里散发的儒雅之气,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比一些领悟文气的文人大家还要好。
  “什么叫好像,我告诉你们,这人叫杜巍,现在是京城大学大三的学生,去年观看陛下的临江仙领悟了文气,现在已经是大家了,而且现在才二十四岁。”有知情的人道。
  “天,这么年轻的大家,去年领悟,那不是只有二十三岁,这……!”人群震惊了,二十三岁领悟文气,绝对是天才。
  “有什么好惊讶,在京城大学中,比杜巍厉害的可不少,听说去年有一个叫牧云的大一学生,刚刚进入京城大学一个月就领悟了文气,那时候才十九岁,甚至还得到了诸葛先生的赏识,断言此人极大可能成为大儒……”
  一瞬间,人群骚动,大儒两个字太具有震撼性了,那可是和武道神通、元神大修士比肩的境界,一旦踏足这个境界,也将步入天下至强者的行列,虽然不可能和巨头强者相比,但是放眼天下,也绝对是无上的存在。
  “这,就是晋国的最高学府吗,根本就是我等的圣地啊,要是能进入里面学习,此生无憾矣。”
  对于晋国的学子而言,进入京城大学是他们的梦想,但是对于晋国之外那些慕名而来的人而言,就是震惊了,晋国兴办学院,推行教育,他们有些人虽然也听说过,但也仅仅限于听说过,不曾有过了解,直到现在,他们才对京城大学有过初步了解,但是却在心里掀起滔天巨浪。


第697章 临近
  “这位兄台,请问你刚刚说的科考是京城大学的入学考试吗,不知道需要什么要求,还有你刚刚说的文科和武科有是很么分别吗,不知可否给在下细说一下。”就在这时,青衫青年找到刚刚说话的一个晋国书生开口问道,蓝衫青年也跟了过来,其他很多不是晋国的人都闻声看了过来,尤其是一些青年学子。
  “我看这两位兄台这般问,想来并不是我晋国人吧。”被问话的书生看起来二十多岁,算不上多俊逸,面容清秀,不过给人一种正气,看着青衫青年和蓝衫青年,露出一个阳光的笑容。
  “兄台慧眼,在下太原人士,李信,这位吴晴,江南人士……”青衫青年自报姓名,又介绍蓝衫青年道,蓝衫青年也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还未请教兄台大名。”
  “大名算不上,在下刘枫,京城人士。”书生一笑道:“想来两位也是初来我晋国吧,不然对京城大学招生的事情都不甚了解。”
  “正是,我等也是初次前来,刚刚听闻京城大学招生,心生向往,想求学于此,却不怎么了解,不知兄台可否解惑。”
  李信向刘枫拱手道,没有多少隐瞒,说话不卑不吭,显得大气沉稳,周围很多人也看了过来,大多都是同样的问题,刘枫眼神不留痕迹的四周观察了一下,最后落在李信身上,见此人举止言谈不失风度,多了一丝赞善。
  “李兄既然问了,刘某自然知无不答。”刘枫也是一笑道:“说到京城大学招生,这就要从我晋国建立,陛下登基大兴教育开设学校说起了……”
  “自我晋国立国以来,陛下登基,大兴教育,旨在教物育人,通过学习来培养我晋国每一个人,将我晋国每一个人都塑造城有所专长的人才,所以开设学校,学校分三种,小学、中学、大学、其中小学三年,传授基本知识,读书习字,也练习一些基本武艺,中学则分文武双科,根据小学三年的表现,根据个人的专长,有的人武道天赋出众,一般都会选择武科,武者,保家卫国,震慑八方,如果没有武道天赋,则大多学子会弃武从文,选择文科,文者,治家理国,管理社稷,小学升中学有一次考试为会考,会考不通过者需要重读,再次参加会考,会考通不过就不能升入中学!”
  “中学六年,文武双科分离,不过也并非彻底分离,文科的学子也会适当的学习一些武艺课程,不求成为强大的武者,只求强身健体,武科的学子也会学习一些文化课程,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识,读完中学六年,就可参加科考,也就是升入大学的考试,如今我晋国只有一所大学,也就是京城大学……”
  “至于文武双科,也是根据中学所学的科目,武科注重武艺,要想靠武科进入京城大学,一般都需要暗劲修为,而文科则是文学考试,不仅仅是文学功底,还需要各种策论,见解,我晋国学府教育讲究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刘枫开口道,侃侃而谈,将晋国的教育制度大致说了出来,对晋国人而言,这些教育制度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那些晋国之外的普通人而言,却是第一次听说,一直以来,虽然神州文人不少,但是教育体系也大多为私塾性质,晋国这种现代的教育理念对他们而言却是具有颠覆性的!
  “升入大学,享受朝廷俸禄,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朝堂……其实一开始我晋国是实行科举制,科举选拔人才,唯才是举,后来陛下才推行教育,不过现在考入大学和科举性质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更多的是旨在培养我晋国每一个人成才,人人成才……”
  “这……”
  周围那些初来晋国的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