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470章

超品奇才-第470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什么?开什么玩笑!国家政策,那么长时间还不可能成功?”张瑞强有些不悦,尤其是冯宇提到了退休,他怕刺激到许书记。而且他退休也还有十来年呢,冯宇怎么就敢确定这政策不能推行成功?
  冯宇笑了笑:“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成功了?所有人都遵守了吗?”
  许书记本想开口反驳冯宇两句的,你又不是公务猿,怎么还当着他的面,批评上国家政策了?
  可冯宇举出计划生育的例子,他也没办法反驳了。
  71年提出并建议,80年开始宣传,并在党员、共青团员之间开始提倡,其实就是一种半强制的手段,82年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到如今已经实施了十几年,可结果呢,每年还是有大量超生的孩子,总不能人家生下来孩子,你给掐死吧?
  在农村,人口就是劳动力,城里实施的倒是还不错,但农村地区,哪怕是91年的时候再次加大力度,但还是管不住。
  一个写入宪法的基本国策,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还是没能彻底实施成功,更不要说社会保险制度,还未写入宪法呢,而且力度也没有那么大。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社会保险要企业跟个人一起交钱,首先很多工人就反对。凭什么他们工资要少一块儿?以前那些没交社会保险的,还不是一样退休了?难道企业、工厂还能不养着他们?他们可是奉献了大半辈子!
  工人们要求,企业全额承担社会保险,可企业又没有这个能力,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还要补齐一些快退休的人应缴纳的费用,这让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直接就跟政府领导摊牌了,这个钱,我们交不起,交了,企业就黄了,那所有工人都没饭吃!
  “要想社会保险制度推行成功,首先的一点,就是企业保险跟社会保险并轨,但如何并轨,却很难把握尺度。接收的人太多了吧,政府收上来的钱不够用。接收的人太少了吧?企业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在国外缴纳的方式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是按比例缴纳保险费制度和均等缴纳保险费制度。
  而这两种制度,也是最为主流的,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而华夏现在推行的是按比例缴纳保险费制度,一直到冯宇重生前,这个制度都没有改变过。
  并轨?张瑞强跟许书记对视一眼,这要是并轨了,可真是一个大难题啊,可就如冯宇说的那样,如果不并轨,那么这项制度就很难推行,企业既要负担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又要缴纳社保,资金压力太大了。
  许书记看向冯宇:“哈尔滨机械公司,是怎么缴纳社会保险的?”
  “我们公司跟职工双方一起供款,这不是国家倡导的吗?”这一条现在只是倡导,还未完全强制实施,因为国家也拿不准,工人们的态度。
  “难道那些工人就同意了?”许书记好奇的问,他怎么听下面人说,好多企业的职工都因此闹事了呢?有罢工抗议的,有上访的,反正就是不同意。
  “多简单啊,给工人涨工资呗。让他们一个月交四十多块钱,但我一个月给他们涨一百块的工资,怎么会有人不满意呢?大头还是企业承担了嘛,跟他们讲清楚,大家都能理解的。”冯宇一副“这还用问,你们咋这么笨”的表情。
  许书记有些无语,你当哪个企业都跟你们哈尔滨机械公司一样,说给工人一个月涨一百块工资,就能涨的起呢?什么讲清楚,大家就理解了,涨工资才是主要原因好不好?
  工人最在乎的,就是到手的钱多了!
  许书记也暗暗咂舌,这哈尔滨机械公司,可真是有钱啊,工资早已经全面领先全国了,这又涨了一百块?那他们公司的八级工,岂不是能拿到上千的月薪了?去年哈尔滨的年平均工资,才五千块出头啊,今年这要超过六千了?
  “冯宇,你说的办法,根本没有可推广性,别的企业哪儿能一下子给工人涨那么多工资?”张瑞强皱眉说道。
  “那也要涨啊,去年通货膨胀,工人的工资不都涨了很多么,今年经济形势比去年要好很多,为什么工资就不能涨?难道都交给政府当做税收,政府就能承担工人的社会保险了?”冯宇反问道。
  涨工资,就意味这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那么所需要缴纳的税收,自然也要降低,这会让政府可支配的钱变少。
  可如果不涨工资,那么这项社会保险政策,就难以实施。冯宇甚至认为,去年年中,国税和地税正式分开,也是跟这个有关。看似地方可支配的税收增多了,但实际上,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更多了,这算是一把双刃剑。
  许书记跟张瑞强都陷入了沉思,是啊,该如何选择呢?
  ……


第718章 合并
  张瑞强很快做出决定,倒不是他比许常友(许书记)更有决断力,而是哈尔滨的人口占龙江的百分之二十六左右,但税收,却占了百分之四十三以上!
  也就是说,哈尔滨能做到的一些事情,整个龙江却未必能做到。尤其是哈尔滨还是计划单列市,有着很大一部分的自主权,很多事情,可以单独决定,而不受省里制约。
  冯宇说的让企业涨工资,以减少职工们的抵触心理,然后就能快速的推行社会保险缴纳,这个办法,哈尔滨可以做得到。
  甚至就连企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并轨,哈尔滨也有足够的实力来完成,毕竟哈尔滨的工业复苏程度,远超大家的预期,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全国。
  比如哈尔滨机械公司,比如哈尔滨制药集团,比如哈飞厂,比如电机厂,甚至就连纺织厂等轻工业,发展的也非常不错。
  还有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哈尔滨发展的速度,都非常快,资金充足。
  可许常友却没法做出这种决定,龙江还有很多穷的地方,还有很多企业发展的并不太好,说严重点,那就是半死不活。
  那些企业本身上交的税收就不多,如果按照冯宇说的办法,让那些企业给职工涨工资,来稳定职工的情绪,推行社会保险制度,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那些企业所上交的税收,就会大幅减少,那么省里还有钱做其他事情吗?
  推行了一个制度,却让其他工作无法开展,这能说是成功吗?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提高整个省的经济水平,大家赚的钱多了,这件事儿也就能理解了。可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非常的难。
  两人在沉思的时候,冯宇却轻松的喝着茶水,跟他们说太多了,嘴巴还有些干了。
  张瑞强看着许常友那纠结的样子,正不知道怎么劝说呢,却忽然看到,冯宇悠然自得的样子,这才想起来,这个话题,是冯宇提出来的,这么说,这小子有解决的办法?
  你小子有办法不早说,故意让我们难受是吧?
  张瑞强清了一下嗓子,提醒冯宇,适可而止吧!
  “冯宇,你既然这么说了,那么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有啊,提高那些企业的收入,给那些企业职工涨工资不就行了?”
  这他妈还用你说,我问的是具体办法,怎么提高那些企业收入!
  看到老张那拼命克制的表情,冯宇这才慢悠悠地说道:“办法吗,其实不算太难,只是不知道许常友能否推行成功,这个可是很得罪人的,尤其是容易引起那些地市的抵触。”
  许常友皱着眉头看向冯宇:“得罪人我不怕,做任何事,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要这件事,对老百姓好,那就足够了。可是你说地市会抵触,这是什么意思?”
  提高那些企业的收入,那些地市也应该开心才对,他们地方的收入也增加了嘛,能做更多的事了,也能出政绩,为什么要抵触?
  冯宇没有直接说,而是反问了一句:“许书记,你认为我公司的产品,为什么利润都不低,但偏偏消费者还认可?”
  许常友想了想:“是因为产品质量好?还是因为外观新颖?或者是广告宣传做得好?”
  “这些都有。比如我们的加湿器和无叶风扇,我们的外观已经不再新颖了,产品质量也被别的品牌追上的时候,广告宣传热度也降低了之后,我们的产品卖的还是比别人的要好,价格比他们还是高,这又是为什么?”冯宇继续问道。
  张瑞强这时候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品牌!”
  冯宇向张瑞强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没错,就是品牌效应!我简单解释一下,品牌效应,是一种企业价值的延续,也就是说,这个品牌,为这个产品带来的效益和影响。”
  看到许常友还是不太理解,冯宇想了想,举了一个例子:“同样一件产品,如果我贴上一个进口的标签,哪怕价格高了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以上,还是会有很多人想要买,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进口产品,就是比国产的东西好。再说全国不止有哈尔滨机械公司生产农机具,但同样一个旋耕犁具,为什么哈尔滨机械公司的价格就要比其他公司的更高?卖的还更好?而实际上,一些产品的质量,差别根本不大。”
  “这就是品牌效应,因为消费者认可我们的品牌,知道我们是全国知名品牌,知道我们的技术是全国领先的,知道我们的售后服务更好。同样是烤鸭,为什么全聚德的比便宜坊的贵?而实际上,便宜坊的牌子,比全聚德更老,但就因为全聚德上了国宴,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便宜坊也是做烤鸭的,就算他们在便宜坊看到了菜单上有烤鸭,他们也未必回去点,但到了全聚德的人,几乎没有不点烤鸭的。简单来说,品牌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在会计上,称之为无形资产,既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
  还好冯宇学过这些知识,否则还真不太好解释。冯宇举了例子,还说了一些经济学上的专业名词,给许常友讲懵了。许常友这个岁数,哪学过这些啊,但他虽然有些不太明白冯宇说的那些专业名词,可冯宇举得例子,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