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242章

超品奇才-第242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他妈是十升啊,还一人一桶?别说是啤酒了,就算是水,也喝不下去啊!冯宇悲催的发现,好像和啤酒,他也不是这些毛熊的对手!
  “基兄,你……好吧,还是喝啤酒吧。”冯宇刚想让基里连科也帮着分点呢,却看到基里连科冲着他扬了扬手中的伏特加。与其选择被伏特加灌醉,还不如选择啤酒呢,至少啤酒不会那么难受。
  一升的扎啤杯,上来莫兹戈夫就跟冯宇干了。这他妈莫斯科也有酒桌文化?也习惯上来先来个下马威?
  打断灌酒的最好办法是什么?不是吃菜,而是说话,让对方没时间举杯。
  “基兄啊,上次给你的那些超级电风扇,好不好卖?”冯宇看着基里连科,坚决不看莫兹戈夫。
  “还不错,没想到这电风扇,竟然还能吹热风。难得的是没有噪音,还很小巧,挺好卖的。”基里连科有些羡慕冯宇,总能弄出来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却还非常实用,非常好卖。
  他是没有这个天赋了,不过他有冯宇这个朋友啊。前苏联的一些销售渠道,也还掌握在他手里,重要的是,冯宇最大一笔投资,还不是跟他合作的?
  所以基里连科对冯宇只有羡慕,没有妒忌。
  “那农机具呢,我们机械公司新研发的一些犁具,俄罗斯需要吗?”冯宇想要推销机械公司的产品,如果这农机具能出口到俄罗斯,那就说明技术确实达到世界一流了,也可以出口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
  当然,俄罗斯距离哈尔滨最近,运费会低廉很多,能够保证利润。如果出口其他国家,很难保证这一点,除非出售的是零部件。
  但如果你不想,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现在设想一下,为了这个目标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将机械公司的农机具,卖到海外,出口创汇。
  基里连科皱着眉头,有些歉意的说:“冯,这种农机具,我们不太需要。我们国内的农机具,虽然现在技术革新比较慢,但其实也不比你们差。再一个现在也有德国的农机具进口,那边可是公认的世界工业强国,在农机具方面,我不认为你们华夏的产品,会超过德国,或许你们已经达到甚至超越我们俄罗斯的水平了,但你给我的价格,没什么优势,我能帮你卖出去,但我赚不到什么钱。你的公司,需要我帮忙卖一些么?如果需要,不赚钱我也无所谓的。”
  冯宇有些搞不懂,他自认为给的价格,还算合理,跟国内差不多了。这个价格,加上质量,基里连科竟然没有什么利润?这不可能吧?
  “基兄,你没跟我开玩笑?你们俄罗斯那么大的地方,我给你的价格也不算高,你会不好往外卖?”
  “冯,我们地方是不少,但很多农田,都荒废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农机具工厂,也有好多都停工了。现在的俄罗斯人,不太喜欢种田。”基里连科摊了摊手。
  冯宇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苏联那时候不只是工业下降,农业产值也是不停的下降,否则怎么会有苏联人吃不饱饭的情况?
  那时候苏联大力发展工业,对农业重视不足,导致发展严重倾斜。好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这个世纪末,俄罗斯的农业才开始增长。
  而此时俄罗斯的粮食产量,不足苏联时期巅峰的三成,从一个曾经的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粮食进口大国。好像一直到冯宇重生前,俄罗斯也没能恢复到八十年代的巅峰水平。
  当然,其中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有几点。比如俄罗斯人不喜欢种地,他们更喜欢到工厂上班。比如俄罗斯对农业投入的不足,稍有天灾,就会完蛋。比如俄罗斯此时的地虽然多,但分给的人更多,让很多家,都有农田,但数量比较少。
  你说这么点农田,不用机械吧,干不过来。买一台拖拉机呢,又没有多少活干,拖拉机常年闲置。此时的俄罗斯农田,跟苏联时期一样,部分属于国家,部分属于个人,但却不允许个人买卖,让土地根本无法集中在一起。
  冯宇忽然想到,前世的时候,好像龙江的很多人,就在龙江以北的俄罗斯境内,包地,开垦荒田,搞大农庄种植。
  俄罗斯人不种地,但可以把地租赁给华夏人,租赁不犯法吧?私人开垦的荒地,只要稍微打点一下,比华夏管得还宽松。嗯,俄罗斯的腐败,可是世界有名的,比华夏更甚,这点从基兄能帮冯宇弄到那么多违禁品上就能看出来。
  冯宇曾经听过那个坦克改装成拖拉机,说的就是这帮华夏人干的,比买一台拖拉机要便宜的多,马力还大,还抗造!
  这么说,此时俄罗斯,缺的不是农机具,而是种田的农民啊。他们好多良田,此时都成了荒野。而在华夏,还多农民,都还没地种呢。
  包括农田面积大,人口少的龙江,也有很多人没有地呢。如果冯宇能给俄罗斯弄来很多农民,那既能帮助龙江解决那些农民没地的尴尬情况,又能帮农民创收,还能获得俄罗斯政府的好感,他也能得到不少的好感,这好像是一举多得啊。
  冯宇身体前倾,凑近到基里连科面前:“基兄,如果我说,我可以提供一些农民,到你们俄罗斯来种地,粮食还卖给你们,你觉得怎么样?”
  基里连科瞪大眼睛:“你说什么,你可以提供一些农民?会种田的农民?”
  冯宇“……”不会种田,还叫什么农民!
  “当然。不过你们要允许那些人包地,也就是承包下多家的农田,承包政府的农田,集中到一起耕作。这样既给你们俄罗斯有田不愿意种的人一些经济上的实惠,还能卖给你们俄罗斯一些便宜的粮食,不用让你们从国外高价进口,你觉得可行吗?”
  “你能找到多少农民?”基里连科焦急的问道。
  “不少于千人,每人最少能承包五十公顷的农田,那就是五万公顷的农田,只会多,不会少!”
  “冯,你先跟莫兹戈夫吃着,我出去打个电话,很重要的电话!”


第374章 农民输出?
  等基里连科出去之后,莫兹戈夫还想跟冯宇喝酒,冯宇喝了一杯,就借口说要谈事情,要保持清醒而拒绝了。
  这个理由很强大,莫兹戈夫也看出来,冯宇刚才说的那个农民的事儿,对基里连科很重要。而基里连科和冯宇,都是公司的老板,他不过是一个打工的而已,只能跟冯宇一样,闷头吃菜。
  冯宇美滋滋的享用俄罗斯美食,其中有些菜,还真的非常符合冯宇的口味。
  等基里连科回来的时候,冯宇基本上已经吃饱了,开始让人给他上甜点和水果。
  “冯,刚才我打了几个电话,跟滨海边疆区等几个区领导办公室的人谈过,他们认为,如果是华夏的兄弟,且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那么你刚才说的,都没问题!”基里连科兴奋地说道。
  冯宇要是帮他解决了农民的问题,那么俄罗斯的农业问题必然能得到极大的改善。等过几年,俄罗斯的居民看到农业上的利润,会重新燃起种地的想法,到时候就不需要华夏人了,而俄罗斯的农业,粮食产量,必然会迅速复苏!
  基里连科想的很好,这样他交好了那几位政客,他的生意开展会更加顺利,不再只是靠着军方的影响。
  冯宇也很高兴,这样帮着龙江进行了劳务输出,还能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嗯,这个可以帮张瑞强刷不小的政绩吧?或许也可以帮文叔刷一些政绩。
  当然,冯宇得到的不止是这些友谊、人情之类的东西,他还能利用劳务公司,获得一笔利润,还能将机械公司的农机具,打入俄罗斯市场,一举多得。
  “基兄,那我回头组建一个劳务公司,跟你接洽。我要的那些农田,必须是良好的农田,土地要平整,可不能是一些低洼沼泽地或者山丘。”这点冯宇必须说清楚,龙江这些农民,最擅长的就是平原的种植,种玉米、黄豆和小麦,现在还没有多少种水稻的,所以水田冯宇肯定不要,山丘不适合机械化大规模作业,当然也不要。
  “放心,保证都是好农田。而且还有一些荒地,可以让你们随意的开垦,需要交纳的税款,很少很少。”基里连科捻起手指,比划了一个微小的动作。
  “那么我们可以承包几年呢?如果只有三两年,那么肯定不行,无法吸引那些农民过来,毕竟他们要背井离乡。我想俄罗斯人,也不喜欢远离家乡工作吧?”
  基里连科试探的问:“那四年怎么样?四年时间,足够那些华夏的农民挣钱了。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刺激农业发展,土地不可能承包给你们太长时间。”
  四年?冯宇嗤之以鼻。第一年荒地开垦,再加上农民不适应俄罗斯的气候和土地,赚不到什么钱的。从第二年开始,才能赚钱。而如果他们再买拖拉机、农机具、盖房子等,四年时间,那些农民还能赚到什么钱?
  农民如果都不赚钱,冯宇还收了他们的钱,那冯宇就不是帮主农民到外过挣钱了,而是纯粹的挣自己的人钱,让农民白给他打工!
  这怎么行?包地,最少要五年!
  冯宇记得,俄罗斯好像在普京上台前后,农业才开始大复苏,农业的改革,也是普京在副总理任上提出来的,之前他是叶李钦的办公室二把手,主管的就是经济。
  那么这之前,应该最少有六年时间,可以让华夏农民稳稳的赚钱。
  “基兄,我觉得我们这个合同,可以到千禧年底。种地也要规划的,时间越长,农民的精力就越集中,产量就越高,交给你们的粮食也越多。我们可以让农民按照产量的比例,以粮食折抵税款和租金,这样大家都比较划算。”
  这样一来,粮食价格的波动,对农民的影响就小很多,冯宇也算对得起这些农民了。
  “算上今年,岂不是要九年时间?太长了,这个期限太长了,那些政客是不可能答应的。冯宇,我可以帮你谈谈,让其延长到五年时间,再长时间,我真的不好操作。”基里连科争辩道。
  “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