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六零末-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男生知道周娇结婚并有四个娃,无论是心里,还是脸上,都是震惊的,他们真没想到,这么出色的一个同班同学,竟然已经是孩她妈了。
周娇也询问了李霞和杨红梅的□□况。
李霞是下乡知青,在农村呆过五年,跟同为知青的丈夫结婚,并育有两个儿子。她丈夫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已经带孩子返城。而且李霞的娘家和婆家都是京市的,所以,不存在她跟丈夫孩子必须分开的问题。
而杨红梅比较幸运,她是京市人,去年高中毕业后,家里还没给她安排好去处,就传出高考的消息,她努力了个把月,拼了一把,终于考进大学。
三个女生聊了聊,还算是投脾气,谈的比较愉快。
住宿的女生都还没有来教室,可能她们还在宿舍收拾东西。
不过,过了没多久,教室里陆陆续续来的同学多了。总体来说,男生占少数,女生占多数,毕竟这是中文系吗,女多男少不稀奇。
谢怀谦送媳妇进教室后,就去了自己所在的班级。他打算以后走经商道路,所以选择的是经贸专业。
八十年代,可是淘金的黄金时代,谢怀谦打算毕业后,就回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
谢怀谦在班级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他相貌又好,又会为人处世,一般还真是走到哪里都有好人缘。
谢怀谦也没闲着,把自己结婚并有孩子的消息透露给新同学,省得以后因为长相太出色惹麻烦。他早早把结婚的消息透露出来,但凡自尊自爱的女孩都不应该再回对他抱有其他想法。
当然,谢怀谦的同学觉得,他真不像结过婚并有孩子的人。
谢怀谦说他是在当知青时,在乡下认识的媳妇,相知相爱再结婚。可是,有些下过乡的老知青同学认为,谢怀谦可能是在乡下迫不得已娶了媳妇。
“你媳妇和孩子呢,现在都在乡下吗?”
“没有,我媳妇也考上大学,就读中文系。孩子也接过来了,让家里的老人帮忙看着。”
谢怀谦这一说,大家都觉得他家里条件应该不错,起码一家人折腾到京市没问题。
有那把老婆孩子舍在家里的就羡慕谢怀谦。最重要的是,别看谢怀谦的媳妇是农村女人,可人家有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的同届同学,可见不是那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女人。
这小子运气真好,在农村找个媳妇,还能找个潜力股。
等谢怀谦的同学认识周娇之后,都认为谢怀谦运气太好了,在农村还能找到这么漂亮的媳妇。他们没见周娇以前,还以为周娇长得肯定不出色,配不上谢怀谦呢。
没想到人家夫妻俩特别般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下午,等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来之后,老师让同学们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选了临时班干部,又发了新书,宣布第二天正式开学。
放学后,谢怀谦跟同桌宋俊辉打了招呼,带着新书就抓紧时间往外走,他慌着去接媳妇。
谢怀谦的同桌宋俊辉问:“谢怀谦,你这么着急干嘛去,不再聊会儿?”
“当然是去接我媳妇,我跟她说好了,让她在教室等我。”谢怀谦一点不害羞地说出去处。
等谢怀谦走了。宋俊辉后桌同学说:“这小子看着就离不开媳妇,难道他媳妇长得漂亮?”
“他不是说他媳妇是农村人吗,能有多漂亮?”
在有些城市男青年看来,就算农村姑娘长得好看,但是她们从小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一样,跟城里的姑娘还是有差别的。可是,周娇的长相做派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经贸系和中文系隔了一段距离,谢怀谦急匆匆再次来到周娇教室。他到的时候,教室里还有好多同学没走。因为大多数同学忙着跟新同学交流,都没慌着去吃饭。
谢怀谦的到来自然是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同学们的目光一瞬间几乎都聚集到谢怀谦的身上。当时周娇正在看新书,并没有注意到丈夫到来。
李霞推推周娇的背说:“快点看,你家那口子来了。”
这次谢怀谦没有进教室,看到媳妇抬头看他,摆手让她出来。
周娇把书塞进书包,对同桌高燕和后桌的李霞和杨红梅说:“我丈夫来找我,我先走,明天见。”
李霞和杨红梅先熟悉的,她俩自发组成同桌。周娇和后来的高燕成了同桌。
等周娇出了教室,高燕转过头问:“那是周娇的丈夫吗?”
李霞回答:“是的。你还没来的时候,周娇就是被她丈夫送到教室的。”
“他俩看起来可真般配,看着都这么年轻,还都考上了大学,有才有貌的一对,真让人羡慕啊!”
“谁说不是呢,咱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谢怀谦和周娇并不知道同学们在背后的议论。反正凡是见过他们小两口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
第112章
等谢怀谦接到周娇,两人肩并着肩一起回家。谢怀谦早就习惯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反而是周娇不习惯让人盯着瞧。
不过,等周娇跟丈夫谈起入学后的感谢,就没怎么注意路人了。
“娇娇,怎么样,今天上学还习惯吗?”
“我又不是小孩子,你还用得着担心我会不习惯上学?”周娇俏皮地反问一句。
“我还不是担心你?这不是第一天吗,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同桌脾气好吗?”
“还不错,没有感觉很难相处的人。”
周娇和谢怀谦交换了第一天上学的感受,说出认识了哪些同学,好不好相处,老师严不严厉,以后会学什么课程,小夫妻讨论了一路,很快就步行到家。
幸好他们买的房子就在京大附近,因为离家不远,谢怀谦没有再买自行车,小夫妻相伴走路一起上学。
等小两口到家,上了小学的明晨和明宇已经放学,明珠和明杰一天没有见到谢怀谦和周娇,都凑到爸妈跟前,缠着爸爸妈妈。
尤其是小明杰,才一岁多,还是离不开亲妈,这不一见到周娇,就非得让她抱着,就连周娇想去厨房帮忙做饭,小明杰就是不下地,非得占着妈妈的怀抱。
苏云秀见状说:“这孩子,跟哥哥姐姐不一样,比较黏娇娇。”
谢奶奶说:“可不是,每次娇娇出门,都得避开他,要是让他看到,非得跟着不可;如果不让他跟着娇娇,他就会哭。”
“等大点就好了。”
苏云秀和谢奶奶并不用周娇帮忙做饭,让她赶紧哄着明杰玩。
周娇轻轻用额头碰了碰小儿子的额头,“小哭包,怎么这么娇气,跟女孩子一样?”她一向疼爱孩子,又因为明杰最小,她对小儿子更是多照顾些。
明杰以为妈妈跟他玩游戏,忍不住咧嘴笑开了,跟妈妈玩起碰头的游戏。他跟妈妈碰头碰的“咚咚”响,也不嫌疼,周娇都觉得疼了呢。
周娇可不敢实打实跟儿子碰头,“小臭蛋,头还挺硬的,碰的这么用力,也不知道嫌疼。”她随手拿起一个拨浪鼓塞到明杰手中,让他拿着玩。
谢怀谦让明珠做到他的腿上,问起双胞胎在学校的情况,主要是问他们有没有打架,在新学校有没有被欺负,还有老师对他们怎么样?
“老师经常让我们起来回答问题。”
可能因为双胞胎是转学过来的,老师怕他们跟不上学校的功课,才会多提问他们,摸摸他们的底。
不过,因为双胞胎比较聪明,记性好,学习能力强,识字和加减法对他们来说一点问题没有。因为谢怀谦和周娇当小学老师的缘故,家里不缺小学课本,父母早早教给他们识字算数,他们学得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就是跳级都不是问题。
而且双胞胎长得可爱,性子机灵,很得老师的喜欢,这次转学后,他们很快就成了老师的“新欢”。这一点都不奇怪,一般老师都比较喜欢学习好又懂事的孩子。
因为谢怀谦准备了不少米面蔬菜,他们家的伙食一如既往比较好。苏云秀和谢奶奶熬了一锅小米粥,又蒸了两锅大白面头,还炒了几个菜,晚饭比较丰盛。
苏云秀和谢奶奶都是老辈人,她们认为小米粥养人,怀孕的女人都靠这个养身子呢,多给孩子喝没坏处。所以家里经常熬小米粥喝,就连小明杰都能喝一碗。
吃过饭后,谢怀谦关心起爷爷奶奶的生活。
“爷爷,奶奶,怎么样,你们在这里住着还习惯吗?”谢怀谦看着爷奶和娇娇奶奶问话。
谢奶奶说:“有啥不习惯的,咱在自己做着吃,想吃啥吃啥,还是跟在老家一样。”
苏云秀也说:“这里可是首都,能有啥不好的?”
谢爷爷略微遗憾地说:“首都啥都好,就是在这里认识的人少,没个说话的地方。来到这里,离原来那些老伙计远了,就连我在周家村认识的那几个老头,都没法联系了。”
谢怀谦感到有点抱歉,若不是让爷奶来帮他们看孩子,老人家也不用背井离乡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爷爷,附近有个公园,我看很多老年人会在那里吹拉弹唱,你可以到那里去逛着玩。”
要说起来,谢奶奶和苏云秀才是看孩子做家务的主力,谢爷爷毕竟是男人,偶尔会帮着带带孩子,有谢奶奶和苏云秀在,很少用到他看孩子。
原来在周家村时,谢爷爷经常跟着别人去地里干点活,要不就去钓鱼,日子过得比较悠闲,有点归隐山林养老的意思。可这冷不丁来到首都,除了家人,谁都不认识,时间一长,难免闷得慌。
谢奶奶和苏云秀整天忙完孩子,忙家务,倒是没有时间乱想。
这不,谢奶奶皱着眉说:“我看你就是闲的,明天你帮着在家里带明杰,就不会觉得没事干了。”
谢爷爷和谢奶奶不一样,他是大男人,偶尔能帮着看重孙,可不习惯天天带孩子。再说,家里不是有老伴和亲家妹子吗?
苏云秀没有插嘴,这是谢家老两口的事,她可不便说话。
谢怀谦说:“奶奶,看你说的,要不是为了我,爷爷也不会跟着到首都